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课件(共3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课件(共3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本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
第十一课
确立人生目标
11.1 探问人生目标
11.2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
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13.2 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
单元导语
思考并回答:本单元学习目标是什么?(参见单元导语)
答案与解析: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围绕“我所追求的美好人生”展开,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针对“树立怎样的人生目标”“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个具体问题,理解“我应当追求怎样的美好人生?”这个核心问题。
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
12.1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12.2 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课程目标分析:
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七上 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道德修养】感知劳动创造的成就感、幸福感,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诚实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3)
【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确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5)
新闻链接:“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死亡之海”中的守绿者:塔里木沙漠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沙漠公路,也是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公路沿途分布了108座蓝色的水井房,每座“蓝房子”里都住着守井人。沙漠公路建设时,曾有人预言它终将被风沙掩埋。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在这片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中,树木守护着公路,而人们则守护着树木。
思考:沙漠守井人的劳动为社会带来了什么?这样的人生有价值吗?
答案与解析:生态防护林守护了大漠公路,而沙漠守井人通过劳动守护了这道绿色屏障,保障了沙漠公路正常安全运行。这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因为他们通过劳动为他人和社会带来了积极意义。
P95生活观察:阅读课本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图中人物的劳动为社会带来了什么?
答案与解析:第一幅图农民通过耕种、养殖等方式,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食物,满足了社会对食物的需求。第二幅图工人通过操作机械设备的方式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工业品,满足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所需。第三幅图科研工作者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实验,在理论上产出新知识和新技术,在实践中创造出新的科技产品,促进了社会发展。第四幅图交通警察通过巡逻、处理交通违章、应对突发事件等,维护交通秩序,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四幅图中的劳动者虽然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但本质都是在进行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1.什么是人生价值?
2.劳动的重要性?
3.怎样衡量人生价值?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三分钟时间读课本,思考下面问题
笔记1.人生价值的内涵?P96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他人、社会所具有的价值。
两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保障
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笔记2.★创造人生价值的途径?P96
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们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
▲消防员:无论是火灾事故,还是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消防员通过高效的救援行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快递员:快递小哥通过高效、及时的配送服务,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文化工作者:如演员通过表演艺术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
▲环卫工:环卫工人通过清扫街道、清理垃圾等工作,为城市的美化和环境卫生做出了贡献。
探究思考:个体通过什么途径来创造人生价值?
P97探究与分享:阅读看视频并回答: 在李培生、胡晓春的事迹中,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P97探究与分享: 黄山守护者
阅读并回答: 在李培生、胡晓春的事迹中,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答案与解析:(1)在与山为伴的漫长岁月里,李培生、胡晓春逐渐成为像迎客松一样可敬的人——扎根峭壁,稳固坚韧,静默生长,这些细节颇为打动人心。
(2)李培生、胡晓春是在平凡岗位上敬业奉献的典范。他们通过日复一日的坚守,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了极致,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这启示我们,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一般来说,一个人通过劳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价值就越大。
是不是不同的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的
环卫工人
教师
食堂阿姨
公交车司机
建筑工人
后勤工作人员
复印室工作人员
宿管工作人员
门卫保安工作人员
......
......
......
......
......
......
交通警察
城管监察行政执法队伍
公安
科学工作者
......
说到劳动者,你会想到哪些人?
农民
......
流水线工人
思考:
人民日报发起了“让劳动者上热搜”的活动,请你参与。
你会推荐哪个行业的劳动者?
为什么?
不同职业、不同岗位,只要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就是在为社会服务和奉献中创造了人生价值。
致敬劳动者
因为有了他们
才有万家灯火
因为有了他们
出行才更加便捷
因为有了他们
社会才传递文明与温暖
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每一种职业和劳动都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应平等的看待不同职业,尊重不同职业的劳动成果。
笔记3.★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①②③P97
①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
②一般来说,一个人通过劳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他的价值就越大。
③人们的职业不同、岗位有别,但只要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就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也就创造和实现了人生价值,就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P97
▲致敬每一位劳动者:各行各业的每一位劳动者,都是一枚带动城市运转的齿轮。每一个平凡日子里,你习以为常的岁月静好,都饱含着他们辛勤的付出,凝结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今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都要靠劳动来实现。
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
P97相关链接 劳动的重要性
阅读并回答:谈谈你对“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的理解。
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
马克思认为,通过自己的劳动,人们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也改变了人的社会关系,塑造了人的本质,提升了人的能力。 P7★
答案与解析:劳动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推动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基础性力量。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劳动是实干兴邦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笔记4.劳动的作用 劳动的重要性?怎样理解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①②③④⑤⑥P96-97
①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人们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
③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④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
⑤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都要靠劳动来实现。
⑥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通过自己的劳动,人们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也改变了人的社会关系,塑造了人的本质,提升了人的能力。P97相关链接
13.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
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
含义
实现途径
通过劳动创造的
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衡量尺度
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
美好愿景要靠劳动来实现
课堂板书
本课小结:
★创造人生价值的途径
▲ 本课重难点:
重点:懂得人生价值的创造途径和衡量尺度;
难点: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内涵。
通过劳动创造
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尺度
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人生价值就越大
不管什么职业岗位,只要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就创造和实现了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的内涵
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3
课堂练习
1. 关于人生规划,很多人有自己的思考。漫画启示我们要( )
①积极做好人生规划
②不受限制活出精彩
③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④全心追逐货币财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规划人生,实现人生价值。①③说法正确;②:我们要遵守道德和法律、遵守规则,不能“不受限制”,故②说法错误;④:我们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全心追逐货币财富”,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2. 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启示我们( )
①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②规则是行动的指南
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④劳动让生命更精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劳动的重要性。①④说法符合题意;②③:题干中未体现规则是行动的指南和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的知识,故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3. “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以下说法最适合陶行知这一观点的是( )
A.人人都应自力更生,绝不能依靠别人
B.任何劳动成果都要自己亲自去创造
C.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
D. 人人都应该参加生产劳动,否则就不是好汉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劳动的重要性。C说法符合题意;A:“绝不能”说法太绝对,故A说法错误;B:“任何”说法太绝对,故B说法错误;D:从事非生产劳动,比如教师、医生、演员等的劳动,也可以成为好汉,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3
课堂练习
4. 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日照市考察时强调,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要靠实干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来源:2024年7月8日央广网)这强调的是(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③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但贡献相同
④要践行劳动精神,脚踏实地,敬业奉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劳动的重要性。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贡献会有所不同,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5.下图反映的主题——“劳动教育是必修课程”之所以是“硬核”要求,是因为( )
①培养劳动精神就能够提高综合能力
②只有脑力劳动才能创造社会效益
③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④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与解析】D 本题考查劳动重要性。③④说法正确;①:“就能”说法过于绝对,故①说法错误;②:不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能创造社会效益,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3
课堂练习
6. “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农民劳动获得了果实,工人劳动生产出了产品,医生劳动治好了病人,教师劳动教给学生知识……”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每个人都要成为体力劳动者
B.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C.劳动者对国家的贡献有大有小
D.脑力劳动者的地位高于体力劳动者
【答案与解析】 B 本题考查劳动的重要性。B说法正确; A:“都要”说法过于绝对,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故A错误;C:材料主要说明“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并未体现“劳动者对国家的贡献有大有小”,故C不符合题意;D: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故D错误; 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7. 2024年,共有1088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他们中有工程师、一线工人、医生、快递员、农民工等。这说明( )
①人们通过劳动为社会作贡献
②所有职业都有高低贵贱之分
③不同行业的劳动者都值得尊重和学习
④劳模对国家贡献最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劳动的重要性、人生价值的判定标准。①③说法正确;②:任何一项工作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故②说法错误;④:“贡献最大”说法过于绝对,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8. 回望2023年,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航班首飞、杭州亚运会惊艳世界、粮食生产“二十连丰”……这一年,奋斗在一线的劳动者们共同谱写着属于时代的新乐章。以下标题最能概括上述材料主旨的是( )
A.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B.劳动创造伟大成就
C.法治推动社会进步
D.文化建设生机勃勃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B符合题意;ACD:材料主要体现“劳动创造伟大成就”,并未体现“科技创新成就斐然”、“法治推动社会进步”、“文化建设生机勃勃”,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9. 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中国选手捷报频传,获得21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平凡的技艺,做到极致亦是非凡!小到一枚螺丝钉大到卫星火箭、高铁航母,背后都离不开大国工匠的身体力行。这启示我们( )①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人生价值在于创造奉献
②实干成就梦想,有了梦想定能开创美好生活
③劳动光荣,青少年要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④树立热爱劳动的意识,长大后才能参加劳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②③④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劳动的作用及尊重劳动者。①③说法正确;②:“有了梦想定能开创美好生活”说法过于绝对,夸大了梦想的作用,故②说法错误;④:我们要树立劳动意识,从小积极参加劳动,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劳动者,而不是长大后才能参加劳动,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