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吉林省“BEST”合作体高三年级六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B D B C D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C C B D C17.1(6 分)(1)共同点:从上到下存在“冷—暖—冷 ”的三层垂直结构(2 分);地面温度均小于 0℃(2 分);均存在逆温层(1 分)和次冻结层(1 分)。不同点:“冰相机制 ”存在暖层,“过冷暖雨机制 ”无暖层(2 分)。(评分细则:分别从共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回答,共同点可从三点中任选两点回 答,满分 4 分,如果学生单方面回答均存在逆温层或次冻结层可给 1 分)。17.2(6 分)由于云顶温度低于—10℃,水成物初始相态为雪花或冰晶(2 分);逆温层为暖层,当 雪花或冰晶下落到逆温层时会完全融化形成雨滴(2 分);当雨滴降落到次冻结层时,因温 度低于 0℃,形成冻雨(2 分)。17.3(4 分)需要有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逆温层(2 分);逆温层下部需要有温度小于 0℃的次冻结 层(2 分)。【分析】本题以冻雨的相关图文材料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逆温、冻雨的形成等知识 点,考查学生的图文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和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8.1(6 分)叶尔羌河上游流量夏季大,冬季小,季节变化大。 (2 分)叶尔羌河上游地区主要受冰川 融水补给,夏季冰川融化量大,流量大;(2 分)冬季气温低,径流量小。 (2 分)18.2(6 分)降水量增多,导致气温偏低(2 分);气温偏低,蒸发减少(2 分) ;冰川融化减少(2 分) ;降 水量增多带来的径流增加量小于因气温降低(或冰川融化减少)引起的径流减小量,故径 流量反而可能减小(2 分)。 (四点任选三点即可)18.3(4 分)近些年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增多,径流量增大,流速加快(2 分) ;冻土融化,地表疏松,易 被侵蚀,沙源增加(2 分) ;冰川消融,冰碛物增多,沙源增加(2 分)。 (三点任选两点即可)19.1(8 分)凉季初期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圣克鲁斯岛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2 分);圣克鲁斯 岛东南部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低(2 分) ;东南信风将寒流冷却的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 (2 分);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2 分);与上部较暖空气形成逆温层,大气 稳定,云雾成层,不易扩散(2 分)。 (五点任选四点即可)。19.2(2 分)19.3(6 分)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圣克鲁斯岛附近海域水温升高,地面(水面)辐射增强,气温 偏高(1 分),热季延长(1 分);热季(赤道低压控制时),降水增多(1 分),对流更加旺 盛,多强对流暴雨,降水的变率加大(1 分);凉季,由于东南信风减弱,不易形成逆温层 (1 分),高地云雾减少,水汽来源减少,降水减少(1 分)。19.4(4 分)减少(1 分) 高温、干旱(1 分) 低温、洪涝(1 分) 温暖(1 分)【分析】本题以南美洲圣克鲁斯岛相关图文材料为背景,涉及雾的形成、厄尔尼诺等 知识点的考查,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思 维。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吉林省“BEST”合作体高三年级六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9 题,共 100 分,共 6 页。考试时间为 75 分 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古观象台(35.8 °N,111.5 °E),距今约 4700年,由 13 根呈半圆形排列的夯土柱组成。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 位,确定节气,安排农耕。图 1 示意陶寺古观测台(原址复制模型)遗址,图 2 为古观象台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小题。图 1 图 21 .夏至日日出方位最接近狭缝 ( )A .4 B .5 C .9 D .122 .冬至日一段时间后的某日观测到日出方位为第 6 个狭缝,此时最可能接近 ( )A .谷雨 B .惊蛰 C .小满 D .清明干旱地区的土壤受蒸发影响,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增加,但在特定情况 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并向下输送,出现浅层土壤湿度大于深层 土壤的现象,这就是逆湿现象。绿洲与沙漠间的热力环流有利于形成逆湿现象。下图为绿洲与沙漠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3-5 小题。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吉林省“BEST”合作体高三年级 六校联考 高三地理试题第 1 页 共 6 页3 .图中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地点是( )A . 甲 B . 乙 C .丙 D .丁4 .有利于形成较强逆湿现象的天气是( )A .背景风较弱,晴朗的白天 B .背景风较弱,晴朗的夜晚C .背景风较强,晴朗的白天 D .背景风较强,晴朗的夜晚5 .干旱地区发生逆湿现象时( )A .土壤表层湿度降低 B .对流运动加强C .不利于植物生长 D .会抑制荒漠化发展下图示意南美洲局部区域(下左图)和图中科伦巴各月降水量及流经该地 的巴拉圭河各月径流量(下右图)。据此完成 6-8 小题。6 .据图推测潘塔纳尔湿地区域( )A .雨林分布广 B .地势较平坦 C .沼泽面积小 D .冻土分布广7 .形成科伦巴夏季降水的大气环流最有可能是( )A .东南信风 B .副热带高压 C .赤道低压 D .东北信风8 .巴拉圭河受湿地影响显著,流经科伦巴河段汛期的水文特征表现为( )A .汛期明显提前 B .河水陡涨陡落 C .洪峰流量变大 D .含沙量减小大规模气流在爬越高原和高山时常常在高山迎风侧受阻,造成空气质量辐 合,形成高压脊;在高山背风侧,则利于空气辐散,形成低压槽。西南低涡是 云贵高原常出现的、生成于对流层中层和低层的气旋。某次西南低涡生成于乌 蒙山东侧,给当地天气带来较大影响。下图示意本次西南低涡形成时的环流形 势。据此完成 9-11 小题。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吉林省“BEST”合作体高三年级 六校联考 高三地理试题 第 2 页 共 6 页9 .在西南低涡控制下,当地易出现( )A .持续晴天 B .气温骤降 C .阴雨天气 D .大风扬沙10 .从动力角度来看,本次西南低涡形成的关键作用可能是西风越过乌蒙山后 在背风坡( )A .动力降压 B .水汽充足 C .下山降温 D .气流上升11 .西南低涡易在图示区域维持较长时间,主要取决于(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地形地势格局C .暖气团势力的强弱 D .水汽输送形势海滩离岸流,也叫回卷流,是一股垂直于海岸流向外海的狭窄而强劲的水 流,多发于沙质海滩的横向沙坝、沟槽等地形区域。某个时刻,在风、波浪、 潮流等作用下,冲向海滩的海水因某种扰动聚集起来,最终大量的海水从较低 的缺口冲出形成离岸流,强劲的水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在此区域活动的人 群拖到外海,造成溺水事件。下图为我国某海域地形图,据此完成 12-14 小题。12 .图示海滩最容易发生离岸流的海域是( )A . 甲 B . 乙 C .丙 D .丁13 .在海滩不幸遇到离岸流,最科学的自救方法是( )A .尽全力逆流游回岸边 B .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C .平行于海岸向两边游 D .下潜到水底走回岸边14 .假如你站在图中岸边沙滩上,会发现离岸流处的海水( )①清澈透明 ②颜色偏黄 ③风平浪静 ④浪花翻卷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下图为 2024 年元旦跨年时刻江苏某同学查询到的太阳和月亮高度轨迹示意 图,该同学在元旦(农历二十)日出时刻观察到了日、月同天景象。据此回答 15-16 小题。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吉林省“BEST”合作体高三年级 六校联考 高三地理试题第 3 页 共 6 页15 .跨年钟声响起时,东半球新年的范围占全球的( )A .5/6 B .2/9 C .1/6 D .1/916 .该同学观察到的日、月同天景象位置示意图是( )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吉林省“BEST”合作体高三年级 六校联考 高三地理试题 第 4 页 共 6 页A .B .C .D .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云顶温度能够决定水成物的初始相态,若云顶温度低于一 10℃,水成物初 始相态为固态,相反,云顶温度大于一 10℃且小于0℃则为过冷水。研究表明 云顶温度、暖层(大于 0℃的逆温层)和次冻结层(小于0℃的冷层)的强度和 厚度均是冻雨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和云顶温度,提出 了冻雨形成两种机制,“冰相机制 ”和“过冷暖雨机制 ”。冷暖气团交汇有利 于冻雨的形成。下图示意冻雨形成的“冰相机制 ”(a)和“过冷暖雨机制 ”(b)。(1)简述两种冻雨形成机制中的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异同特征(6 分)。(2)分析“冰相机制”冻雨的形成过程(6 分)。(3)简述冻雨形成的必要大气温度条件(4 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叶尔羌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坡,流域内发育有丰富的冰川。上游部分基 本由主流克勒青河和支流塔什库尔干河组成, 出山后流经莎车、巴楚等地, 与和田 河汇合后注入塔里木河。近年来, 叶尔羌河上游含沙量有增大的趋势。 下图示意 叶尔羌河上游流域。(1)指出叶尔羌河上游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6 分)(2)研究发现,在多雨的年份, 叶尔羌河上游流量反而可能减小。试对此作出合 理解释。(6 分)(3)分析近些年叶尔羌河上游含沙量增大的气候原因。(4 分)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吉林省“BEST”合作体高三年级 六校联考 高三地理试题第 5 页 共 6 页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海岸以西约 1000 千米的赤道上,受洋流和风的相互 作用,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岛上的气候分 为明显的热季(1-5 月)和凉季(6-12 月)。中央山峰东南坡高地多在凉季出现 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不易扩散。观测表明,近年来厄尔尼诺 事件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圣克鲁斯岛的气候特征,对高地和低地植被造成了不 同的威胁,下图示意圣克鲁斯岛的位置及低地和高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1)分析圣克鲁斯岛中央山峰东南坡高地在凉季初期经常出现云、雾,且不易扩 散的原因(8 分)。(2)在下图方框内将厄尔尼诺发生时的热力环流补充完整(2 分)。(3)说明厄尔尼诺事件对圣克鲁斯岛气候的影响(6 分)。(4)根据我国专家学者的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造成的气候异常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4 分):①东南沿海台风发生次数 (填“增多”或“减少” );②北方夏季易发生 (填“高温、干旱”或“低温、洪涝” ); 南方夏季易发生 (填“高温、干旱”或“低温、洪涝” );③冬季比正常年份 (填“温暖”或“寒冷”)。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吉林省“BEST”合作体高三年级 六校联考 高三地理试题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高三地理答案.docx 9.高三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