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背景:①西班牙、葡萄牙的残酷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根本原因);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外因);③土生白人和西葡白人殖民者之间矛盾尖锐(内因)2.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3.人物:①南美北部:玻利瓦尔 ②南美南部:圣马丁(二人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4.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北国家联合作战。5.意义:彻底摧毁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拉美地区出现新兴独立的国家,极大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精神。(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反对民族独立的运动)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背景: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英国殖民者对印度残酷的统治和经济掠夺。2.时间:1857年—1859年3.人物:章西女王(英勇反抗但壮烈牺牲,失败)4.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2课 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农奴制盛行,俄国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2.目的:加强封建专制,摆脱落后,富国强兵3.时间和人物:18世纪初,彼得一世4.内容:⑴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强化沙皇的专制权力;⑵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⑶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措施);⑷教育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⑸社会生活上: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5.特点:向西方学习6.性质:自上而下进行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7.意义:⑴通过改革,加强了沙皇的专制统治;⑵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⑷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局限性) 二、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1.背景:①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加剧了俄国内部矛盾。2.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3.时间和人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4.内容:⑴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⑵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资本)5.意义: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⑵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意:农奴制改革没有给农民带来实质性好处)6.性质: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三、俄国改革的启示启示:①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②改革要依据国情,走符合本国发展的道路;③要善于学习他国的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等。第3课 美国内战一、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2.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二、战争过程1.开始: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建立“南部联盟”)2.战争前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英法支持南方军队)3.转折:1862年《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部法律文献的颁布。⑴《宅地法》:满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⑵《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⑶意义:两部法律文献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争局势。4.发展:1864年北方军队围攻“南方联盟”的“首都”里士满5.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北方胜利三、战争性质内战的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四、战争意义美国内战的意义:⑴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⑵种族歧视观念没有完全解除(局限性)五、评价林肯林肯的历史功绩:废除了奴隶制,领导了南北战争并取得的胜利,为维护祖国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六、启示启示:国家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政治前提。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我们要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一、改革背景1.内忧: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2.外患:西方列强的入侵(美国最早),民族危机加重。二、倒幕运动1.领导力量:中下级武士2.过程: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结束了幕府的统治,天皇改年号为“明治”,颁布《五条誓文》(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1869年,日本迁都到东京。三、明治维新:1.内容: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③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④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2.特点:向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3.性质: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影响:⑴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⑵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⑶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局限性)四、日本发展的启示启示:①改革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②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③改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④树立忧患意识,抓住历史机遇,顺应历史潮流。【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1)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2)资产阶级改革: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2.背景:⑴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⑵市场基础:国内市场统一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需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⑶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⑷技术基础:自然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并迅速转化为技术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其他特点:①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美国、德国领先;②发展重心在重工业部门;③有些国家如日、俄,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4.标志性成就:⑴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人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⑵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一)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1.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2.美国: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 白炽灯泡(代表性发明)、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等,在美国纽约建立了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3.电器发明:发电机(动力机器,电力成为动力带动机器)、电焊、电钻、电车、电话、电报(电话发明人:贝尔)(二)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1.内燃机(德国):①奥托:煤气内燃机;②戴姆勒:汽油内燃机;③狄塞尔:柴油内燃机2.交通工具:⑴汽车:①德国本茨制造第一辆汽车(1885年);②美国福特流水线生产汽车(1913年) ⑵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中国冯如“中国始创飞行大家”)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一项重大突破。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工业的发展。2.现代炸药: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于1867年发明现代炸药。(1901年,诺贝尔奖) 3.现代塑料: 美国化学家海厄特于1869年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4.人造纤维: 法国化学家夏尔多内(人造丝工业之父)于1884年发明人造纤维。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②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④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引发了一战)⑤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消极影响:造成了新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如贫富分化和环境污染加重。3.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②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坚持“科技兴国”战略;③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勇于创新、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二、变化的表现:1.人口增长:⑴原因: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⑵人口数量迅速增加(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美国)2.劳动力结构变化:①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减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多,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②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3.大众教育:⑴目的: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⑵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⑶意义: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4.城市化进程加快5.社会问题:⑴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工人阶级反抗斗争)。⑵环境污染严重。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一、科学领域1.英国牛顿⑴地位: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⑵成就:①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理论》,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②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⑶意义: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英国达尔文⑴成就: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⑵影响:《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二、文学领域1.法国巴尔扎特⑴地位: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人物;⑵代表作:小说集《人间喜剧》描绘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2.俄国列夫·托尔斯泰⑴地位: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⑵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描绘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三、艺术领域1.德国贝多芬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乐圣”“交响乐之王”)代表作《英雄交响曲》(最先为拿破仑而作),表达了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2.荷兰梵高荷兰画家梵高(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和《向日葵》。《向日葵》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一战的背景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2.两大军事集团(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⑴三国同盟(以德国为主):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⑵三国协约(以英国为主):英国、俄国、法国;⑶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争夺焦点:巴尔干地区(欧洲“火药桶”)4.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二、一战的过程1.一战时间:1914年——1918年2.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3.交战双方: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加入协约国)4.主战场:欧洲战场(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西线为主),后扩展到亚非地区5.转折:1916年,德法两国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6.后期:⑴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⑵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了一战。⑶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中国劳工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巨大牺牲。7.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三、一战的性质性质:一战是西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四、一战的影响1.影响:⑴对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⑵对殖民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觉醒。⑶对人类社会: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启示:⑴反对战争,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⑵加强各国的交流合作,建立强有力的国际协调机构,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⑶科学技术应用来造福人类,而非用于战争。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一、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⑵沙皇专制统治和一战失利导致俄国社会矛盾尖锐,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二、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发生在彼得格勒2.斗争对象:沙皇专制统治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和工兵代表苏维埃。5.后期发展: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未满足人民对土地、面包、和平的需求,而是继续作战,导致国内矛盾进一步发展。三、十月革命(又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活动:⑴二月革命后,列宁回到俄国;⑵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纲领》,主张和平夺权;⑶1917年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屠杀布尔什维克党,导致七月流血事件,列宁由和平夺权转为主张武装起义夺取政权。2.时间:1917年11月6日—7日3.领导人物:列宁(政党:布尔什维克党)4.指挥中心: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5.革命象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6.结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十月革命取得胜利7.性质:社会主义革命8.俄国革命道路或特点: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四、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⑴时间:1917年11月7日晚⑵地点:斯莫尔尼宫⑶内容:①宣告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②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交战国立即停战或开始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③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2.巩固新政权⑴政治: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⑵经济:①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最能体现其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措施);②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⑶军事: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⑷外交:①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②退出一战五、苏俄内战(苏俄国内战争)1.时间:1918年—1920年2.苏维埃政府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措施(①余粮收集制;②取消自由贸易;③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3.结果:胜利;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六、十月革命的影响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2.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3.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4.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条约》1.时间:1919年6月,法国的凡尔赛宫2.操纵国: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3.目的: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4.结果:⑴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⑵决定建立国际联盟(美国提出建立但最终未加入),实际上是英法操控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5.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6.影响:⑴对战胜国: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的关系;⑵对中国: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国内的五四运动。7.《凡尔赛条约》⑴目的:惩罚和削弱德国,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⑵内容:涉及重划德国疆界、限制德国军事、确定德国战争赔款、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等内容。(最能体现分赃性质的内容: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⑶影响:①《凡尔赛条约》和协约国与其他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②对德国:暂时限制并削弱了德国,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1.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美国华盛顿2.背景:⑴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等地区的关系,但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⑵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美、英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3.参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等9国,主导会议的是美国。4.结果:⑴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针对中国问题)等条约;⑵在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美、英支持下,中国收回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5.实质:巴黎和会的继续,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又一次分赃会议。6.影响: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华盛顿体系。7.《九国公约》⑴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⑵影响:①对美国:《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②对日本: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③对中国: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三、世界体系1.形成: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实质:帝国主义国家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战后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是各战胜国相互妥协的产物。3.评价:①积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世界统治的新秩序,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促进了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②消极: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无法长期维持下去,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新经济政策(1921-1925)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经济发展,引发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2.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社会矛盾,以巩固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内容:①农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商业: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③工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④分配: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4.作用:从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5.实质: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市场和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6.启示:⑴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立足基本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要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⑵要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要关注民生问题。二、苏联建立1.苏联的成立: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立,简称为苏联。2.1924年,列宁去世。1925年,斯大林上台,进入斯大林时代。苏联工业化发展1.提出: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2.开始: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3.过程:1928-1937年,先后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4.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5.成果: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地位:欧洲第一,世界第二)6.评价:①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②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四、苏联农业集体化1.背景:1927到1928年苏联发生严重粮食收购危机2.目的:解决粮食收购危机的问题,适应工业化需要(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资金和原料)3.方法:消灭富农,支持建设集体农庄,组建拖拉机站(特点: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4.评价:①积极:完成了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②消极: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五、苏联模式(又叫“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宪法确立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2.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特点:高度集中)3.影响(如何评价苏联模式)(1)积极作用:①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为后来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②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巨大国际声誉。(2)消极作用:没有尊重经济规律,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苏联模式的弊端:①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②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企业缺乏自主性;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导致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失调)4.启示:①任何改革都应当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②政府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推动经济协调发展;③健全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原因:一战后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2.领导人:甘地3.方式: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4.过程:①第一阶段:1920-1922年,内容: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②第二阶段:1930年,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又被称为“文明不服从运动”。5.内容:要求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6.结果:后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7.影响:①积极: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局限: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二、埃及华夫脱运动1.背景:埃及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壮大;一战后,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埃及人民强烈反对。2.过程:①和平斗争: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成立华夫脱党;②武装起义:1919年,埃及各大城市出现了和平示威游行和武装起义;③有条件的独立: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3.影响:华夫脱运动为埃及的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1.背景:1917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未得到执行。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2.目的: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施行。3.主要内容:①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②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独立与发展。④发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等。4.影响: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 罗斯福新政一、经济大危机(1929—1933)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主要原因:生产过剩与购买力不足的矛盾3.导火线: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暴跌(“黑色星期四”)4.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5.影响:⑴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⑵政治:①激化社会矛盾,引发政治危机;②德日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威胁世界和平,为二战埋下了隐患。二、罗斯福新政1.目的: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直接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目的)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手段(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3.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与完善)4.主要措施(3R: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⑴整顿金融体系(首要措施):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复兴)⑵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全国劳工关系法》,实行蓝鹰运动(防止盲目竞争和生产过剩)(改革)⑶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复兴)⑷推行“以工代赈”:新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救济)⑸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应急的救济机构等。 (救济)4.影响:①经济: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政治: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控制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③局限性: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5.启示: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②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适时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1.背景: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墨索里尼组织法西斯党。(注意:意大利不是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建立的法西斯政权)2.建立: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3.政策: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吞并埃塞俄比亚)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背景:1929年经济大危机打击德国,激化社会矛盾;《凡尔赛条约》德国复仇情绪高涨。2.形成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影响: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3.统治措施:①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解散工会;②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③屠杀迫害犹太人(大量犹太科学家如爱因斯坦逃到海外)。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背景:经济大危机激化日本国内矛盾;侵略中国为日本既定计划。2.形成标志:1936年,受军部(日本法西斯核心,不是法西斯政党)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侵略罪行:①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②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四、绥靖政策1.背景:20世纪30年代,英、法面临德、意、日的挑战。2.绥靖政策: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英法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与对手妥协的政策。3.史实: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了慕尼黑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行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德台地区割让给德国。4.影响:《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将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绥靖政策的推行,使得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世界处于战争的边缘。(推动了二战的爆发)五、轴心国1.法西斯同盟: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又称“轴心国集团”)。 德国柏林-意大利罗马-日本东京2.影响: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二战的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具体原因:经济大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使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激化了法西斯国家的对外侵略扩张欲望。3.历史原因: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国之间的矛盾。4.客观原因: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二、战争进程1.局部战争: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2.全面爆发:1939年 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宣战,二战全面爆发。3.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0月,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4.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5.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6.走向联合:⑴联合标志: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意义:《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⑵军事联合:①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相对苏德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②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等促使日本投降。⑶政治联合:(重要会议)①开罗会议: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会晤,发表 《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②雅尔塔会议:目的:协调盟国行动,加快法西斯战败的步伐,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时间:1945年2月 ⅲ.参加者: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内容: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评价: 积极: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快了德日法西斯国家战败的步伐; 消极:雅尔塔会议带有大国强权主义色彩,出卖和牺牲了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中国主权受到了严重侵犯);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为美苏重新划分世界提供了依据。③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波茨坦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 《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7.转折: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敌,于1943年2月大败德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8.法西斯国家的战败与二战结束:⑴1943年,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投降;⑵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⑶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⑷二战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9.二战的性质: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10.作战双方: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②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作战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12.二战的影响:⑴对人类社会: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巨大灾难。⑵对战后和平:二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⑶对国际格局:欧洲普遍衰落,日本受到沉重打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超级强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雅尔塔体系建立,为美苏冷战奠定了基础。⑷对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⑸启示:①不同制度的国家为了共同目的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的威胁;②和平来之不易,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④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⑤重视联合国的作用,采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⑥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⑦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第五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6课 冷战一、冷战的含义美苏冷战: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表现方式:政治对抗、军备竞赛、意识形态和经济上的对立、局部热战)二、冷战的背景1.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世界的欲望十分强烈。2.二战后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障碍。苏联在东欧推广社会主义。3.冷战的根源:美、苏两国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冲突)三、冷战的目的: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以称霸世界。四、冷战的过程和表现1.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2.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将世界分为“自由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极权政体”(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两个对立阵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正式开始。 政治方面3.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实施马歇尔计划(也称“欧洲复兴计划”),美国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根本目的:援助欧洲以控制欧洲),稳定资本主义。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 经济方面4.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简称为“北约”,总部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建立目的:对抗苏联,控制西欧,称霸世界;性质: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美国控制西欧) 军事方面5.1955年,苏联与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建立,简称为“华约”,总部设在莫斯科。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性质: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苏联控制东欧)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军事方面6.影响:北约、华约的建立,美苏双方的敌对发展成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标志两极格局形成(也称雅尔塔体系)。7.冷战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五、冷战时期具体事件1.德国的分裂:⑴背景: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二战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冷战形势下,苏联与美、英、法对德国问题分歧越来越大,导致“柏林危机”(德国分裂导火线)。⑵结果:1949年9月,美、英、法占领区合并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49年10月,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961年,民主德国在柏林修建“柏林墙”。⑶影响: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2.美苏军备竞赛:⑴20世纪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侵略越南;⑵20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⑶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定“星球大战计划”。六、冷战的影响1.消极:美苏争霸造成世界动荡不安,导致了局部冲突和战争,造成了国际形势紧张,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2.积极:⑴美苏之间势均力敌互相牵制,在半个世纪内避免世界大战爆发;⑵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⑶两极格局中孕育多极化趋势。3.启示:⑴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时代主题,我们应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⑵我们应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⑶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大力发展经济。美苏冷战采取的措施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政治方面 1947年杜鲁门主义 1947年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方面 1947年马歇尔计划 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方面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欧洲的联合1.战后经济发展:⑴表现:20世纪50年代初,基本恢复甚至超过战前水平;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⑵原因:①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②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③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2.走向联合:⑴目的:联合自强,保护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地位。⑵过程:①1951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②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作用: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④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欧洲联盟,简称为“欧盟”。(作用:①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②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③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美国经济的发展1.战后繁荣:二战后初期,经济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2.“新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三、日本的崛起1.表现: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2.原因: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和平宪法”;②冷战开始后,美国积极扶持日本;③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大量军需订单,刺激日本经济发展;(外因)④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内因)3.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军费开支大增,威胁邻国的安全。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过程:①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提供救济;②二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社保制度;③1948年,英国成为“福利国家”;④法、联邦德国既英国后成为“福利国家”;⑤20世纪50年代,美国修订《社会保障法》,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2.影响:⑴积极作用:缓和阶级矛盾,创造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⑵消极作用:①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社保制度增加了财政压力,易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五、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共同点:①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②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③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2.给我们发展的借鉴: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交流与合作;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争战略。3.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社会主义国家增多:二战后,东欧、亚洲和拉美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2.经互会:⑴建立: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为“经互会”。⑵影响:①帮助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将各国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加强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取消各国共产党自主权。3.情报局:1947年,苏联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苏联通过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要求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权性质与苏联统一,保证苏联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执行。4.中苏关系:1949年,中苏建交。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⑴措施:①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②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光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⑵影响: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1982年)⑴措施:①推行“新政策”,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②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到了军事方面,国际经济呈现畸形发展。⑵影响:①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经济体制);②轻工业与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顽疾。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⑴措施:①经济: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效果不佳,转到政治体制改革;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主动放弃党对新闻舆论的领导权。(特点:否定了社会主义,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⑵影响: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加盟国分离趋势加强。2.东欧剧变(1989年下半年开始)⑴原因:①各国改革效果不佳,社会矛盾尖锐;②西方国家对东欧各国实行“和平演变”政策;③受戈尔巴乔夫政治多元化影响。⑵措施:政治上,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经济上,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⑶东欧剧变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变成了资本主义)3.苏联解体⑴过程:①八一九事变: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维护原联盟体制,以失败告终(八一九事变的目的是遏制苏联解体,起到的影响是加速苏联解体)②1991年,戈尔巴乔夫辞职,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全局,加速苏联解体;③1991年底,苏联解体。⑵影响:美苏“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⑶原因: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⑷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变成了资本主义)⑸启示: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坚持依法治国,健全民主与法治;④加强执政党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⑹认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它只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苏联模式的失败,是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的曲折。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前途光明。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一、万隆会议1.时间和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2.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亚非国家取得独立,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问题。3.内容:①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②中国代表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同:历史遭遇与发展现状;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顺利进行。4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5.影响:⑴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⑵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二、非洲独立1.开始:首先在北非开始,1951年利比亚独立。2.发展:1952年,埃及纳赛尔领导埃及获得独立。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3.高潮: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4.结束: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三、拉美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1.古巴:古巴政治和经济长期被美国控制。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巴拿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要求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收回了运河区的部分主权。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二、世界发展特点:政治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三、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1.成立时间:1945年10月2.地位: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3.总部:美国纽约4.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联合国秘书处等。5.宗旨:维持世界和平及安全(派出维和部队维护世界和平)6.意义: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1.原因: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主题;②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③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③世贸组织的成立。3.世界贸易组织⑴建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正式成立。⑵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⑶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⑷作用:①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②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⑴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形成;⑵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5.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中国采取的措施: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②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趋利避害。③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2.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9·)等。3.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表现:①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②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背景: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军事力量,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②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③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2.当前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局面(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3.当前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多极化趋势(发展趋势是多极化趋势,并非最终结果)4.决定国际格局的因素:综合国力或经济实力5.我国应对多极化采取的措施:①深化改革,科教兴国,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②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6.世界多极化的意义: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1.不结盟运动⑴发展过程:①20世纪50年代,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②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⑵影响: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2.多国的努力冷战后,多数国家要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3.中国的努力⑴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⑵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⑶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⑷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⑸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力量。4.20世纪世界格局三次变化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一、第三次科技革命1.时间和起源: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于美国,迅速扩展为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2.领域: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4.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二、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1.互联网:①1946年,美国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②建立:二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③普及: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2.计算机网络影响:①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人际交往等方面,冲击和丰富了现代生活;②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③网络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三、妇女地位的提高1.过程: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③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④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2.局限与发展:受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三、生态与人口问题1.生态问题:环境恶化、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2.人口问题:环境压力、粮食问题、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3.措施:①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③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努力,全球治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