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目标导航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1.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重点) 2.自觉投身到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________和________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______________前提和制度基础。(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作: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______________、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____________。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提出 1953年12月,党中央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__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治成就 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__________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基本完成 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__________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原因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__________、怎样巩固和发展______________,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成就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__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__________逐步提高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__________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1.改革开放的开启及重要性(1)开启:1978年12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________的关键抉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__________。2.改革开放的实质和内涵(1)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推动我国________________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__________,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改革开放的实践成就及意义: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__________,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__________,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想一想:有哪些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__________________的光明前景。(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__________________伟大旗帜。(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__________。2.踏上新征程(1)中国共产党统揽__________、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____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2)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全面推进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征程。想一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一连: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没有中国的明天。”这表明,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改革开放。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里的“一化”指的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题1: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确立的?[情境1]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前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宣告了中华民族的新生,成为难忘的历史瞬间永远镌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上。毛泽东同志走到麦克风前,用洪亮的声音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任务1 独立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2]1953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说:“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突然在一天早上宣布实现社会主义。”任务2 小组讨论:材料中的“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3 小组协商:“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完成给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带来了什么变化?有何“标志性”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社会主义改造前后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前 社会主义改造后经济成分 多种经济成分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阶级状况 存在着经济剥削和剥削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转化为普通劳动者主要矛盾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中心任务 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议题2:如何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情境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任务1 小组讨论:为什么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坚持深化改革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新时代中国加速奔跑——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幸福生活成色更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近1亿人全部脱贫;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5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开放的中国动能澎湃——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中国大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任务2 小组合作: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如何认识这个“新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中的作用(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考向一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学科素养:政治认同]例1 (2024·云南高一期末)经过28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我国人民和民族的意义是(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②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④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考向二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学科素养:政治认同]例2 (2024·连云港高一期末)阅读下面材料。综合以上信息可知,那个“春天的故事”( )①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②极大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④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向三 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3 (2021·天津高考)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一百年,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一系列大事。下列大事与其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①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③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精析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一、1.(1)革命 建设 根本政治 (2)土地革命 国民经济2.工业化 民主政治 公有制3.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工业体系 国际地位 改革开放二、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国命运 物质条件2.(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社会主义制度(3)先进性3.生产力 显著改善想一想 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北京奥运会、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三、1.(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中国方案2.(1)伟大斗争 伟大复兴 (2)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想一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连一连易错矫正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3.中国要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里的“一化”指的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议题1 任务1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任务2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3 变化: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标志性”意义: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议题2 任务1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是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任务2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C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①说法错误。设问限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我国人民和民族的意义,③不符合设问要求。]例2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与题意不符。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与题意不符。①②符合题意。]例3 A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衍生出的政治名词,②错误。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错误。故本题选A。](共39张PPT)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时2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课标要求: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1.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重点)2.自觉投身到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学习目标内容索引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_____和_____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_________前提和制度基础。(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作: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_________、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_________。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革命建设根本政治土地革命国民经济提出 1953年12月,党中央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总路线和 总任务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治成就 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_________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工业化民主政治基本完成 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_______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公有制原因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_________、怎样巩固和发展_________,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成就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_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_________逐步提高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_________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国际地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1.改革开放的开启及重要性(1)开启:1978年12月,___________________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_________的关键抉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_________。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命运物质条件2.改革开放的实质和内涵(1)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推动我国_____________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_______,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改革开放的实践成就及意义: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_______,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________,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先进性生产力显著改善想一想有哪些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提示 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北京奥运会、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_________________的光明前景。(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_________________伟大旗帜。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_________。中国方案2.踏上新征程(1)中国共产党统揽_________、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_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2)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___________、全面推进_________________的新征程。伟大斗争伟大复兴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想一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连一连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纠正: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纠正: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3.“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没有中国的明天。”这表明,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改革开放。纠正:中国要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纠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里的“一化”指的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里的“一化”指的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返回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前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宣告了中华民族的新生,成为难忘的历史瞬间永远镌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上。毛泽东同志走到麦克风前,用洪亮的声音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议题1: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确立的?情境1任务1 独立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吗?提示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1953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说:“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突然在一天早上宣布实现社会主义。”情境2任务2 小组讨论:材料中的“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提示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3 小组协商:“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完成给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带来了什么变化?有何“标志性”意义?提示 变化: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标志性”意义: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前后变化 社会主义改造前 社会主义改造后经济成分 多种经济成分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阶级状况 存在着经济剥削和剥削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转化为普通劳动者主要矛盾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中心任务 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议题2:如何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情境1任务1 小组讨论:为什么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提示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是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新时代中国加速奔跑——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幸福生活成色更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近1亿人全部脱贫;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5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开放的中国动能澎湃——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中国大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情境2任务2 小组合作: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如何认识这个“新时代”?提示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中的作用(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返回知识小结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2024·云南高一期末)经过28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我国人民和民族的意义是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②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④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一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学科素养:政治认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①说法错误。设问限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我国人民和民族的意义,③不符合设问要求。考向二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学科素养:政治认同]例2 (2024·连云港高一期末)阅读下面材料。综合以上信息可知,那个“春天的故事”①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②极大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④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与题意不符。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与题意不符。①②符合题意。考向三 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3 (2021·天津高考)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一百年,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一系列大事。下列大事与其意义对应正确的是①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③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衍生出的政治名词,②错误。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错误。故本题选A。返回达标检测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分值:50分)选择题1~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2023·汕头高一期中)“邮”小见大,方寸间见证百年辉煌党史。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共20枚。下面是集邮爱好者小陈收藏的其中3张邮票。开国大典 表现元素: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华表、礼花 改革春潮 表现元素: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恢复高考、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雕塑 摆脱贫困 表现元素:十八洞村、农村丰收场景、无人机播撒、光伏发电等对于上面邮票中的信息,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①“开国大典”——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实现了伟大飞跃②“改革春潮”——我国工作重心实现了转移,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③“摆脱贫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了中国梦④人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某校高一学生到当地展览馆参观专题展览,学生们看到了展示的其中三张图片,可知本次展览的主题是( )A.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3.(2024·雅安高一期中)某校学生作为红色宣讲员,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板块进行讲解。下列可作为解说提纲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②28年浴血奋战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④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富国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3·阜新高一期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C.改革开放富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可以复制的历史经验D.新时代强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原理5.(2024·长沙高一期末)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为( )①改革开放能够消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③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④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6.百年风雨兼程,百年伟大跨越。一代代中华儿女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心底的歌,迎来新中国,走进新时期,迈入新时代。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都雄辩地证明( )①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④进入新时代我们取得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胜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2024·山西高一期中)2023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开放地位作用的重大战略判断。新时代新征程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是因为改革开放( )①能够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②是破解当前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③能够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④能够实现对现有制度的根本变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3·天津高一期中)“第一批‘解放’牌载重汽车驶下装配线;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上海大祥绸布商店挂上了公司合营的招牌。”以上事件反映的时代变革的成就及意义是( )①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公有制成为我们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物质基础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标志着中华民族站在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某中学组织了“追随总书记脚步,感受精神力量”的实践活动,走进陕西延安革命旧址,聆听革命前辈的红色故事;步入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追忆上世纪60年代当地人民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在太行山腰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最有可能了解到(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首创精神②中国实现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的战斗过程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和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④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4·四川高一期末)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的雨雪霜冻,写下了充满血与泪、冰与火、苦难与荣耀,从苦难中成长、从苦难中崛起的伟大史诗。其按历史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③建立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11.(2024·衡阳开学考试)经过一百多年的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关于这些伟大成就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总书记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由此可知( )①二者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具有完全同一性②前一时期为后一时期提供了制度基础、物质技术条件和实践经验③后一时期是对前一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取得了超越历史条件的成就④要在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4·江西高一期中)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国的发展历史( )①是创立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历史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③证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一深刻道理④是一部不断取得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辉煌历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时代10年,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财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医疗保障、教育均衡、食品安全、清洁取暖等民生领域改革持续发力。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探索性事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以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改革开放在新发展阶段打开新局面。(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7分)(2)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如何为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贡献力量?请你就此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答案精析1.B [“改革春潮”是指改革开放的初步开始阶段,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②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目前尚未实现中国梦,③说法错误。①④说法正确。]2.D [三幅图片分别是开国大典、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3.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让人民看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和出路,①符合题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4.B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A错误,B正确。改革开放富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可以复制的历史经验”说法错误,C排除。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D错误。]5.D [“消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错误,排除①。改革开放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6.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③说法错误。进入新时代,我们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④说法错误。①②符合题意。]7.A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需要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但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是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不是对现有制度的根本变革,改革开放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④不选。①②正确。]8.B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②不符合题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④不符合题意。①③符合题意。]9.C [题干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时期和二十世纪6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是在改革开放后,故①不选。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故④不选。②③正确。]10.B [中国共产党成立是1921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1949年,①排在第一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1956年之后至今、实行改革开放是1978年,②排在第三位;建立新中国是1949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是1956年底,③排在第二位;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④排在第四位。故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③—②—④,本题选B。]11.B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②错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③错误。①④说法正确。]12.C [这两个阶段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是有内在一致性的,但也有差异性,不是完全同一的,①错误。无论哪个时期,都不能超越历史条件,③错误。②④正确。]13.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后创立的,①说法错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现了全面小康,并走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是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②说法正确。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证明的,③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因此新中国成立后75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取得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辉煌历史,④说法正确。]14.(1)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②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2)①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②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为国贡献的本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学案(含答案).docx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pptx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达标检测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