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1.政治认同:体会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追求和探索民主的艰辛历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国的民主制度。
2.道德修养: 了解民主,认同民主价值、增强民主意识。
3.法治观念: 拥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4.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教学难点: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核心素养目标:
一、民主的足音
1.如何认识民主?
2.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3.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二、新型的民主
4.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01 民主的足音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将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
探究新知
天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最早提出。这里指的是“人民的主人”
释义: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这一思想反映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
民主的价值及其实现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政得其民。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释义:治理国家要得到人民的认可
释义:说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②我国历史上的民主具有阶级性,属于统治阶级。
(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③一个国家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如何认识历史上的民主?
探究新知
关于2024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你了解多少?
②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024年全国“两会”
2024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3月11日下午闭幕,会期7天;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4日下午3时在北京召开,3月10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
不同国家的民主制度: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美国:民主共和制
日本:君主立宪制
③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如何认识民主?
①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②民主价值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③民主价值的实现: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④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具体国情。
注意:不是全部人当家作主!
1842年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人民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
我国追求民主的历程
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总结:
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程(总结)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民主的主要内容和进程,无不通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
1954年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奠定了基础。
经过曲折发展,1982年我国制定了现行宪法。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现行宪法经过5次修正,把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结合学到的宪法知识,说说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宪法得保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民主的内容和进程,无不通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
3.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02 新型的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
“新”在哪儿?
①从本质特征上看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符合国情
符合实际
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最广泛
主体的广泛性——享有权利的人多(参加两会代表的构成)
权利的广泛性——享有的权利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受教育权、财产权等等)
最真实
最管用
①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②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
③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④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①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②从民主特点上看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③从民主形式上看
民主形式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少数服从多数)
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你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充分听取各方面、各群体、各层级意见并充分协商,尽可能一致)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人民民主的真谛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④从民主制度上看
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一“根本”、三“基本”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4.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①从本质特征上: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从民主特点上: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从民主形式上: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从民主制度上: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有具体的制度给予保障。
⑤从本质属性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1.民主的内涵
2.我国民主发展的历程
3.民主需要法治体现和保障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
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新型的民主
民主的足音
随堂训练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总书记所说的“新”与“好”指的是
①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民主
②是最广泛的民主、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是抽象的民主
④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2.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摘要: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些暖心话语和难忘瞬间,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真挚感情。这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协商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 D.选举民主
A
3.《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从民主听证会到人大代表进社区,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这表明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A.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B.人民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人民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实现
D.民主监督
A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