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讲 了解生物圈1.(2024·乐山)下图是一种枯叶蝶,其形态、颜色都与周围落叶基本一致,使它不容易被敌害发现,从而增加了生存机会。下列体现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句子中,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柳杉吸收有毒气体 B.森林提高空气湿度C.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D.蚯蚓活动疏松土壤2.科学探究(2024·遂宁)“瑞雪兆丰年”描述了雪对作物的积极影响。关于影响原理,有人提出了“①雪中含有某些物质,这些物质促进作物生长”“②雪冷冻作物,冷刺激促进作物生长”两种观点。某同学以麦苗为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对此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冷冻处理 培养液 培养温度 麦苗长势甲 否 清水 25 ℃乙 否 融雪水 25 ℃丙 是 清水 25 ℃A.上述实验在设计上不合理,违背了单一变量原则B.增加上述实验的重复次数,能提高结果的可靠性C.分析甲、乙两组麦苗长势,能判断观点①的正误D.分析甲、丙两组麦苗长势,能判断观点②的正误3.(2024·滨州)自然界中的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不属于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 )A.树叶在秋冬季节纷纷飘落B.过度放牧会使草场逐渐沙漠化C.在农场中饲养蚯蚓可改善土质D.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4.传统文化(2024·烟台)下列谚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B.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C.肥是庄稼宝,施足又施巧D.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5.新情境(2024·连云港)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十八号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斑马鱼和金鱼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 ( )A.消费者、生产者 B.生产者、消费者C.分解者、消费者 D.分解者、生产者6.(2024·龙东)“草尽兔狐愁”的谚语中蕴含着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狐 B.草→兔→狐→细菌C.狐→草→兔 D.草→兔→狐7.(2024·宜宾)下图为“稻虾共作”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鸟类与害虫有捕食和竞争的关系B.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会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渐增多C.若该食物网中小龙虾过度繁殖,害虫和青蛙的数量会减少D.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来源主要是作为生产者的水稻8.(2024·齐齐哈尔)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9.(2024·聊城)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增加非生物部分即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图中包含4条食物链C.物质和能量在此食物网中都是循环流动的D.若该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图中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鹰10.社会责任(2024·绥化)爱护生物,保护环境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在草原生态系统组成中,草属于 者。 (2)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草→鼠→狐”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 。 (3)以下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 A.草→鼠→蛇→鹰 B.草←鼠←蛇←鹰C.阳光→草→鼠→蛇 D.草→鼠→蛇→细菌(4)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 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5)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说明生物能够不断地 (填“适应”或“影响”)环境。 1.(2024·乐山)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关于该食物网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甲B.戊体内积累毒素最多C.戊与丁只有捕食关系D.总共包含4条食物链2.社会责任(2024·陕西)“稻—鱼—鸭”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是在传统种稻模式下,利用稻田养鱼、养鸭。鱼、鸭可为稻田除草、治虫,其粪便也能肥田。以下关于“生态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能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保护自然资源 ②食物链是:鱼→稻→鸭 ③鱼、鸭粪便被消费者分解 ④可为城市提供农、渔、禽产品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3.(2023·赤峰)某草地生态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生物及相关指标后绘制了部分图示,据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一中共有5条食物链,蛇与鸟都属于最终消费者B.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D代表图一中的草C.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图二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能量流动会沿着图三中丁→丙→甲→乙进行并逐级递减4.(2024·龙东)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1)制订并实施计划实验思路:以 为变量,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装置两侧的中央各放5只鼠妇,静置2分钟;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共统计10次。 (2)实验结果:统计并计算出小组10次数据的 ,发现阴暗处鼠妇数量比明亮处多。 (3)得出结论: 。 (4)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理鼠妇 。 5.(2024·河北)发展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某地积极开发低洼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低洼盐碱地种植的紫花苜蓿不仅长势良好,而且能降低土壤盐碱度,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它既能适应环境,也能 环境。 (2)台田上的小麦和紫花苜蓿,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它们固定的太阳光能,通过 在生物之间传递。 (3)池塘中,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生活在水体上层;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生活在水体上层或中上层。鲢鱼和鳙鱼的种间关系是 。养殖时发现,鲢鱼和鳙鱼的配比为3∶7时,池塘生态系统保持平衡;鲢鱼和鳙鱼的配比为1∶1时,水质受污染程度较高,池塘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有一定限度。 (4)此模式使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了对该生态系统 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加工厂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满足了 的生活需求,提升了低洼盐碱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6.(2024·广安)渠江是一个大型的生态系统,是广安的重要水源之一。如图展示了渠江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回答相关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有 。 (2)图中“蟹”位于第 营养级。 (3)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4)广安市人民政府对渠江设置了禁渔期,其原因之一是生态系统的 有一定限度,过度捕捞容易引起生态失调。 7.新情境(2024·成都)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科学家在空间站搭建了一个含有斑马鱼、金鱼藻和微生物的密闭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空间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图甲是中央电视台相关报道的画面。图乙是地面模拟实验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甲 乙(1)斑马鱼、金鱼藻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以及它们生活的 共同构成生态系统。斑马鱼的生命活动会受到 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该水生生态系统中,斑马鱼呼吸作用产生的 可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斑马鱼的排泄物会被分解者分解成 ,被金鱼藻利用,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又可为斑马鱼提供 等物质,因此斑马鱼和金鱼藻在物质上可形成互相利用的循环。 (3)据报道,我国科学家未来将在空间站搭建成分更复杂、功能更完善的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含有的总能量一定比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少得多,原因是 。除能量流动外,生态系统还具有的重要功能是 。 (4)请简述在空间站内搭建并研究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 。 8.(2024·重庆)光伏发电是一种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塔拉滩原来是风沙肆虐的半荒漠化地区,如今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例。(1)半荒漠化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生态系统的 调节能力弱,影响该地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 (2)安装光伏后,清洁光伏板的水滋润了干涸的土壤,杂草开始肆意生长,影响光伏发电。由于工作人员引羊入站,代替人工除草,在这一创新生态模式中生长的羊被称为光伏羊。羊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排出的粪便会被 分解成无机物进而被植物吸收利用。 (3)为防止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实现生态、经济的双赢,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分时段放牧 B.持续投放更多的羊C.分区域放牧 D.调整光伏板高度以适合羊的活动9.社会责任(2024·龙东)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湿地面积达5 635万公顷,黑龙江也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如扎龙湿地、兴凯湖湿地、七星河湿地等。每年四月,大量候鸟成群结队来繁衍生息,以鱼为食,鱼以虾为食,而虾则以植物为食,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勃勃生机。资料二: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问题。2023年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聚焦于“塑料污染解决方案”,旨在减少全球塑料污染。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的“以竹代塑”倡议有助于全球治理塑料污染,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1)湿地生态系统素有“ ”之称,有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的作用。 (2)资料中,候鸟、鱼、虾、人等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 (3)资料一中,如果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污染, 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在 的体内积累最多。 (4)湿地生态系统中动植物资源越丰富,成分越复杂,其 能力就越强,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结合资料二,为减少全球塑料污染,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 【详解答案】基础夯实1.C 解析: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可见,“柳杉吸收有毒气体”“森林提高空气湿度”“蚯蚓活动疏松土壤”都体现了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而“枯叶蝶形态、颜色都与周围落叶基本一致”和“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A 解析:A.据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冷冻处理和培养液,因变量是麦苗的长势,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甲、乙组为对照时变量为培养液;甲、丙组对照时是否冷冻处理为变量,因此该实验设计合理,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A错误。B.增加实验重复次数,能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B正确。C.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培养液,因变量是麦苗的长势,因此分析甲、乙两组麦苗长势,能判断观点①的正误,C正确。D.甲、丙两组的自变量是冷冻处理,因变量是麦苗的长势,因此分析甲、丙两组麦苗长势,能判断观点②的正误,D正确。故选A。3.A 解析:树叶在秋冬季节纷纷飘落,是树对寒冷环境的适应,A符合题意。B、C、D都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A。4.B 解析:A.“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体现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体现了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C.施肥的目的是给植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无机盐,“肥是庄稼宝,施足又施巧”说明施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未体现生物影响环境,C不符合题意。D.“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体现的是天气对谷子的影响,即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B。5.A 解析:斑马鱼属于消费者,它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金鱼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A符合题意。故选A。6.D 解析:A.食物链中不包括非生物部分,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A错误。B.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细菌属于分解者,B错误。C.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并且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而“狐→草→兔”从消费者开始,同时有箭头由消费者指向生产者,C错误。D.该食物链能正确表示生产者草与消费者兔、狐的捕食关系,故D正确。故选D。7.B 解析:A.题图中的食物链有:①水稻→害虫→小龙虾;②水稻→害虫→青蛙→蛇;③水稻→害虫→鸟类→蛇;④水稻→鸟类→蛇,共4条。鸟类与害虫有箭头连接表示有捕食关系,鸟类与害虫还有共同的食物水稻,因此也有竞争关系,A正确。B.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会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渐减少,B错误。C.若食物网中小龙虾过度繁殖,害虫的数量会因小龙虾数量的增加而减少,当害虫数量减少以后,以害虫为食的青蛙的数量也会减少,C正确。D.水稻作为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为其他生物类群提供食物和能源,D正确。故选B。8.B 解析:B.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B符合题意。故选B。9.D 解析: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因此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A错误。B.题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B错误。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错误。D.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毒物质含量越高。鹰在该食物网中营养级别最高,则体内的重金属积累最多,D正确。故选D。10.(1)生产 (2)狐 (3)A(4)生物圈 水 (5)适应能力提升1.B 解析: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光能),A错误。B.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级富集积累。在该食物网中,戊营养级别最高,体内积累毒素最多,B正确。C.戊与丁都以己为食,二者之间有竞争关系;戊又以丁为食,二者之间有捕食关系,C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该食物网中具有的食物链有:甲→乙→丙→丁→戊、甲→己→戊、甲→己→丁→戊,共3条,D错误。故选B。2.A 解析:①在该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中,鱼和鸭可以帮助控制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减少了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从而保护了自然资源,①正确。②在该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中,稻是生产者,鱼和鸭是消费者。因此,正确的食物链应该是稻→鱼→鸭,②错误。③鱼和鸭的粪便不是被消费者分解,而是被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分解,这些分解者将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再供植物吸收利用,③错误。④该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可以在同一块农田里同时生产农作物、鱼类和家禽,为城市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农产品,④正确。可见,①④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3.D 解析:A.图一有2条食物链:草→虫→鸟、草→虫→青蛙→蛇,蛇与鸟都属于最终消费者,A错误。B.图二中D代表分解者,A代表生产者,B、C代表消费者,B错误。C.图二缺少非生物部分,C错误。D.根据图三可知,甲、乙、丙、丁的食物关系为丁→丙→甲→乙,而能量随食物链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正确。故选D。4.(1)光 (2)平均值(3)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4)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们生长的自然环境中5.(1)影响 (2)生产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3)竞争 自动调节能力(4)物质 人们(人或人类)6.(1)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二、三(3)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鱼→白鹭(4)自动调节能力7.(1)(无机)环境 水(2)二氧化碳 无机物(或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氧气、有机物(3)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或信息传递)(4)研究空间环境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稳定性的影响,为未来建立更加完善的太空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空间环境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空间环境对动植物的影响,为人类深入探索并利用太空增加可能性;对人类实现地外长期生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8.(1)自动 水、光、风、土壤(2)消费者 分解者(或细菌、真菌)(3)B9.(1)地球之肾 (2)消费(3)候鸟 (4)自动调节(5)不使用塑料制品(不乱扔塑料垃圾或以竹代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