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八年级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长治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八年级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3 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电影《长津湖》讲述的是 1950年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地区展开的一场抗美援朝的血战,影片掀起了一场“最可爱的人”的热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判断,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位于( )
A.中国 B.朝鲜 C.日本 D.韩国
2.“抗美援朝”中的“朝”与我国的位置关系是( )
A.陆上邻国 B.隔海相望 C.海陆兼备 D.即相邻又相望
2024年 8月,国内首款 3A大作《黑神话:悟空》上线,它以古典文学《西游记》作为内容创作背景,在国内外都收获了巨大的反响。其中大量画面取自我国各地真实场景,据网友统计,国内取景地多达 72处,读图《黑神话:悟空》取景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文旅宣传口号是地方形象的标志,下列宣传口号中,最契合取景地最多的省份的是( )
A.沪上风光,无限精彩 B.表里山河,晋善晋美
C.赳赳秦风,演绎永恒 D.津津有味,永无止息
4.取景地最多的省份名称意为大山之西,古称“河东”。其中“山”、 “河”指的是( )
A.太行山、淮河 B.太行山、黄河
C.燕山、淮河 D.贺兰山、黄河
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下图为部分农业文化遗产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新化紫鹊界梯田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
A.皖 B.湘 C.闽 D.川
6.芒康彩色古盐井所在省区的传统民族节日是( )
《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 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 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完成下面小题。
7.《航拍中国》栏目组工作人员在我国东南省份拍摄过程中经常因为大雨天气暂缓拍摄,而在拍摄西北省份时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据此推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 B.中部地区降水多,东西部降水少
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东北地区降水多,西南地区降水少
8.如果夏季,想要在我国同时看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则应该沿着( )
A.30°N B.110°E C.40°N D.120°E
9.哈尔滨的玲玲外出旅行,一路自驾(路线:哈尔滨—郑州—武汉—广州),身上所穿的衣服也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羽绒服—棉衣—大衣—衬衣)。她出行的月份最不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些关于河流的诗词标注在地图上对应的位置,得到了一张“诗词水文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河流具有“三万里河东入海”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低不同 B.季风气候影响 C.海陆位置不同 D.地势西高东低
11.《念奴娇·昆仑》中写到“夏日消溶,江河横溢”。“江河横溢”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 )
A.大气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高山冰雪融水
1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告诉我们自古以来长江就是( )
A.黄金水道 B.水能宝库 C.灌溉水源 D.水灾重地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沿岸景观壮美,下列景观位于黄河中游河段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为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上游大规模放牧,增大载畜量②中游保持水土,推进生态修复
③流域内节水优先,保护水资源④上游固堤分流,防范“地上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藏粮于地”的主要目标是提升耕地质量,耕地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效益。我国耕地按照地力水平、土壤健康状况、农田配套设施等,由高到低划分为一至十等。图 1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 2为 2019年我国不同等级耕地面积比重统计图。读图完
成下面小题。
15.我国耕地的特点是( )
A.分布比较均匀 B.优等地占比较多 C.人均占有量多 D.中低等地比重大
16.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
A.扩大种植面积 B.培育优良品种 C.提高耕地质量 D.退耕还林还草
世界各大江河中下游一般都有宽广的洪泛区,这里是洪水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也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财富密集的区域。研究人员利用卫星,观测了 2000年至 2018年,发生在 169个国家的 913次特大水灾(其中 751次由强降雨引起),并绘制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据图可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洪水淹没区域面积逐年变大
B.遭受洪水威胁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C.2010年洪水淹没面积和人口数均达最小值
D.2015年约有 3000万人遭受洪水威胁
18.材料统计的特大水灾中,有 52次集中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原因是( )
①地势低平②夏季降水集中③河流稀少④森林植被茂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为减轻洪水的威胁,洪泛区应( )
A.迁出全部人口 B.保留泄洪通道 C.加快围湖造田 D.硬化城市地面
农业用地类型与降水量密切相关,读甘肃省简图(图中不同阴影代表干湿地区)。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对甲、乙、丙三地的干湿地区及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属于半旱区,难以利用土地 B.乙地属于半湿润区,林地
C.丙地属于湿润区,耕地 D.乙地降水量多在 200mm-400mm 之间,草地
21.针对甘肃省的土地利用现状,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大力开发难利用土地 B.优先发展节水农业,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
C.大力开垦草地为耕地 D.科技兴农,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作物产量
2024年 1月,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重大项目——引江补汉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该工程计划全线采用深埋隧洞输水。图为引江补汉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有利于( )
A.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矛盾 B.增加南水北调东线调水量
C.改善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 D.加快构建国家航运网骨架
23.引江补汉工程计划全线采用深埋隧洞输水的主要目的是( )
①减少水分蒸发 ②降低建造成本③保障供水水质 ④改善长江水质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国信 1号”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随着季节在我国东部海域移动,就地取用远海优质海水,每日 24小时不间断换水 16次以上,经过水体交换系统形成中央漩涡,使鱼时刻保持“健身”状态,肉质紧实,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国信 1号”主要养殖大黄鱼等名贵鱼种,大黄鱼生长最适宜的水温在 22—28℃之间。下图为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国信 1号”随着季节在我国东部海域移动,是为了获得( )
①适宜水温②优质海水③消费市场④充足饵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国信 1号”冬季养殖的海域最有可能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0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0分)
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在这片宽广的土地上,谱写了灿烂的时代篇章。如图 1,是我国人口分布简图。近年来,自驾游悄然兴起。东起上海崇明岛、西连西藏友谊桥的 318国道备受“驴友”的青睐。318国道绵延 5476千米,自驾旅游沿途可饱览祖国壮丽的河山,因而这条道路被誉为西藏连接上海的“友谊路”,中国地理景观的景观大道。上海的中学生小亮一家三口准备利用假期开车旅游。如图 2,是他们设计了 a、b、c三条路线。
(1)图 1中,与城市①所在省相邻的国家是________,城市②所在省的________族有欢乐的泼水节。(2分)
(2)图 1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人口超过 5000万的省级行政区,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1分)
(3)图 2中,小亮家地处________(地形区),假如小亮一家沿着线路a旅行,他们将欣赏到A高原牧草如茵、山巅白雪皑皑的优美景色;若沿线路b路线旅行,终点所在省级单位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B山脉是________。(4分)
(4)图 2中,abc三条旅行线路与 318国道相吻合的是________;到达华北平原的线路是________(填字母)。(2分)
(5)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崎岖,但对发展经济有优势也有劣势,其中,劣势条件是:________。(任意列举一条)(1分)
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图 1)和山脉分布图(图 2),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图 1反映出我国地形的特征是:地形类型________面积广大。山区比起平原,发展经济较为不利,但可发展________(任写两个)(3分)
(2)图 2中山脉②为________,其东侧的地形区为________,西侧的地形区为黄土高原。(2分)
(3)图 2中A为________盆地,有聚宝盆之称的是图中________盆地(填字母)。(2分)
(4)④山脉是江西省和________省的分界线;图中山脉⑤为________,该山脉位于陕西省境内,它与旁边的淮河连成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3分)
A.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5)在下列高原与其特征及所在省区之间连线:(4分)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a云贵高原
B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b内蒙古高原
C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c黄土高原
D黄土广布,沟壑纵横 d青藏高原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6)我国疆域广大,海陆兼备,请分析这种位置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2分)
28.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2022年 12月,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白浙工程(白鹤滩至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顺利完成。读“白浙工程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1)白浙工程西起四川省,东至浙江省,途经川、渝、________(填简称)、皖、浙等省份。途经________盆地和________平原两大地形区,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分析原因:________。(4分)
(2)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河段,分析其水能丰富的原因。(2分)
材料二 2021年 10月 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又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创了流域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新模式,谱写了我国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材料三 长江、黄河示意图和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3)与长江相比,黄河的水文特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请从流量、含沙量、汛期和结冰期任选 2个方面分析)。(2分)
(4)黄河流域治理的关键是________。(2分)
为了探究该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同学们分为四组进行如下实验,每组烧杯中液面高低表示泥沙的多少。
通过 D组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根据四组实验可知,水土流失的强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4分)
(5)根据图 2分析,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1分)
29.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今宁夏之渠,岁需修浚,民间所输物料,率数十万,工夫率数十万。然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一岁所浚,且不能敌一岁所淤。往往渠高流浅……”
(1)图中,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分为________条调水路线,东线工程利用________运河作为输水通道。(2分)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4分)
(3)材料二记载的河流应为材料一图上的________河(选填甲或乙)。(1分)
(4)天津市缺水现象严重,为缓解缺水问题,你认为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一条) (2分)
2024-2025 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综合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10分)【答案】(1) 俄罗斯 傣族(2分)
(2)东多西少,(不均匀),(东密西疏)(1分)
(3)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 维吾尔族 大兴安岭(4分)
(4) a c(2分)
(5)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不便)(1分)
27.(16分)【答案】(1) 山地 采矿业、牧业、旅旅业等(3分)
(2) 太行山脉 华北平原(4分)
(3) 塔里木 K(2分)
(4) 福建 秦岭 D(3分)
(5) d b a c(4分)
28.(15分)【答案】(1) 鄂 四川 长江中下游 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脉等山脉阻挡冬季风南下,受冬季风影响较小。(4分)
(2)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再加上支流多,水量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2分)
(3) 流量小 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等(任选 2点)(2分)
(4) 治沙(2分) 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坡度陡缓 降水强度 土壤性质 植被覆盖率(4分)
(5)长江航运便利(1分)
29.(9分)【答案】(1) 三 京杭(2分)
(2) 空间 长江 华北 西北(4分)
(3)甲(1分)
(4)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防止水浪费、拧紧水龙头、少用洗洁剂、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