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3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目标导航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解释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1.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2.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促进宗教活动依法进行。 3.科学对待宗教、反对邪教,尊重他人宗教信仰自由。一、我国的宗教政策1.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的意义: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________________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全面贯彻党的____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议一议: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1.实行________________政策: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__________、制止非法、遏制极端、__________、打击犯罪”的原则。议一议:能不能说“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渗透和发展,坚决________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严密防范宗教极端行为的发生。4.积极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相适应:支持我国宗教坚持__________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引领宗教,引导宗教界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________________的领导,遵守国家的________、法规和方针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______________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议一议:共青团员、共产党员不能信教,是不是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新中国成立后,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我国的宗教团体不得与外国宗教组织进行交往。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题1: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宗教工作?[情境]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指导宗教界广泛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等活动。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主动学习宗教政策法规,正确看待国法与教规的关系,不断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支持宗教界加强自我管理。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要求,加大宗教人才培养力度。各宗教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同时,在独立自主、相互尊重、平等友好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宗教关系日益健康和谐。任务1 小组讨论: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宗教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2 小组商议:有人认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是鼓励公民信仰宗教的。请你对该观点加以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1.深入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宗教的发展规律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它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在我国,随着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基本消失,但宗教存在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尚未完全消失,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依然存在。(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我国公民可以自由选择宗教信仰,这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从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的。2.关于宗教工作的认识误区(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能认为就是鼓励公民信教。对全体公民进行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二者不矛盾。(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能认为就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政府只有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打击非法宗教活动,才能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而是强调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4)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能认为宗教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宗教在本质上仍然是唯心的。(5)共产党员不能信教,是由其唯物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的。这不是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定。议题2:为什么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情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要从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大团结出发,又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积极推进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引导我国宗教形成和谐相处的宗教格局,共同做好我国的民族宗教工作。任务1 小组讨论:有人说,“宗教与社会主义本就是不兼容的,所以宗教不可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你认为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2 小组商议:结合上述情境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怎样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1.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1)宗教不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因为宗教坚持有神论,社会主义坚持无神论,二者在根本上是对立的。(2)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仍然有存在的条件,我们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宗教团体拥护党的领导,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与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3)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在我国,要坚持政教分离原则,宗教不得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即宗教界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宗教发展,让宗教发展成为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宗教。2.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要求(1)总的要求: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具体要求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④每个公民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同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言行作斗争。考向一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1 (2021·全国乙卷)现行的《宗教事务条例》第58条规定,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资产、会计制度,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财务状况、收支情况和接受、使用捐赠情况,接受其监督管理,并以适当方式向信教公民公布。据此,正确的解读是( )①乡级人民政府没有管理宗教事务的职责②宗教团体需要加强财务活动的规范管理③宗教事务条例不适用于不信教公民④宗教团体应当接受国家的监督管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二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学科素养:政治认同]例2 (2024·江苏高一期中)下图漫画体现了(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B.我国坚持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C.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考向三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学科素养:政治认同]例3 (2021·广东高考)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工作的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其中,“文化润疆”要求是第一次提出,其着力点是坚持( )①巩固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②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④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精析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一、1.国家的统一2.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宗教信仰自由议一议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国家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二、1.宗教信仰自由2.保护合法 抵御渗透议一议 我国坚持宗教与政治、教育、司法相分离原则,宗教不得干预国家的政治事务、学校教育和司法活动,“宗教不得干预政治”说法正确;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说法错误。3.平等友好 打击4.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化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 法律 最高利益议一议 不是。共青团员、共产党员不能信教,是由其唯物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的。这不是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定。易错矫正1.政府只有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打击非法宗教活动,才能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2.我国坚持宗教与政治、教育、司法相分离原则,宗教不得干预国家的政治事务、学校教育和司法活动,“宗教不得干预政治”说法正确;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说法错误。3.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4.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宗教本质没有变化,宗教的本质仍然是唯心主义世界观。5.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是指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议题1 任务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引导宗教界人士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增强其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公民意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有利于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作贡献。任务2 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虚幻反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公民信仰的选择,但不鼓励公民信仰宗教。议题2 任务1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宗教与社会主义是冲突的,但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概念不同,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主流,而非仅允许这一种意识形态存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信教人士放弃宗教信仰,而是对他们提出了要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遵守法律等要求。任务2 (1)原因:宗教中国化既是宗教自身实现健康传承的需要,也是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这不仅有助于调节宗教关系,形成和谐相处的宗教格局,还有助于调节民族关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措施: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引导宗教界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C [材料说明的是宗教事务中关于财务方面的事务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这并不意味着乡级人民政府没有管理宗教事务的职责,①错误。《宗教事务条例》第58条对宗教团体的财务活动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这说明宗教团体需要加强财务活动的规范管理,并不能说明宗教事务条例不适用于不信教公民,②正确,③错误。宗教团体、院校、活动场所执行国家的相关财务制度,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相关财务情况,这说明宗教团体应当接受国家的监督管理,④正确。故本题选C。]例2 D [漫画中倡导宗教界人士学习宗教事务条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体现了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正确。漫画没有体现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宗教与教育相分离以及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A、B、C与题意不符。]例3 D [新疆地区的民生发展及自治机关自治权问题分别从经济、政治角度着力建设新疆,与文化润疆的主旨不一致,①②不符合题意。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是从文化角度发力新疆建设,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共36张PPT)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课时3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课标要求:解释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1.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2.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促进宗教活动依法进行。3.科学对待宗教、反对邪教,尊重他人宗教信仰自由。学习目标内容索引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1.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的意义: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___________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全面贯彻党的___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政策。一、我国的宗教政策国家的统一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宗教信仰自由议一议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什么?提示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国家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1.实行_____________政策: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_________、制止非法、遏制极端、_________、打击犯罪”的原则。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合法抵御渗透议一议能不能说“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提示 我国坚持宗教与政治、教育、司法相分离原则,宗教不得干预国家的政治事务、学校教育和司法活动,“宗教不得干预政治”说法正确;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说法错误。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_________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渗透和发展,坚决_____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严密防范宗教极端行为的发生。4.积极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___相适应:支持我国宗教坚持__________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引领宗教,引导宗教界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___________的领导,遵守国家的_____、法规和方针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_________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平等友好打击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化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法律最高利益议一议共青团员、共产党员不能信教,是不是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定?提示 不是。共青团员、共产党员不能信教,是由其唯物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的。这不是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定。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2.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纠正:政府只有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打击非法宗教活动,才能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纠正:我国坚持宗教与政治、教育、司法相分离原则,宗教不得干预国家的政治事务、学校教育和司法活动,“宗教不得干预政治”说法正确;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说法错误。4.新中国成立后,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纠正: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宗教本质没有变化,宗教的本质仍然是唯心主义世界观。3.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纠正: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5.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我国的宗教团体不得与外国宗教组织进行交往。纠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是指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返回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指导宗教界广泛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等活动。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主动学习宗教政策法规,正确看待国法与教规的关系,不断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议题1: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宗教工作?情境支持宗教界加强自我管理。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要求,加大宗教人才培养力度。各宗教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同时,在独立自主、相互尊重、平等友好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宗教关系日益健康和谐。任务1 小组讨论: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提示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引导宗教界人士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增强其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公民意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有利于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作贡献。任务2 小组商议:有人认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是鼓励公民信仰宗教的。请你对该观点加以评析。提示 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虚幻反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公民信仰的选择,但不鼓励公民信仰宗教。1.深入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宗教的发展规律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它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在我国,随着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基本消失,但宗教存在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尚未完全消失,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依然存在。(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我国公民可以自由选择宗教信仰,这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从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的。2.关于宗教工作的认识误区(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能认为就是鼓励公民信教。对全体公民进行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二者不矛盾。(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能认为就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政府只有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打击非法宗教活动,才能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而是强调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4)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能认为宗教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宗教在本质上仍然是唯心的。(5)共产党员不能信教,是由其唯物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的。这不是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要从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大团结出发,又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积极推进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引导我国宗教形成和谐相处的宗教格局,共同做好我国的民族宗教工作。议题2:为什么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情境任务1 小组讨论:有人说,“宗教与社会主义本就是不兼容的,所以宗教不可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你认为呢?提示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宗教与社会主义是冲突的,但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概念不同,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主流,而非仅允许这一种意识形态存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信教人士放弃宗教信仰,而是对他们提出了要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遵守法律等要求。任务2 小组商议:结合上述情境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怎样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示 (1)原因:宗教中国化既是宗教自身实现健康传承的需要,也是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这不仅有助于调节宗教关系,形成和谐相处的宗教格局,还有助于调节民族关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措施: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引导宗教界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1.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1)宗教不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因为宗教坚持有神论,社会主义坚持无神论,二者在根本上是对立的。(2)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仍然有存在的条件,我们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宗教团体拥护党的领导,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与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3)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在我国,要坚持政教分离原则,宗教不得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即宗教界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宗教发展,让宗教发展成为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宗教。2.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要求(1)总的要求: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具体要求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④每个公民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同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言行作斗争。返回知识小结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2021·全国乙卷)现行的《宗教事务条例》第58条规定,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资产、会计制度,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财务状况、收支情况和接受、使用捐赠情况,接受其监督管理,并以适当方式向信教公民公布。据此,正确的解读是①乡级人民政府没有管理宗教事务的职责②宗教团体需要加强财务活动的规范管理③宗教事务条例不适用于不信教公民④宗教团体应当接受国家的监督管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一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学科素养:法治意识]材料说明的是宗教事务中关于财务方面的事务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这并不意味着乡级人民政府没有管理宗教事务的职责,①错误。《宗教事务条例》第58条对宗教团体的财务活动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这说明宗教团体需要加强财务活动的规范管理,并不能说明宗教事务条例不适用于不信教公民,②正确,③错误。宗教团体、院校、活动场所执行国家的相关财务制度,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相关财务情况,这说明宗教团体应当接受国家的监督管理,④正确。故本题选C。考向二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学科素养:政治认同]例2 (2024·江苏高一期中)右图漫画体现了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B.我国坚持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C.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 相适应√漫画中倡导宗教界人士学习宗教事务条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体现了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正确。漫画没有体现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宗教与教育相分离以及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A、B、C与题意不符。考向三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学科素养:政治认同]例3 (2021·广东高考)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工作的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其中,“文化润疆”要求是第一次提出,其着力点是坚持①巩固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②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④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新疆地区的民生发展及自治机关自治权问题分别从经济、政治角度着力建设新疆,与文化润疆的主旨不一致,①②不符合题意。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是从文化角度发力新疆建设,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返回达标检测3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分值:50分)选择题1~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2023·哈尔滨高一期中)中国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和宗教实际出发,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 )A.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B.支持所有公民信教C.鼓励公民信仰宗教D.公民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2.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要加强对宗教财产的监督管理、规范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等。条例的修订有利于( )①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②扩大宗教活动场所的范围③遏制宗教商业化倾向④支持我国宗教事业繁荣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关于做好党的宗教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把握宗教工作主动权。对这里的“导”,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引导宗教界人士放弃宗教信仰②引导宗教界人士爱国爱党,遵纪守法③支持宗教界人士的各种宗教活动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4.(2023·海南高一期中)在我国,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要全面贯彻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中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是( )A.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B.我国政府保护一切宗教活动C.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D.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5.近年来,我国宗教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专辟“宗教工作”一章;国务院修订出台《宗教事务条例》,国家宗教事务局制定一系列配套规章;20余个省区市完成地方宗教事务条例修订或制定工作。由此可见,我国( )①逐步提升宗教治理能力,为引导群众信教创造有利条件②加快推进政治与宗教融合,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③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宗教领域的治理水平④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引导宗教朝着中国化方向发展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6.2023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表示,要深刻把握坚持自信自立,推动我国宗教中国化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要深刻把握坚持胸怀天下,在国际上讲好中国宗教故事。落实会议要求,需要( )A.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一切宗教活动B.完善宗教立法,提高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C.高举科学旗帜,对宗教开展无神论宣传教育D.坚持开放心态,增强我国宗教的国际渗透力7.近年来,新疆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已搜集、整理、抢救2 000余本(册)伊斯兰教经典,包括一部有230年历史的古籍;现有10所伊斯兰教院校,培养伊斯兰教教职人员,保障伊斯兰教健康有序传承;清真寺里普遍有水、电、气、广播电视等设施,为信教群众提供了极大便利。上述举措( )①表明我国保护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②是我国鼓励和支持宗教发展的表现③有利于增进信教群众对祖国的认同感④反映了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4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6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书写了改革发展的不朽篇章,绘就了民族团结的锦绣画卷。要建设好民族自治地方,需要( )①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以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为前提和基础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把握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④构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地区社会稳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4·四川高一期中)有专家在谈及我国宗教工作时提出,要深刻总结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在政治层面,依政而存,适应治理秩序;在文化层面,附流而行,契合主流价值;在社会层面,择善而从,体现社会价值。要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做到“导”之有方、有力、有效。落实上述主张需要( )①引导宗教组织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宗教,与时俱进阐释教义③推动宗教信众依规开展活动,形成政教统一和谐局面④开展宗教界对外友好交往,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与互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3·湖北高一期中)2023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走访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等全国性宗教团体。他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团结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这表明( )①我国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引导群众信仰宗教②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③我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④我国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3·绵阳高一期末)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的《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规定,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机构,制定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各项收入存入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不得存入个人账户。此举有利于( )①维护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②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鼓励公民信仰宗教③规范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2024年2月5日出席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迎春座谈会。他表示,各全国性宗教团体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团结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为此需要( )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推动宗教的中国化②鼓励和支持本土宗教发展,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③要求宗教界人士从事宗教活动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④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加强群众之间的团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24·龙岩二模)2024年1月23日,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灾害发生后,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迅速行动,纷纷向地震灾区捐款,奉献爱心,以实际行动为寒冬中受灾的群众送去温暖。这说明宗教界人士( )A.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为社会和谐友善作出应有贡献,推动我国宗教中国化C.妥善处理宗教问题,从事宗教活动服从国家最高利益D.团结信教群众,积极组织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14.(11分)(2024·湖北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毛主席红太阳,救星就是共产党,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一首脍炙人口的《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人民的心声。1959年3月28日,雪域高原告别旧制度,迈入历史新纪元;百万农奴得到彻底解放,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65年弹指一挥间。360多万高原儿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把改善民生、民族区域自治、宗教文化结合起来,持续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生态环境持续良好、边疆巩固边境安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全方位进步的历史性成就,共建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结合材料,运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概括西藏推动各项事业全方位进步的原因。答案精析1.D [材料强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没有涉及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A不符合题意。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不支持和鼓励公民信仰宗教,B、C错误。D正确。]2.A [条例的修订并没有扩大宗教活动场所的范围,②不符合题意。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并非支持和鼓励我国宗教事业发展,④错误。①③正确。]3.C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导宗教界人士放弃宗教信仰”说法错误,①排除。我们允许宗教界人士开展合法的宗教活动,而非支持宗教界人士的各种宗教活动,③说法错误。②④符合题意。]4.A [我国政府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B说法错误。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C说法错误。宗教信仰自由是对全体公民而言的,D说法错误。A符合题意。]5.D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材料强调我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未体现提升宗教治理能力,且“引导群众信教”说法错误,①排除。我国坚持政教分离,而不是加快推进政治与宗教融合,②错误。③④正确。]6.B [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我国法律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而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故A错误。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因此不能对宗教开展无神论宣传教育,故C错误。“增强国际渗透力”说法错误,故D排除。]7.A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鼓励、不支持、不反对,国家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而不是鼓励和支持宗教发展,②错误。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8.C [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①错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早已形成,④错误。②③正确。]9.A [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政策,宗教与政治不是统一的,故③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我国宗教团体的对外正常交往,故④排除。故本题选A。]10.D [我国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但并不是“引导”群众信仰宗教,①说法错误。我国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宗教都不能干预国家的行政和司法,③说法错误。②④符合题意。]11.A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有信教的自由,但并不是鼓励公民信仰宗教,②说法错误。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④说法错误。①③符合题意。]12.D [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宗教的中国化,①表述错误。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并不鼓励和支持宗教发展,②表述错误。③④符合题意。]13.B [材料体现的是宗教界人士的爱心行动,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A不符合题意。C说法正确,但材料没体现,不符合题意。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D错误。B正确。]14.(1)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全方位进步的根本政治保证。(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国家的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西藏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民族团结日益巩固,助推西藏繁荣发展。(4)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西藏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单元 第六课 课时3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docx 第二单元 第六课 课时3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pptx 第二单元 第六课 达标检测3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