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 公民义务第1课时 公民基本义务学 习 目 标 1. 懂得公民应依法履行义务,知道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2. 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学 习 认 知学 习 任 务 任务一 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下面内容的编号填写在对应的表格中。A.爱护公共财物B.保守国家秘密C.赡养扶助父母D.遵守公共秩序DCAB学 习 任 务 任务二 维护国家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1)反间谍法第七条所说的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内容有哪些?学 习 任 务示例:①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等。②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③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学 习 任 务 (2)请你结合实际生活,列举两例公民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具体行动。示例:①不在军事基地随意拍照。②及时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学 习 任 务 任务三 依法纳税,人人有责税务局稽查局对主播姚某涉嫌逃税问题进行了查处,该局有关负责人就案件查处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推测税务局稽查局负责人的回答。记者:您认为对姚某的处罚,会产生哪些社会效应呢?负责人:……学 习 任 务①对于其他纳税人来说,这次处罚起到了警示作用,提醒他们要严格遵守税法,不得少缴税款或者逃税。②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次处罚彰显了国家对于税收管理的严格态度,维护了税收秩序,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2345678910111211.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下列漫画中公民的做法是在履行这一义务的是( )A.②③ B.①③C.②④ D.①④B234567891011121点拨:本题考查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义务。①属于保守国家秘密,符合题意;②是不平等的体现,不符合题意;③属于遵守公共秩序,符合题意;④是不讲社会公德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B。观察下边漫画,据此回答2、3题。2. 漫画中的同学没有做到( )①遵守公共秩序 ②维护宪法尊严③捍卫国家主权 ④尊重社会公德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34567891011121B3. 如果你与该同学同游,你会告诉他( )①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要树立违法可耻的观念③要了解法律,制定法律④要依法自律,依法办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4567891011121C4. 某餐厅副经理黄某某在明确被告知应保守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先后两次故意对外泄露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开展工作的情况,同时,他还对办案人员故意隐瞒了其所知悉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国家安全机关对黄某某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黄某某的行为( )A.是泄露国家秘密的犯罪行为B.未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C.应受到我国刑法的严厉制裁D.未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234567891011121D5. 在某市候车室内,上半年首批入伍新兵阵容严整、精神抖擞,带着家乡人民的祝福和殷切期盼,即将奔赴祖国各地服役,开启卫国戍边的光荣之旅。这些新兵入伍( )①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②是只有责任没有回报的选择 ③是在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④是在依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4567891011121A6. 为做好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知晓率,某社区利用宣传栏、宣传单、宣传横幅、宣传展板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宣传工作。下面属于其宣传内容的有( )①我国实行以义务兵役为主体的志愿兵役与义务兵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②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服兵役③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④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应召参战,保卫祖国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34567891011121C7. 黄某利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开了一家饭店,凭着好手艺吸引了很多食客的光顾,获得很好的经济收益。当地税务机关几次通知他申报纳税,但他拒不申报。劝说黄某交税的理由有( )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②公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纳税③欠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④只有先履行义务才能享有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4567891011121A8. 种某强用钥匙在八达岭长城城墙内侧刻划自己的名字,最终被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罚款200元的处罚。种某强的案例告诫我们( )①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爱护文物古迹②乱刻乱划的行为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③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维护国家统一④要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34567891011121B9. 赵某是一名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在赴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一步步拉拢策反,出卖科研进展情况。对赵某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爱国意识淡薄的表现,没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②违反了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法定义务 ③没有遵守法律法规,严重危害国家利益 ④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应该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34567891011121C10. 2024年征兵工作开始后,河北各地的大学学子响应祖国号召走出校园,奔赴军营,开启别样的热血青春。学子们纷纷表示,“只要祖国有需要,我义不容辞”“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是我最无悔与光荣的选择”。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①德才兼备的青年才有资格保家卫国 ②当兵太苦太累,身体强壮才能胜任 ③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为他们点赞④主动献身国防事业,维护国家安全,令人敬佩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234567891011121D11. 某校正在举办“公民义务教育周”活动,让同学们对身边的微行为进行微点评。对下列“微行为”所做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4567891011121B234567891011121点拨:本题综合考查公民的基本义务。小志参加向民族地区捐款的活动,是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的表现,①正确;小海的爸爸妈妈经常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并给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履行了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正确;小亮的爸爸参与公交调价听证会,是行使监督权的体现,③错误;小琴的爸爸向有关部门提供间谍线索,是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的表现,④正确。故选B。12. 职业使然,军人大多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小凯也不例外。以下是小凯的两则日记:日记一今天部队通报了对一位战友注销全日制高校学籍、两年内无法参加公务员考试、征信被记录、档案留底等的处罚结果。这位战友因害怕吃苦,多次以各种理由申请退伍,虽然部队多次劝说,但他依然不愿意继续进行训练,拒绝服兵役。234567891011121日记二今天我们学习了热地的故事,他曾经率团出访欧洲驳斥谬论,让世界正确地认识中国、了解西藏。他曾说过:“搞分裂不行,绝对不行,我们必须肩负起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我们要向他学习……(1) 请你评价日记一中小凯战友的行为。(5分)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小凯战友拒绝服兵役的行为是错误的。(1分)①依法服兵役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公民应自觉履行。②该战友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违反了法定义务,依法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每点2分,共4分)(2) 请你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续写日记二。(4分)234567891011121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4分)(3)在不断学习中,小凯对法治军营的建设有了自己的感悟,因此他提出了两条关于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倡议。请你将倡议书内容补充完整。(4分)倡议书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人学法则慎。军营生活锤炼了我,也让我意识到法律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法治军营的建设有你有我。在此,我倡议:①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倡议人:小凯2025年xx月xx日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示例:①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军营氛围。②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每点2分,共4分)(共29张PPT)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 公民义务第2课时 依法履行义务学 习 目 标 1. 懂得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2. 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法律责任,能够自觉履行义务。学 习 认 知学 习 任 务 任务一 权利义务相统一2024年4月3日,台湾地区发生地震,福建福州震感强烈。袁某为蹭热度、引流量、博关注,拍摄了一段天花板挂灯的视频发布至网络平台,并配上文字称“昨天福州吹大风把人摔死,今天7.3级地震还有海啸预警,这是怎么了”。袁某故意编造传播谣言的行为扰乱了网络公共秩序,福州警方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对上述案例予以分析。学 习 任 务权利和义务相统一。袁某有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的权利,但同时也必须履行遵守法律法规、不传播虚假信息等义务。袁某为了蹭热度等发布不实信息,只享受了权利而没有履行相应义务,他的行为扰乱了网络公共秩序,侵害了公众的利益。这一案例警示我们,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不能滥用权利,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学 习 任 务 任务二 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 张某某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雇请他人在山上砍伐湿地松、阔叶树共计197株。人民法院以滥伐林木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某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1 000元;承担补植复绿费用7 309元、碳汇损失3 191.4元,并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对于这一案件,小冀发表了以下观点: 请你从依法履行义务的角度,对小冀的观点进行辨析。学 习 任 务小冀的观点错误。①张某某可能为了生计而采伐树木,但他采伐林木的行为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没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②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张某某砍伐树木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刑事法律,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23456789101112113141. 农民辛勤劳作,医生救死扶伤,警察维护治安……正是因为大家都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才能够享受到幸福安宁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 )A.我国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B.享受多少权利就要履行多少义务C.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D.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C23456789101112113142. 一小区业主与某装饰公司签订了以下《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施工合同(节选)……三、业主权利和义务1. 业主有权对装修工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乙方提出。2. 业主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项,如未按时支付,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2345678910111211314四、装修方权利和义务1. 装修方有权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装修工程,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业主提出。2. 装修方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完成装修工程,如未按时完成,应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从这一合同中,我们可以看出( )A.权利的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B.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C.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D.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C23456789101112113143. 在学习“权利与义务”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引用了“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这一观点,下面说法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③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④公民的权利义务相统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23456789101112113144. 对下面漫画中的游人劝告最合适的是( )A.可以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B.享受多少权利就要履行多少义务C.可以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D.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义务D5. 关于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你赞同的是(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应只履行义务而不享受权利23456789101112113142345678910111211314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必须行使,义务适当履行③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④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23456789101112113146. 小斌等几个15岁的学生多次纠集在一起,使用暴力、言语威胁等手段,抢劫其他未成年人财物,后被公安机关抓获。经人民法院审理,小斌等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小斌等人的经历警示我们( )①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③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④公民必须按照法定要求去做,否则就会被判处有期徒刑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C23456789101112113147. 陆某某逃税、欠税给国家税收造成巨大损失。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此案表明( )①法定义务须履行 ②违反义务须担责③违法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④人民法院是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23456789101112113148. 下面漫画《出路》旨在告诉我们( )A.法律的全部作用就在于惩戒违法者B.个人一旦失信,其所有权利都会被剥夺C.不讲诚信必然会受到有关部门的联合惩戒D.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必须自觉履行D23456789101112113149. 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游客在古城墙上刻下“××到此一游”的字样 ②餐馆老板赵某按时向当地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③应届大学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应征入伍 ④公民张某向有关部门举报当地政府乱占耕地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B234567891011121131410. 图示归纳法是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常用方法之一。以下图示体现了( )A.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B.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C.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D.享有多少权利就要履行多少义务C234567891011121131411. 下列民法典的部分条款启示我们( )● 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三百一十七条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①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公民 ②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③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④要依法制裁违法犯罪行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A某小区业主在装修过程中,拆除承重墙的“野蛮装修”行为造成楼下房屋产生裂缝,物业要求该业主立即停止施工并恢复原状。据此回答12、13题。12. 关于承重墙能否私拆,有法学学者给出了以下法律规定作为解释:法律链接 第二百七十二条(节选) 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 第九百四十五条(节选) 业主装饰装修房屋的,应当事先告知物业服务人,遵守物业服务人提示的合理注意事项,并配合其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345678910111211314由此可见( )①私拆承重墙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坚决不能做 ②“野蛮装修”现象通过法律手段就能完全遏制 ③业主要依法履行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④私拆承重墙的“野蛮装修”行为都是犯罪行为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345678910111211314B点拨:本题考查法定义务须履行。民法典相关规定说明私拆承重墙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坚决不能做,①符合题意;民法典规定业主装饰装修房屋的,应当事先告知物业服务人,遵守物业服务人提示的合理注意事项,并配合其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说明业主要依法履行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③符合题意;②中“完全”一词的说法绝对,排除;④中“都是”说法绝对,排除。故选B。234567891011121131413. 最终,该业主及该装饰公司被物业告上法庭。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装饰公司明知承重墙不能随意拆改仍配合业主要求出具设计方案,业主明知房屋墙面涉及建筑主体、承重结构仍然要求拆改,据此判决业主与装饰公司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这告诉我们( )①该业主应按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②法律是维护人们合法权利的唯一武器③该业主与装饰公司违反了民事法律④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法律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2345678910111211314点拨:本题考查违反义务须担责。赔偿损失属于民事法律责任,可见业主与装饰公司违反了民事法律,③符合题意;人民法院判决业主与装饰公司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说明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法律责任,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业主没有遭遇侵权,不涉及维护权利,①不符合题意,排除;②中“唯一”的说法错误,排除。故选D。2345678910111211314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业主刘女士在小区内购买了停车位,因一直未入住便没有投入使用,没想到却被车主唐女士霸占了数月之久。这一事件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与讨论…… 针对这一事件,几位网友在某论坛上发表了以下评论:2345678910111211314聊天 图片 精品 \ 发新帖网友A:业主刘女士的车位长期未使用,车主唐女士停一下也无可厚非,这是唐女士作为小区业主的权利。 2345678910111211314聊天 图片 精品 \ 发新帖网友B:楼上说得对,车主唐女士的行为没有问题。公民的权利高于义务,车主唐女士就应该先享受权利,再考虑履行义务。 网友C:你们说得都不对,车主唐女士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你是否认同网友B的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不认同。(1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1分)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每点2分,共4分)2345678910111211314(2)请你结合网友C的言论,从公民义务的角度,对车主唐女士提出合理劝诫。(4分)①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霸占他人车位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是没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义务的体现。②违反法定义务须担责,公民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每点2分,共4分)2345678910111211314(共24张PPT)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学 习 目 标 1. 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正确行使公民权利。2. 了解维护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学 习 认 知学 习 任 务 任务一 公民正确行使权利案例再现小张和小李是邻居,小张在自家房屋后墙上安装了摄像头,正对胡同进行拍摄,而小李出入家门必须经过这条胡同。小李认为小张安装摄像头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遂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小张拆除摄像头。法官说法可能有人像小张一样,认为自己出钱,在自己房屋外墙安装摄像头的行为是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但这样的行为实际上忽视了邻居的隐私权。如果我们想要在自家门口安装监控,应当注意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学 习 任 务 如果摄像头正对楼道进行拍摄,会对邻居及同居家人的日常出行形成监视及数据记录,存在侵犯他人隐私权之嫌。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从依法行使权利的角度,对小张的行为进行评析。小张的行为不正确。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小张安装摄像头的行为超越了权利的界限。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小张安装摄像头的行为侵害了小李的隐私权,损害了小李的合法权利。学 习 任 务 任务二 依法维护合法权利某网上论坛开展了以“切莫键盘伤人,网络暴力违法”为主题的讨论,以下是该讨论的部分内容:学 习 任 务 (1)请你将论坛中网友“雄鹰”的话补充完整。(2)请你续写网友“小白”的发言。隐私和名誉。①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②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学 习 任 务 (3) 请你指出网友“东方”发言中的不妥之处。①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可以申请仲裁。②网暴行为涉及侮辱、诽谤,属于人身权利纠纷,不涉及合同与财产权益纠纷,因此不能用仲裁方式维权。23456789101111. [中考·广东]近年来,我国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布公告,禁止非法穿越国家自然保护禁地。但仍有不少户外活动爱好者擅自闯入,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甚至有人在野外遇险造成伤亡。这告诉我们( )①行使自由不得损害公共利益②热爱自然也应怀有敬畏之心③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④锤炼意志更要勇于突破自我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A2.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下列选项与这一要求相一致的是 ( )A.小丰搜查同桌的书包,寻找自己丢失的手机B.小强就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给有关部门打电话反映情况C.小丽在高铁上就座时强行把自己的物品放在邻座上D.中学生小刚喜欢睡前朗读英语,常常在宿舍放声朗读到半夜2345678910111B3. 一位网友发现多款手机软件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向他精准推荐了多位“好友”,便向互联网法院起诉相关软件运营商并获立案。下列观点能够作为互联网法院立案依据的是( )①公民依法享有隐私权②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④软件运营商应依法行使自身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C23456789101114. 老杨购买的小汽车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厂家更换,但遭到厂家拒绝。经消费者协会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多次调解未果,老杨将厂家起诉至人民法院。这表明老杨( )A.不依不饶太计较 B.运气不好惹麻烦C.维护权利守程序 D.敢于竞争有追求2345678910111C5. 一直战斗在矛盾调处第一线的王祥楠,成功调处过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不论什么样的矛盾纠纷,只要王祥楠出面,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王祥楠化解矛盾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和解 B.诉讼 C.仲裁 D.调解2345678910111D6. 小明发现刚买的运动鞋有质量问题,随即找到商家更换了一双;王某在申报环境保护税时遭遇税务人员的不公对待,向税务局投诉未得到合理解决,于是将该税务局告上法庭。他们的维权方式分别是( )A.仲裁、人民调解 B.和解、民事诉讼C.和解、行政诉讼 D.仲裁、行政调解2345678910111C7. 2024年3月15日,吉林省人社厅所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与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财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吉林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实习基地。下列关于材料中涉及的维权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协商解决 ②适用于合同纠纷、财产权益争议③应当是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④最正规、最权威的解决纠纷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45678910111C8. 随着“挖呀挖”这首儿歌的走红,有网友指出,有几位老师在直播中没有指明《小小花园》的词、曲原作者,并且获取了高额的直播收益,已经从教学行为变成了商业行为,没有守住“合理使用”的底线,涉嫌侵犯原作者的权益。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原作者的合法权利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②原作者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③我们行使权利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④几位老师应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45678910111A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多起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例:网络水军利用主板机随意更改IP,不防火的防火玻璃,偷工减料的灭火器,梅菜扣肉里的“糟心肉”……据此回答9、10题。9. 当你遇上上述行为,你会选择的维权途径是( )①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与商家(厂家)和解③通过调解组织、仲裁机构解决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①→② D.②→③→①2345678910111D2345678910111点拨:本题考查依法维权的途径。最便捷的方式是与商家直接协商和解,如果不成则进行调解或仲裁;诉讼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故选D。10. 你选择这样的维权途径的理由是( )A.只有通过诉讼才能最终实现维权B.要正确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C.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合法权利D.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2345678910111C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某小区78岁的居民王老伯有捡拾积攒各种垃圾的习惯。长期以来,王老伯把他所收集的垃圾陆续搬运到他所居住的6楼,堆积在楼道等公共区域。长年累月,楼道内堆满垃圾,几乎无下脚之处,严重影响邻居的出行和生活。(1)请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对王老伯进行劝说。(4分)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1王老伯,您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利用公共区域是公民的权利,但在行使权利时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或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分)我们要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环境(或公民应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及规则意识,做文明的公民)。(从“德”与“法”两个角度进行表述,每个角度2分,共4分)材料二 李某就餐后离开餐厅,发现手机被遗忘,立即返回餐厅寻找,但未找到,通过调取监控确定拾取手机者为张某。李某多方找人劝说协调,张某仍拒绝归还手机。李某无奈之下将张某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张某退还拾得手机或照价赔偿。2345678910111相关链接: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2)李某最后通过什么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分)你认为法院会怎样判决?(1分)理由是什么?(2分)2345678910111方式:诉讼。(2分)判决:李某胜诉(或让张某返还手机)。(1分)理由:张某的做法违反了法律规定;李某是手机的合法所有者,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2分)(3)结合上述材料,从权利角度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2345678910111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维护权利。(每点2分,共4分)(共28张PPT)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大单元整体复习理解权利义务公民基本权利政治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国家的法定程序依法行使权利调解仲裁理解权利义务公民基本义务宪法和法律国家利益服兵役理解权利义务依法履行义务1. [唐山模拟]学法律的小王到法院实习,他在整理下列案件时发现法官把一组案件判错了,是哪一组呢?( )①市民张某在某街道附近的墙上张贴了很多“悬赏通告”,在通告上将与其有经济纠纷的李某称为“诈骗犯”,引来附近众多市民的围观和议论。——张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荣誉权②学校将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按高低名次排列,并张贴在校门口。——学校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23456789101③女演员李某将未经允许,用自己的照片做商业宣传的某公司诉至人民法院——该公司侵犯了演员的肖像权④黄某因病去世后,何某买了只宠物狗,取名“黄某”,与病逝的黄某名字相同,在每次见到黄某的家人时,何某就故意唤其宠物狗的名字,有意对死者进行侮辱——何某侵犯了黄某的隐私权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234567891012. 下列图示体现了对公民权利之间关系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D234567891013. 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严禁未满12周岁骑自行车上路,严禁未满18周岁驾驶摩托车等机动车辆。某校提醒各位同学要遵守相关规定。小冉对此很不理解,认为骑什么车是个人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作为他的同学,我们应该劝解他( )①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②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③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界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234567891014. 对下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网络交友要学会理性辨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依法严肃查处体现了依法执政 ③互联网非法外之地,公民要守住网络表达的底线 ④网络传播谣言侮辱他人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234567891015. 张某在专卖店购买的冰箱不到一个星期就出现了故障,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上八年级的儿子给出了以下维权路径,你认为比较科学的是( )①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②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③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④与冰箱专卖店协商和解A.②→③→① B.③→②→④C.④→②→① D.④→②→③D23456789101点拨:本题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最快捷的方式是与商家协商和解,故④排首位,排除A、B两项;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故诉讼在最后,又因是民事纠纷,故为民事诉讼,③在最后。故选D。234567891016. 冯某租住贾某房屋期间,双方就谁承担屋内水管破裂维修费用的问题争执不下。经街道办工作人员疏导劝说,双方达成了协议。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是( )A.诉讼 B.调解 C.仲裁 D.和解B234567891017.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下列选项中,属于我们“必须去做”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23456789101点拨:①是公民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符合题意;②是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符合题意;③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表现,不符合题意;④是公民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符合题意。故选B。234567891018. 刘某入伍后多次以胸痛为由逃避训练、以心理抑郁为由请求退兵处理。如果让你来做刘某的思想工作,你会对他说( )①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②保卫祖国是公民的神圣职责③拒服兵役要受到刑法的处罚④我们应该正确行使保卫祖国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A234567891019. [中考·苏州]202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经营者自动续费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同时规定消费者不得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上述规定说明( )A.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B.公民一切权益受法律保护C.权利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D.权利意识比义务观念更重要C2345678910110. 为牟取经济利益,陆某某等人盗割楠木板料出售,导致有2 600年树龄的“古楠木王”严重受伤,7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死亡,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案例说明( )①公民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担责 ②牟取经济利益需要承担刑事责任③伤害树木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④公民应该爱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234567891012311. [石家庄期中]材料一 大二学生小陈因沉迷赌球,向数个高利贷公司借款。某高利贷公司发现他无力偿还后,将其非法拘禁25小时。该高利贷公司员工盛某、申某和李某因涉嫌非法拘禁罪,被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材料二 它是一种具有伦理性品格的权利,是主体对自己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统一,是对个人价值主客观评价的结合。材料三 渐渐长大的你,曾经有过这样的“遭遇”吗?不经你的同意,有人强行进入你的房间;你的同学来信被父母以“爱”的名义没收;你的照片不知何时飞上了某个照相馆的橱窗;你的日记不知何时成了某些同学的饭后“谈资”……(1)材料一中大二学生小陈的什么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我国法律为什么保护公民的这一权利?(3分)人身自由权。(1分)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2分)231(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权利?“它”具体包括哪些权利?(3分)人格尊严权。(1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2分)231(3)材料三中的“遭遇”分别体现了公民的哪些权利?(2分)住宅不受侵犯(住宅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肖像权、隐私权。(2分)2312. 有市民拨打乐山12345心连心服务热线,反映小区外的广场上,每晚跳广场舞、“飙歌”等声音不绝于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市心连心服务中心第一时间交城管部门核实处理。城管执法人员立即到达现场,向广场上唱歌跳舞的市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调低音量,不得干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下列点评正确的是( )231序号 主体 行为 点评① 周边小区住户 拨打心连心服务热线反映情况 依照法定程序、正确行使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1序号 主体 行为 点评② 广场娱乐群众 在广场上唱歌、跳舞,声音不绝于耳 行使自由权利、追求美好生活③ 心连心服务中心 第一时间交城管部门核实处理 畅通反映渠道、回应群众诉求④ 城管执法人员 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调低音量 超越执法界限、简单粗暴行政√点拨:本题考查正确行使权利。②跳广场舞是公民行使自由权的体现,但是声音不绝于耳损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故点评错误;④中要求调低音量是对公民合法权利的尊重,不是简单粗暴执政,故点评错误。①③正确。故选A。2313. [张家口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情境一(1)漫画一中霸座人未履行的基本义务和漫画二中让座行为彰显的传统美德分别是什么?(2分)231遵守宪法和法律(或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或文明有礼;或与人为善)。(2分)231(2)请你谈谈实现由“霸座”到“让座”的转变,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意义。(3分)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稳定。(3分)231情境二 王某因聚众斗殴、开设赌场等行为被警方抓获。检察机关对此案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判处王某有期徒刑20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这一典型案件媒体及时跟进报道。市民纷纷点赞,表示法治社会人人都应该遵守法律。(3)请从“公民义务”角度说明情境二中王某被处罚的结果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依法履行义务;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法定义务需履行;违反义务需担责。(4分)231(共31张PPT)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学 习 目 标 1. 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并懂得行使这些权利的重要性。2. 了解公民权利实现的具体形式。学 习 认 知学 习 任 务 任务一 正确认识公民的政治权利在聊天过程中,小慧和爷爷围绕“政治权利”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请你运用有关知识,对爷爷的发言进行辨析。学 习 任 务爷爷的发言是错误的。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中学生也是我国公民的一分子,因此也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学 习 任 务 任务二 人身自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相关案件一审宣判,认定董志民犯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九年;认定被告人时立忠、桑合妞、谭爱庆、霍永渠、霍福得犯拐卖妇女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十年、十三年、八年六个月和八年,并处罚金。学 习 任 务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公民的__________不受侵犯、__________不受侵犯。人身自由是公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__________地生活。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最基本、最重要有尊严学 习 任 务 任务三 国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原因是什么?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因为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234567891011121131415初中生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据此完成1~3题。1. 小岩也想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但爸爸却说他还没有资格。享有这一权利的公民必须( )①年满十八周岁 ②是中国公民③是城镇居民 ④是中国共产党党员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D2. 这一权利是公民( )A.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B.享有的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C.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途径D.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D2345678910111211314153. 小岩的哥哥想了解行使政治权利的其他途径,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爸爸给哥哥提了以下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①在课堂上随意发表见解,让老师暂停教学指导他②关注身边的大小事,在新闻报刊上发表社会治理文章③受到不公平对待时,自行举行游行、示威活动以维护权利④在合法的范围内发表言论,为政府建设建言献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2345678910111211314154. [邢台期末]随着网络的发展,“晒客”一词蹿红整个网络。其中“晒黑”一族热衷“揭黑”,即通过网络披露社会上的不平事,让造假者、骗子无处可藏。这样的行为( )①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表现②体现我国公民对国际事务管理的直接参与③是行使监督权的表现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C2345678910111211314155. [教材改编]严某通过网络举报当地某工厂违法排放工业废水。次日,厂长指使两名员工强行进入严某家中,将严某带到工厂办公室“教育”了一整天。有人说厂长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是,我国公民( )①享有言论自由__②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__④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2345678910111211314156. 在网上“交往”时间短的仅一周、长的近两年,60多岁的张阿姨和多名年龄相仿的阿姨都被所谓的“演员”骗了钱。2024年1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假冒演员的肖像和声音进行诈骗的案件,并依法对8名被告人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侵犯了该演员的( )A.财产权 B.隐私权C.荣誉权 D.肖像权D2345678910111211314157. 小梅偶然间在同桌小婷的课本中发现了一封外地好友寄给自己的信,于是质问小婷原因。小婷称自己从校园接收处看到小梅的信件,便替小梅取了回来,拆看信件内容后,认为小梅没有必要和外地的朋友保持联系,才没有将这封信交给小梅。小婷的行为( )A.应受谴责,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B.值得赞扬,是关心他人之举,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C.必须反对,公民隐私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D.情有可原,是出于和同学的友谊做出的举动,应不予追究C2345678910111211314158. 八年级学生小明参加电视台组织的宪法知识竞赛,获得了1 000元奖金。与父母商量后,他将奖金全部存入银行并获得一定利息。小明对自己的财产依法行使了( )A.占有权、处分权B.使用权、收益权C.使用权、处分权D.占有权、收益权D2345678910111211314159. “十三五”时期,各级残联全力推动残疾人脱贫奔小康,现在完成了既定目标。71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摆脱了贫困,1 180多万残疾人纳入了特困救助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了2 600多万残疾人。这( )①说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权利②有利于保障我国公民的物质帮助权③有利于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群体的权利④是残疾人实现人生幸福的根本途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23456789101112113141510. 已经70多岁的奶奶说起了自己一天的经历:早晨领取了自己的养老金,下午回到小区以后参加了街道办组织的老年人艺术表演。奶奶在这一天行使的权利依次是( )A.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B.财产权、受教育权C.物质帮助权、文化权利D.财产权、文化权利234567891011121131415C点拨:本题考查物质帮助权、文化权利。奶奶领取养老金是享有物质帮助权的体现,参加老年人艺术表演是享有文化权利的体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23456789101112113141511. 下表是公民王某一天的行为,其中涉及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A .①③ B.①⑥ C.②⑤ D.④⑥B234567891011121131415点拨:①属于选举权,②属于财产权,③属于维护自己的财产权,④属于公益活动,⑤属于文化权利,⑥属于言论自由。故选B。23456789101112113141512. 根据公民基本权利的有关知识,下表中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34567891011121131415D点拨:高某以未携带危险品为由拒绝安检是没有遵守公共秩序的表现,安检人员没有侵犯高某的人身自由,①错误;杨某向快递点索赔,是依法维权的表现,因为公民的财产权不受侵犯,②错误;陈某挡住房门,不让推销人员进屋,是因为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③正确;张某是在维护人格尊严,④正确。故选D。23456789101112113141513. 排序法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掌握名词概念,厘清各名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范围大小的角度来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公民基本权利>政治权利>监督权>言论自由__②公民基本权利>文化权利>受教育权>知识产权__③公民基本权利>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名誉权__④公民基本权利>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收益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234567891011121131415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案例一 “明星高铁出行信息10元一条、身份证号码5元一个”……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通报了一起高铁站员工利用职务便利,有偿代查或出售明星隐私行程的案件。案例二 黄某、许某系亲戚关系,双方因债务处理引发纠纷。许某通过某短视频平台发布损害黄某名誉的内容。黄某与许某交涉,许某拒不改正,也不认错,黄某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许某在该短视频平台发布赔礼道歉声明,并赔偿黄某精神损害抚慰金2 000元。(1)两则案例都和公民的哪项权利有关?(2分)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2分)234567891011121131415人身自由(或人格尊严权)。(2分)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2分)234567891011121131415(2)说说案例二中许某被人民法院判罚的依据。(4分)234567891011121131415许某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触犯了民法典等法律。(4分)(3)请从“公民权利”和“做守法的公民”的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案例带给我们的警示。(4分)234567891011121131415公民的基本权利受法律保护;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4分)15. 爷爷给家里人分享了下面一则新闻:(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育部这一做法的依据。(2分)234567891011121131415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强化宏观调控,将科学教育项目和有形资源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对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进行关心帮扶指导。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2分)234567891011121131415(2) 请你从公民权利的角度,为这则新闻撰写一则评论。(6分)示例:①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将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等倾斜,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②公民享有平等权,将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等倾斜,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让公民平等地接受教育,从而保障公民的平等权。③国家对特殊儿童群体进行关心帮扶指导,体现了对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的特殊保障。(每点2分,共6分)2345678910111211314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复习.pptx 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pptx 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pptx 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pptx 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