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三单元第1课 新龟兔赛跑 说课稿(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三单元第1课 新龟兔赛跑 说课稿(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三单元第 1 课《新龟兔赛跑》说课稿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三单元第 1 课《新龟兔赛跑》。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新龟兔赛跑》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以经典的龟兔赛跑故事为蓝本,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对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进行重新创作。通过绘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简单的构图和色彩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美术素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他们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对故事充满兴趣,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他们的绘画技巧还处于起步阶段,手部小肌肉群发育尚未完善,在造型表现上可能会比较稚嫩、简单。不过,这个阶段的学生善于用图形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的特点,引导其大胆创作。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龟兔赛跑故事的基本情节,熟悉乌龟和兔子的外形特征。 学会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描绘出乌龟、兔子以及赛跑场景中的元素,如树木、道路等。 能够运用基本的色彩知识,为自己的作品上色,使画面色彩鲜艳、协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讲述故事、观看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绘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画面构图的初步把控能力。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创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对故事的重新演绎,让学生明白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乌龟和兔子的外形特点进行绘画创作,如乌龟的硬壳、缓慢的四肢,兔子的长耳朵、短尾巴和敏捷的身姿。 帮助学生构思出有趣的赛跑场景,合理安排画面构图,使画面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完整性。 2.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新龟兔赛跑”情节和画面。 指导学生在绘画中运用恰当的色彩来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提高画面的表现力。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龟兔赛跑故事的梗概、乌龟和兔子的外形特点以及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构图知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 故事导入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为后续的创作活动奠定基础。 3. 直观演示法:教师在黑板上或通过多媒体展示绘画过程,直观地向学生演示如何用简单的图形组合成乌龟、兔子和场景元素,让学生更易掌握绘画方法。 4. 启发式提问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如“如果你是设计师,会为乌龟和兔子设计怎样的新赛道?”“比赛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什么意外情况?”等,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5.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创作,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 分钟) 1. 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经典龟兔赛跑故事,在讲述过程中,适当运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故事讲完后,提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那如果让你们来重新设计这个比赛,会发生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创作的兴趣。 (二)知识新授(10 分钟) 1. 展示乌龟和兔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 问学生:“乌龟是什么样子的呀?它的壳像什么形状?它的腿是长还是短?”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乌龟的外形特点为圆形的硬壳、短而粗的四肢、小小的脑袋和尾巴等,并在黑板上用简单的图形示范画出乌龟。 接着问:“那兔子呢?它的耳朵有什么特别?它的身体和腿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兔子的特点为长长的耳朵、圆圆的身体、短尾巴和细长有力的后腿,同时在黑板上示范画出兔子。 2. 展示一些赛跑场景的图片,包括不同的赛道、周围的环境等,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构图,如画面主体的位置、背景元素的安排等,让学生对构图有初步的认识。 3. 简单介绍色彩知识,如红、黄、蓝等基本颜色的情感表达,如红色代表热情、活力,蓝色代表冷静、深邃等,让学生在创作时有色彩运用的意识。 (三)创作实践(18 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 - 6 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心中的“新龟兔赛跑”情节,并确定绘画内容。 2. 学生开始绘画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下笔,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先勾勒出乌龟、兔子和场景的大致轮廓。 提醒学生注意画面构图,主体要突出,背景元素要合理安排,如可以把赛道画在画面中间,乌龟和兔子在赛道上奔跑,周围画上树木、花草等作为背景。 指导学生在色彩运用上,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要表达的情感选择合适的颜色,如用绿色画草地,蓝色画天空等。 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启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故事和画面进行创新。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 分钟) 1.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将小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先让小作者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想要表达的故事内容。 3. 然后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从画面构图、色彩运用、形象塑造、创新点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总结和肯定,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五)课堂总结(2 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乌龟和兔子的外形特点、绘画构图和色彩运用知识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2. 再次强调美术创作的乐趣和意义,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发挥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导入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激发,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创作实践中。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抓住乌龟和兔子的基本外形特征进行创作,并且在场景构思和色彩运用上也有一定的创意和表现。然而,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学生在绘画技巧上还比较薄弱,构图不够大胆和合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个别指导和针对性训练。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故事创作与手工制作等其他美术形式相结合,丰富学生的美术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