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新高考卷)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的分馏 B.煤的气化 C.油脂的氢化 D.纤维素的水解2.生产分离膜的材料主要是有机高分子材料。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聚丙烯 B.醋酸纤维 C.聚四氟乙烯 D.光导纤维3.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颜色美:靛蓝可作食品着色剂 B.现象美:苯酚溶液遇铁离子显紫色C.结构美:富勒烯是一种烯烃 D.味道美:谷氨酸钠可作食品增味剂4.化学用语可以表达化学过程。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氢氟酸溶蚀石英玻璃:B.用电子云轮廓图示意Cl—Cl的键的形成:C.NaH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D.苯酚与甲醛在酸的催化下制备酚醛树脂:5.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及实验操作完成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氨气 B.制备甲酸 C.分离胶体 D.蒸馏的接收装置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1898年德国弗兰克等人研究了与反应制备氨的方法,其反应原理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理论上能产生的数目为B.中含有离子的总数为C.标准状况下,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D.每生产,反应转移电子的总数为7.基本概念和理论是化学思维的基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晶体结构最常用的仪器是X射线衍射仪B.原子光谱的谱线是连续的而不是离散的C.洪特规则是针对电子填入简并轨道而言的D.可以用有无自范性来区分晶体与非晶体8.指甲花醌存在于指甲花植物的叶子中,具有抑菌、抗氧化等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指甲花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 B .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面C.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1mol该物质可以消耗9.一种还原剂的阴离子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B.分子极性:C.第一电离能:D.该阴离子中除X外,其他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10.下列实验方案、现象或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或目的A 利用pH计分别测量等浓度的NaClO溶液和NaF溶液的pH 比较HF与HClO的酸性强弱B 向苯和苯酚混合溶液中加入饱和溴水再过滤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C 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和沸石,迅速升温到170℃,并将生成的气体导入酸性溶液 验证生成的气体为乙烯D 先向试管中加入溶液,再滴入5~10滴溶液 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A.A B.B C.C D.D11.某含Ir催化剂可以催化醚与CO反应生成酯,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机理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C.反应过程中Ir元素的成键数目会改变 D.若参与反应会生成乙酸乙酯12.我国科技工作者设计了一套高效光电化学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光照时,光催化电极a会产生和空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装置实现了光能和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B.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会从左向右迁移C.电池工作时,光催化电极a的电势高于催化电极b的电势D.用空穴表示的负极反应为13.科技工作者合成了一种化合物X,可用作光学材料。已知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晶胞参数为apm,其晶胞结构如图1,沿x、y、z轴方向的投影均为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1 图2A.Br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 B.K周围最近的的个数为8C.X中相邻K之间的最短距离为0.5apm D.晶胞密度为14.工业上常使用将水垢中的转化为可溶于酸的。一定温度下,和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的数量级为B.M点条件下,能生成沉淀,不能生成沉淀C.向N点饱和溶液中加适量固体,可由N点变到P点D.转化为的平衡常数K约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15分)锑白(,两性氧化物)可用作白色颜料和阻燃剂。一种从含锑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含有等杂质)中制取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见表。金属离子开始沉淀 1.5 6.3 3.5 4.5完全沉淀 2.8 8.3 4.7 6.5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Sb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S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周期_______族。(2)“溶解”温度应控制在,原因为_______。(3)“还原”过程中被还原的金属离子为_______(填化学符号)。(4)滤饼的主要成分是:,“水解”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水解”过程的pH要适中,_______(填数字)。(5)检验“洗涤”过程中是否将洗净的操作为_______。(6)含锑工业废渣可以通过煅烧“废氟催化剂”得到,的空间结构为三角双锥形()。①中Sb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填标号)。A.sp B. C. D.②同主族的N元素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16.(14分)苯亚甲基苯乙酮()可用作有机合成试剂和指示剂。实验室制备苯亚甲基苯乙酮的装置和步骤如下:步骤Ⅰ:向图示实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2.5mL10%NaOH溶液、7.5mL乙醇和26mmol苯乙酮(),在搅拌下滴入24.5mmol苯甲醛(),控制滴加速率,维持温度在反应。步骤Ⅱ:反应结束后,用冰水浴冷却混合物,冷却结晶,过滤,用冰水洗涤至溶液呈中性,然后再利用少量冷乙醇洗涤,干燥得到粗产品。步骤Ⅲ:将粗产品进行重结晶,可得浅黄色片状晶体产品3.6g。已知:①NaOH溶液是该制备实验的催化剂。②苯乙酮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密度为。③苯甲醛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密度为。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2)量取苯甲醛的仪器最好为_______(填标号)。A.5mL量筒 B.5mL容量瓶 C.碱式滴定管 D.10mL烧杯(3)步骤Ⅰ加入乙醇作溶剂,其原因为_______。(4)该实验的制备原理(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反应温度控制在,不能太高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答两点)。(6)该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7.(15分)阿托品是一种能延缓近视的药品。有机物Ⅰ是阿托品合成的关键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2)A→B的反应所需的试剂和条件分别为_______。(3)Ⅰ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4)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5)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6)上述合成路线中的Ⅰ并不是通过G与M直接酯化生成,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7)芳香族化合物W是苯乙酸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W共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a.能发生银镜反应 b.遇溶液显紫色18.(14分)利用两种温室气体与催化重整可制得合成气(CO和),其反应过程如下:反应Ⅰ:反应Ⅱ:反应Ⅲ:回答下列问题:(1)部分物质的燃烧热如表所示,则,理论上反应Ⅰ的原子利用率为_______%。物质燃烧热(2)(金属Pd负载在(上)催化剂在与催化重整制合成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①下列有关催化剂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___(填标号,多选)。A.能参与化学反应但不改变反应历程B.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C.能增大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数目D.能提高产物选择性,增大反应物平衡转化率②受反应Ⅲ影响,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的活性会降低,主要原因为_______。(3)在温度为、压强为100kPa的条件下,按进料比加入刚性密闭容器中(假设仅发生反应Ⅰ和Ⅱ),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90%,的转化率为95%,则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4)电化学还原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其装置如图所示。双极膜由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组成,中间层的会解离为和。双极膜的右侧为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膜,气体扩散电极a产生乙烯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机密★启用前(新高考卷)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A D C B A C B B C A B C B D15.【答案】(1)五;ⅤA。(2)温度低于,反应速率较慢;温度高于,HCl易挥发(金属阳离子易水解)(3)(4);3.5。(5)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铁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洗净(或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6)①D。②不能。16.【答案】(1)恒压滴液漏斗。(2)A。(3)可以增大反应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或使反应物与NaOH溶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4)(5)反应温度过高,有机物易挥发、副产物较多(6)70.6。17.【答案】(1)丙醇(或异丙醇)(2)浓盐酸、加热(3)酯基。(4)加成。(5)(6)G有酸性、M有碱性,二者直接酯化容易发生“中和”副反应(或酰氯的反应活性高,先生成酰氯,更利于反应的进行)(3分,合理即可)。(7)13。18.【答案】(1);100。(2)①BC(2分,有填错的或填不全的均得0分)。②反应Ⅲ会产生积碳,覆盖在催化剂表面(2分,合理即可)。(3)1.06。(4)阴离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