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文正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文正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文正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
(考试用时:6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 36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 72分)。
1.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产品十分有限,只能维持生存的需要。如果不实行平均分配,就会有一部分人被饿死,这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就不可能繁衍生存下来。从生产关系看,原始社会劳动产品实行平均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B.生产资料共同占有
C.生产工具极其简陋 D.建立平等互助关系
2.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B.奴隶社会——广泛使用大机器生产,出现社会分工
C.封建社会——相比奴隶,农民能够完全自主地劳动
D.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成为没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工人
3.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但他做出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这两大发现是( )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B.苏联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意义
C.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任何对抗性冲突和矛盾
5.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中国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B.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C.中国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人民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
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社会。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然后把当地的居民变成奴隶,这些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这些“会说话的工具”( )
①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
②生存权受法律保护
③毫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④会被奴隶主任意杀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瓦解时期。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对这一时期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提高
②以奴隶制国有土地为基础的井田制逐步瓦解
③人们处于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和最低阶段
④生产力低下,人们仍处于蒙昧野蛮的状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所描述的永州之人争着去做捕毒蛇这一危险活动的场景反映了( )
①封建迷信钳制老百姓的思想
②地主阶级利用高利贷盘剥农民
③封建地租对百姓的沉重压力
④农民依附于地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我国汉朝有先请的制度,即享有特权的贵族及六百石以上官吏有罪,须先奏请皇帝批准才能加以逮捕、审问、判刑;唐、宋等朝规定对应议、请减者不令刑讯,被判刑的贵族、官吏按规定还可将其官品折抵刑罚或获得优免。可见( )
A.封建社会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
B.封建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
C.封建社会贫富分化比较严重
D.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10. 1929年,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一方面,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量农场主叫喊生产过剩,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棉花、布匹烧掉,把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业工人家庭正在为得不到必要的食物而犯愁。这说明生产过剩( )
①是与劳动人民有生活需求相比的过剩
②是相对于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
③是可以通过资本家和农场主减产就能解决的过剩
④会让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 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乱象频发,当代资本主义危机呈现新特征:政治矛盾激化,民粹主义高涨,右翼极端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滞缓,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分化严重,社会危机恶化。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
②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③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④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以英、法为代表的近代西欧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理论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近代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这表明( )
①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
③科学社会主义只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甜蜜补充
④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 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轨迹。下列词语能够记录“三大改造”时期特征的是( )
①“社会主义”“合作化” ②“公私合营”“过渡时期”
③“开国大典”“站起来” ④“一化三改”“共产国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 基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斯大林开始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加大了一体化的力度,以对抗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美国杜鲁门政府专门制定了针对苏联的“遏制战略”和“真理运动”,制定了“新美国世纪计划”。在美苏争霸之下,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可见( )
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遇到严重挫折
②资本主义制度终将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
③对立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不可调和
④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进一步坚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 )
①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②在中国革命时期找到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③成为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民主革命的主心骨
④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允许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上篇和下篇的关系。这一比喻表明(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相同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的变革寄托于一种理想,或者寄托于资产阶级良心的发现,注定其必然要失败。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弊端是( )
①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
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③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④认为资本主义不会被取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个过渡时期。下列属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④逐步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 1964年,有人提出要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毛泽东说:“现在学这些东西,我很惭愧,那些都是古董了,应当把现在新的东西写进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社会主义应在不断探索中发展
②社会主义建设难免会遇到挫折
③我国的指导思想应与时俱进
④毛泽东思想只适用于中国革命时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 )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前提
②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要求人们去研究它。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 )
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②淋漓尽致地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③看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④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正确路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 "望道,你为中国革命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相信,历史不会忘记你。"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从陈望道手中接过一叠文件后,难掩激动。这份文件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一份以星火燎原之势滋养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传世经典。《共产党宣言》中文版( )
①让中国先进分子从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出路
②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让中国许多先进分子受到极大的思想启迪和精神鼓舞
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 从北京城区往西一百多千米,顺着一条奔流的小溪,可以到达一个群山环抱的小村庄——堂上村。1943年,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诞生在这里,并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这首歌反映了( )
①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第一次有了领导者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④深刻改变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进程和理论逻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看,自1825年英国开始出现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以来,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时期就要发生一次。除了19世纪发生的几次危机以外,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所以频繁发生,是因为( )
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支付能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能力难以满足劳动人民生活需求的矛盾
③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④资产阶级没有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导致工人生产效率低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 1927年3,毛泽东的经典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问世后,引起广泛关注。它有力回应了党内外对于农民运动的责难,充分肯定了农民运动的积极作用,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捕动了农村大革命运动的继续发展。由此可见,毛泽东通过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考察,充分认识到( )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趋势
B.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C.人民群众在革命运动中的主体作用
D.未来共产主义没有剥削的美好前景
26. 毛泽东同志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坚持通过武装割据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坚持农村包围城市,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通过发动农民起义实现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D.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27. 为了宣传农业合作化取得的成果,1957年12月30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农业合作化》特种邮票,一套4枚,分别描绘了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使用双轮双锋犁耕地、植树造林、操作打谷机的情景。这套邮票图案统一在画面下方装饰着麦穗图形,寓意农业合作化将带来粮食丰收。农业合作化意味着( )
①彻底告别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②在农村地区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奠定了基础
③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村经济加速发展
④为新中国农业发展创造了制度和政治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 2023年4月5日,“重走延乔路奋进新征程——安庆百万青少年清明祭英烈暨陈延年陈乔年烈士缅怀活动”在烈士的母校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启动。现场孩子们认真聆听两位烈士在党早期革命岁月中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故事。他们一边缅怀先烈,一边将手写的祝愿贴上展板……此次活动最有可能让孩子们感受到(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充满艰难曲折
②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
③信仰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 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当时我国的国情是( )
A.封建专制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产阶级统治社会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0.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大会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1. 1952年至1978年,我国工农业总值年均增长8.2%,其中工业平均增长11.4%,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国内生产总值从645亿元增加到679亿元,由此可知( )
A.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中华民族完成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创造物质条件
D.改革开放是在曲折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
32. 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许多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下列与此相关的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②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①→② D.①→④→③→②
33.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这表明,五四运动( )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④使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4. 2022年9月,美国《时代》周刊刊文批评美国政府仅强调加强警力和犯罪调查,却对导致美国社会治安混乱的种族歧视、经济发展乏力、民众日益沉重的医疗财务压力等现象视而不见。美国社会产生上述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是(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B.美国政府遭遇到治理困境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美国生产社会化程度较高
35.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意味着( )
A.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C.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D.社会主义建设在艰辛探索中取得重大成就
36.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都带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转折。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 )
A.从理论到实践、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到多国
B.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空想到科学
C.从一国到多国、从理论到实践、从空想到科学
D.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
第Ⅱ卷
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 2小题,共计 28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赢得世人瞩目:20世纪末,社会主义又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使世人困惑。社会主义制度几经飞跃发展,几经曲折坎坷。当前,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雄辩地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向国际社会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形象。
结合材料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有何共同特点 (6分)
材料二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开采的煤太多了”。这是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庭的场景。烧不起煤居然是因为开采的煤太多了!﹖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但是直至今天,资本主义依然无法消除类似的荒唐剧。
结合材料二,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资本主义为什么无法消除类似的荒唐剧。(10分)
38.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侵华军全权代表无耻地宣称:“只有焚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此举足以使中国及其皇帝产生极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迅速批准这一计划,对焚毁圆明园感到“由衷高兴“,还叫嚣,如果北京皇宫遭到同样的命运,我会同样十分高兴。”历史反复证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结合材料事实,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中国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是什么?(3分)
(2)简要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9分)
高一政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 36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 72分)
1~5 BAAAA 6~10 BADAC 11~15 DDABA 16~20 DCDBC
21~25 DCCBC 26~30 ACBBB 31~35 CDACC 36 D
二、简答题(本部分共 2小题,共计 28分)
37.(1)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③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每点2分)
(2)①这一人间荒唐剧反映的是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经济现象。
②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也是资本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
③只要资本主义坚持以私有制为主体和基础,它就永远无法消除类似的人间荒唐剧。(前两点每点3分,第三点4分)
38.(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3分)
(2)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②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③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每点3分)
(

2
页 共
1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