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1、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其决定因素
2、按劳分配的地位、性质、基本内容和要求
3、按要素分配的内容(形式)、意义
4、我国居民收入的来源
5、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
温故知新
视频导入
思考:你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社会保障卡出现的场景及其作用?
第二框:我国的社会保障
第一目: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第二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我国社会保障的基本形式与作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科学精神:辩证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培养理性精神和辩证思维能力。
公共参与:深入领会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原则,为完善社保体系出谋划策,提高参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1、社会保障的含义
2、完善社会保障的原因(必要性、重要性)
3、社会保障的内容(地位、资金来源、对象、内容、作用)
4、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结合书本,自主预习以下内容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成为十年来第一个重点探讨经济改革的全会,并将开启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从而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全会指出,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情境探究
思考: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什么要强调社会保障问题?
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
责任主体
建立主体
建立依据
作用:能分散社会层面的风险,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
1、建立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稳定功能)
(1)社会减震器
2、社会保障的功能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2)平衡器
通过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调节功能)
2、社会保障的功能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3)助推器
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互助功能)
2、社会保障的功能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突发脑溢血去市医院抢救,住院37天,共花费医疗费25.5万元。幸好参加了城乡居民医保,在医院刷卡报销15.4万,另外还能享受医疗救助报销4.7万。多亏了城乡居民医保!
妈妈身体不好丧失劳动能力,爸爸生了重病住院,家里没了收入。村里帮助我家申请了低保,每月发放1070元,这下我可以安心上学了。
我国企退休有养老金,八十多岁了,公交出行有敬老卡,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人照顾,国家每个月还发相应的养老补贴金。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还有相应的护理补贴。
一退伍回来就参加了政府举办的退伍军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接着在人社局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真心开心!我父亲属于抗战老兵,每月还有955元参站退役人员生活补助!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情境探究
思考:以下材料体现哪种社会保障形式?
补充性社会保障
基本保障
(1)
社会保险
(2)
社会救助
(3)
社会福利
(4)
社会优抚
(5)
其他社会
保障形式
企业年金
社区服务
3、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1)社会
保险
对象

缴纳社会保险的公民
地位

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资金来源

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
作用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内容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五险”】
3、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区别 性质 具有强制性和社会福利性 自愿的市场行为
经营目标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追求利润
经营方式 由国家经办 保险公司经营
费用来源 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摊 全部由个人承担
保障水平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满足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联系 都是经济保障机制,都要求投保人事先缴纳保险费,保障投保人遇到风险后获得一定的补偿,都是风险规避与转移机制。 知识拓展
(2)社会
救助
对象

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
地位

是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资金来源

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无偿)
作用

保障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内容
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
3、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3)社会
福利
对象

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弱势群体)
地位

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资金来源

政府和社会提供
作用

满足社会成员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内容
提供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
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民免费新冠疫苗接种、公园、公共体育设施等。
3、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4)社会
优抚
对象

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
地位

特殊的社会保障
资金来源

国家和社会提供
作用

有利于社会稳定,鼓舞士气

内容
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抚恤金)
3、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地位 保障对象 内容 作用 资金来源
社会 保险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缴纳社会保险的公民 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
社会 救助 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 最后一道防线 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 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 保障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无偿)
社会 福利 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 提供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敬老院、奖学金) 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政府和社会
提供
社会 优抚 特殊社会保障 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 物质照顾、生活和 工作安置、精神抚慰(抚恤金) 有利于社会稳定,鼓舞士气 国家和社会
提供
归纳: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
1、小王失业期间可从政府处领取失业金。
2、陈奶奶身患糖尿病,其看病使用国家医保报销。
3、为满足市民公共文化需求,杭州市全力推进城市书房建设。
4、消防战士家属获得抚恤。
5、北方国有企业职工的取暖补贴。
6、云南地震灾区得到政府救助。
7、65岁以上老人发放公交免费乘车卡。
8、对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
社会保险
社会优抚
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判断下列各项属于哪一类型的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
社会保险
课堂练习
(1)企业年金
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2)社区服务
是在政府指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在城乡一定层次的社区内以全体社区居民为对象,以特殊群体为重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向他们提供福利性服务的一种社会化保障机制。(p52)
4、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其他社会保障形式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情境探究
思考:如何评价北欧福利制度?我国应该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等、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全覆盖原则)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享有相同的社会保障权益
(1)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尽力而为)
(2)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量力而行)
2、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适度原则)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要做到权责清晰(权责统一原则)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覆盖全民:应保尽保,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参保制度。
城乡统筹:加强城镇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缩小职工与居民、城市和农村待遇差距。
可持续: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保各项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多层次:以社会保险(五险一金)为主体,社会救助保底层,积极完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
公平统一:要统一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安全规范:加强社会保障基金规范管理,守住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底线。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
4、总要求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的社会保障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公平对待
适度原则
权责清晰
总体要求
含义
作用
形式
课堂小结
1、(2024年山东卷)山东某市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新型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激活医疗数据资源,建立基于健康管理的分级诊疗制度;在村卫生室设置“智慧药柜”,村民可随时买到常用药品;组建影像、心电、检验、急救“一张网”,市人民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互联互通,实现分散检查、集中诊断、结果共享。建设新型智慧医疗服务体系能够( )
①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丰富社会保障形式
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增强基层服务能力
④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课堂练习
2、(2023全国甲卷)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要求,各地要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出台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对上述要求理解正确的有( )
①市场是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②推动老龄事业发展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③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产品属于中央政府的事权
④保障基本养老服务是地方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练习
3、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人、2.43亿人、2.99亿人,同比分别增加1423万人、388万人、478万人。2024年1—6月,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1万亿元,总支出3.6万亿元,6月底累计结余8.8万亿元。由此可见( )
①我国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②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③经济发展为社会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④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安全、平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练习
4、社会保障有助于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从而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稳定。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社会保障的建设,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下列名句体现我国社会保障思想的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老有所养,幼有所长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④饥者得食,寒者得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练习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社会保障面临新挑战,必须进一步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需要( )
①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更多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
②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厚植社会保障的财富基础
④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课堂练习
感谢聆听,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