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 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中国电科牵头在佳木斯、喀什、阿根廷等地建成十余座由天线“巨眼”(射电望远镜)构成的深空测控网,利用多站接力方式,不断刷新天线测控能力和距离,使得我国具备独立执行复杂深空探测任务的能力。图1示意我国深空测控网布局及天线“巨眼”图片。据此完成1—3题。
1.天线“巨眼”进行深空探测的工作原理是“巨眼”
A.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天体反射波
B.接收天体发出的射电信号
C.利用天体可见光进行直接观测
D.发射可见光束并接收天体反射光
2.与阿根廷相比,佳木斯
A.角速度较小,线速度相同 B.角速度、线速度都相同
C.线速度较小,角速度相同 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3.下列各组深空测控站点中,两个站点深空观测范围互补效果最好的是
A.马德里与戈尔德斯通 B.喀什与阿根廷
C.佳木斯与戈尔德斯通 D.佳木斯与阿根廷
高空槽前,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平流;槽后反之,为冷平流。北半球因盛行西风,高空槽东边叫槽前,高空槽西边叫槽后。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高空槽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北半球高空槽后多盛行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5.在图示北半球中纬度高空槽结构中,槽前区域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降温、降水 B.升温、阴雨 C.降温、晴朗 D.升温、晴朗
6.与高空槽系统相关的垂直气流的运动情况是
A.槽前上升,槽后下沉 B.槽前、槽后均上升
C.槽前下沉,槽后上升 D.槽前、槽后均下沉
森格藏布(狮泉河)是印度河的上源,发源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北面的冰川湖。该流域气候干燥,平均径流深25 mm,是西藏外流水系中单位面积产水率最低的河流。该流域源头阶地发育,多曲流、潜流;中游河水冬季很少封冻;下游河床切割较深,阶地、滩地发育。据此完成7—9题。
7.森格藏布的主要水源补给类型是
①湖泊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川融水 ④大气降水 ⑤地下水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8.冬季中游河水很少封冻的原因是
A.落差大,流速快 B.有地下温泉补给 C.海拔相对较低 D.盐度相对较高
9.森格藏布流域单位面积产水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面积小 B.降水量少
C.植被覆盖率低 D.下渗量大
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被称为河流袭夺(如图3)。据此完成10—12题。
10.在河流袭夺过程中关键的外力作用是
A.侧蚀 B.溶蚀 C.下蚀 D.溯源侵蚀
11.袭夺后,图示a、b、c、d四点中,河流水量大幅度增加的是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12.袭夺后,甲河流域内变化最小的是
A.流域面积 B.气候特征 C.河流流量 D.水系形态
图4示意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据此完成13—14题。
13.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
A.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D.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14.亚寒带针叶林带在亚欧大陆西岸分布的最低纬度比大陆东岸偏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海陆位置 B.洋流、海陆位置 C.地形、大气环流 D.洋流、大气环流
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区西南部,怒江的西岸。图5示意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据此完成15—16题。
15.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呈现多种类型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方式多样 B.植被类型垂直变化显著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岩石类型垂直变化显著
16.在高黎贡山海拔3000—3 500 m的区域,其主要植被类型可能是
A.草原 B.针叶林 C.荒漠 D.常绿阔叶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石柱矗立在山脊之上,蒙古语称其为“阿斯哈图石林”。远处山脊上突兀地矗立着一排排石柱,高度均在二三十米,线条清晰分明,像是被人用斧头劈开,切割成一幢幢独立的巨石,本来平缓的山岗突然在这里极端陡峭,在山顶形成大大小小的斗状结构。2003年9月,克什克腾旗南部的平顶山发现了大规模的外力地貌遗迹。图6示意克什克腾旗地理位置及“阿斯哈图石林”地区的自然景观。
(1)根据图文材料,指出形成“阿斯哈图石林”的最主要的外力作用类型。(6分)
(2)简述“阿斯哈图石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6分)
(3)有人说“阿斯哈图石林”这一地质奇迹终将消失,试说明消失的原因。(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海洋是大气的下垫面,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70%的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太阳辐射能的重要存储器。海洋将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是大气热量的主要供给者。图7示意北半球海洋热量辐射收支经向(南北方向)变化及热量的经向输送,其中甲、乙、丙代表着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大气输送。
(1)判断图中甲、乙、丙的含义。(6分)
(2)描述北半球海洋热量收入的分布规律。(6分)
(3)图中高纬度海域海水热量一直是亏损的,但现实中其温度并没有越来越低,据图说明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非洲坦桑尼亚最大的国家公园,由于东非大裂谷从坦桑尼亚穿过,形成了南北走向的两条平行裂谷,中间是一片水草茂盛的草原,为野生动物的繁衍栖息提供了理想场所。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半年一次的大型动物迁徙是世界十大自然旅游奇观之一。图8示意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和马赛马拉的地理位置及角马迁徙路线、两地的月均降水量分布状况。
(1)描述塞伦盖蒂降水的季节分布特征。(6分)
(2)从气候类型角度,分析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角马群季节迁徙的原因。(6分)
(3)推测角马由甲地迁往丙地的大体时间,并说明推断依据。(6分)2024一2025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B【解析】天线“巨眼”其实是射电望远镜,主要通过接收天体发出的射电信号来进行天文观
测和研究天体。故B选项正确。
2.C【解析】除极点外,全球各地角速度相同;佳木斯纬度高于阿根廷,线速度佳木斯小于阿根
廷。故C选项正确。
3.D【解析】佳木斯与阿根廷经度相差接近180°,且一个在南半球,一个在北半球,观测范围互
补性最好。故D选项正确。
4.D【解析】高空没有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高空槽前多盛行西南风,槽后多盛
行西北风。故D选项正确。
5.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高空槽前为暖平流,暖平流会使流经地区的气温升高,且暖空气较
轻,容易形成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故B选项正确。
6.A【解析】高空槽前是暖平流,暖空气较轻,遇到较冷的空气会被迫抬升,所以槽前垂直气流
是上升的:高空槽后是冷平流,冷空气较重,会下沉,导致槽后垂直气流下沉。故A选项
正确。
7.B【解析】森格藏布虽然发源于冰川湖,但冰川湖的水源来自冰川融化,说明湖泊水和冰川
融水是其重要的补给来源;该流域源头多潜流,说明地下泉水补给量大。故B选项正确。
8B【解析】河流发育地处于地壳活跃地带,地热资源丰富,河水以温泉补给为主,提高了水
温,故冬季中游河水很少封冻。故B选项正确。
9.B【解析】材料中提到该流域气候干燥,说明该流域降水少;同时,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该
流域蒸发较旺盛。故B选项正确。
10.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袭夺最关键的外力作用是袭夺河的溯源侵蚀。故D选项
正确。
11.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袭夺后,改向河注入甲河,使d点水量增加。故D选项正确。
12.B【解析】河流袭夺只是局部地区的地理要素发生变化,对该区域气候影响小,气候特征变
化小。故B选项正确。
13.B【解析】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的北部,这些区域属于中高纬度地区。故B选项正确。
14.D【解析】亚欧大陆东岸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和冷流的影响,而大陆西岸冬季受来自低纬
度的温暖西风和暖流的影响,所以亚欧大陆西岸同纬度地区比东岸温度稍高,继而使亚寒带
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偏高。故D选项正确。
15.C【解析】高黎贡山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和降水等
气候要素发生变化)是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呈现多种类型的主要原因。故C选项正确。
16.B【解析】一般来说,在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海拔3000一3500m的区域气温较低;针叶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166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