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沙市二十一中202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2023年以来,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难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②是经受实践检验的强国建设必由之路③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模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名言对应最恰当的是( )序号 观点 名言① 科学的理论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② 人民的理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③ 实践的理论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④ 发展的理论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 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揭示了(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具有历史必然性③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④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与内在动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后来出现了三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都不是作为当时已经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并不是想首先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立即解放全人类……”由此可见,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它( )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②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③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不切实际④没有看到广大无产阶级的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 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A.“十个明确” B.“十四个坚持”C.“四个自信” D.“十三个方面成就”6.某校团委准备举办一次中学生微视频大赛。小李同学想用手机拍摄一则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微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A.内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B.外景: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发表南方谈话C.特写:深圳蛇口工业区悬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D.旁白: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7.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奋斗的行动指南,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②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④指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我们党作出的这个重大历史结论和重要政治论断,对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③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④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从而就造成一种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去完成这个变革的力量。”该观点指出了( )①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秘密②资本主义生产出自己的掘墓人③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我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0二O年到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0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两步走”战略安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第一步发展目标的实现为第二步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②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第二步发展战略的目标④“两步走”战略安排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超越之上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44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让中国融入广阔世界,让世界发现新的中国,即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象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史诗般的进步”。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进程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②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③开放上海浦东——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④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历时22年建成,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是( )A.没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B.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C.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没有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没有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就没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列对新时代理解错误的是( )A.这是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B.这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C.这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D.这是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主导世界发展的时代14.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下列关于“四个自信”说法正确的是( )①坚持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正确道路之一②坚持理论自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③坚持制度自信,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④坚持文化自信,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5.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沿着这条“必由之路”,我们党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让改革开放的大潮在神州大地奏响激扬乐章。这充分说明( )①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②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④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史上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二、主观题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中国共产党成立10周年》纪念邮票共20枚。这套邮票形象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自年征程,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下列是其中的四枚邮票。表现元素:天安门、华表、礼花 表现元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人民大会堂、社会主义改造表现元素:十一三中全会公报、恢复高考、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雕塑 表现元素:十八洞村、农村丰收场景、无人机播撤、光伏发电等从四枚邮票中任选其一,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说明其所反映成就的重要意义。17.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着适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社会条件。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此后,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大会报告的主题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稳经济、促发展,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一个国家和民族走自己的路,才可能创造历史伟业。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更加清醒而坚定: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梦想照进现实,现实辉映梦想。“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幸福生活,推动人类前行,促进社会发展。材料一 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了“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借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材料二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5000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010年,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EXPO2010)在上海市举行。2020年,孙中山先生的“中国梦”变为现实且更加充实,这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2)孙中山先生在当时没能实现的“中国梦”为什么今天能够实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从材料中看,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参加学校“明礼讲堂”活动,讲好《“奋斗是长期的”——弘扬奋斗精神凝聚奋进力量》这一课题,撰写了一份发言稿提纲。“奋斗是长期的”——弘扬奋斗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前行。正如习主席所说:“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岁月的长河,从不停息;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历史,是由一段段航程连接而成的。“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必须付出更为艰辛、更为艰苦的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帮助该小组续写发言稿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长沙市二十一中202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023年以来,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难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②是经受实践检验的强国建设必由之路③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模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难度】0.65【知识点】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详解】①②:面对复杂情况,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勇毅前行,促进经济社会向前发展,这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是经受实践检验的强国建设必由之路,故①②正确。③: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③错误。④: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因此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与题意无关,故④排除。故本题选A。2.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名言对应最恰当的是( )序号 观点 名言① 科学的理论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② 人民的理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③ 实践的理论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④ 发展的理论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难度】0.94【知识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详解】①: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的社会规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①正确。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人民改造世界,②错误。③: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③错误。④: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④正确。故本题选B。3.“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 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揭示了(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具有历史必然性③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④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与内在动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难度】0.65【知识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产党宣言、剩余价值学说【详解】①②: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这说明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具有历史必然性,故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强调的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4.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后来出现了三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都不是作为当时已经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并不是想首先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立即解放全人类……”由此可见,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它( )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②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③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不切实际④没有看到广大无产阶级的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难度】0.94【知识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详解】①②:空想社会主义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不是”空想“的原因,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它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不切实际,没有看到广大无产阶级的力量,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 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A.“十个明确” B.“十四个坚持”C.“四个自信” D.“十三个方面成就”【答案】B【难度】0.85【知识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详解】B:依据所学和时政可知,“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B符合题意。ACD: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CD排除。故本题选B。6.某校团委准备举办一次中学生微视频大赛。小李同学想用手机拍摄一则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微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A.内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B.外景: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发表南方谈话C.特写:深圳蛇口工业区悬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D.旁白: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答案】C【难度】0.85【知识点】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详解】A:“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是2013年9月,故不选。B: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发表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体现,不是改革开放初期事件,故不选。C:1980年,深圳被设为经济特区之一,故标语符合改革开放初期,正确。D:“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后实践证明的经验,故不选。故本题选C。7.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奋斗的行动指南,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②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④指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难度】0.65【知识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详解】①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①③符合题意。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排除。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除④。故本题选B。8.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我们党作出的这个重大历史结论和重要政治论断,对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③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④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难度】0.85【知识点】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的标志【详解】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而不是“确立”,①错误。②④:“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④正确。③: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而不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③错误。故本题选C。9.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从而就造成一种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去完成这个变革的力量。”该观点指出了( )①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秘密②资本主义生产出自己的掘墓人③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难度】0.65【知识点】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详解】①:材料不涉及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①不符合题意。③:材料不涉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③不符合题意。②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从而就造成一种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去完成这个变革的力量,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出自己的掘墓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0.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我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0二O年到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0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两步走”战略安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第一步发展目标的实现为第二步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②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第二步发展战略的目标④“两步走”战略安排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超越之上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难度】0.85【知识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其要求【详解】①③:“两步走”战略安排中,第一步发展目标的实现为第二步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目标中第二步是到二0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两步走”战略安排中第二步发展战略的目标,①③正确。②: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②排除;④: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总是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着眼于时代要求和历史任务,科学规划和安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近期、中期或远期的发展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接续奋斗。“两步走”战略安排并非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超越之上,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1.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44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让中国融入广阔世界,让世界发现新的中国,即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象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史诗般的进步”。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进程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②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③开放上海浦东——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④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难度】0.65【知识点】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详解】①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①④符合题意。②: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②说法错误。③:1980年设置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各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一系列沿边城市,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2.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历时22年建成,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是( )A.没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B.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C.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没有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没有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就没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答案】B【难度】0.65【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十月革命的胜利【详解】B: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B符合题意。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设置了重重困难,A错误。C: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等于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没有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错误。D: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是由于其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而产生,D错误。故本题选B。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列对新时代理解错误的是( )A.这是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B.这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C.这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D.这是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主导世界发展的时代【答案】D【难度】0.94【知识点】新时代的科学内涵【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AB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AB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主导世界发展”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4.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下列关于“四个自信”说法正确的是( )①坚持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正确道路之一②坚持理论自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③坚持制度自信,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④坚持文化自信,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C【难度】0.94【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不是正确道路之一,①说法错误,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成功经验,②说法正确。③:我国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③说法正确,④: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不能全面继承,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5.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沿着这条“必由之路”,我们党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让改革开放的大潮在神州大地奏响激扬乐章。这充分说明( )①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②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④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史上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A【难度】0.85【知识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详解】①③: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沿着这条“必由之路”,让改革开放的大潮在神州大地奏响激扬乐章。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③符合题意。②: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错误。④: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④错误。故本题选A。二、主观题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中国共产党成立10周年》纪念邮票共20枚。这套邮票形象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自年征程,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下列是其中的四枚邮票。表现元素:天安门、华表、礼花 表现元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人民大会堂、社会主义改造表现元素:十一三中全会公报、恢复高考、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雕塑 表现元素:十八洞村、农村丰收场景、无人机播撤、光伏发电等从四枚邮票中任选其一,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说明其所反映成就的重要意义。【答案】评分观察视角:能运用所学,准确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开放、消除贫困的重要意义。水平等级 水平描述水平4 知识运用准确,紧扣问题展开分析,条理清晰水平3 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能扣住问题展开分析,有条理水平2 知识运用不够准确,或单纯罗列知识,条理性较差水平1 答非所问,观点错误,或没有应答示例: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难度】0.4【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null【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四枚邮票中任选其一,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说明其所反映成就的重要意义。本题为开放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属于宏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天安门、华表、礼花”可联系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有效信息②:“社会主义改造”可联系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有效信息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雕塑”可联系实行改革开放的意义;有效信息④:“十八洞村、农村丰收场景、无人机播撤、光伏发电等”可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战。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点睛】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17.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着适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社会条件。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此后,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大会报告的主题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稳经济、促发展,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一个国家和民族走自己的路,才可能创造历史伟业。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更加清醒而坚定: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答案】①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民族复兴。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和根本发展方向。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的民族复兴之路。【难度】0.65【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分析】背景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回答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着适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社会条件→可说明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民族复兴;有效信息②: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此后,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大会报告的主题词→可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和根本发展方向;有效信息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可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有效信息④: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更加清醒而坚定: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可说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的民族复兴之路。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等角度组织答案,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梦想照进现实,现实辉映梦想。“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幸福生活,推动人类前行,促进社会发展。材料一 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了“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借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材料二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5000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010年,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EXPO2010)在上海市举行。2020年,孙中山先生的“中国梦”变为现实且更加充实,这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2)孙中山先生在当时没能实现的“中国梦”为什么今天能够实现?【答案】(1)孙中山先生的“中国梦”变为现实且更加充实,说明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启示我们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自觉担当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努力奋斗实现个人梦想和伟大的中国梦。(2)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历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一代一代中国人民伟大创造;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难度】0.4【知识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其要求、中国梦的特点、中国梦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分析】背景素材:中华民族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2010年,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EXPO2010)在上海市举行。2020年,孙中山先生的“中国梦”变为现实且更加充实,本题要求说明这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属于启示类主观题,知识限定较为宽泛,解答时,需要考生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梦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5000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2010年,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EXPO2010)在上海市举行。2020年,孙中山先生的“中国梦”变为现实且更加充实。启示我们: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启示我们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自觉担当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努力奋斗实现个人梦想和伟大的中国梦+2010年,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EXPO2010)在上海市举行。2020年,孙中山先生的“中国梦”变为现实且更加充实。(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说明孙中山先生在当时没能实现的“中国梦”为什么今天能够实现?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知识限定较为宽泛,解答时,需要考生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孙中山先生对国家设想的美好愿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得以实现→可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和使命、执政地位的取得、所选择的正确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等角度,说明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原因。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得分点②: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历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得分点③: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得分点④: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从材料中看,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答案】成为重要武器的原因:《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揭示了经济危机出现的社会根源。仍具有现实意义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到今天仍然一再发生,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正确性。【难度】0.65【知识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分析】本题以《共产党宣言》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共产党宣言》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为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再现能力,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分析《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从材料中看,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知识的考查比较具体,属于微观层面考查。考生认真研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分析作答:材料中“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说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共产党宣言》可以随时解决问题,这是因为它的内容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它还揭示了经济危机出现的社会根源。《共产党宣言》之所以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是因为今天的人类社会依然存在历史上的问题和麻烦,具体来说,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到今天仍然一再发生,这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正确性。【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审题,考生要审清题意,试题分为两步,不能丢掉。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观题多数为基础知识的考查,考生要熟记教材的知识要点,解题时,才能有的放矢。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参加学校“明礼讲堂”活动,讲好《“奋斗是长期的”——弘扬奋斗精神凝聚奋进力量》这一课题,撰写了一份发言稿提纲。“奋斗是长期的”——弘扬奋斗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前行。正如习主席所说:“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岁月的长河,从不停息;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历史,是由一段段航程连接而成的。“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必须付出更为艰辛、更为艰苦的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帮助该小组续写发言稿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答案】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难度】0.65【知识点】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分析】背景素材:学校“明礼讲堂”活动考点考查:抓住历史机遇期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帮助该小组续写发言稿提纲。围绕着抓住历史机遇期进行作答,切合主题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知识参考角度:抓住历史机遇期。答题参考角度: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政治答案.docx 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