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6第三次 分配
3两个同步
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5规范秩序
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4分配环节
在初次分配方面,①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②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
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1根本措施
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
2制度保证
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 的收入分配制度。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P47-49
7、巩固脱贫攻坚,坚持消除贫困。
①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津贴和奖金。
②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③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开网店、个体工商户。
④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人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无偿受益)
3、我国的居民收入的途径:p46
按劳分配:公+劳动
按劳动要素分配:非公+劳动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范围 公有制经济 公+非公
分配依据 劳动数量和质量 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
意义 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技能,生产力发展,平等社会地位。 活力竞相迸发,源泉充分涌流。
地位 主体 重要组成部分
相同点 都是适应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要求; 都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都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生产力发展
劳动、资本、土地、知识、
技术、管理、数据
如何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怎样分好(要求):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必要性
措施
按生产要素分配
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按劳分配
决定因素
弘扬劳动精神,劳动致富
原因(客观必然性+意义)
地位、内容、形式
构成
意义
制度保障
三次分配
根本举措
两个同步
知识总结:
规范秩序
消除贫困
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p50
2.为什么——我国建立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原因★理解记忆
减震器
重要性
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助推器
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
必要性
平衡器
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稳定功能
调节功能
互助功能
p50
p50最后一段
3.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形式★理解记忆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地位或 特点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 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资金 来源 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 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实现 政府和社会 国家和社会
保障 对象 因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因素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劳动收入来源的劳动者 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 (威胁安全生存的情况) 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 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
保障 方式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 提供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 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
p51-52
知识拓展:社保+商保=生活更美好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性质 自愿的市场行为 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
经营目标 追求利润 保障社会成员的
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经营方式 保险公司经营 由国家经办
费用来源 全部由个人承担 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摊
保障对象 签订保险合同 并按照约定缴费的人 法律规定有权利享受
社会保险的人
保障水平 满足被保险人的 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p51最后
牛刀小试
(1)疫情失业期间可从政府处领取失业金。
(2)烈士家属获得抚恤。
(3)国有企业职工的取暖补贴。
(4)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得到政府救助。
(5)65岁以上老人发放公交免费乘车卡。
(6)对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
社会保险
社会优抚
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判断下列各项属于哪一类社会保障?
聚焦农民工社保问题,探究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之路:
视频:欧洲高福利的困境。对我国完善社保有何启示?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解记忆
要求 具体措施
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全覆盖】 要全面: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有重点: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量力行】 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权责清晰【权责清】 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总要求(目标) 【多层次】 总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 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p53-55
好的社会一定是:
让强者守规矩,让弱者有希望;
让能者有发挥,让贫者有保障;
让恶者有敬畏,让善者有好报。
1.(2023·浙江绍兴·统考二模)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核心的社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
【详解】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核心的社会保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故该观点错误。
2.(2024·浙江·模拟)社会福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
【详解】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
3.(2023·浙江杭州·统考二模)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是我国社会保险的内容之一。( )
【详解】个人养老金是有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 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属于商业保险,不是社会保险。
4.(2023·浙江·模拟)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详解】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是初次分配手段。
易错易混知识点拨
X
X
X
X
5.(2023·山东)近年来,我国医保多项改革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2022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基金支付809.19亿元;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实现医保用药全国范围基本统一;国家集中采购7批29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关于医保改革,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①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积极性
②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筛选创新药进入目录→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
③统一医保用药范围→增加药品报销种类→满足居民高层次保险需求
④药品集中采购→通过市场化机制以量换价→降低居民医疗负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险,不属于社会福利,因此医保改革不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①传导错误。
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险,满足的是居民的基本保险需求,满足居民高层次保险需求的是商业保险,因此,医保改革不能满足居民高层次保险需求,③传导错误。
C
个人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新理念
新体系
有形的手
无形的手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蛋糕底胚
(L1所有制)
做好蛋糕
(L2经济体制)
分好蛋糕
(L4分配保障)
做大蛋糕
(L3经济发展)
本册教材内容也可理解为围绕“蛋糕”展开的
宏观把控
制度
基础
制度
保障
让人民吃好蛋糕
总结提升: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本要求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课)
(2)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二课)
(3)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三课)
(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
(5)坚持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永续和可持续发展。
(6)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7)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
(8)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四课)
(制度+关系+理念+基石+主线+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