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课标导航核心素养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政治认同) 2.认识国家基本制度和国家机构。(法治观念)主题教育 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法治教育) 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法治教育) 3.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意义。(法治教育) 4.认识基层民主制度对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作用。(法治教育) 5.认识主要国家机关,理解权力是由人民授予的,行使权力必须受法律的约束。(法治教育)学业要求 能够了解我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学业质量描述 能够结合实例阐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政治认同、法治观念)第五课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4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5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6 现阶段,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考点一 根本政治制度1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材P6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教材P63)(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明确了国家权力的归属和人民的地位)(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明确了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3)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4)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3 我国人大代表的职权与履职要求。(教材P63)(1)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审议权)、表决各项决定(表决权)、提出议案(提案权)和质询案(质询权)。(2)履职要求: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人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4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教材P65)(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5 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材P65)(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2)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3)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人民 国家的主人人大代表 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 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考点二 基本政治制度1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教材P6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 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教材P67)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优越性。(教材P67~68)(1)地位: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将长期存在和发展。(2)优越性:①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②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③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4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的基本方针。(教材P67)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的性质、主题及职能。(教材P68)(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2)主题:团结和民主。(3)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它不能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也不能直接处理行政事务,政协的提案、建议案是没有法律效力的。6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及宪法规定。(教材P69)(1)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根本目的及特点。(教材P69~70)(1)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中华民族大团结》P48)(2)根本目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中华民族大团结》P48)(3)特点: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8 民族自治地方如何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教材P70)(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2)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3)自治权: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9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教材P70)(1)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2)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3)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4)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0 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华民族大团结》P49) 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保证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汇聚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正能量。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2.“区域自治”和“中央”的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11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及地位。(教材P71)(1)内容: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2)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2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教材P71) 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13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区别。(教材P71~73)类别 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性质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产生 方式 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 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决策 程序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管理与 监督 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14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教材P73)(1)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2)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政协、街道办、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区别。(1)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它不能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也不能直接处理行政事务,政协的提案、建议案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2)街道办,不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我国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属于行政机关。(3)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考点三 基本经济制度1 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教材P62)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2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教材P74~75)类型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内容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确立 依据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位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用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家 政策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区别。(教材P74)(1)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2)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 1.国有经济的实例:高铁、高速公路、国防工业、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航天工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等。2.集体经济的实例:乡办面粉加工厂、镇办饲料加工厂、县办药材加工厂等。4 我国的分配方式。(教材P76) 现阶段,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5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及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教材P76)(1)原因:按劳分配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2)基本内容:①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②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要求:在现阶段,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劳动报酬。6 多种分配方式的内容和国家方针。(教材P76)(1)内容:①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②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取得社会保障收入,获得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2)国家方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7 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及配置机制(手段)。(教材P76)(1)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2)配置机制(手段):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多少,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8 市场机制的地位。(教材P76)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优越性)。(教材P77)(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3)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 国家加强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有哪些重要意义 (1)有利于强化政策引导,吸引当地群众就近务工,扩大就业。(2)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创业创新。(3)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4)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等。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好制度。(×)正确说法: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的基本方针(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2.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并代表村民依法行政。(×)正确说法: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但村委会不是国家行政机关,不能依法行政。3.居委会是基层管理的重要国家机关。(×)正确说法:居委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4.非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正确说法: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1 (2023·河北)某市中心城区天然气价格上调,市民反映较为强烈。随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就天然气涨价事项约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本次调价流程是否规范、能否暂缓实施调价等提出有针对性问题和意见建议,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限时给予书面答复。正确理解此事,需要运用的知识是 ( )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③我国国家机关的职权 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2019·河北)2019年3月5日至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近3 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适宜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政治生活的是 ( )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④国家权力属于人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 (2014·河北)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面是小海在报纸上读到的介绍甘肃的内容。由此可知我国 ( ) 甘肃省现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241.0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9.43%。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省内现有2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和35个民族乡(镇),民族自治地方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9.8%。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C.人口众多,分布不平衡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4 (2013·河北)2012年11月8日,中学生小辉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首诗词:“云淡天高秋风劲,北国霜晨。雁阵欢鸣,不尽红叶壮京城。神州大地展美景,盛会喜临。亿众同庆,继往开来乾坤新。”实现“继往开来乾坤新”必须坚持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 (2022·河北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7月,团中央启动2021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该活动将青少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现和解决身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关心社会,针对社会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本次活动全国共有11.1万名青少年报名参加。青少年参与模拟政协提案活动能够加深对我国哪一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解 加深这一理解能够增强我们哪一方面的自信 【详解答案】河北中考·真题体验1. B 解析:材料中“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就天然气涨价事项约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体现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①正确。“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限时给予书面答复”体现了国家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2.B 解析:材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体现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①④符合题意。②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3.A 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错误。4.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可用排除法进行选择。“以文化建设为中心”说法错误,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排除。5.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自信:制度自信。解析:本题在解答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政协提案”,体现的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应四个自信中的“制度自信”。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 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 国家主席的职权有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授予荣誉权。 4 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5 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6 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7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考点一 国家权力机关1 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及职责。(教材P79)(1)组成: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2)职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2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教材P7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教材P79~80)(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①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②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4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教材P80~82)职权 主体 职权内容立法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决定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 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任免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 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 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区分的关键内容。(1)如果是法律的定、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2)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3)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则是监督权。(4)表决通过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是决定权。(5)审议通过上年度的工作报告是监督权,批准本年度的工作报告(将要执行)属于决定权。考点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 国家主席的性质、产生、条件及任期。(教材P83)(1)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2)产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3)条件: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4)任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2 国家主席的职权。(教材P83~84)(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2)任免权: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3)外事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4)授予荣誉权: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授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奖章。考点三 国家行政机关1 正确认识我国行政机关。(教材P85、P87~88)(1)性质: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2)组成: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3)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4)职权: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2 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教材P86)(1)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2)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3 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教材P86)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4 行政机关应该如何行使职权 (教材P88~89)(1)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2)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3)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的要求) 国家行政机关要坚持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应注意区分二者,切不可混淆主体。 为什么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利于建设廉洁高效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3)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与权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考点四 国家监察机关1 监察委员会的性质、组织体系(构成)、监察范围、职权及工作机制。(教材P90~92)(1)性质: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2)组织体系(构成):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3)监察范围: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4)职权: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5)工作机制:①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②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③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2 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关系。(教材P90)(1)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2)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3)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3 国家监察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教材P91)(1)国家监察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同时还对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受它监督。4 监察机关的职责。(教材P92~93)(1)监督职责(首要职责)。监察委员会依照宪法、监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监督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行为,确保权力不被滥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调查职责(一项经常性工作)。对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调查,能有效地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减少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保持公权力行使的廉洁性。(3)处置职责。①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②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③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⑤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考点五 国家司法机关1 人民法院的性质、组织体系、基本职权、工作原则及行使职权的作用。(教材P94~95)(1)性质:国家的审判机关。(2)组织体系人民法院(3)基本职权: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4)工作原则: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行使职权的要求)(5)作用: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2 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织体系、基本职权及工作原则。(教材P95~96)(1)性质: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2)组织体系人民检察院(3)基本职权: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4)工作原则:①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②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四者之间的关系。(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3)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4)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属于司法机关。它们都要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1.中国共产党/国务院/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委员会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正确说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2.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负责。(×)正确说法: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监察委员会对我国公民/全体社会成员/全体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监察。(×)正确说法: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1 (2023·河北)某市中心城区天然气价格上调,市民反映较为强烈。随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就天然气涨价事项约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本次调价流程是否规范、能否暂缓实施调价等提出有针对性问题和意见建议,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限时给予书面答复。正确理解此事,需要运用的知识是 ( )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③我国国家机关的职权 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2022·河北)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机关的重要职责。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措施,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的是 ( )A.审理涉黑涉恶犯罪案件 B.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C.严惩危害生物安全犯罪 D.审议通过反外国制裁法3 (2021·河北)下表内容摘自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不同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序号 内容①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3 053件226 495人② 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70 561人、提起公诉1 572 971人③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中国建设取得新成效④ 抓紧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立法上表内容中摘自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应是 ( )A.① B.②C.③ D.④4 (2020·河北)《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第七条的规定符合 ( )第七条 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依法决策原则,严格遵守法定权限,依法履行法定程序,保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摘自国务院出台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①立法机关科学立法的要求 ②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要求 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要求 ④依法规范权力运行的要求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5 (2015·河北)某县税务局两名工作人员涉嫌违法交由司法机关处理期间,该县税务局领导以单位的名义,开具两人工作业绩突出的证明,建议法院从轻处罚。对于这一建议,法院应该 ( )A.采纳,因为公民平等地享有建议权B.不采纳,因为法院不受税务局管辖C.采纳,因为法院和税务局都是国家机关D.不采纳,因为法院应独立地依法作出审判6 (2019·河北节选)走进法治生活。 近年来,北京市数量庞大的超标电动自行车如脱缰野马,成为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隐患,社会各界要求对电动自行车加强管理的呼声日益强烈。经充分调研论证,凝聚共识,2018年9月28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当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需登记挂牌才可上路,凡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不能上路行驶。《条例》的出台不仅让车主有了合法身份,也让政府的交管部门摆脱了“无法可依”的尴尬。(1)请简要说明为什么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条例》。(2)由《条例》的制定、实施看政府权力的获得、行使,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详解答案】河北中考·真题体验1.B 解析:材料中“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就天然气涨价事项约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体现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①正确。“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限时给予书面答复”体现了国家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2.D 解析:审理涉黑涉恶犯罪案件是人民法院的职权,A项不符合题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政府部门的职责,B项不符合题意;严惩危害生物安全犯罪是司法机关的职责,C项不符合题意;审议通过反外国制裁法体现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D项符合题意。3.A 解析: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是人民法院在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①属于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内容,符合题意。提起公诉是人民检察权的职权,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公安机关的职权,立法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②③④排除。4.C 解析:《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第七条的规定一方面要求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另一方面要求行政机关要依法规范权力运行,②④符合题意。《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是针对行政机关制定的,①③不符合题意。5.D 解析:人民法院享有独立的审判权,因此,人民法院不应该采纳税务局领导的建议,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6.(1)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是北京市国家权力机关,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地方立法权,所以应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条例》。(2)政府权力由法律授予(或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或政府应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解析:第(1)问,《条例》之所以由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是因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地方立法权,所以应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条例》。第(2)问,《条例》是由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实施的,这说明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根据上述分析,组织答案回答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