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心中有数上职场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1.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重点) 2.明确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3.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逐步养成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重点) 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的权利(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______,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__________的约定支付报酬。(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职工每日工作____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______。我国还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__________。想一想:在劳动者自愿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随意增加工作时间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____________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__________,这就是社会保险。(5)劳动者还享有__________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想一想:劳动者可以跟用人单位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劳动者的义务(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是__________、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2)义务的内容①完成__________。②提高__________。③执行______________规程。④遵守__________和职业道德。二、清清楚楚维权1.劳动争议的含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__________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想一想:所有劳动争议都是由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引起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1)协商和解: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__________,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__________协议。(2)申请调解①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____________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__________,签订调解协议书。③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________。(3)劳动仲裁①含义: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________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②条件: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______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③效力:仲裁裁决具有____________,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提起诉讼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__________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______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想一想:当劳动者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最有效的维权方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意味着不能加班加点。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利益的前提基础是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所有纠纷都属于劳动争议。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协商、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出现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题1:权利义务应明晰,明明白白工作[情境]王某某与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内容如下。劳动合同书甲方:某某公司乙方:王某某甲乙双方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一、乙方被甲方录用后,需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甲方的荣誉和利益,保守商业机密。二、乙方如违反劳动纪律,甲方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乙方在工作中发生一切工伤事故一概由乙方本人负责。三、工资薪酬:每月3 000元。四、福利待遇:依据个人意愿决定是否购买社保。五、工作时间:每天工作9小时,月休6天。六、本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续订。如乙方违约,则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甲方赔偿。七、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甲方(盖章)乙方(盖章)签订日期:××年×月×日任务 小组讨论:该劳动合同规定的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是否合理?该合同侵犯了王某某的哪些权利,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归纳 明确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3)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议题2:维护权利有途径,清清楚楚维权[情境1]李某于 2018年1月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双方约定终止日期为2023年3月31日。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未续签,但李某仍继续在公司工作。直到2023年4月28日,公司向李某发出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表示不再与李某续订劳动合同,公司将李某的工资支付至2023年5月。李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7 000元。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要求公司支付李某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5 000元。任务1 小组讨论:上述裁决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李某对仲裁裁决不服,应该怎么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2]小吴于2022年6月入职某科技公司,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月工资为8 000元,工作时间执行该公司规章制度相关规定: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2个月后,小吴以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律规定上限为由拒绝超时加班安排,该公司即以小吴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小吴向人民法院起诉,但被人民法院裁定依法驳回起诉。任务2 小组讨论:人民法院为什么不支持小吴直接起诉维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归纳1.区分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条件 劳动纠纷 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 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地位 不是必经程序 不是必经程序 必经程序 最后一道防线解决机构 ①当事人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②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 ①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②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人民法院(司法性质)效力 有约束力 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但是没有强制力 有法律约束力也有强制力 有法律约束力也有强制力特点 基层、萌芽 成本低、及时灵活 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 定分止争2.解决劳动争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买卖、租赁和借贷等关系,不属于劳动争议。(2)和解协议和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3)协商解决和调解都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劳动者可以直接提请劳动争议仲裁。(4)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所以劳动者不能随意越过仲裁这一关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人民法院是不会受理的。(5)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当事人没有异议就必须履行;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让人民法院作出公正的判决。(6)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这些途径并不仅仅是劳动者的维权途径,也是用人单位的维权途径。考向一 劳动者的权利[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1 (2023·长春高二期末)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曾说过,为权利而斗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下列对我国法律规定的劳动者主要享有的权利理解正确的是( )①保证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②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③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规定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使劳动者从事有职业危害的作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向二 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2 (2023·山东高考)甲公司与彭某的劳动合同约定“公司每月为彭某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由彭某向公司全额支付补偿,否则暂停发放下月工资”。后彭某不满到手的工资太少,遂又在乙公司兼职销售直播,每晚直播3小时,时段和专勤事宜由乙公司统一安排。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彭某有权主张与甲公司合同中的“全额支付补偿”条款无效②甲公司只要发现彭某为乙公司直播,就有权直接解聘彭某③彭某应与乙公司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双方劳动关系自合同生效之日起建立④如果甲公司暂停向彭某发放工资,则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支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例3 (2023·广东高考)甲公司与王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期限为2年,每周休息1天,若遇公司业务繁忙,须无条件接受安排,每2周休息1天。公司公布施行的《安全生产规程》要求员工注意安全,否则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害,公司概不负责。王某入职3个月后因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司遂解除其劳动合同。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②公司与王某关于休息时间的约定违法③《安全生产规程》有关工伤的规定合法④劳动合同既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三 劳动者的维权途径和方式[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4 (2024·海口一模)某餐厅开业前公开招聘,蔡某与其签订了劳动合同。由于餐厅竣工日期一拖再拖而迟迟未开业,在此期间,餐厅拒发工资。蔡某提出要解除劳动合同,并提交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申请,但却遭到了餐厅拒绝。为了维权,蔡某可以( )①直接起诉,要求解除劳动合同②申请仲裁,须在知情后30日内申请③友好协商,与餐厅达成和解协议④申请调解,与餐厅达成调解协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精析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一、1.(1)回报 劳动合同 (2)八 一日 工资收入想一想:不可以。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随意增加。(3)劳动安全卫生 (4)物质帮助 (5)平等就业想一想:不可以。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根据法律规定,凡是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当事人没有任意选择的权利,不能自行协商。2.(1)相辅相成 (2)①劳动任务 ②职业技能③劳动安全卫生 ④劳动纪律二、1.劳动合同想一想:不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这些争议既可能由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引起,也可能由劳动者未履行劳动义务损害用人单位权益引起。2.(1)协商 和解 (2)①调解委员会 ②调解协议③约束力 (3)①第三方 ②一年 ③法律约束力(4)①不予受理 ②十五想一想:不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比较高。劳动者维权的方式除了诉讼之外,还有协商、调解、劳动仲裁等,应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权方式。易错矫正1.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2.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利益的前提基础是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依据是依法签订劳动合同。3.并非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所有纠纷都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除此之外的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4.协商、调解并非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5.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议题1 (1)不合理。(2)该劳动合同侵犯了王某某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该合同中用人单位还免除了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因为该合同中未约定甲方违约责任、没有为乙方购买社会保险等必备条款,而且只规定了乙方的义务,没有相应的权利。议题2 任务1 上述裁决属于劳动争议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李某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任务2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小吴与公司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小吴未经仲裁不能直接提起诉讼。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C [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①错误;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④错误。]例2 B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用人单位必须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甲公司让彭某向公司全额支付社保和公积金的行为违法,因此彭某有权主张与甲公司合同中的“全额支付补偿”条款无效,①正确。彭某不满到手的工资太少,遂在乙公司兼职销售直播,此兼职行为如果不影响彭某与甲公司的合同约定,甲公司无权直接解聘彭某,②排除。双方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并非补签书面劳动合同生效之日起建立,③错误。用人单位如果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因此,如果甲公司暂停向彭某发放工资,则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支付,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例3 A [王某入职3个月后因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公司与王某关于休息时间的约定违法,侵犯了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①②符合题意。劳动保护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公司“要求员工注意安全,否则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害,公司概不负责”,这一规定不合法,③排除。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例4 D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蔡某应该在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所以蔡某如果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受理,①②说法错误。](共43张PPT)心中有数上职场课时2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课标要求: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1.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重点)2.明确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3.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逐步养成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重点)学习目标内容索引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1.劳动者的权利(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____,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_________的约定支付报酬。(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职工每日工作___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_____。我国还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_________。一、明明白白工作回报劳动合同八一日工资收入想一想在劳动者自愿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随意增加工作时间吗?提示 不可以。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随意增加。(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_____________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_________,这就是社会保险。(5)劳动者还享有_________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劳动安全卫生物质帮助平等就业想一想劳动者可以跟用人单位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吗?提示 不可以。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根据法律规定,凡是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当事人没有任意选择的权利,不能自行协商。2.劳动者的义务(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是_________、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2)义务的内容①完成_________。②提高_________。③执行_____________规程。④遵守_________和职业道德。相辅相成劳动任务职业技能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纪律1.劳动争议的含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_________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二、清清楚楚维权劳动合同想一想所有劳动争议都是由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引起的吗?提示 不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这些争议既可能由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引起,也可能由劳动者未履行劳动义务损害用人单位权益引起。2.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1)协商和解: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_____,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_____协议。(2)申请调解①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__________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_________,签订调解协议书。③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_______。协商和解调解委员会调解协议约束力(3)劳动仲裁①含义: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_______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②条件: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_____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③效力:仲裁裁决具有___________,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方一年法律约束力(4)提起诉讼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_________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_____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予受理十五想一想当劳动者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最有效的维权方式吗?提示 不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比较高。劳动者维权的方式除了诉讼之外,还有协商、调解、劳动仲裁等,应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权方式。1.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意味着不能加班加点。纠正: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2.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利益的前提基础是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纠正: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利益的前提基础是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依据是依法签订劳动合同。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所有纠纷都属于劳动争议。纠正:并非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所有纠纷都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除此之外的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4.协商、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纠正:协商、调解并非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5.出现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纠正: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返回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王某某与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内容如下。劳动合同书甲方:某某公司乙方:王某某甲乙双方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一、乙方被甲方录用后,需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甲方的荣誉和利益,保守商业机密。二、乙方如违反劳动纪律,甲方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乙方在工作中发生一切工伤事故一概由乙方本人负责。议题1:权利义务应明晰,明明白白工作情境三、工资薪酬:每月3 000元。四、福利待遇:依据个人意愿决定是否购买社保。五、工作时间:每天工作9小时,月休6天。六、本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续订。如乙方违约,则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甲方赔偿。七、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甲方(盖章)乙方(盖章)签订日期:××年×月×日任务 小组讨论:该劳动合同规定的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是否合理?该合同侵犯了王某某的哪些权利,并说明原因。提示 (1)不合理。(2)该劳动合同侵犯了王某某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该合同中用人单位还免除了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因为该合同中未约定甲方违约责任、没有为乙方购买社会保险等必备条款,而且只规定了乙方的义务,没有相应的权利。明确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3)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李某于 2018年1月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双方约定终止日期为2023年3月31日。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未续签,但李某仍继续在公司工作。直到2023年4月28日,公司向李某发出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表示不再与李某续订劳动合同,公司将李某的工资支付至2023年5月。李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7 000元。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要求公司支付李某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5 000元。议题2:维护权利有途径,清清楚楚维权情境1任务1 小组讨论:上述裁决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李某对仲裁裁决不服,应该怎么办?提示 上述裁决属于劳动争议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李某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小吴于2022年6月入职某科技公司,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月工资为8 000元,工作时间执行该公司规章制度相关规定: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2个月后,小吴以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律规定上限为由拒绝超时加班安排,该公司即以小吴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小吴向人民法院起诉,但被人民法院裁定依法驳回起诉。情境2任务2 小组讨论:人民法院为什么不支持小吴直接起诉维权?提示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小吴与公司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小吴未经仲裁不能直接提起诉讼。1.区分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条件 劳动纠纷 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 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地位 不是必经程序 不是必经程序 必经程序 最后一道防线解决机构 ①当事人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②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 ①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②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人民法院(司法性质)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效力 有约束力 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但是没有强制力 有法律约束力也有强制力 有法律约束力也有强制力特点 基层、萌芽 成本低、及时灵活 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 定分止争2.解决劳动争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买卖、租赁和借贷等关系,不属于劳动争议。(2)和解协议和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3)协商解决和调解都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劳动者可以直接提请劳动争议仲裁。(4)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所以劳动者不能随意越过仲裁这一关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人民法院是不会受理的。(5)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当事人没有异议就必须履行;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让人民法院作出公正的判决。(6)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这些途径并不仅仅是劳动者的维权途径,也是用人单位的维权途径。返回知识小结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2023·长春高二期末)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曾说过,为权利而斗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下列对我国法律规定的劳动者主要享有的权利理解正确的是①保证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②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③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规定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使劳动者从事有职业危害的作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向一 劳动者的权利√[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①错误;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④错误。考向二 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2 (2023·山东高考)甲公司与彭某的劳动合同约定“公司每月为彭某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由彭某向公司全额支付补偿,否则暂停发放下月工资”。后彭某不满到手的工资太少,遂又在乙公司兼职销售直播,每晚直播3小时,时段和专勤事宜由乙公司统一安排。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彭某有权主张与甲公司合同中的“全额支付补偿”条款无效②甲公司只要发现彭某为乙公司直播,就有权直接解聘彭某③彭某应与乙公司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双方劳动关系自合同生效之日起建立④如果甲公司暂停向彭某发放工资,则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支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用人单位必须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甲公司让彭某向公司全额支付社保和公积金的行为违法,因此彭某有权主张与甲公司合同中的“全额支付补偿”条款无效,①正确。彭某不满到手的工资太少,遂在乙公司兼职销售直播,此兼职行为如果不影响彭某与甲公司的合同约定,甲公司无权直接解聘彭某,②排除。双方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并非补签书面劳动合同生效之日起建立,③错误。用人单位如果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因此,如果甲公司暂停向彭某发放工资,则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支付,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例3 (2023·广东高考)甲公司与王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期限为2年,每周休息1天,若遇公司业务繁忙,须无条件接受安排,每2周休息1天。公司公布施行的《安全生产规程》要求员工注意安全,否则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害,公司概不负责。王某入职3个月后因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司遂解除其劳动合同。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②公司与王某关于休息时间的约定违法③《安全生产规程》有关工伤的规定合法④劳动合同既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王某入职3个月后因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公司与王某关于休息时间的约定违法,侵犯了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①②符合题意。劳动保护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公司“要求员工注意安全,否则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害,公司概不负责”,这一规定不合法,③排除。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考向三 劳动者的维权途径和方式[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4 (2024·海口一模)某餐厅开业前公开招聘,蔡某与其签订了劳动合同。由于餐厅竣工日期一拖再拖而迟迟未开业,在此期间,餐厅拒发工资。蔡某提出要解除劳动合同,并提交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申请,但却遭到了餐厅拒绝。为了维权,蔡某可以①直接起诉,要求解除劳动合同②申请仲裁,须在知情后30日内申请③友好协商,与餐厅达成和解协议④申请调解,与餐厅达成调解协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蔡某应该在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所以蔡某如果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受理,①②说法错误。返回达标检测2 心中有数上职场(分值:50分)选择题1~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2024·邢台高二下期中)2023年5月,张某入职某外卖公司,公司为其投保团体意外险,但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未提供任何劳动防护用品。同年12月,张某在配送过程中意外发生交通事故,虽然保险公司向张某支付了相关医疗费用,但该外卖公司否认与张某存在劳动关系,导致张某无法向相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从本案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张某的权益将得不到保障②该公司侵犯了张某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④为有效维权,张某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3年,张某入职某汽车公司,在生产车间负责产品调试工作。张某怀孕后,提出生产车间污染严重不利于胎儿发育,要求调岗。公司以张某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在本案中,该公司( )①侵犯了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的权利②有权以张某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③违反了劳动法关于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④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年春招时,某游戏公司向小新抛出了橄榄枝,合同上有如下内容:双方一致同意不参加社会保险,甲方(公司)就此每月补偿乙方(小新)2 000元;乙方每日工作时间为上午9点至晚上9点,每周工作六天(996工作制);入职一年内不能怀孕。关于合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者同意不参加社会保险不违反劳动法B.996工作制侵犯了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C.入职一年内不能怀孕,虽不合理但合法D.如双方自愿签订该合同,则该合同合法有效4.某医院120驾驶员许某某多次以路滑等事由故意推诿出车。事后医院作出《关于院前急救推诿出车事件处理情况的通报》,认定事件直接责任人许某某多次故意推诿出车,性质恶劣、情节严重,丧失基本职业道德。该医院通知许某某解除劳动合同。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医院没有权利与许某某解除劳动合同②许某某未履行遵守职业道德的义务③许某某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④许某某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阿秀所在的公司经常要求员工加班。一天,公司接了一个大项目,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加班4小时,否则扣发当日工资。坚持几天后阿秀觉得身体不适,有一天只加班2小时就回家了,月底发工资时发现被扣了一天工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司无权要求员工加班,阿秀的休息休假权利被侵犯②公司可根据需要自行延长劳动时间,但应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③阿秀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和休息休假的权利都被侵犯④阿秀如果可与单位达成和解协议,就不用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连云港高二下期中)陈某与H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于2023年6月到期。2023年5月,H公司向各部门及陈某本人发出通告,以陈某严重违反公司管理规定为由,对陈某予以辞退。陈某认为H公司单方解除合同系违法行为,双方就此发生争议。本案中陈某( )①违背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②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③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④可直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陈云在一家棉纺织企业上班,因工伤与厂方达成和解协议,厂方一次性补偿给她6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管陈云对该和解协议满意与否,她都必须遵守B.如果陈云对该和解协议感到不满意,她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解决问题C.陈云感觉不满意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D.和解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具有强制执行力8.H公司与刘某订立为期三年的货物运输服务合作协议,约定刘某每日必须在公司平台签到,接受平台派单且至少完成4单,包月运输服务费6 000元,无故拒单则需扣减部分服务费。刘某按公司管理规定提供了服务,但一年后公司因调整运营规划提前终止合作关系,刘某主张公司应当支付经济补偿。本案中( )①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无须支付经济补偿②公司对刘某存在劳动管理行为,构成法定用工事实③刘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也可以直接提起劳动诉讼④刘某如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为切实保障快递员群体工伤保险权益,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邮政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本市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这( )①体现了我国劳动法的特殊劳动保护原则②说明我国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③是分散企业用工风险、保障职工权益的重要措施④表明我国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4·孝感高二下期中)王某进入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实习,从事配件三包的工作。王某不愿缴纳社会保险费,还主动写下了“本人自愿不缴纳社会保险,由此产生的所有后果由本人承担”的声明,于是公司没有为王某缴纳社会保险费。后王某因公致残,要求公司给予相关待遇,公司以王某的声明为由拒绝给予赔偿。王某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本案中( )①公司侵犯了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②公司应为没有给王某缴纳社保承担责任③王某不能单方面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④公司若不服仲裁裁决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李某入职一家科技公司,从事软件设计工作。公司将其送至国外培训三个月,约定提供专项培训后,必须为公司服务五年,签订服务期协议。协议中,双方约定五万元违约金。李某学成归来服务三年后跳槽。人民法院判决李某支付违约金。这是基于( )①劳动合同是明确劳动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②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应当平等③劳动者享有权利的同时,应承担相应义务④产生法律效力的有效合同条款,不得变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尹某某入职某家具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在随后的工作中,因尹某某设计失误,公司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事情发生后,尹某某主动提出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并于9月离职。截至离职时,某家具公司尚拖欠尹某某工资39 149.5元未予支付。为讨要工资,尹某某打算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在本次事件中( )①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双方争议的必经程序②尹某某给公司造成损失,不应再向其支付工资③尹某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④该家具公司侵害了尹某某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王某突然接到公司通知,因企业效益下滑,要降低其工资。王某向公司提出异议后,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只收到一份象征性的赔偿方案。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王某可以选择的措施有( )①申请劳动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解决与公司进行协商③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单位支付合理补偿金④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仲裁,通过仲裁解决争议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4月29日下班后,电焊工王某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公司,主管要求他留下加班。王某表示自己身体不适,忙了一天了,不适宜继续工作。主管坚持要求王某加班,王某没有理睬,径自离去。5月6日,公司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5月7日,王某向当地劳动部门反映情况,要求公司赔偿其经济损失。7月9日,该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公司支付王某违约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0 539.6元。在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公司觉得很“冤枉”,向该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你认为公司“冤枉”吗?为什么?(6分)(2)此案例对劳动者有什么启示?(5分)答案精析1.C [张某配送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外卖公司虽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权益将得到保障,①排除。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排除。]2.D [材料涉及的是张某怀孕要求调岗,而公司以此为由解除与张某的合同,未体现侵犯劳动者社会保险的权利,①不符合题意;张某怀孕处于身体特殊期,提出调岗属于合理诉求,公司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合同,②错误;国家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张某怀孕不适合在污染严重的车间工作,公司应当给予人文关怀,保护张某的劳动安全,因此,该公司违反了劳动法关于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③④符合题意。]3.B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劳动者同意不参加社会保险也违反劳动法,A错误。依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996工作制明显侵犯了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B正确。 “入职一年内不能怀孕”的规定侵犯了员工的生育权,违反了法律规定,既不合理也不合法,C错误。尽管双方自愿签订,但该合同多项条款违法,属于无效合同,D错误。]4.C [符合法定情形,如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等,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①错误;许某某多次以路滑等事由故意推诿出车,这说明许某某未履行遵守职业道德的义务,②正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因此,许某某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③正确;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错误。]5.D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或休假时间的回报,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①②不符合题意。]6.B [材料中指出H公司在距与陈某合同到期的前一个月单方面发布辞退陈某的通知,由此产生纠纷,材料没有涉及陈某是否履行义务,故①不选。本案涉及的是劳动纠纷,劳动纠纷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若不服才可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④错误。]7.B [根据法律规定,和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陈云对该和解协议不满意,陈云可以选择不遵守,A错误;陈云因工伤与厂方达成和解协议,如果陈云对该和解协议感到不满意,她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解决问题,B正确;如果陈云对该和解协议感到不满意,陈云应该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C错误;和解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和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和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D错误。]8.D [虽然双方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H公司与刘某订立为期三年的货物运输服务合作协议,二者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应获得相应补偿,①错误;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错误。]9.C [特殊劳动保护原则针对的群体是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等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认可保护对象,①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保障快递员群体工伤保险权益,这体现的是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而未体现享有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④排除。]10.A [当事人都可以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本案中王某能单方面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③不选。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不能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不选。]11.B [材料与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应当平等无关,②不选;产生法律效力的有效合同条款,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④不选。]12.D [协商和调解是当事人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①错误,③正确;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如果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用人单位不能因劳动者过错而拒付工资报酬,②错误,④正确。]13.C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劳动争议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①排除;要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而不是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仲裁,④排除。]14.(1)不冤枉。①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用人单位安排加班要征得劳动者的同意。王某身体不适,继续工作有害身体健康,有权拒绝加班,该公司强迫其加班是违法行为。②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该公司单方面解除合同,应该承担违约责任。(2)①劳动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权利,不能忍气吞声。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劳动者要以合法的途径和方式维权,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单元 第七课 课时2 心中有数上职场 学案(含答案).docx 第三单元 第七课 课时2 心中有数上职场.pptx 第三单元 第七课 达标检测2 心中有数上职场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