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思考: 习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什么?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总议题: 如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提高美好生活之质?
议题一: 个人收入分配的制度保障是什么?
议题二: 如何从收入分配中品味到获得感?
议题一: 分好蛋糕的制度保障是什么?
【议学情境】 瞧我一家子
我丈夫是乌鲁木齐经开区某事业单位的职工,每月有工资、奖金、津贴。我弟弟是农民,通过承包本村土地和转让部分承包地的经营权获得一定的收入,另外,他还在县城一家私营企业上班,每月有工资。我姐姐是某私营公司的总经理,年薪50万,出租房屋有一定收入。我妹妹炒股有一定收入,她还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收入。我母亲85岁,每月能领到200多元的养老金。
【议学任务】
①老师一家人的收入有哪些分配方式?有何意义
②老师一家人的收入反映了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我国为什么实行这种分配制度?
③获取收入的途径有哪些?如何区分? 老师一家人的收入途径分别是什么?
成果展示
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议学情境】
小吴拥有3项国家专利,改进过43项设计工艺和23种工艺设备,获得多项奖励,成为公司里响当当的“最富技术工”。
在公司工作的小张,爱好旅游、摄影。她应某网站约请开设个人专栏,分享旅途风光与见闻,受到网友欢迎,收入不菲。
小马听说传销赚钱快,就做起了传销,结果不仅没有发家致富,反而债台高筑,并因触犯法律受到制裁。
分享交流
【议学任务】
讲身边事 学身边人
结合材料和你身边热爱劳动、勤劳致富的实例,说说应该如何致富。
新课堂,我分享,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分享了吗?
1.现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是什么(内容)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为什么(原因)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直接原因
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根本原因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①性质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②内容
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收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1)按劳分配
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承包集体土地自己经营获得的收益。
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
公有制
工资
奖金
津贴
集体经济
注意:分配范围:在公有制经济中
重要性:(效率+公平)
A、效率: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B、公平: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必然性: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③原因(必然性+重要性)
(2)按要素分配
①要素种类
要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②意义
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类别 分配形式
按劳分配 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收入(工资、奖金、津贴)
农民承包土地所得
按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 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
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按资本要素 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
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按土地要素 指出租土地、房屋取得的收入(土地流转收入)
按知识要素 与知识相关的要素参与分配
按技术要素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发明成果转让等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 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按数据要素 信息技术的收集、筛选、加工、处理的“大数据”的收入
正确认识各种分配方式
注意:
①公有制范畴内的分配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工人的工资、奖金、(岗位)津贴,都属于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按资本、技术、管理要素参与分配同样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②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的工资、奖金、(岗位)津贴,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承包土地自己经营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把承包的土地转租给别人获得的租金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1)劳动性收入
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2)财产性收入
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人,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3.我国的居民收入的途径
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开网店、个体工商户。
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人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
其他收入途径
相关链接 P46
(1)劳动的重要性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正确对待劳动
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4.正确认识和对待劳动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我国的分配制度,理解现阶段分配制度实行的客观必然性,认同我国分配制度,坚定制度自信,增强政治认同。
2.通过学习不同的分配方式和收入途径,能结合家庭收入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自居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树立科学精神,增强法治观念。
3.通过学习完善个人分配的政策和措施,积极为实现共富、促进社会公平建言献策,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
议题二:如何从收入分配中品味到获得感?
想一想: 收入分配不公平可能会有什么危害?
新课堂,我思考,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思考了吗?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为此,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总要求)
1.完善收入分配的必要性
难点突破:什么是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
新课堂,我比较,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比较了吗?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分配
手段 市场机制决定(无形的手) 政府宏观调控(有形的手) (税收、政策、法律) 道德、文化、习惯
(温暖的手)
举例 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租金、股息、利息等) 企业向国家交的税收 (如增值税和关税) 税收(如:个人所得税、财产税) 社会保障(如:最低生活保障) 转移支付(如:补贴) 民间捐赠、
慈善事业、自愿行动
【方法点拨】
区分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
新课堂,我比较,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比较了吗?
判断初次分配 、再分配、第三次分配
1.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3.建立企业职工正常工资增长机制
4.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5.加大对农产品的补贴
6.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增加收入
7.提高个税起征点,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8.疫情发生后,博大集团捐款捐物1300余万
初次分配
再分配
初次分配
再分配
再分配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
新课堂,我练习,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总结了吗?
【议学情境】 看看我们村
1.村办企业通过种蔬菜大棚收入大增,但是,村民工资收入没有得到相应提高。2.部分村民依然主要靠种地维持生计,收入较低。
3.村里的孤寡老人、低保户生活状况还有待改善。
4.某一村民不幸得了重大疾病,家里积蓄用完,医保金额不足以负担全部医药费。
合作探究
新课堂,我探究,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探究了吗?
【议学任务】
假如你是村民代表,请你为解决上述问题给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两个同步: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2)在初次分配方面:要提高“两个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3)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左右两个蛋糕,同样切成三份,分配到的蛋糕会一样多吗?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以史为鉴】没有效率为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普遍贫穷。
根本措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为分配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做大蛋糕
①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③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①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②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注意:两个同步对应准确)
根本措施
制度保证
两个同步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做大)
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总结:完善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重点)
原因
措施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现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居民获取收入的途径
正确认识和对待劳动
根本措施
两个同步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
课堂小结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结束语
立志千秋伟业,共创美好未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人民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共同富裕的图景更加壮美,中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画卷稳步铺展,与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愿景不断照进现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