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培优精品试卷(二)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评分一、填空题(26分)1.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_____________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_____________的权利。2.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_____________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_____________;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宪法原则。5.为了更好地便民利民,许多地方政府建立了_____________公共服务系统。6.“一府一委两院”,在中央,“府”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委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7.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8.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和_____________。10.针对校园欺凌和暴力问题,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_____________的指导意见》。二、选择题(20分)11.某同学因家庭困难辍学在家,有关部门对其父母进行批评教育,责令让该同学返回学校读书。这体现了该同学享有( )。A.财产权 B.受教育权 C.劳动权12.某市一名3岁儿童被邻居家的狗咬伤。家人可以依据( )向狗的主人索赔。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家企业长期拖欠另一家企业的货款,这种情形应当依据刑法来处理B.公民的基本权利由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义务由公民自愿履行C.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14.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4周岁的公民 B.未满16周岁的公民 C.未满18周岁的公民15.小亮的爸爸在厦门务工,村干部通知他回村里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这说明小亮的爸爸享有( )。A.平等权 B.劳动权 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6.下列单位属于国家机构的是( )。A.人民法院 B.医院 C.学校17.关心国家大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A.人大代表的职责,与小学生没有关系B.人人都可以参政议政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参与国家大事1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儿童满( )周岁才可以骑自行车、三轮车上路。A.10 B.11 C.1219.某省环保厅多次接到群众投诉,反映经济开发区多家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肆意排放污水、废烟、废气等污染物,造成严重破坏。这表明群众( )。A.积极参与政府管理工作 B.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C.依法行使公民监督权20.“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的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就会大大降低腐败发生的概率。”这是因为,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才能( )。①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 ②维护群众的所有利益 ③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A.①② B.②③ C.①③三、判断题(20分)21.法律赋予了我们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2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3.“12308”是办理居民身份证时的热线电话。( )24.人人享有使用公共空间的权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 )25.行政机关坚持服务人民,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稳定,其职能越多越好。( )26.公民参政议政,必须借助人大代表这条途径。( )27.道德和法律如同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28.李阿姨应该到公安局给上六年级的女儿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29.当我们年满14周岁时,就达到了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了。( )30.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四、简答题(10分)31.假期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有哪些法律在保护我们平安?(至少列举3个)32.放学回家时,小王被几个高年级的男生拦住,不仅被打,还被抢走身上的零花钱。这几个高年级男生侵犯了小王的哪些权利?小王可以采取哪些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五、辨析题(8分)33.议一议。下列说法和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小红告诉同桌,学校、医院、邮局都是国家机构,你同意她的说法吗?写一写你的看法。六、综合题(16分)34.据报告显示,在全球各国,普遍存在校园欺凌现象,每年约有2.46亿学生遭受欺凌,其中中学生发生欺凌频率最高。(1)请列举你所知道的校园欺凌现象?(至少写出3方面)(2)在学生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校园欺凌,你会怎么做?35.崔某因买房需要查询个人征信信息,发现个人名下存在多张信用卡,并存在数次逾期记录。原来崔某几年前将身份证丢失,不法分子使用崔某的身份证办理了信用卡。崔某经过艰难的报案、维权,终于消除了自己名下的不良信用记录。(1)身份证还有哪些用处?(2)生活中,我们应怎样避免居民身份证信息的泄露?参考答案1.批评和建议;检举【解析】考查的是权力运行受监督。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2.宪法【解析】考查的是宪法是根本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10年;长期有效【解析】考查的是认识居民身份证。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居民身份证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10年,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20年;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长期有效。4.尊重和保障人权【解析】考查的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5.12345【解析】“一站式”服务,就像一个“政务超市”,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承担着不同业务的职能。人们到这里办理业务时到相应的区域就可以。以“12345”作为统一对外号码,整合各部门非紧急报警类服务热线,形成一号牵头,多线联动、24小时受理“一站式”公共服务体系。6.国务院【解析】考查的是国家机关。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其中“一府”是指人民政府,“一委”是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一府一委两院”,在中央,“府”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法 委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7.权利;责任【解析】考查的是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性。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解析】考查的是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法律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9.法规【解析】考查的是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10.欺凌和暴力【解析】考查的是正确面对校园欺凌。校园生活中,网络中欺凌行为越来越多,这些欺凌行为不仅严重危害他人的权利,也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破坏校园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针对校园欺凌和暴力问题,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11.B【解析】考查的是未成年人的法律。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实施的法律。某同学因家庭困难辍学在家,有关部门对其父母进行批评教育,责令让该同学返回学校读书。这体现了该同学享有受教育权,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12.C【解析】考查的是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某市一名3岁儿童被邻居家的狗咬伤。家人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向狗的主人索赔,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13.C【解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A、一家企业长期拖欠另一家企业的货款,这种情形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来处理。A不符合题意;B、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B不符合题意;C、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C符合题意。14.C【解析】考查的是我们是未成年人。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15.C【解析】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小亮的爸爸在厦门务工,村干部通知他回村里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这说明小亮的爸爸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16.A【解析】考查的是身边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派出所、民政局、国家监察委员会属于国家机构,选项A属于国家机构,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17.B【解析】考查的是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性。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人人都可以参政议政,选项B理解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18.C【解析】考查的是我们是未成年人。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儿童满12周岁才可以骑自行车、三轮车上路,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19.C【解析】考查的是权力运行受监督。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分析题干, 表明群众依法行使公民监督权,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20.C【解析】考查的是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少履行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习总书记要求: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才能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①③表述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21.√【解析】考查的是法律是什么。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关系。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题干表述正确。22.√【解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题干表述正确。23.×【解析】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保护公民合法的权利是国家的责任。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散布于全球各地。保护侨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之一。2014年9月2日,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24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24.×【解析】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不可以随心所欲,题干表述错误。25.×【解析】考查的是国家机关的职权。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他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 行政机关坚持服务人民,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稳定, 要在职权范围内行使职能,题干表述错误。26.×【解析】考查的是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性。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我们可以通过在政府网站留言、给人大代表写信建言、参加听证会等方式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题干表述错误。27.√【解析】考查的是法律是什么。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道德与法律同时规范我们的行为,道德与法律,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范。题干表述正确。28.×【解析】考查的是身边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国家保障机构的。李阿姨应该到户籍所在地的医疗保障部门给上六年级的女儿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题干表述错误。29.×【解析】考查的是我们是未成年人。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12周岁是因违法行为而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题干表述错误。30.√【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解析】考查的是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保护我们平安的法律即可。32.侵犯了小王的生命健康权、财产权;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应该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求助,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解析】考查的是正确面对校园欺凌。校园生活中,网络中欺凌行为越来越多,这些欺凌行为不仅严重危害他人的权利,也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破坏校园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分析题干,面对同学遭受校园欺凌,我们应该立即报告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33.不同意,因为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和邮局都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解析】考查的是身边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派出所、民政局、国家监察委员会属于国家机构。先作答不同意小红的说法,然后从国家机构的含义说明理由。34.(1)打架、斗殴;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2)我会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还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解析】考查的是正确面对校园欺凌。校园生活中,网络中欺凌行为越来越多,这些欺凌行为不仅严重危害他人的权利,也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破坏校园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1)在校园生活中,随意殴打、恐吓、威胁、辱骂、中伤、敲诈钱财都属于校园欺凌行为。(2)面对校园欺凌时,我们不要害怕,要保持冷静,勇敢向欺凌行为说“不”,我们可以向老师或家长求助,也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35.(1)①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②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③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④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⑤在邮局寄物品。(2)①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②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③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④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解析】(1)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及生活实践,写出身份证的用处,如: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2)结合生活实践,写出怎样避免居民身份证信息的泄露,如: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