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一 金属材料(人教版)九年级下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教学目标化学观念: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来源,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科学思维,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金属的共性和差异性,形成研究一类物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升科学探究及证据推理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技术的应用与冶炼,金属腐蚀,金属回收等问题的探讨,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树立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识,能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金属资源问题。新知导入你知道这些实物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吗?新知导入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新知导入知识点1 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发展(看书完成填空)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金属材料的使用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铝的利用时代和钛合金时代,目前使用最多的三种金属材料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金属合金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铁铝铜解决问题剩下的还要烤几次?解决问题探究新知知识点2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1)共性: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______体,有金属______,有良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特性:常温下,汞是______体;大多数金属为____色,而铜为____色,金为_____色;金属的熔点、硬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固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液银白紫红金黄2.用途:决定物质的用途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性质探究新知3.金属之最(看书抢答)熔点最高的金属──密度最大的金属──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钨锇铝银探究新知1.合金的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_______或_________,形成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2.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它的纯金属比较)(1)抗腐蚀性_________;(2)熔点_________;(3)硬度_________。3.铁合金生铁和钢: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_________,钢的含碳量_________。强低大金属非金属2%~4.3%0.03%~2%知识点3 合金探究新知探究一、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导热性探究新知讨论2:金、银、铂做成各种首饰等,是利用了金属的哪种物理性质。金 属 光 泽探究新知导电性讨论3:铜、铝能加工成导线、能压成薄片,是利用了金属的哪些物理性质。延展性探究新知决定金属的用途的主要因素是金属的性质物质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8-1所提供的信息:1. 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 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有什么后果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 如果镀金怎么样 探究新知1. 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 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有什么后果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 如果镀金怎么样 答:铁的硬度大,铅的硬度小。若菜刀用铅制容易卷刃,而锤子用铅制,很容易变形。答:银在自然界中较少,价格比铜高许多密度大,不易架设。答: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锡丝熔断答:镀铬可增加水龙头的硬度,使其不易变形,不易生锈,使水龙头更美观。镀金更好看,更耐腐蚀,但不经济。探究新知通过以上的讨论,说明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要考虑以下因素:价 格资源美观便利回收环境探究新知2.合金的成分都是金属1.合金一定是混合物3.Fe3O4是合金请你根据合金的定义,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4.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是合金探究二、合金正确,合金是混合物错误,合金也可能有非金属,如生铁错误,四氧化三铁是纯净物,不属于合金错误,合金是金属和金属或非金属通过加热熔合形成的,不是简单的混合。探究新知探究三、合金的性能【实验1】比较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硬铝和铝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画,比较它们的硬度。探究新知性质 比较 现 象 黄铜 铜 硬铝 铝光泽 和 颜色硬度 结论 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回答问题有光泽黄色有光泽紫红色黄铜比铜硬有光泽灰白色有光泽银白色硬铝比铝硬一般情况下,合金比其组分纯金属硬度大探究新知【探究实验2】比较焊锡和锡的熔点。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材料在常温下都是固体B.人类最早大量使用的金属是铁C.金属的性质是决定金属用途的唯一因素D.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铁的合金D【答案】D铁的合金包括生铁和钢;A水银(汞)常温下是液态;B人类最早使用的是铜;C初了金属的性质决定用途,还要考虑价格、资源、回收、污染等方面。课堂练习2.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该过程体现了金属的性质是(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C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故选:C。课堂练习3.我国的矿物种类比较齐全,储量很丰富,但是矿物不能再生。下列能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A.废旧金属不需要回收利用 B.矿物资源无限,可以任意开采 C.寻找金属代用品 D.将铁钉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能保护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故A错误故选:C。课堂练习4.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1)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钨丝 B.不锈钢 C.青铜 D.赤铁矿(2)铜用作导线主要利用铜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3)钠钾合金在室温下为液态,其熔点为﹣11℃,钠的熔点为97.8℃。钾的熔点为63.5℃。比较钠钾合金与钠、钾熔点的差异。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答案】(1)D;(2)导电;(3)合金的熔点比组分金属低;课堂练习5.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C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D “热胀冷缩”现象 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C课堂练习5.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选项说法正确。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能使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课堂总结总结:(1)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它们都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3)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和合金。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的合金,其性能会发生改变。合金具有更为广泛的用途。分层作业巩固性作业1.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 B.Al2O3中Al为+2价 C.硬铝的强度和硬度比铝的大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由图可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故选项错误;B、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Al2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因此Al的化合价应为+3价,故选项错误;C、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因此硬铝的硬度大于铝,故选项正确;D、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O、Si、Al、Fe,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故选项错误;故选:C。分层作业巩固性作业2.下列关于钢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少 B.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C. 纯铁较软,而生铁比铁更软 D. 工业上用高炉炼制出的纯铁B分层作业拓展性作业3.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①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②合金中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④合金一定为混合物;⑤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特性,其中正确的是( )A. ④ B. ①②③C. ③④ D. ③④⑤D分层作业探究性作业1.查阅资料,了解航天领域中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特性和用途,以及我国航天领域中的新型金属材料研究进展,撰写研究报告,并在班内展示、交流。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八单元 课题1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课题 课题金属材料 授课教师 化学 课型 公开课教 材 分 析 本节课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几种重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合金。在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氧气、碳等非金属单质,在此处又学习金属材料,使整个初中的化学教材,既有一定的非金属元素知识,又有一些金属元素的知识,这样,使整个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内容就比较完整了,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全面性。学 情 分 析 从教材内容上看,合金以及金属材料的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知识基础,课标要求也仅为“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故不应过多介绍各种合金材料组成、性质、用途,着力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深挖课外教学资源。核 心 素 养 目 标 1.化学观念: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来源,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2.科学思维,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金属的共性和差异性,形成研究一类物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升科学探究及证据推理能力。 3.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技术的应用与冶炼,金属腐蚀,金属回收等问题的探讨,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树立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识,能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金属资源问题。。教 学 重 难 点 1.重点: (1)引导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在交流学习中认识常见的合金并了解其广泛的用途 2.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 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一、 情境 导入 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 图片中这些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为什么金属如此受青睐?我们共同学习金属材料。 学生回答问题 展示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铜钱、硬币、纪念章等。 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金属的兴趣。二、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任务一:阅读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2-3页,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金属的特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任务二:回答 提问 1. 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相似之处? 2. 选择金属材料通常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 1.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随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2.考虑的因素:用途由什么决定的,还有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提高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密切的联系,得出“物质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这一重要结论。 使学生学会将生活现象与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科学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任务三: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8-1所提供的信息,并查阅有关资料分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莱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的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 如果镀金会怎样 回答: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等多种因素。分组讨论,交流结果。三、合金 1.提问: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回答问题 (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 (2)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 (3)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呢? 2.指导学生分组实验8-1。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 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焊锡,锡、铝的熔化温度。 3.提问:查阅资料,了解焊锡(锡铅合金)和伍德合金(铅、铋、锡和镉组成的合金)的用途。根据教材底页表提供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了解常见合金,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5.查阅资料,了解航天领域中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特性和用途,以及我国航天领域中的新型金属材料研究进展,撰写研究报告,并在班内展示、交流。 1.培养自学能力和知识加工能力 2.培养动手能力,感受合金的优良性能。 3.培养自学能力和知识加工能力。 4.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5.知识拓展,激发学生求知欲三、小结作业 1.总结: (1)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它们都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3)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和合金。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的合金,其性能会发生改变。合金具有更为广泛的用途。 2.课后作业: (1)课后习题+基础训练190-193 (2)查阅资料,了解航天领域中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特性和用途,以及我国航天领域中的新型金属材料研究进展,撰写研究报告,并在班内展示、交流。 总结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四、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 物理性质 1. 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特性: 3.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用途 二.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直观形象,突出本节课重点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符合课改理念、渗透课改精神,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学生掌握化学知识、领悟学习方法、体会学科思想为根本目标。充分利用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使学生体验从已知到未知再回到已知的过程,这就需要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及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来完成。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焊锡和锡及铅的多种性质,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通过让学生展示有关金属材料和常见的合金,阅读“金属之最”和“形状记忆合金”,在家里完成钢的淬火和回火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分层次作业课题1金属材料【基础达标】1.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材料在常温下都是固体B.人类最早大量使用的金属是铁C.金属的性质是决定金属用途的唯一因素D.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铁的合金【答案】D铁的合金包括生铁和钢;A水银(汞)常温下是液态;B人类最早使用的是铜;C初了金属的性质决定用途,还要考虑价格、资源、回收、污染等方面。2.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属于金属单质B.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C.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答案】D3.厉害了,我的国!“中国智慧”“中国制造”誉满全球。 (1)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表演活动,演员穿着高2.35米,重量仅有20斤的熊猫木偶服饰进行轮滑表演(如图1所示)受到全球瞩目。①图中标识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含有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②铜丝线用于连接LED灯,主要是利用其________;铝合金是制作熊猫木偶的材料之一,主要是利用其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2)2018年5月13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首次海试,让世人刮目相看。航母的飞行甲板,既能承受舰载机起降时产生的强烈冲击和摩擦,也能承受舰载机的尾流喷射,还能遭受潮湿盐雾的海洋大气环境侵蚀。由此可推知,制造飞行甲板的材料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三点)。【答案】(1)①塑料 铜丝线(或铝合金)②导电性 密度小、延展性好硬度大、熔点高、抗腐蚀性能强4.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将生石灰与水反应,可得到建筑用的熟石灰 B.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症 C.古籍记载“曾青(天然硫酸铜)得铁则化为铜”的有关反应 D.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化肥,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答案】C。【解答】解:A.将生石灰与水反应,可得到建筑用的熟石灰,即CaO+H2O=Ca(OH)2,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症,即Al(OH)3+3HCl=AlCl3+3H2O,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C.古籍记载“曾青(天然硫酸铜)得铁则化为铜”的有关反应,即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铁,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D.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化肥,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即NH4HCO3NH3↑+CO2↑+H2O,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5.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该过程体现了金属的性质是(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答案】C。【解答】解: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故选:C。6.下列材料主要由合金组成的是( )A.聚乙烯塑料 B.棉花纤维 C.硬铝 D.碳纤维【答案】C。【解答】解:A、聚乙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B、棉花纤维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C、硬铝是铝的合金,故选项正确。D、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C。7.我国的矿物种类比较齐全,储量很丰富,但是矿物不能再生。下列能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A.废旧金属不需要回收利用 B.矿物资源无限,可以任意开采 C.寻找金属代用品 D.将铁钉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答案】C。【解答】解: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能保护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故A错误;B.矿物资源是有限的,要合理开采,故B错误;C.寻找金属代用品,可以节约金属资源,保护金属资源,故C正确;D.将铁钉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钉易生锈,不能保护金属资源,故D错误。故选:C。8.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2年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提倡乘公交车绿色出行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D.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答案】C。【解答】解:A、提倡乘公交车绿色出行既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正确,不合题意;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能节约金属资源,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正确,不合题意;C、多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垃圾的产生,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错误,符合题意;D、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9.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1)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钨丝 B.不锈钢 C.青铜 D.赤铁矿(2)铜用作导线主要利用铜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3)钠钾合金在室温下为液态,其熔点为﹣11℃,钠的熔点为97.8℃。钾的熔点为63.5℃。比较钠钾合金与钠、钾熔点的差异。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答案】(1)D;(2)导电;(3)合金的熔点比组分金属低;【能力提升】10.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 B.Al2O3中Al为+2价 C.硬铝的强度和硬度比铝的大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答案】C。【解答】解:A、由图可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故选项错误;B、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Al2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因此Al的化合价应为+3价,故选项错误;C、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因此硬铝的硬度大于铝,故选项正确;D、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O、Si、Al、Fe,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故选项错误;故选:C。11.科研人员发扬“工匠精神”,自主研发出世界上最薄不锈钢箔——“手撕钢”,其厚度仅为普通打印纸的,是我们国家新兴领域急需的高精尖基础材料。如图,手撕不锈钢箔的过程中,“手撕钢”发生变化的是( )A.组成 B.性质 C.结构 D.形状【答案】D。【解答】解:由题干信息可知,手撕不锈钢箔的过程中,“手撕钢”发生变化的是形状,其组成、性质与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故选:D。12.春秋初期,绍兴一带是南方的一个冶铁中心,其炼铁方法是在1000℃左右的温度下,使木炭和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含较多杂质的海绵铁。其中主要化学反应为:3CO+Fe2O32Fe+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绵铁是一种纯净物 B.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上述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只有2种 D.炼铁过程中,木炭只是作为燃料使用【答案】B。【解答】解: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海绵铁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Fe2O3中,氧元素为﹣2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故B正确;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由化学方程式看出,上述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有3种;故C错误;D、木炭不完全燃烧还可以生成一氧化碳,另外木炭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用于炼铁,木炭不只是作为燃料使用;故D错误;故选:B。13..北京冬奥会场馆中的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它的建设应用了智慧建造技术,减少使用钢材2800吨,采用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环保的制冰技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钢属于铁合金 B.利用干冰人工降雨与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它们的原理相似 C.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应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答案】C。【解答】解:A、钢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具有金色特性的混合物,其中含碳量为0.03%~2%,属于铁合金,故A正确;B、利用干冰人工降雨与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它们的原理相似,都是利用了升华或汽化吸热来实现制冷的目的,故B正确;C、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因此该技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C错误;D、应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的无需使用氟利昂等对臭氧层会产生破坏的物质,符合“绿色奥运”理念,故D正确。故选:C。14.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实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好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答案】A。【解答】解:A、煮沸能将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不锈钢有着优良的抗腐蚀性,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好,故选项说法正确。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5.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C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D “热胀冷缩”现象 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答案】D。【解答】解: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选项说法正确。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能使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6.“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之一是:C+2NiO2Ni+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镍不锈钢的硬度小于纯铁 B.火法炼镍中无污染环境的气体产生 C.含镍不锈钢属于一种铁合金 D.火法炼镍的反应中Ni元素化合价升高了【答案】C。【解答】解:A.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所以含镍不锈钢的硬度大于纯铁,故A错误;B.由反应物的种类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火法炼镍中可能会产生污染环境的一氧化碳气体,故B错误;C.含镍不锈钢属于一种铁合金,故C正确;D.NiO中,镍元素显+2价,Ni是一种单质,其中镍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故D错误。故选:C。17.“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中国航天砥砺奋进,“神舟十四”再探天河!神舟十四号飞船很多部件都用到了哈尔滨制造的铝合金,如轨道舱壳体结构、返回舱侧壁金属壳体等,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飞船的重量。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铝合金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铝合金的优良性能有 (填字母)等。A密度小、硬度大 B.强度高抗腐蚀性差【答案】(1)合混合物;(2)A。【解答】(1)合金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金属与另一种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因此铝合金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2)合金具有硬度大、熔点低的特点,另外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铝合金可用于制造轨道舱壳体结构、返回舱侧壁金属壳体等,可以有效的减轻飞船的重量,说明铝合金还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的特性,故选A;故答案为: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分层次作业课题1金属材料【基础达标】1.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材料在常温下都是固体B.人类最早大量使用的金属是铁C.金属的性质是决定金属用途的唯一因素D.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铁的合金2.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属于金属单质B.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C.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3.厉害了,我的国!“中国智慧”“中国制造”誉满全球。 (1)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表演活动,演员穿着高2.35米,重量仅有20斤的熊猫木偶服饰进行轮滑表演(如图1所示)受到全球瞩目。①图中标识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含有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②铜丝线用于连接LED灯,主要是利用其________;铝合金是制作熊猫木偶的材料之一,主要是利用其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2)2018年5月13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首次海试,让世人刮目相看。航母的飞行甲板,既能承受舰载机起降时产生的强烈冲击和摩擦,也能承受舰载机的尾流喷射,还能遭受潮湿盐雾的海洋大气环境侵蚀。由此可推知,制造飞行甲板的材料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三点)。4.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将生石灰与水反应,可得到建筑用的熟石灰 B.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症 C.古籍记载“曾青(天然硫酸铜)得铁则化为铜”的有关反应 D.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化肥,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5.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该过程体现了金属的性质是(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6.下列材料主要由合金组成的是( )A.聚乙烯塑料 B.棉花纤维 C.硬铝 D.碳纤维7.我国的矿物种类比较齐全,储量很丰富,但是矿物不能再生。下列能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A.废旧金属不需要回收利用 B.矿物资源无限,可以任意开采 C.寻找金属代用品 D.将铁钉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8.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2年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提倡乘公交车绿色出行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D.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9.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1)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钨丝 B.不锈钢 C.青铜 D.赤铁矿(2)铜用作导线主要利用铜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3)钠钾合金在室温下为液态,其熔点为﹣11℃,钠的熔点为97.8℃。钾的熔点为63.5℃。比较钠钾合金与钠、钾熔点的差异。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能力提升】10.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 B.Al2O3中Al为+2价 C.硬铝的强度和硬度比铝的大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11.科研人员发扬“工匠精神”,自主研发出世界上最薄不锈钢箔——“手撕钢”,其厚度仅为普通打印纸的,是我们国家新兴领域急需的高精尖基础材料。如图,手撕不锈钢箔的过程中,“手撕钢”发生变化的是( )A.组成 B.性质 C.结构 D.形状12.春秋初期,绍兴一带是南方的一个冶铁中心,其炼铁方法是在1000℃左右的温度下,使木炭和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含较多杂质的海绵铁。其中主要化学反应为:3CO+Fe2O32Fe+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绵铁是一种纯净物 B.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上述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只有2种 D.炼铁过程中,木炭只是作为燃料使用13..北京冬奥会场馆中的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它的建设应用了智慧建造技术,减少使用钢材2800吨,采用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环保的制冰技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钢属于铁合金 B.利用干冰人工降雨与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它们的原理相似 C.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应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符合“绿色奥运”理念14.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实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好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15.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C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D “热胀冷缩”现象 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16.“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之一是:C+2NiO2Ni+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镍不锈钢的硬度小于纯铁 B.火法炼镍中无污染环境的气体产生 C.含镍不锈钢属于一种铁合金 D.火法炼镍的反应中Ni元素化合价升高了17.“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中国航天砥砺奋进,“神舟十四”再探天河!神舟十四号飞船很多部件都用到了哈尔滨制造的铝合金,如轨道舱壳体结构、返回舱侧壁金属壳体等,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飞船的重量。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铝合金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铝合金的优良性能有 (填字母)等。A密度小、硬度大 B.强度高抗腐蚀性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1 金属材料(教学课件).pptx 8.课题1金属材料?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下.docx 视频1.mp4 视频2.mp4 课题1金属材料 分层次作业(学生版)--人教版(2024)化学九下.docx 课题1金属材料 分层次作业(解析版)--人教版(2024)化学九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