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工伤 生育
你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知多少?
什么是社保?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PART1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1.建立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
责任主体
建立主体
建立依据
作用:能分散社会层面的风险,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
你不嫁,我不嫁
养老院里蹦恰恰
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稳定功能)
2.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作用):
①“社会减震器”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2.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作用):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②“平衡器”
通过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调节功能)
2.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作用):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③“助推器”
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互助功能)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
保险
社会
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其他社会保障形式
基本保障
补充性社会保障
3.我国社会保障的构成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3.我国社会保障的构成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1)社会保险
社会
保险
地位: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含义:它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等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构成: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工伤 生育
资金来源
保障对象
保障方式
  商业保险是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商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你若安好,我愿备胎到老;你若不好,我是救命稻草。
知识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相关链接)P52
3.我国社会保障的构成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2)社会救助
①含义:它是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
②地位: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内容: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
资金来源
保障对象
保障方式
3.我国社会保障的构成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3)社会福利
目的: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1)含义: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
地位: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保障对象
保障方式
3.我国社会保障的构成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保障对象
保障方式
(1)小王失业期间可从政府处领取失业金。
(2)陈奶奶身患糖尿病,其看病使用国家医保报销。
(3)为满足市民公共文化需求,杭州市全力推进城市书房建设。
(4)消防战士家属获得抚恤。
(5)北方国有企业职工的取暖补贴。
(6)云南地震灾区得到政府救助。
(7)65岁以上老人发放公交免费乘车卡。
(8)对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
社会保险
社会优抚
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练一练:判断下列各项属于哪一类型的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
社会保险
相关链接
社会保障既有经济保障,也有服务保障。
通过货币或有价票证的形式,为国民提供经济援助,满足其基本的生活所需。
通过提供日常照料、医疗护理等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生活保障需求。
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基本保障外,还存在大量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如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
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是在政府指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在城乡一定层次的社区内以全体社区居民为对象,以特殊群体为重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向他们提供福利性服务的一种社会化保障机制。
习近平在《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中指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不足,主要是:制度整合没有完全到位,制度之间转移衔接不够通畅;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没有纳入社会保障,存在“漏保”、“脱保”、“断保”的情况;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待遇差异不尽合理。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覆盖面有待提高,安全网存在漏洞
城乡地区之间有差距,
安全网欠缺公平性
安全网不够统一,享受受阻
PART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怎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全覆盖原则
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①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享有相同的社会保障权益
部分欧洲国家的公民可以享有免费的医疗、悠长的假期、长期的失业救济等.......
疫情爆发了........
启示我们?
2.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适度原则/相匹配原则
量力而行
权责清晰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上述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这提示我们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3.权责统一原则
要做到权责清晰。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同时,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覆盖全民:把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不分城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
城乡统筹:就是要稳步推进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可持续:则是强调制度要着眼长远,安全,可持续。
4.总的要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多层次:以社会保险(五险一金)为主体,社会救助保底层,积极完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
归纳总结: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4.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的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功能
互助功能
社会保险(核心)
课堂小结
社会保障的构成
完善社会保障
调节功能
稳定功能
社会救助(最低)
社会优抚(特殊)
社会福利(最高)
公平公正
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权责清晰
1.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人、2.43亿人、2.99亿人,同比分别增加1423万人、388万人、478万人。2024年1—6月,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1万亿元,总支出3.6万亿元,6月底累计结余8.8万亿元。由此可见( )
①我国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②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③经济发展为社会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④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安全、平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练习
2.社会保障有助于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从而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稳定。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社会保障的建设,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下列名句体现我国社会保障思想的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老有所养,幼有所长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④饥者得食,寒者得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