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秦 — 西汉—东汉 — 三国 — 两晋 — 南北朝 — 隋唐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统一分裂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特征:政权并立和民族交融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 政治:国家分裂,政权并立且更迭频繁(2) 经济:北民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3) 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北方各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整体特征及结构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情景导入听一听曹操的自述并结合后人的评价,你认为曹操是怎样一个人?曹操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何关系?《三国演义》将曹操塑造为“奸雄”京剧将曹操塑造为“白脸奸臣”郭沫若称他是一位英雄翦伯赞说“曹操不仅是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并且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有数的杰出人物。”第16课 三国鼎立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学习目标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能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整体进程中分析两场战役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通过相关史料并结合教材分析两场战役曹操军队一胜一败的原因,归纳影响战争胜败的主要因素,解释历史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史料实证)。3.能够通过表格归纳三国时期各政权的经济发展表现和成果,理解分裂之中孕育着统一的趋势,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必然的趋势,通过诸葛亮治蜀,理解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改善(家国情怀)。目录03.官渡之战01.02.赤壁之战魏 蜀 吴三国的建立与发展200年 208年 220年221年229年一、官渡之战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曹操任务一:读地图,结合诗歌与所学知识,说说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及形成原因。政治腐败,军阀混战,人口锐减,百姓生活困苦。乱世出英雄,各路军阀中谁在崛起,谁能为人民带来安定的生活?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军阀割据一、官渡之战任务二:看视频,结合教材,归纳官渡之战的概况。官渡之战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特点影响公元200年曹操VS袁绍(军队)曹操胜利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一、官渡之战任务三:根据史料,结合教材,讨论此战曹操取胜的原因。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材料二: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材料三: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 实行屯田,重视农业,实力壮大军事上: 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袁绍骄傲轻敌,多疑听不进正确建议一、官渡之战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曹操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许人也?统一全国。曹操vs孙刘知识拓展:三顾茅庐,故事说明刘备具备怎样的品质?为人谦和、礼贤下士。二、赤壁之战第一幕:初议破曹地点:东吴营帐。曹操大军临江,东吴人心惶惶。周瑜、鲁肃与诸葛亮围坐。周瑜(愁眉不展):“曹操势大,战船相连,强攻难破。”诸葛亮(轻摇羽扇):“都督,曹军多北人,不习水战,且船锁一起,可用火攻。”鲁肃(惊):“可曹军戒备,如何近船纵火?”诸葛亮(神秘一笑):“曹操骄傲自大,可让黄盖将军率数十艘堆满易燃物的战船,假降曹军,趁机纵火,曹军必乱。”周瑜(眼睛放光):“妙哉,就依此计!”第二幕:赤壁之战黄盖率堆满易燃物的战船,借风扬帆,直扑曹营。曹军见是“降军”,毫无防备。靠近瞬间,大火燃起,风助火势,曹军战船成火海。孙刘联军乘胜追击,赤壁之战以曹军大败告终,为三足鼎立奠定根基。《赤壁定谋》1. 诸葛亮:刘备身边的睿智军师。2. 周瑜:东吴都督,精通水战兵法。3. 鲁肃:东吴谋士,力促联盟。欣赏情景剧,归纳赤壁之战的概况及曹军战败的原因二、赤壁之战战争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结果 特点 影响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00年曹操VS袁绍曹操胜利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208年曹操VS孙刘联军曹操战败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任务四:完成表格,思考曹操在赤壁之战为何会战败,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原因:②曹操自恃兵强,骄傲轻敌③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启示:战争胜负的关键不在人数多少,而在于战术运用的正确与否,主帅的心态;骄兵必败。根本原因: 当时统一全国的客观条件还不成熟。二、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的形势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刘备:占领荆州南部后,向西南发展,占取益州。孙权:范围从扬州延伸到交州,把刘备势力挤出荆州。问人间谁是英雄?有丽(shī)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元朝曲作家阿鲁威《蟾宫曲·山鬼》三分天下三、魏蜀吴的建立与发展任务五:结合地图和教材,画出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简要示意图,并标注好政权建立的时间、人物及都城魏220年曹丕定都洛阳蜀221年刘备定都成都吴229年孙权定都建业魏国的建立标志着东汉的灭亡三、魏蜀吴的建立与发展假如你是三国的财务大臣,现在要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请你发言介绍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翻车我们魏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我们吴国:造船业发达,大将军卫温率人到达了夷洲(即:台湾)七擒孟获我们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三、魏蜀吴的建立与发展合作探究:根据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东汉三国期间的人口谷底大致在2224万—2361万之间,而三国末期应有3000万人。 ——《中国人口史》政权经济人口由多变少由衰到兴由少到多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三国为加强实力,进行政治、经济建设。为此后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是历史的进步。三、魏蜀吴的建立与发展思考:历史与文学作品有何联系和区别,我们要怎样评价曹操?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历史,但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也便于我们理解,会适当地进行创作。所以我们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注意辨别。要以正规的史学著作为依据。“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毛泽东课堂小结东汉末年割据混战官渡之战200年为以后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三国鼎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以致用1.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儒家思想的正统性 D.民族隔阁完全消失2.《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AB学以致用3.辛弃疾所作《南乡子》中有一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曹”的主要贡献是( )A.完成了北方统一 B.结束了州郡割据的局面C.改善了民族关系 D.加强了大陆与台湾联系4. 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历史纪年方法。赤壁之战发生的公元208年还可以表述为( )A.公元2世纪初 B.公元2世纪末C.公元3世纪初 D.公元3世纪末AC拓展作业:三国英雄榜谁是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用画笔画出他的英姿,用文字写出他的故事吧,突出你推荐他上榜的理由!要求:用A4的纸进行创作,标注好故事的出处,注意考证其真实性。感谢观看!第16课 三国鼎立 教案一、单元特征及思维导图(1) 政治:国家分裂,政权并立且更迭频繁(2) 经济:北民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3) 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北方各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主要围绕三部分内容展开,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在一些重大战役的作用之下,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势力逐步崛起,进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 ,为下一课学习内容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三、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四、学习目标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能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整体进程中分析两场战役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通过相关史料并结合教材分析两场战役曹操军队一胜一败的原因,归纳影响战争胜败的主要因素,解释历史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史料实证)。3.能够通过表格归纳三国时期各政权的经济发展表现和成果,理解分裂之中孕育着统一的趋势,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必然的趋势,通过诸葛亮治蜀,理解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改善(家国情怀)。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趋势六、教学过程导入听一听曹操的自述并结合后人的评价,你认为曹操是怎样一个人?曹操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何关系?《三国演义》将曹操塑造为“奸雄”翦伯赞说“曹操不仅是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并且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有数的杰出人物。”【一】官渡之战任务一:读地图,结合诗歌与所学知识,说说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及形成原因。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曹操学生总结:政治腐败,军阀混战,人口锐减,百姓生活困苦。教师提问:乱世出英雄,各路军阀中谁在崛起,谁能为人民带来安定的生活?引导学生观察,黄河流域的两大势力,曹操与袁绍。他们都想吞并对方,最后决战于哪里?任务二:看视频,结合教材,归纳官渡之战的概况。任务三:根据史料,结合教材,讨论此战曹操取胜的原因。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材料二: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材料三: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曹操在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 实行屯田,重视农业,实力壮大;军事上: 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袁绍骄傲轻敌,多疑听不进正确建议。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曹操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许人也?统一全国。对手是孙权和刘备。孙权和刘备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又将怎样应对呢?拓展故事:三顾茅庐让刘备获得了怎样一个宝贵的人才,这体现了刘备怎样的品质。【二】赤壁之战欣赏情景剧,归纳赤壁之战的概况及曹军战败的原因。第一幕:初议破曹地点:东吴营帐。曹操大军临江,东吴人心惶惶。周瑜、鲁肃与诸葛亮围坐。周瑜(愁眉不展):“曹操势大,战船相连,强攻难破。”诸葛亮(轻摇羽扇):“都督,曹军多北人,不习水战,且船锁一起,可用火攻。”鲁肃(惊):“可曹军戒备,如何近船纵火?”诸葛亮(神秘一笑):“曹操骄傲自大,可让黄盖将军率数十艘堆满易燃物的战船,假降曹军,趁机纵火,曹军必乱。”周瑜(眼睛放光):“妙哉,就依此计!”第二幕:赤壁之战黄盖率堆满易燃物的战船,借风扬帆,直扑曹营。曹军见是“降军”,毫无防备。靠近瞬间,大火燃起,风助火势,曹军战船成火海。孙刘联军乘胜追击,赤壁之战以曹军大败告终,为三足鼎立奠定根基。任务四:完成表格,思考曹操在赤壁之战为何会战败,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②曹操自恃兵强,骄傲轻敌③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启示:战争胜负的关键不在人数多少,而在于战术运用的正确与否,主帅的心态;骄兵必败。赤壁之战后的形势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三】魏蜀吴的建立与发展任务五:结合地图和教材,画出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简要示意图,并标注好政权建立的时间、人物及都城课堂活动:假如你是三国的财务大臣,现在要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请你发言介绍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我们魏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我们吴国:造船业发达,大将军卫温率人到达了夷洲(即:台湾)。我们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合作探究:根据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三国为加强实力,进行政治、经济建设。为此后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是历史的进步。思考:历史与文学作品有何联系和区别,我们要怎样评价曹操?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历史,但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也便于我们理解,会适当地进行创作。所以我们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注意辨别。要以正规的史学著作为依据。“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毛泽东曹操统一北方,为北方的安定发展及后来魏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七、板书设计八、课堂小测1.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 )A.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儒家思想的正统性 D.民族隔阁完全消失2.《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B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3.辛弃疾所作《南乡子》中有一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曹”的主要贡献是( A )A.完成了北方统一 B.结束了州郡割据的局面C.改善了民族关系 D.加强了大陆与台湾联系4. 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历史纪年方法。赤壁之战发生的公元208年还可以表述为( C )A.公元2世纪初 B.公元2世纪末C.公元3世纪初 D.公元3世纪末九、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6课三国鼎立.pptx 16课三国鼎立教案.docx 三顾茅庐.mp4 官渡之战.mp4 曹操的自述.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