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思想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一、核心知识速记1、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含义、意义2、五大发展理念要解决的问题、创新的意义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内涵、构成、总体要求4、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措施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根本、要求6、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措施7、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措施8、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措施9、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措施10、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1、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的含义、对象、地位12、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我国的社会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二、体系建构三、课标要求政治认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公共参与:积极参与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为议题的探究实践活动。四、易混易错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原因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要求 ①发展为了人民,就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点)②发展依靠人民,就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动力点)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落脚点)原因内容关系及要求①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时代需要)②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需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①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②要求: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四、易混易错2、新发展理念理念 解决问题 原因 措施(怎样贯彻)创新 发展协调 发展绿色 发展开放 发展共享 发展发展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推进各方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发展不平衡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内外联动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公平正义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易混易错3、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五大发展理念)A省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发展互联网销售、建立大数据平台,并尝试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销售,产品畅销海内外;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发展绿色产业;在一些贫困乡镇,实行精准扶贫,使原来的贫困镇变成“魅力乡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加强与京津两地的合作,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课堂练习原因内涵特点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③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P39相关链接④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⑤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①这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②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③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四、易混易错4、推动高质量发展怎样做 ①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②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建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⑤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⑥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⑦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四、易混易错4、推动高质量发展内涵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特点 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措施 ①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②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四、易混易错5、构建新发展格局①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构成要素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根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知识拓展】含义: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讯业、商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注意:网购、快递业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实体经济(“钱生物”)虚拟经济(“钱生钱”)服务于相关链接:实体经济(如金融业、博彩业等)BY YUSHEN【名词解释】含义: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意义: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虚拟经济既可以服务实体经济,也可以服务虚拟经济BY YUSHEN1、(2023·山东高考)2022年,全民健身“热气腾腾”。滑雪、滑冰、冰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望已然成为现实;贵州黔东南、福建泉州、河南新乡,乡村篮球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骑行、掷飞盘、玩腰旗橄榄球,户外运动蓬勃发展;“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云走齐鲁”在线健身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全民健身的开展可以( )①拓展体育消费场景,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②增加体育用品支出,推动居民消费结构优化③丰富体育服务供给,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④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解析】 ①:滑雪、滑冰、冰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拓展了体育消费场景,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①符合题意。②:乡村篮球赛、骑行、掷飞盘、玩腰旗橄榄球,户外运动蓬勃发展,“云走齐鲁”在线健身等活动,会增加消费者体育用品支出,推动居民消费结构优化,改善居民生活品质,②符合题意。③:全民健身的开展并没有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选项夸大了全民健身的作用,③排除。④:全民健身的开展并没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④排除。故本题选A。课堂练习2、(2023·湖北高考)下图中的“微笑曲线”显示的是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升级的不同方向。据此可以推断出( )①传统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途径多样②传统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互相转化③传统型产业与新技术的融合是产业升级的一种趋势④全球化过程中技术密集型产业将替代传统型产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Y YUSHEN【解析】 ①③根据题干中的“微笑曲线”图示,可知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传统型产业(中间环节)附加值最低,传统型产业与新技术的融合是产业升级的一种趋势;而传统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可以通过向两端发展:既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注重产品研发(向左侧发展);也可以通过注重管理、营销与服务(向右侧发展)等多个途径实现,①③正确。②题干图示中,传统型产业(中间环节)附加值最低,这说明要推动传统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根据材料并不能推断出传统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互相转化,②与题意不符。④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些传统型产业的存在也是必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与传统型产业并不是完全冲突的,我们可以推动传统型产业转型升级,但不能用技术密集型产业代替传统产业,④说法过于绝对。A课堂练习性质地位 范围 基本内容和要求 决定 因素 现实的 经济条件 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意义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实行按需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处于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体现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公平: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不能实行平均分配注意:平等分配≠平均分配四、易混易错6、按劳分配①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中,但是公有制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如国有企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②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这些效率密切相关。③工资收入≠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④农民的收入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所得。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但农民转让土地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也属于财产性收入;出租房屋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农民的种粮补贴收入,属于转移性收入。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所得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关于按劳分配的易错点拓展延伸按劳动要素分配 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 ①积极影响: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促进经济发展。②消极影响:效率不同,所以按要素分配可能导致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若不加以调节,会导致两极分化。——需要宏观调控(特别是通过再分配调节的机制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利息、股息、债券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按土地要素分配 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土地的租金、出让金等) 按知识要素分配 稿酬所得 按技术要素分配 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 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方式 按数据要素分配 通过信息技术的收集、筛选、加工、处理的大数据而获得的收入 四、易混易错7、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拓展延伸四种方法判定分配方式1、依据范围(所有制)判断: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属于其他分配方式。2、依据分配尺度判断: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公有制中属于按劳分配,非公有制中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凭借资本、管理、技术、数据等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3、依据形式判断: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4、依据所处阶段: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初次分配中,再分配中的社会保障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均不属于按劳分配。小李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李的妈妈是一家外资企业的总经理,除年薪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李的叔叔是农民,除了转让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获得的一定收入,还自己经营农家餐厅收入增加了很多。小李是私营企业的普通员工,除了工资,课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小李大伯父是残疾人,无法务工,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发放的低保金和残疾补贴。小李一家人的收入分别属于哪一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社会福利、保障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劳动、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随堂小测按获取途径分 劳动性收入 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按劳分配或按劳动要素分配财产性收入 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购买股票债券获得的收益等 一般属于按要素分配其他收入形式 经营性收入 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属于初次分配的范畴转移性收入 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家庭或个人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转移支付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养老金、社会救助和补助等【注:“五险一金”的收入属于转移性收入】 属于再分配的范畴四、易混易错8、收入途径小李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李的妈妈是一家外资企业的总经理,除年薪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李的叔叔是农民,除了转让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获得的一定收入,还自己经营农家餐厅收入增加了很多。小李是私营企业的普通员工,除了工资,课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小李大伯父是残疾人,无法务工,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发放的低保金和残疾补贴。劳动性收入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小李一家人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途径?随堂小测知识拓展:“三权分置”下农民收入的分配方式三权:土地所有权、农户承包权、经营者经营权(1)农民自己经营所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也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2)农民流转土地所得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收入,也属于财产性收入,同时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3)农民到流转后获得经营权的公司去打工,其收入为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4)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包括:土地补偿收入、红利收入、租金收入、土地转包收入。(5)农民的种粮补贴收入,属于转移性收入。根本途径两个同步理顺关系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分配秩序消除贫困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个税、财产税)。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四、易混易错9、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措施类型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范围 物质生产部门内部,主要为工业企业 全社会 全社会主体 主要是企业 国家、政府 社会力量手段 【无形的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有形的手——宏观调控发挥作用】 【温柔之手(社会力量)——社会机制发挥作用】目的 提高效率,体现公平 主要是更加体现公平 更加体现公平举例 关键词:企业利润、工资、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报酬、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 关键词: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低保、企业所得税、个税、房产税、财产税、遗产税、救助金等 关键词:慈善事业、捐赠、志愿行动区分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归纳总结一看分配的领域: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二看分配的主体:初次分配主体是企业,再次分配主体是国家。三看分配的手段: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税收调整等手段进行。四看关键词:体现初次分配的有:工资、劳动报酬、生产要素等;体现再分配的有:财政、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知识拓展:“四看法”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小吕双休日去看姑姑,姑姑和姑夫都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姑夫业余时间还搞小发明,通过转让发明专利获得一笔收入。姑姑还有个女儿叫小丽,在城里一家民营企业工作,每月工资一万多呢。小丽和小吕说,因为个人所得税改革了,她的工资比原来又多了一点,姑姑的公公也是农民,现在退休在家养老,每月都有养老金,姑姑的婆婆是个残疾人,每月政府都发残疾人补贴,看病还有新农合医保报销。疫情爆发后,村里为武汉灾区捐款捐物。平时节假日,小吕和小丽积极参加学校单位组织的志愿公益活动。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初次分配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再次分配再次分配第三次分配第三次分配材料中涉及哪些分配方式 随堂小测地位 保障对象 内容 作用 资金来源社会 保险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缴纳社会保险的公民 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社会 救助 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 最后一道防线 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 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 保障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无偿)社会 福利 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 提供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敬老院、奖学金) 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政府和社会提供社会 优抚 特殊社会保障 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 物质照顾、生活和 工作安置、精神抚慰(抚恤金) 有利于社会稳定,鼓舞士气 国家和社会提供四、易混易错10、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1、小王失业期间可从政府处领取失业金。2、陈奶奶身患糖尿病,其看病使用国家医保报销。3、为满足市民公共文化需求,杭州市全力推进城市书房建设。4、消防战士家属获得抚恤。5、北方国有企业职工的取暖补贴。6、云南地震灾区得到政府救助。7、65岁以上老人发放公交免费乘车卡。8、对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判断下列各项属于哪一类型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保险课堂练习四、易混易错10、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1)具体措施①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②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③要做到权责清晰。(2)总要求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感谢聆听,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