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Section A (1a - 1c) 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Section A (1a - 1c) 说课稿

资源简介

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Section A (1a - 1c) 说课稿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人教版九年级英语 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Section A (1a - 1c)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的话题是“习俗与礼仪”,通过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交礼仪、文化习俗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学会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得体地表现自己,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Section A (1a - 1c)作为本单元的起始部分,主要呈现了一些常见的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如握手、亲吻、鞠躬等,并通过听力和口语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 be supposed to 这一结构来描述应该做的事情,为后续深入学习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奠定了基础。 2. 教学内容 1a 部分通过图片展示了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相应的礼仪名称,激活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引出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 bow, kiss, shake hands 等。 1b 是听力练习,学生将听到有关不同国家人们初次见面时礼仪的对话,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将国家与对应的礼仪进行匹配,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1c 是口语练习,学生根据 1a 和 1b 的内容,模仿听力中的对话,运用 be supposed to 结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描述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对英语学习有了自己的方法和习惯,并且对世界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日常行为和社交的英语表达,但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以及如何用英语准确地描述这些习俗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强化。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喜欢参与课堂互动活动,但在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结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拼写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 bow, kiss, shake hands, be supposed to 等。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be supposed to 结构的用法,能够用该结构描述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人们应该做的事情。 学生能够听懂有关不同国家见面礼仪的简单对话,并获取关键信息,完成听力任务。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 be supposed to 结构进行角色扮演,就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展开简单的口语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图片展示、情境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采用听力训练、口语练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习俗的尊重和理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能够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学习,如 bow, kiss, shake hands, be supposed to 等。 be supposed to 结构的理解和运用,包括其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的构成及用法。 听懂有关不同国家见面礼仪的听力材料,并获取关键信息。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关于不同国家见面礼仪的口语交流。 2. 教学难点 be supposed to 结构与 should 的区别及在不同语境中的准确运用。 引导学生在口语表达中自然流畅地运用所学词汇和结构,避免出现中式英语的表达。 五、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创设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如模拟不同国家的见面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任务型教学法 设计一系列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任务,如听力任务、口语任务、小组讨论任务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直观演示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展示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见面礼仪,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4. 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协作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六、教学过程 1. Lead-in(5 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不同国家人们见面打招呼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What do you see in the video How do people greet each other in different countries ”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话题——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 2. Presentation(10 分钟) 教师展示 1a 中的图片,依次介绍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如“In the United States, people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when they meet for the first time.”同时教授重点词汇 bow, kiss, shake hands 等,让学生跟读并模仿教师的发音和动作,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教师讲解 be supposed to 结构的用法,通过例句展示其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的构成,如: 肯定句:You are supposed to bow in Japan.(在日本你应该鞠躬。) 否定句:You aren’t supposed to kiss in China.(在中国你不应该亲吻。) 疑问句:Are you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in Brazil (在巴西你应该握手吗?)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造句练习,巩固 be supposed to 结构的用法,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和纠正。 3.Listening(10 分钟) 教师播放 1b 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先整体听一遍,了解对话的大致内容。然后播放第二遍,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将国家与对应的见面礼仪进行匹配。听力结束后,教师与学生核对答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教师再次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跟读,模仿听力中的语音语调,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 4. Practice(10 分钟)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 1c 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 A 选择一个国家,学生 B 询问在该国初次见面时应该怎么做,学生 A 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回答。例如: A: 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when you meet someone for the first time in France B: We are supposed to kiss on both cheeks. 教师巡视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尽量运用所学词汇和结构进行表达,并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他们的对话,其他学生进行观看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5. Summary(5 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汇、短语和 be supposed to 结构的用法,总结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强调跨文化交际中尊重文化差异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了解更多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6. Homework(5 分钟) 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资料,并用 be supposed to 结构写一篇短文介绍这些习俗,下节课进行分享。 要求学生背诵 1a 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以及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句型。 七、教学评价 1. 形成性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度、发言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在听力、口语练习环节,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口语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馈。 2. 终结性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如短文写作的质量、词汇和句型的运用准确性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八、板书设计 我将采用主板书和副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板书设计。主板书主要呈现本节课的重点词汇、短语和 be supposed to 结构的用法,以及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示例,如下: 重点词汇、短语: bow, kiss, shake hands, be supposed to be supposed to 结构: 肯定句:Sb. is/are supposed to do sth. 否定句:Sb. isn’t/aren’t supposed to do sth. 疑问句:Is/Are sb. supposed to do sth. 不同国家见面礼仪示例: In the US - shake hands In Japan - bow In France - kiss on both cheeks 副板书则用于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发言、小组讨论的要点、重要的例句以及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回顾和讲解,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