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的宇宙环境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入轨后,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随后3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会合。读中国空间站图片和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上举起五星红旗与地球的合影,完成1~2题。
1.我国太空探索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不属于我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
A.2023年,“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B.2021年,“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C.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D.1961年,“东方1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2.我国宣布,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这一举措( )
①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 ②促进人类竞争利用太空 ③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 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离太阳最近 B.地球属于太阳系
C.地球不属银河系 D.地球不适合生存
4.我国对太空探索的任务主要有( )
①探月工程 ②火星探测 ③天宫空间站 ④访问小行星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以上均是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衰老且即将毁灭,人类为了自救,开启“流浪地球”计划,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观察太阳系和银河系示意图,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据此,完成5-7题。
太阳系和银河系示意
5.太阳被称为“生命之源”,它是宇宙中的一颗( )
A.彗星 B.行星 C.卫星 D.恒星
6.地球是太阳系中( )
A.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 B.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的行星
C.距日距离比木星要远的行星 D.七大行星之一
7.太阳系是( )
A.宇宙的中心 B.银河系的中心
C.以地球为中心的星系 D.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
8.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月全食是指太阳、地球、月球在运转过程中处
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的阴影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天文现象。2022年11月8日晚,呼和浩特市某学校举办了以“师生共赴月球之约,探索提升实践素养”为主题的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一位同学观测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9~11题。
9. 当月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关系是( )
A B
C D
10. 同学们根据照片可以推测(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地球大小 D. 地球形状
11. 关于月全食现象的观测,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晴朗的夜晚观测效果最佳
B. 可以用肉眼直接进行观测
C. 观测地应选择灯光明亮的地方
D. 观测地应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
下图示意小明自制的地球仪。读图,完成12~13题。
12. 图中穿过球体的铁丝( )
A. 与纬线平行 B. 与经线平行
C. 真实存在 D. 表示地轴
13. 小明制作地球仪时( )
A. 地轴与桌面的夹角是45°
B. 最北的点是北极
C. 绘制的经线长度不同
D. 绘制的纬线长度相同
14. 人们常说这个世界很大,大到“空旷纳百川,哺育孕星际”,那么地球的赤道周长相当于多少个400米跑道的长度?( )
A. 5万个 B. 10万个
C. 15万个 D. 20万个
读漫画,完成15~16题。
15. 图中地球仪顶部,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 )
A. 地心 B. 北极 C. 南极 D. 经线
16. 漫画中,爷爷从来没有踩到过这些线的原因是( )
A. 爷爷没出过远门,见识太少
B. 经纬线太细,爷爷看不见
C. 经纬线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D. 地球太大了,爷爷看不到经纬线
二、非选择题
17.人类从未间断过对太阳系的探索。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天文学上,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金星的是 ,表示地球的是 (填字母)。
(2)当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能产生“凌日”的行星是 。
(3)我国对太空的探索,自20世纪60年代起稳步发展。从最初的卫星、火箭发射,到后来的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我国的太空事业一步步发展壮大。下列属于我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
A.1957年,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B.1969年,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船
C.1971年,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
D.2022年,“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18.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除了适宜的温度外,地球还有其他独特的优势条件。查找相关资料,请从大气、水两方面,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1)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太阳系中,火星环境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因此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下表示意火星与地球的部分资料对比。
行星 质量(地 球为1) 体积(地 球为1) 大气密度 (地球为1) 公转周期/年 自转周期/天 与日平均距 离/亿千米 表面平均 温度/℃
地球 1 1 1 1 1 1.496 15
火星 0.11 0.15 0.01 1.88 1.03 2.279 -63
材料二 2019年4月17日,中国首个根据真实航天逻辑打造的“火星1号基地”在甘肃省金昌市正式开营。该基地通过火星生存场景模拟、实体建筑仿制、科幻造景等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沉浸式航天体验设施和科普、研学体系,成为中国首个火星主题沉浸式实景体验基地。
(1)在太阳系中,火星环境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你认为表现在哪些方面
(2)指出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主要原因。
(3)说一说“火星1号基地”建设的意义。
答案
1-5DDBCD 6-10BDABD 11-16CDBBBC
(1)B C (2)水星和金星 (3)D
18、(1)大气:日地距离与地球自身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形成了稳定的大气层。另一方面是大气的成分,地球大气组成中78%是氮气,21%是氧气,剩下的部分包括二氧化碳、氩气、臭氧等气体。大气的成分,非常适宜地球生命的生存。
(2)水:日地距离与地球自身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适宜,这是液态水存在的基本条件。地球表面覆盖了大量的液态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地球所有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保证。
19、(1)二者自转周期相近;二者与日平均距离相差不大。(2)大气稀薄(密度低),缺少氧气;平均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大);缺少液态水。 (3)模拟火星环境,具有科研价值;可作为科普教育基地,提高参观者的科学探究兴趣;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工作岗位,扩大就业容量。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