山西省阳泉市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八年级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阳泉市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八年级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 1~4 章(晋教版八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1.成语“望陇得蜀”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在成语中提到的两个省区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人口发展主题】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图为 2010—2022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
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2010-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减少的年份是( )
A.2012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
3.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政策调整②养老观念转变③生育观念转变④育儿成本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为扭转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优化生育政策 B.完善养老制度 C.实施延迟退休 D.加快城市化进程
读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地形剖面图,能反映沿 30°N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
A.
B.
C.
D.
6.我国陆地地势特征( )
A.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B.使各阶梯内部地势高差大
C.使许多大河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D.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
7.三级阶梯中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
A.第一级阶梯中部 B.第二级阶梯中部
C.第二级阶梯北部 D.第三级阶梯南部
目前,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普及电动汽车的关键是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
读我国局部地区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最多的工业基地是( )
A.①—辽中南工业基地 B.②—京津唐工业基地
C.③—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9.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 )
①会消耗更多的石油资源②可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③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④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李白描述黄河和太行山的诗句。下图示意黄河和太行山脉的
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欲渡黄河冰塞川”反映黄河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大 B.有结冰期 C.流量大 D.流速快
11.推测诗中情景反映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2.推测太行山脉积雪融化最早的地区位于山脉的( )
A.南段高海拔地区 B.南段低海拔地区
C.北段高海拔地区 D.北段低海拔地区
13.2021年 9月以来,受“能耗双控”持续加码影响,多地区推出限电措施严控能耗强度,江苏、浙江等地
拉闸限电,上千家企业限产停工。下列不属于被限产停工的企业的是( )
A.生物制药 B.化学工业 C.印染工业 D.钢铁工业
14.从北京向广州紧急调运医疗急救设备,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内河航运
15.云南元阳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
气势磅礴。2013年(癸巳年)6月 22日在第 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中国第 45处世界遗产。读图,修筑梯田的主要意义有( )
①改变地形类型,提高土地利用率 ②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③减小气候垂直差异,发展旅游业 ④降低山地坡度,减缓水土流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 3小题,共 35 分。
16. 【绿电延绵贯西东】“西电东送”工程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能资源转化成电力资源,
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华东地区。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探究一 西电渊源
白鹤滩、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等 6座世界级巨型梯级电站联合调度,年均发电量可达
300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 904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 24840万吨,形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
走廊”。
(1)说出“西电东送”工程中部通道主要电力类型(来源)及其优点。(2分)
(2)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众多,电力需求量大。同时东部地区缺乏能源,电力以火电为主,造
成部分地区大气和环境污染。实施西电东送,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探究二 助力华东
(3)简述“西电东送”工程中部通道对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4分)
(4)长江干支流不仅具有发电效益,还有哪些效益?(2分)
探究三 科技兴国
2023年 1月,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部建成投运。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代表了当今
世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特高压已经成为“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的金色名片。
(5)列举两例“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的金色名片。(2分)
17.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和气候都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结合图中的气候资料和我国地形示意图,回答下
列问题。(14分)
(1)图 1中 A地有中国最大的沙漠 沙漠,分析该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分)
(2)暑假期间,小明爸爸准备到 B地旅游,请你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帮他分析要带哪些必需品,并
说明理由。(至少从两个方面回答)(2分)
(3)说出 C地和 D地旱灾发生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4)读哈尔滨和上海气候资料,比较两地降水特征差异。(2分)
(5)读图可知,成都和上海纬度相当,但成都比上海冬季气温高,分析原因。(4分)
18.2021年 12月 10日,期待已久的赣深高铁正式开通,第一趟列车驶出东莞南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赣深高铁全长 434千米,设计时速 350千米,全线共设 14座车站。建成通车后,赣州至深
圳的列车运行时间由 7个小时缩短为 2个小时,南昌经赣州到深圳的最快旅行时间缩短至 3.5小时左右,拉
近了江西省特别是赣州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
材料二:山水相接,桥隧相连。赣深高铁一头挑起南岭山脉,一头挽住珠江入海口,穿越盆地、山区、
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据统计,全线共有 157座隧道、323座桥梁,桥隧比达到 89.8%。
(1)高铁是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 。(2分)
(2)赣深高铁沿线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沿线地区植被以 (植被类型)为主,从干湿状况来看
位于 (干湿地区)。(3分)
(3)赣深高铁大量利用高架“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2024-2025 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A B A D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A C C
二、综合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35 分。
16.(14分)(1)类型:水力发电(水能发电、水电)优点: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污染少;运行费用低
等。(2分)
(2)地形: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气候:位于南方地区(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水量大。
(4分)
(3)缓解东部地区电力紧张的局面;改善能源结构;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4分)
(4)航运,提供水源,灌溉,养殖等效益。(2分)
(5)高铁技术;5G技术;磁悬浮列车;超级计算机;航空航天技术;“中国路”建设技术;“中国桥”建设技
术;“中国港”建设技术;C919大飞机;深海技术等。(2分)
17.(14分)(1)塔克拉玛干 地处内陆,且山脉环绕(或山脉阻挡),来自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
少(2分)
(2)氧气瓶理由: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含量少;防晒霜(或遮阳伞)理由: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
辐射强;保暖衣物理由: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2分)
(3)C地春季(或春旱),原因:夏季风尚未来临,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旺;D地夏季
(或夏旱),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4分)
(4)上海的年降水量大于哈尔滨,上海的雨季时间比哈尔滨长(2分)
(5)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冬季风,受冬季风影响小;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冬
季风影响大(4分)
18.(7分)(1)速度快 安全性好(2 分)
(2)三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湿润地区(3 分)
(3)少占用耕地,保护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减小对地面其他交通运输的影响,保
证高速行驶;线路直,相对距离较短,节省时间等。(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