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油的炼制 乙烯 一、教材分析(-)知识脉络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对石油用途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一些认识;本节课进一步从化学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介绍石油的加工过程、主要产品及其用途。重点学习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乙烯的性质,同时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新教材的主要特点:与旧教材恰好相反,新教材从石油的加工引入重要的烃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能说出石油的炼制方法的区别。2、通过分析乙烯的分子结构及观察乙烯和高锰酸钾溶液、溴水及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乙烯反应的方程式,并能总结出乙烯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乙烯的性质、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四、教学准备教学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交流研讨法、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师用“加油站不同型号的汽油”引出新课,并板书。展示学习目标利用课件学习1、石油的成分按元素来看:碳、氢含量为97%--98%按物质来看: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2、石油的炼制过程 原理 产品及用途脱水、脱盐 除去原油中的盐和水,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分馏 利用加热和冷凝,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油、润滑油、重油。裂化 在一定条件下加热,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 轻质液体燃料(裂化汽油)裂解 以石油分馏产品为原料,采用更高的温度,使其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小分子 乙烯(有机化工的原料)通过分析乙烯的用途引出乙烯。引导学生观察乙烯分子结构的特征。1、碳碳双键2、平面分子观察*思考根据教师给出的模型,学生自己组装乙烯的球棍模型。并总结乙烯分子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并讲解三者的区别。乙烯的组成与结构。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简式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C2H4乙烯的分子构型为平面结构,即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共面。3.乙烯的化学性质。① 在空气中燃烧。学生观察实验视频,并记录现象。化学方程式:CH2=CH2+3O22CO2+2H2O。现象: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②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学生观察实验视频,并记录现象。现象:乙烯能被酸性KMnO4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加成反应。乙烯与溴加成。用模型分析乙烯与溴加成反应原理。学生观察实验视频,并记录现象。现象:乙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褪色,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_CH2BrCH2Br。完成乙烯与H2、Cl2、HCl、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乙烯与H2反应:CH2=CH2+H2CH3CH3b.乙烯与Cl2反应:CH2=CH2+Cl2―→CH2ClCH2Clc.乙烯与HCl反应:CH2=CH2+HClCH3CH2Cld.乙烯与水(H2O)反应:CH2=CH2+H2OCH3CH2OH①总结加成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②学生根据模型分析加成反应的特征。双键变单键,只上不下。学生小结:乙烯的性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总结,老师板书:石油的炼制分馏裂化裂解学生分析三种方法的区别。乙烯的性质燃烧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 褪色加成反应问题:怎么检验乙烯和甲烷?学生讨论分析,总结方法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溴水褪色。课堂检测:1、能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 ( )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苛性钠溶液 D.四氯化碳溶液2、制取一氯甲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气反应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乙烷和氯化氢反应3、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 )A、混合气体通过盛溴的四氯化碳的洗气瓶B、混合气体通过盛足量石灰水的洗气瓶C、混合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的洗气瓶D、混合气体跟适量氯化氢混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