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
12月考试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1.5小时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60分)
下图为青岛“石老人”(状如老人的石块屹立海中)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石老人”景观属于( )
A.海蚀崖 B.海蚀柱 C.海蚀平台 D.海蚀拱桥
2.“石老人”附近沙滩地貌的主要特征是( )
A.凹凸不平 B.沟壑纵横 C.滩平坡缓 D.连绵起伏
读下图,图中A为地球,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C区域显示的天体类型是
A.恒星 B.彗星 C.小行星 D.行星
4.图中A、B、D、E四行星中公转轨道最长的是
A.B B.A C.D D.E
规模宏大、景观壮丽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是当地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图为云南红河元阳哈尼梯田景观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梯田 B.大气 C.河流 D.树木花草
6.图中各大圈层( )
A.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B.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2023年9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中科院研究所在福建首次发现的“奇异福建龙”化石相关内容。据研究,该物种距今约1.5亿年到1.48亿年。如图为“奇异福建龙”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物种生存的地质年代属于( )
A.太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8.下列关于该物种生存年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类向两栖类进化 B.蕨类植物非常繁盛
C.我国东北、华北成陆 D.爬行类向鸟类发展
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下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塔中秋季比春季太阳直接辐射高的主要原因是秋季(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时间较长 C.阴雨天气少 D.风沙天气少
10.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地势 D.气候
示意干洁空气的体积和质量构成(高度25km以下)。完成下面小题。
干洁空气 氮气 氧气 氩气 二氧化碳 臭氧等其他气体
体积/% 78.00 21.00 0.93 0.04 极少
质量/% 75.51 23.15 1.28 0.05 极少
11.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的是( )
A.臭氧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汽
12.排放大量汽车尾气产生的影响有( )
A.氮气含量减少,大气污染加剧
B.大气中水汽含量降低,降水减少
C.二氧化碳增多,森林生长受限
D.二氧化碳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十大沙地之一,平均海拔约1300米,年降水量约360毫米。浑善达克沙地表层为浅黄色粉沙,底层为红色黏土,沙地中分布着众多的小湖水泡子和小河,是著名的“有水沙漠”。该区域东部以固定、半固定沙地为主,西部以半固定、流动沙丘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浑善达克沙地成为“有水沙漠”的原因是( )
A.该地年降水量多 B.该地有众多河流汇入
C.固定、半固定沙丘多 D.底层黏土阻止水分下渗
14.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活化后,沙丘移动的方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下图示意夏季某日绿洲与沙漠处气温日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 )
A.0~6时,沙漠气温高于绿洲 B.6~9时,沙漠增温较绿洲慢
C.6~21时,沙漠气温高于绿洲 D.18~24时,绿洲降温较沙漠快
16.下图中符合6~21时,沙漠和绿洲间热力环流及高空等压面状况的是( )
A. B.
C. D.
下表为某市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图,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10日星期六 12月11日星期日 12月12日星期一
1-3℃ 0-5℃ -1-6℃
17.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与前两日相比,12月12日昼夜温差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增强④减弱 B.①增强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 D.②增强④增强
远航客机在飞行过程中多选择在地球大气的平流层飞行。某客机在一次北半球的远航飞行中,飞行时长约为6个小时,基本全程飞行在海洋上空,飞行位置大致选择在平流层的底部。图示意该客机在飞行中每间隔1小时记录的客机飞行高度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9.远航客机多选择在平流层飞行是因为该层( )
①气温较为适宜②灰尘少,大气能见度高
③大气稳定,云雨现象少④风较大,利于借风飞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该客机飞行的方向和降落区域分别为( )
A.向北、高纬度地区 B.向东、中纬度地区
C.向南、低纬度地区 D.向西、低纬度地区
二、综合题
21.(13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海陆风是其常见的形式之一。
材料二:图1示意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等压面,图2示意该地某日海陆气温变化。
(1)图1中气温较高的是 (a/b),气压较高的是 (a/b),产生的热力环流呈 (逆/顺)时针。
(2)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图1中近地面的风向为 风,其气流的干湿状况是 (干燥或湿润)。
(3)图2中虚线表示 (填“陆地”或“海洋”)的气温变化。图1所示情况应出现于图2中的 时段(8~16时或16~8时)。
22.(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由于水滴或冰晶(或二者皆有)的大量积聚,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公里以下,雾的厚度通常在200~400米左右。北大西洋海雾多发生在4~9月(7月发生频率最高),其特点是雾浓,持续时间长。北大西洋的海雾类型多为平流冷却雾(暖湿空气遇到冷海面形成)。下图为北大西洋7月份海雾频率分布图(单位:%)。

(1)从洋流的角度,说明M海域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原因。
(2)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极其丰富。请从鱼的种类和数量两个角度分析洋流对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影响。
(3)说明海雾对北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运输业影响大的原因。
23.(14分)读我国长江流域及甲地景观、乙地放大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甲地河流地貌的剖面特点,并简述成因。
(2)指出长江乙河段流水作用的主要形式,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长江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地理答案
1.B;2.C;3.C;4.D;5.D;6.C;7.C;8.D;9.D;10.D;11.A;12.D;13.D;14.D;15.C;16.C;17.C;18.A;19.B;20.C
21.(1) b a 逆
(2) 水平气压梯度力 西北 干燥
(3) 海洋
16~8时
22.(1)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暖流上空的暖湿空气平流至寒流上空,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海雾高发区。
(2)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冷水性鱼类与暖水性鱼类大量聚集,鱼的种类多;洋流交汇处容易引起海水的扰动,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众多,鱼的数量多。
(3)北美洲东北部沿海经济发达,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重要通道(或往来船只多,沿海多航空港,公路运输繁忙),海雾发生频率高,影响航空和航海安全。
23.(1)河谷剖面较陡、深,呈“V”形。成因:由于落差大,水流急,水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强而形成。
(2)形式:流水堆积作用。依据:流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3)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河海交界地带,海潮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