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上3口耳目手足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运用看图识字方法让学生识字的课文。课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观看花儿的场景,学习有关身体部分名称的5个字;第二部分则通过两个京剧人物形象图,让学生通过学习两句俗语学习两个表示动作的字。图画展示的是生活,因此,看图识字的本质是利用已经熟悉的生活识字。这身体部分的5个字和两个表示动作的字,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并常说的,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节课重点学习第二部分的内容。学情分析:本课的生字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有过一些接触,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就成了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站、坐”等2个生字。2.会写“耳、手”2个字和撇、弯钩2个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为规范。教学重难点:会写“耳、手”2个字和撇、弯钩2个笔画;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为规范。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开门见山学生听歌曲《中国功夫》。教师过渡:在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歌词?(出示歌词)歌词太长了是不是没记住呀?那老师就用魔法把歌词变得短一些,(出示俗语)这回是不是就好记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二、朗读俗语,理解运用1.朗读俗语,圈画生字。(1)教师范读俗语,学生跟读,教师正音。(2)教师引导学生圈出俗语中的两个生字。(3)学生圈画生字后,教师指名学生读生字。2.理解运用,多元识字。(1)学生观察插图,读俗语,说一说:课本插图中哪位演员的姿势是“站”,哪位演员的姿势是“坐”?学会汇报,教师评价。(2)介绍插图中的人物,了解我国的国粹---京剧★学习“站如松”。①观察比较京剧人物图及松树图,引导学生理解“如”是像的意思,“站如松”指京剧演员像松树一样笔直地站立着。②联系生活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人做到了“站如松”?预设:交警、升旗时的学生……通过学生回答让学生演示一下升国旗时是怎样站如松的。③教师提示“站如松”的要点:挺胸抬头,目视前方,两臂夹紧,双脚并齐。引导学生做出“站”的动作。④指导多种方式朗读“站如松”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站排、升旗时都能像他一样做到站如松。★学习“坐如钟”。①简要介绍包公,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包公图及钟图,理解“坐如钟”的意思是包公的坐姿像钟一样端正。包公:我国北宋时期一位判官,他廉洁公正、铁面无私、敢于替百姓申不平,因而又被称为“包青天”。②随文识字:“坐”二人土上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识字方法。③给“坐”组词。④学生观察课件中图片判断坐姿的正误,教师提示正确坐姿:手放平,脚并齐,头要正,背挺直。⑤教师引导学生做出“坐”的动作。教师小结:我相信同学们学完了这句俗语,上课的时候都能坐如钟。⑥多种形式朗读“坐如钟”★学习“行如风”。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图片理解“行如风”的意思是走路时像风一样轻快有力。②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图片判断行走姿势的正误。③教师提示正确行走姿势:脚步轻,行如风,收腹摆臂挺起胸。④找同学示范“行如风”。⑤指导朗读“行如风”教师小结:同学们,在上下楼梯时我们也要做到脚步轻轻,有秩序,这样才会更安全。★学习“卧如弓”。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图片理解“卧如弓”的意思是卧床睡觉时像弓一样弯曲。②学生观察图片判断睡姿的正误。教师小结:你睡觉的姿势跟他一样吗?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良好的睡觉姿势,这样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过渡:同学们这些动作你们都学会了吗?那就用你们的坐姿和朗读来告诉我你们学会了。3.多种形式读课文:老师带读,学生跟读;学生齐读;学生自读;男女合作读。4.巩固本节课的生字——识字游戏。过渡:同学们,学到这我们这节课的生字就都学完了,你们是不是都记住了呢?让老师来考考大家吧!同学们可真厉害,这些字都记住了,那老师可要加大难度了,这里面还有两个字要求我们会写呢!三、指导书写,展示评价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本课会写字。2.学生复习写字歌。3.指导书写“耳”“手”。(1)学写“耳”字。①学生观察“耳”字笔顺和占格位置。②教师范写,提示学生“耳”的书写要点:第一笔横长度中等,要平且稳;最后一横长,稍向右上斜。“耳”字口诀:一横压两竖,两竖不对齐,小横往里藏,大横来保护。③学生按照笔顺描红“耳”,练写“耳”。④教师巡视评价。(2)学写新笔画“撇”和“弯钩”,指导书写“手”字。①观察“手”字新笔画:撇、弯钩。②教师范写,提示学生撇和弯钩的书写要点。撇:下笔由重到轻,从粗到细。弯钩:轻轻下笔,呈弓背形,略带点儿弯。③学生边读笔画名称边书空。④学生说一说写“手”字时需要注意什么。⑤教师范写,提示学生“耳”的书写要点:第一撇要平一些;中间一横短;第二横长;弯钩要略带点儿弯。⑥学生按照笔顺描红“手”,练写“手”。⑦教师巡视评价。四、拓展延伸,巩固练习1.跟老师一起听一听俗语《五官本领》。五官本领小眼睛亮晶晶,样样东西看得清。小鼻子真神奇,宝宝用它闻香气。小嘴巴张得大,说话吃饭全靠它。小耳朵真正灵,什么声音都听清。板书设计3口耳目手足口、耳、目、手、足、站、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