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解析三大诉讼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 1.明确诉讼的含义,理解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理解并区分诉讼的特点,能够根据具体案例信息判断出诉讼的具体特点。(重点) 3.明确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差异,能够在生活中根据相关案例选择不同的诉讼类型。(重点) 一、诉讼及其特点1.诉讼(1)含义: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__________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2)地位: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__________。想一想:到人民法院打官司是丢人的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诉讼法(1)含义:用于调整______________、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2)类型:针对不同的诉讼类型,我国分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法》。3.诉讼的特点(1)公权性: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________。(2)程序性: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__________解决纠纷。(3)强制性:以____________为后盾。(4)终局性:人民法院__________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二、诉讼的主要类型1.类型: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2.区别(1)诉讼的目的差异①民事诉讼解决__________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②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__________是否合法的问题。③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______、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______的问题。(2)提起诉讼的主体的差异①民事诉讼双方________均可提起。②行政诉讼主要由____________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③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____________提起公诉。想一想:自诉案件必须由受害人提起诉讼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唯一途径。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民法院的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刑事诉讼过程中不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任何人都可以提起诉讼。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刑事诉讼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题1:探求诉讼的共性——诉讼及其特点[情境]张女士与王先生感情破裂,于是二人协议离婚。离婚协议约定夫妻共有的一处房产和一辆家用轿车归张女士所有,女儿亦随其生活,王先生“净身出户”,并按月给付抚养费800元。张女士与王先生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五个月之后,张女士发现王先生离婚前隐匿了夫妻共同财产,于是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撤销离婚协议,重新分割财产。任务1 独立思考:与其他纠纷的解决方式相比,诉讼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2 小组讨论:怎样理解诉讼的终局性?人民法院会支持张女士的诉讼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归纳 正确区分诉讼与仲裁解决方式 民事诉讼 仲裁地位 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和最后途径 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性质 人民法院——司法审判机构 仲裁机构——民间机构解决依据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与行业规则习惯管辖方式 强制管辖 协议管辖适用范围 各类民事纠纷 除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外的劳动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仲裁庭或审判庭组成方式 当事人不能选择审判庭的组成方式和审判员 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自主选定或者委托指定仲裁员审理方式 除特殊情形外,实行公开审理 一般实行不公开审理审判制度 两审终审 一裁终局议题2:探析各具特色的诉讼——诉讼的主要类型[情境]小新的父亲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十分红火。一天,区卫健局来检查卫生,以厨房不符合卫生标准为由,没收了卫生许可证,并罚款1 000元。小新的父亲对这一行政处罚不服,起诉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一审认为卫健局的处罚过重,判决将罚款数额减为800元。但小新的父亲认为自己根本不该受罚,因此不服一审判决要求重新审理。任务1 独立思考:本案中的诉讼是什么类型的诉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2 小组讨论:这一诉讼的目的和主体分别是什么?被告人区卫健局能否提起反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归纳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差异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案件性质 民事案件 行政案件 刑事案件诉讼目的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诉讼主体 双方当事人 行政相对人及相关个人或组织 自诉人(自诉案件) 人民检察院(公诉案件)先行条件 无先行条件 存在某个行政行为 被告人涉嫌犯罪为前提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联系 三大诉讼活动都是由人民法院主持,刑事审判权、民事审判权、行政审判权都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都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活动,都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实现公平正义考向一 诉讼的含义及地位[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1 (2023·辽南协作体高二期中)下列关于诉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行政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②诉讼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③诉讼俗称“告状”,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④诉讼与调解、仲裁一样,都是解决纠纷的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二 诉讼的特点[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2 (2024·太原高二下期中)《说文解字》记载:“诉,告也。”“讼,争也。”从字形上看,“诉”=“言”+“斥”,指控告、控诉对方,“讼”=“言”+“公”,指双方各执一词的争辩、纠纷等提交公权力机构,由其作出公平公正的裁断。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相比,诉讼的特点是( )①公平性,以法律为根据,以事实为准绳②终局性,是维护公平正义最后的防线③公权性,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④程序性,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三 诉讼的类型[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3 (2023·湖南高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制度捍卫公共利益,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受到广泛关注。以下案例属于公益诉讼范畴的是( )①某医疗科技公司诉某健康科技公司名誉权纠纷案②陈某在某世界自然遗产地“金顶摩崖”刻字案③孙某与某通信公司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④罗某侵害抗美援朝“冰雕连”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精析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一、1.(1)人民法院 (2)最后途径想一想:诉讼(打官司)是当事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也是当事人受到侵害时有效的救济手段。不懂得拿起法律赋予的权利来维权,才是真正的丢人。2.(1)诉讼法律关系 (2)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3.(1)审判权 (2)法定程序 (3)国家强制力(4)生效裁判二、2.(1)①平等主体 ②行政行为 ③犯罪 刑罚(2)①当事人 ②行政相对人 ③人民检察院想一想:自诉案件不一定必须由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由受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其近亲属提起。易错矫正1.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2.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3.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4.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5.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公诉案件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议题1 任务1 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诉讼具有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终局性的特点。任务2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人民法院会支持张女士的诉讼。我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另一方发现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议题2 任务1 本案中的被告人是国家行政机关卫健局,所以是行政诉讼。任务2 行政诉讼的目的是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在本案中通过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卫健局所作出的行政处罚是否合法正确;提起行政诉讼的是行政相对人,在本案中主体是小新的父亲。在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不能提起反诉。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B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①错误但符合题意;诉讼俗称“打官司”,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③错误但符合题意。]例2 D [诉讼坚持公平性,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故①错误。诉讼的终局性是指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故②不选。]例3 C [民事诉讼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某医疗科技公司诉某健康科技公司名誉权纠纷案,孙某与某通信公司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属于民事诉讼,①③不符合题意。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依据是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陈某在某世界自然遗产地“金顶摩崖”刻字案,罗某侵害抗美援朝“冰雕连”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属于公益诉讼范畴,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共34张PPT)解析三大诉讼课时2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课标要求: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1.明确诉讼的含义,理解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理解并区分诉讼的特点,能够根据具体案例信息判断出诉讼的具体特点。(重点)3.明确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差异,能够在生活中根据相关案例选择不同的诉讼类型。(重点)学习目标内容索引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1.诉讼(1)含义: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________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2)地位: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_________。一、诉讼及其特点人民法院最后途径想一想到人民法院打官司是丢人的事吗?提示 诉讼(打官司)是当事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也是当事人受到侵害时有效的救济手段。不懂得拿起法律赋予的权利来维权,才是真正的丢人。2.诉讼法(1)含义:用于调整_____________、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2)类型:针对不同的诉讼类型,我国分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法》。诉讼法律关系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3.诉讼的特点(1)公权性: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_______。(2)程序性: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_________解决纠纷。(3)强制性:以___________为后盾。(4)终局性:人民法院_________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审判权法定程序国家强制力生效裁判1.类型: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2.区别(1)诉讼的目的差异①民事诉讼解决_________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②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_________是否合法的问题。③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_____、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_____的问题。二、诉讼的主要类型平等主体行政行为犯罪刑罚(2)提起诉讼的主体的差异①民事诉讼双方_______均可提起。②行政诉讼主要由___________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③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___________提起公诉。当事人行政相对人人民检察院想一想自诉案件必须由受害人提起诉讼吗?提示 自诉案件不一定必须由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由受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其近亲属提起。1.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唯一途径。2.人民法院的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纠正: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纠正: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3.刑事诉讼过程中不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纠正: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4.任何人都可以提起诉讼。纠正: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5.刑事诉讼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纠正: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公诉案件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返回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张女士与王先生感情破裂,于是二人协议离婚。离婚协议约定夫妻共有的一处房产和一辆家用轿车归张女士所有,女儿亦随其生活,王先生“净身出户”,并按月给付抚养费800元。张女士与王先生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五个月之后,张女士发现王先生离婚前隐匿了夫妻共同财产,于是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撤销离婚协议,重新分割财产。议题1:探求诉讼的共性——诉讼及其特点情境任务1 独立思考:与其他纠纷的解决方式相比,诉讼有何特点?提示 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诉讼具有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终局性的特点。任务2 小组讨论:怎样理解诉讼的终局性?人民法院会支持张女士的诉讼吗?提示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人民法院会支持张女士的诉讼。我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另一方发现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正确区分诉讼与仲裁解决方式 民事诉讼 仲裁地位 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和最后途径 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性质 人民法院——司法审判机构 仲裁机构——民间机构解决依据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与行业规则习惯管辖方式 强制管辖 协议管辖解决方式 民事诉讼 仲裁适用范围 各类民事纠纷 除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外的劳动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仲裁庭或审判庭组成方式 当事人不能选择审判庭的组成方式和审判员 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自主选定或者委托指定仲裁员审理方式 除特殊情形外,实行公开审理 一般实行不公开审理审判制度 两审终审 一裁终局小新的父亲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十分红火。一天,区卫健局来检查卫生,以厨房不符合卫生标准为由,没收了卫生许可证,并罚款1 000元。小新的父亲对这一行政处罚不服,起诉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一审认为卫健局的处罚过重,判决将罚款数额减为800元。但小新的父亲认为自己根本不该受罚,因此不服一审判决要求重新审理。议题2:探析各具特色的诉讼——诉讼的主要类型情境任务1 独立思考:本案中的诉讼是什么类型的诉讼?提示 本案中的被告人是国家行政机关卫健局,所以是行政诉讼。任务2 小组讨论:这一诉讼的目的和主体分别是什么?被告人区卫健局能否提起反诉?提示 行政诉讼的目的是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在本案中通过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卫健局所作出的行政处罚是否合法正确;提起行政诉讼的是行政相对人,在本案中主体是小新的父亲。在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不能提起反诉。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差异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案件性质 民事案件 行政案件 刑事案件诉讼目的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诉讼主体 双方当事人 行政相对人及相关个人或组织 自诉人(自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公诉案件)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先行条件 无先行条件 存在某个行政行为 被告人涉嫌犯罪为前提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联系 三大诉讼活动都是由人民法院主持,刑事审判权、民事审判权、行政审判权都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都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活动,都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实现公平正义返回知识小结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2023·辽南协作体高二期中)下列关于诉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行政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②诉讼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③诉讼俗称“告状”,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④诉讼与调解、仲裁一样,都是解决纠纷的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一 诉讼的含义及地位√[学科素养:科学精神]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①错误但符合题意;诉讼俗称“打官司”,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③错误但符合题意。考向二 诉讼的特点[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2 (2024·太原高二下期中)《说文解字》记载:“诉,告也。”“讼,争也。”从字形上看,“诉”=“言”+“斥”,指控告、控诉对方,“讼”=“言”+“公”,指双方各执一词的争辩、纠纷等提交公权力机构,由其作出公平公正的裁断。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相比,诉讼的特点是①公平性,以法律为根据,以事实为准绳②终局性,是维护公平正义最后的防线③公权性,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④程序性,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诉讼坚持公平性,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故①错误。诉讼的终局性是指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故②不选。考向三 诉讼的类型[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3 (2023·湖南高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制度捍卫公共利益,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受到广泛关注。以下案例属于公益诉讼范畴的是①某医疗科技公司诉某健康科技公司名誉权纠纷案②陈某在某世界自然遗产地“金顶摩崖”刻字案③孙某与某通信公司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④罗某侵害抗美援朝“冰雕连”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民事诉讼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某医疗科技公司诉某健康科技公司名誉权纠纷案,孙某与某通信公司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属于民事诉讼,①③不符合题意。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依据是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陈某在某世界自然遗产地“金顶摩崖”刻字案,罗某侵害抗美援朝“冰雕连”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属于公益诉讼范畴,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返回达标检测2 解析三大诉讼(分值:50分)选择题1~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诉讼”一词,在外国有多种词语表达方式,其最初的含义是发展和向前推进的意思,用在法律上,也就是指一个案件的发展过程,又特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按照法定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关于诉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诉讼又称“打官司”②诉讼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③诉讼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唯一途径④诉讼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诉讼意味着对国家意志及法律权威的接受与服从。这体现了诉讼的特点是( )①公权性 ②程序性③强制性 ④终局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下列关于诉讼特点的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①公权性——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②程序性——人民法院、当事人严格依法解决纠纷③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④终局性——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调解、仲裁均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只要有一方不愿意选择上述方式解决争议,调解、仲裁就无从进行。民事诉讼则不同,只要原告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无论被告是否愿意,诉讼均会发生。这主要说明,诉讼具有( )A.公权性 B.强制性C.程序性 D.终局性5.10岁的小韩和11岁的小刘是同班同学,两人因课间玩耍时打架被叫家长,双方家长韩某和刘某见面后互不相让,厮打在一起。结果韩某被打伤,经相关机构鉴定为轻微伤,住院2天,治疗花费3 000余元。韩某将刘某起诉至人民法院。这一诉讼属于( )A.民事诉讼 B.刑事诉讼C.行政诉讼 D.经济诉讼6.(2024·滨州高二下期中)小周的父亲开了一家小饭店,生意十分红火。一天,市卫生健康局来检查卫生,以厨房不符合卫生标准为由,没收了饭店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并罚款1 000元。若小周的父亲对这一处罚不服,他可以( )A.申请人民调解B.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C.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D.对卫生健康局的行政行为申请仲裁7.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关于三种不同的诉讼类型存在的差异,阐释合理的有( )①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诉讼②行政诉讼中,行政相对人始终处于被告地位③民事诉讼主要解决公民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④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8.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它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以下案例诉讼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张某某因在小区门口违章停车被交警处罚不服——刑事诉讼B.赵某因违反公司劳动纪律被单位辞退产生争议——行政诉讼C.仇某发布诋毁戍边英雄官兵言论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行政诉讼D.周某与李某签订买卖合同因未明确价格产生争议——民事诉讼9.(2024·杭州高二下期中)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元纠纷解决方式能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下列纠纷与解决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①小冯租房期间因破裂水管维修、赔偿问题与房东发生争执——提起民事诉讼②小张和小慧在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发生争执——申请商事仲裁③刘某因经常节假日加班、被无故拖欠工资与公司发生纠纷——申请劳动仲裁④某首饰店因售卖假玉器被处罚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生纠纷——申请人民调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3年10月29日,陈某到怀化市公安局某交警支队提交书面申请报告,要求对他的小轿车进行年检即核发检验合格标志,交警认定他的车辆已达到法定报废标准,属于报废机动车。陈某对此定性不服,遂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此案件属于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②此类诉讼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③此案件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纠纷④审理时人民法院应审查交警支队行政行为是否合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案例一:某通信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梁某支付拖欠的话费。案例二:某药品公司严重哄抬药价,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从重处罚,该公司对处罚不服提起诉讼。案例三:16岁的刘某携水果刀窜至某中学附近小巷,采取威胁、殴打等手段,将多名学生的手机和现金抢走,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因涉嫌抢劫罪被提起公诉。以上案例适用诉讼类型正确的是( )A.案例一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三适用行政诉讼B.案例一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行政诉讼、案例三适用民事诉讼C.案例一适用行政诉讼、案例二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三适用刑事诉讼D.案例一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行政诉讼、案例三适用刑事诉讼12.2023年6月20日,20岁的张琳经过邻居吴建家门口的时候,被吴建家养的一条狗咬伤。张琳马上去医院治疗,共花去医疗费3 000多元。张琳要求吴建支付这笔费用,遭到吴建的拒绝,张琳遂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本案属于民事诉讼②张琳可以提起损害赔偿诉讼③张琳可以提起违约赔偿诉讼④张琳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江苏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两名被告需就违法放生承担对当地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等各类费用5.8万元。某校高二学生对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形成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公益诉讼的原告只能是直接利害关系人②公益诉讼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制度安排③通过仲裁解决破坏生态引起的纠纷更加便捷经济④违法放生行为给生物安全带来风险,危及国家安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王某与杨某是同一小区的邻居,平时关系较好。杨某做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向王某借款5万元,约定一年后归还,按银行利率支付利息。借款到期后,王某多次讨要欠款及利息,杨某以生意不好为由一直没有还款,后来干脆就玩起失踪。某日,王某又到杨某家讨要欠款,杨某不在,王某要求其家人还钱,遭到杨某家人拒绝,王某大吵大闹至深夜。邻居不堪其扰报警,警察到场劝阻,在王某不听劝阻、依然吵闹的情况下,警察对王某予以行政拘留,王某对此不服。(1)王某与杨某的纠纷、与警察的纠纷分别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5分)(2)从诉讼的角度看,王某与杨某纠纷的诉讼和王某与警察纠纷的诉讼有何不同?(6分)答案精析1.B [根据课本所学可知:诉讼又称“打官司”,诉讼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①正确,②错误;诉讼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③错误,④正确。]2.B [诉讼意味着对国家意志及法律权威的接受与服从,这体现了诉讼的特点是公权性和强制性,故①③入选。材料并未涉及程序性和终局性,故②④不选。故本题选B。]3.D [公权性指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①错误;程序性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②错误。]4.B [只要原告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无论被告是否愿意,诉讼均会发生,这说明诉讼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强制性,B符合题意。]5.A [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材料中韩某和刘某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刘某将韩某打成轻微伤,双方的纠纷是民事纠纷,这一诉讼属于民事诉讼,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6.C [本案属于行政纠纷,不适用人民调解,人民调解主要调解平等主体的民间纠纷,A排除。本案属于行政纠纷,小周的父亲对市卫生健康局的这一处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而不是民事诉讼,B排除,C入选。行政争议不能仲裁,可向上级部门申请行政复议,D排除。]7.C [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②错误;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③错误。]8.D [张某某因在小区门口违章停车被交警处罚不服属于行政诉讼,A错误;赵某因违反公司劳动纪律被单位辞退产生争议属于民事诉讼,B错误;仇某因发布诋毁戍边英雄官兵言论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属于刑事诉讼,C错误。]9.A [法律规定,抚养纠纷不适用仲裁,②错误。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故该首饰店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存在行政纠纷,可以申请行政诉讼,人民调解则仅适用于民间调解,④错误。]10.B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②错误;民事诉讼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纠纷,但本案是行政诉讼,③不选。]11.D [根据材料可判断,案例一属于民事诉讼,案例二该公司对处罚不服提起诉讼,属于行政诉讼,案例三属于刑事诉讼,D符合题意。]12.A [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20岁的张琳经过邻居吴建家门口的时候,被吴建家养的一条狗咬伤,本案属于侵权纠纷,属于民事诉讼,张琳可以提起损害赔偿诉讼,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13.C [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上并未采取一元化即只能由直接利害关系人提起诉讼,而是多元化,除了直接利害关系人外,非直接利益关系人也可以作为原告,①错误;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指环保部门或经授权的公民、组织代表大众利益,通过诉讼程序维护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公益诉讼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制度安排,②正确;通过仲裁解决破坏生态引起的纠纷更加便捷经济,③正确;违法放生行为给生物安全带来风险,危及的是生物安全,而不是国家安全,④错误。]14.(1)王某与杨某的纠纷,可以通过双方自行协商和解、申请人民调解、依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途径解决。王某与警察的纠纷,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解决。(2)王某与杨某纠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要解决的是王某与杨某平等主体之间在借款问题上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王某与警察纠纷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要解决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王某实施的行政拘留处罚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单元 第九课 课时2 解析三大诉讼 学案(含答案).docx 第四单元 第九课 课时2 解析三大诉讼.pptx 第四单元 第九课 达标检测2 解析三大诉讼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