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法治政府(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法治政府(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课时2 法治政府
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1.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重点)。 2.法治政府的要求(重点)。 3.法治政府的意义。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1.含义: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____________、公开公正、____________、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
2.地位:____________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想一想:是不是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具体内容
(1)职能科学的政府。宏观调控、____________、社会管理、____________、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
(2)权责法定的政府。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____________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________。
想一想:转变政府的职能就是弱化职能、转让职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执法严明的政府。执法严明重在____________、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__________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
(4)公开公正的政府。全面推进________,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____________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
(5)智能高效的政府。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6)廉洁诚信的政府。要建立健全________________,加大对贪腐和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7)人民满意的政府。政府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________谋幸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连一连:
二、建设法治政府
1.要求
(1)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____________,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2)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____________、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议一议: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就是建设法治政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
(1)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______________,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
(2)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______________的新型关系。
1.建设法治国家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工程。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正在建设法治政府,因此我国政府是全能的政府。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政府行使法律确定的权力就可以做到依法行政。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政府公开公正是指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题1:从“人在证途”的无奈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
[情境]
荒唐的实质是推责,无论是办事群众,还是开具证明的单位,都对不必要而又被要求开具的“奇葩证明”感到厌烦。不少案例中,当事各方无一获利,本是为了科学管理的“证明系统”,却成了类似零和博弈的冗余行政。
在中央依法治国办公布的第二批全域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某市“彻底放、智慧管、优化服”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入选。
任务1 小组讨论:“证明你妈是你妈”“人在证途”体现了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 小组商议:结合上述情境谈谈,你认为什么样的政府是法治政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深入理解政府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越位
(1)错位,就是“该管的不会管”,是指政府部门对于自己该管的事情,却没有能力去管好,乱用权力、乱搞一通,也就是“乱权”。
(2)缺位,就是“该管的不去管”,是指政府部门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管理好属于本部门的事务,也就是“失权”。
(3)越位,就是“不该管的也去管”,是指政府部门超越了本部门的职权范围,管了别的部门该管的事情,也就是“越权”。
议题2:从各地政府报告理解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和要求
[情境]
《法治日报》记者在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时注意到,“法治”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汇之一。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法治规范,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各地在部署2024年的政府工作时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政府各项工作,以高水平法治服务高质量发展。
任务1 独立思考:为什么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政府各项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 小组讨论:有人认为,“建设法治政府,就是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请谈一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区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含义 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执政党接受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努力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完备的制度和法律体系来治理国家 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
主体 人民群众 执政党 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联系 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统一于法律规范、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考向一 法治政府的内涵[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例1 (2020·全国Ⅰ)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浙江、福建等省成立大数据管理局,负责统筹数据资源建设管理,协调全省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大数据融合应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创新设立大数据管理局旨在(  )
①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②保障地方政府依法行政
③改革完善基层行政体制
④优化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二 建设法治政府[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2 (2024·全国新课标卷)近年来,某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相融合。行政执法69类证照证明实现“免提交”检查;203个线上办理事项提交材料的数量减少40%,办事时间缩短50%;教育、就业等19个领域的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该市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是(  )
①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的技术保障
②更好满足公众政务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
③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的重要举措
④科学合理配置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的制度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三 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学科素养:公共参与]
例3 (2022·广东高考)2021年,全国多地检察机关开展了一场红色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以“检察蓝”守护“革命红”。检察机关运用多种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并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作,让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活起来”。这一行动有利于(  )
①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社会监督
②引领社会法治意识,更好传承红色基因
③强化协同,实现对红色资源保护的齐抓共治
④促进检察机关履行管理和保护红色资源的职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精析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一、
1.执法严明 智能高效
2.法治政府
想一想 ①仅仅用管多管少作为衡量一个政府好坏的标准是不正确的。
②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上看,衡量一个政府的好坏,要看它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③从历史的、阶级的观点看,衡量一个政府的好坏,要看它是否代表进步阶级的利益。
④从政府的职权范围看,该管的,要管住管好;不该管的,就应该放权,这才是一个好的政府。
3.(1)市场监管 公共服务 (2)行政程序 法定化
想一想 转变政府的职能并不是弱化或转让政府的职能,而是要求政府在履行职能时,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更不能“不到位”。
(3)有法必依 法定程序
(4)政务公开 行政管理 (6)责任追究制度 (7)人民
连一连
二、
1.(1)法治轨道 (2)有法必依
议一议 建设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2.(1)履行职责 (2)互信互助
易错矫正
1.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2.政府不能包办一切,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该管的不管,并不是全能的。
3.依法行政不仅要求政府行使权力要于法有据,而且要求权力行使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
4.政府公开公正是指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强调权责法定的政府。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议题1 任务1 某些规定、政策不合理;生搬硬套打发群众;信息壁垒、数据割裂、信息不透明;为规避风险转嫁责任。
任务2 法治政府不应只会照搬法律程序,而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
议题2 任务1 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有利于维护政府权威,打造公信力政府;规范政府权力行使,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保障公民权利,打造服务型政府;政府依法行政起带头表率作用,有利于全社会营造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等。
任务2 (1)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2)建设法治政府,还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3)建设法治政府,还要打造公开公正、执法严明的政府,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让行政权力接受监督、制约,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4)建设法治政府,还要打造智能高效、职能科学的政府,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例1 B [创新设立大数据管理局有利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同时,通过大数据管理局协调全省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优化地方政府职能配置,①④正确。]
例2 C [材料反映数字技术可以提高政府管理服务的效率,但并未涉及行政执法制度体系的完善,也就没有体现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的技术保障,①排除。材料反映数字技术可以提高政府管理服务的效率,不涉及“科学合理配置政府部门之间关系”,也不是“制度基础”,④排除。②③正确。]
例3 C [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属于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不属于社会监督,①错误。保护红色资源是新时代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与使命,但管理红色资源属于政府的职能,④错误。故本题选C。](共35张PPT)
法治政府
课时2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
课标要求: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1.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重点)。
2.法治政府的要求(重点)。
3.法治政府的意义。
学习目标
内容索引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1.含义: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_________、公开公正、_________、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
2.地位:_________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执法严明
智能高效
法治政府
想一想
是不是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提示 ①仅仅用管多管少作为衡量一个政府好坏的标准是不正确的。
②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上看,衡量一个政府的好坏,要看它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③从历史的、阶级的观点看,衡量一个政府的好坏,要看它是否代表进步阶级的利益。
④从政府的职权范围看,该管的,要管住管好;不该管的,就应该放权,这才是一个好的政府。
3.具体内容
(1)职能科学的政府。宏观调控、_________、社会管理、_________、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
(2)权责法定的政府。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_________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_______。
公共服务
市场监管
行政程序
法定化
想一想
转变政府的职能就是弱化职能、转让职能吗?
提示 转变政府的职能并不是弱化或转让政府的职能,而是要求政府在履行职能时,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更不能“不到位”。
(3)执法严明的政府。执法严明重在_________、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_________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
(4)公开公正的政府。全面推进_________,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_________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
(5)智能高效的政府。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6)廉洁诚信的政府。要建立健全_____________,加大对贪腐和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法定程序
有法必依
政务公开
行政管理
责任追究制度
(7)人民满意的政府。政府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_____谋幸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人民
连一连
1.要求
(1)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_________,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2)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_________、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二、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轨道
有法必依
议一议
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就是建设法治政府吗?
提示 建设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2.意义
(1)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_________,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
(2)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_________的新型关系。
履行职责
互信互助
1.建设法治国家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工程。
纠正: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2.我国正在建设法治政府,因此我国政府是全能的政府。
纠正:政府不能包办一切,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该管的不管,并不是全能的。
3.政府行使法律确定的权力就可以做到依法行政。
纠正:依法行政不仅要求政府行使权力要于法有据,而且要求权力行使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
4.政府公开公正是指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纠正:政府公开公正是指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强调权责法定的政府。
返回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荒唐的实质是推责,无论是办事群众,还是开具证明的单位,都对不必要而又被要求开具的“奇葩证明”感到厌烦。不少案例中,当事各方无一获利,本是为了科学管理的“证明系统”,却成了类似零和博弈的冗余行政。
在中央依法治国办公布的第二批全域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某市
“彻底放、智慧管、优化服”的法治化营
商环境入选。
议题1:从“人在证途”的无奈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
情境
任务1 小组讨论:“证明你妈是你妈”“人在证途”体现了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提示 某些规定、政策不合理;生搬硬套打发群众;信息壁垒、数据割裂、信息不透明;为规避风险转嫁责任。
任务2 小组商议:结合上述情境谈谈,你认为什么样的政府是法治政府?
提示 法治政府不应只会照搬法律程序,而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
深入理解政府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越位
(1)错位,就是“该管的不会管”,是指政府部门对于自己该管的事情,却没有能力去管好,乱用权力、乱搞一通,也就是“乱权”。
(2)缺位,就是“该管的不去管”,是指政府部门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管理好属于本部门的事务,也就是“失权”。
(3)越位,就是“不该管的也去管”,是指政府部门超越了本部门的职权范围,管了别的部门该管的事情,也就是“越权”。
 《法治日报》记者在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时注意到,“法治”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汇之一。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法治规范,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各地在部署2024年的政府工作时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政府各项工作,以高水平法治服务高质量发展。
议题2:从各地政府报告理解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和要求
情境
任务1 独立思考:为什么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政府各项工作?
提示 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有利于维护政府权威,打造公信力政府;规范政府权力行使,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保障公民权利,打造服务型政府;政府依法行政起带头表率作用,有利于全社会营造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等。
任务2 小组讨论:有人认为,“建设法治政府,就是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请谈一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提示 (1)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2)建设法治政府,还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3)建设法治政府,还要打造公开公正、执法严明的政府,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让行政权力接受监督、制约,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4)建设法治政府,还要打造智能高效、职能科学的政府,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区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含义 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执政党接受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努力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完备的制度和法律体系来治理国家 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主体 人民群众 执政党 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联系 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统一于法律规范、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返回
知识小结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例1 (2020·全国Ⅰ)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浙江、福建等省成立大数据管理局,负责统筹数据资源建设管理,协调全省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大数据融合应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创新设立大数据管理局旨在
①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②保障地方政府依法行政
③改革完善基层行政体制
④优化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一 法治政府的内涵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创新设立大数据管理局有利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同时,通过大数据管理局协调全省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优化地方政府职能配置,①④正确。
考向二 建设法治政府
[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2 (2024·全国新课标卷)近年来,某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相融合。行政执法69类证照证明实现“免提交”检查;203个线上办理事项提交材料的数量减少40%,办事时间缩短50%;教育、就业等19个领域的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该市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是
①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的技术保障
②更好满足公众政务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
③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的重要举措
④科学合理配置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的制度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材料反映数字技术可以提高政府管理服务的效率,但并未涉及行政执法制度体系的完善,也就没有体现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的技术保障,①排除。
材料反映数字技术可以提高政府管理服务的效率,不涉及“科学合理配置政府部门之间关系”,也不是“制度基础”,④排除。
②③正确。
考向三 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学科素养:公共参与]
例3 (2022·广东高考)2021年,全国多地检察机关开展了一场红色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以“检察蓝”守护“革命红”。检察机关运用多种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并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作,让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活起来”。这一行动有利于
①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社会监督
②引领社会法治意识,更好传承红色基因
③强化协同,实现对红色资源保护的齐抓共治
④促进检察机关履行管理和保护红色资源的职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属于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不属于社会监督,①错误。
保护红色资源是新时代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与使命,但管理红色资源属于政府的职能,④错误。故本题选C。
返回达标检测2 法治政府
(分值:50分)
选择题1~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讲述了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徙木立信”的故事对法治政府的启示是(  )
A.法治政府是权责法定的政府
B.法治政府是公开公正的政府
C.法治政府是智能高效的政府
D.法治政府是廉洁诚信的政府
2.(2024·浙江高一期中)2023年10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并强调,政府要切实做好受灾等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保障金,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这表明我国(  )
①通过社会救助形式,满足群众基本诉求
②强化政府主体责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积极完善社会保险,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④牢牢兜住民生底线,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广西高一期中)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26条举措,要求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表明我国政府(  )
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积极履行职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③坚持把促进就业工作作为现阶段中心工作
④坚持民主执政,把增进人民福祉摆在核心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河北邯郸市邱县为切实简化流程及环节,启用了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专用章,替代原来26枚行政审批专用章,真正做到了“进一个门、盖一个章、办所有事”,实现了企业办事一趟清。这彰显了该县政府(  )
①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②加快推进职能转变
③切实减少管理职能 ④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邢台高一期中)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重点打击针对“老妇幼”等特殊群体制售假药劣药和制售假劣急救类、心血管类、抗癌类药品,以及治疗感冒、风湿等常见病的药品犯罪,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及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等犯罪活动。这表明公安机关(  )
①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稳定的职能
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一切权益
③切实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
④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哈尔滨市政府印发的《哈尔滨市政务诚信建设工作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要求,政府部门不得以政府换届等为由违约毁约。《方案》提出,在全市范围内,要确保依法作出的重大行政决策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者停止执行。可见,《方案》的出台和实施有利于(  )
①促进政府守信践诺,增强公信力
②缩减政府权力,减少政府决策失误
③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保持政策连续性
④使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建设法治政府,就是政府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法治原则,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为此政府(  )
①要转变职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要管好
②要依法执政,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执法
③不得滥用权力、朝令夕改、言而无信
④要优化流程,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2024·攀枝花高二期末)某学生在浏览市政府网站时发现,市教委在信息公开栏的权力清单中明确列出了“评选市三好学生”的职权类别和职权编码。“评选市三好学生”的工作已经延续多年,然而以前并没有这样的权力清单。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②扩大公民的知情权
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④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4·广东一模)2024年1月10日,国务院在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时强调,党组同志要履行好“一岗双责”,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推动分管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不断走深走实。要带头廉洁自律、以上率下,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严格管好家人亲属、管好身边人身边事。这体现了国务院党组(  )
①应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
②将自治与德治结合,主动优化基层治理
③细化责任的分管,打造权责法定的政府
④强化履职意识,助推廉洁诚信政府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4·山东高一下期末)下列是某班同学在政府网站搜集到的两则新闻。
新闻1:为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2024年2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要求对《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等8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等13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 新闻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对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为方便公民随时查阅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上线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小程序,公民可以通过微信、百度、支付宝扫一扫随时随地多方式了解报告内容。
两则新闻共同表明(  )
①政府全面依法行政才能真正落实法治精神
②依法治国必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③法治政府建设为人权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坚强保证
④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4·山东高一下期末)新组建的国家数据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并将部分原先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的职责划入国家数据局。新组建国家数据局旨在(  )
①加快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增强政府权威和公信力
②从国家层面统筹推进数据要素技术创新、开发利用
③加快构建起数据基础制度,为数据流通提供法律保障
④优化数据管理机构和职责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某地政府系统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和主体工程来谋划、部署和推进,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维护,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这表明,建设法治政府可以(  )
①保障公民的各种利益诉求,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②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的沟通,形成互助互信的新型关系
③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压缩执法自由裁量权
④督促政府积极履职,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数据显示,全国数字政府建设指数平均值为51.7,广东省以总指数75.2居全国榜首。数字政府是指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建设数字政府能够(  )
①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
②使民主主体日益广泛,行使权利更具时效
③超越时空限制,提高政府办公效率
④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H市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市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H市建立1个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33个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30名立法咨询专家库的立法协作平台。聚焦社会治理重点领域,出台18部地方性法规,建立法律顾问和合法性审核制度作为法治督察和法治建设工作考核的重中之重。深入推进综合执法领域同城“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全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大力推行“五减”行动,审批事项减少31%,审批环节精简58%,申报材料减少48%,审批时限压缩83%,证明材料减少78%。拓宽线上审批渠道,631项政务服务事项手机端自助办,全省首家上线App县级服务模块,116个事项实现“云上”跨省通办。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H市是如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助力高质量发展的。
答案精析
1.D [“徙木立信”的故事启示政府应守信践诺,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2.A [政府要切实做好受灾等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保障金,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这表明我国强化政府主体责任,通过社会救助形式,满足群众基本诉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3.A [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仍是经济建设,③说法错误。民主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不是政府,④不符合题意。①②符合题意。]
4.A [“减少管理职能”的说法错误,③错误;“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④。故本题选A。]
5.B [公安机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而非“一切权益”,②说法错误。严打制售假药劣药犯罪体现了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不体现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③不符合题意。①④符合题意。]
6.B [《方案》有利于政府审慎行使权力、依法行政,而不是缩减政府权力,材料也不涉及减少政府决策失误,②不符合题意。《方案》强调政府要守信践诺、保持政策连续性,不涉及使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④不符合题意。]
7.B [政府不能什么都管,“把所有的事情都要管好”说法错误,①排除。政府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②错误。]
8.D [将“评选市三好学生”的工作列入权力清单,这并没有推进政府机构改革,①不符合题意。公民的知情权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②表述错误。③④符合题意。]
9.B [材料不涉及基层治理的优化,②与题意无关。打造权责法定政府的主体是政府,题目设问的主体是国务院党组,③与设问不符。]
10.B [两则新闻均未提到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②不选。党的领导为人权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坚强保证,③不选。①④符合题意。]
11.D [新组建国家数据局的目的是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而不是增强政府权威和公信力,①不符合题意。新组建的国家数据局旨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但不能为数据流通提供法律保障,③不符合题意。②④符合题意。]
12.C [保障公民的合法利益诉求而非保障其各种利益诉求,①错误。执法自由裁量权的使用要依法、适度,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③错误。②④正确。]
13.D [材料强调建设数字政府,没有体现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也没有体现使民主主体日益广泛,行使权利更具时效,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正确。]
14.(1)建设职能科学的政府。通过建立立法协作平台,完善行政法规,规范政府职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管理与服务。
(2)建设权责法定、执法严明的政府。聚焦社会治理重点领域,出台地方性法规,建立法律顾问和合法性审核制度,加强法治督察和法治建设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3)建立公开公正的政府。深入推进综合执法领域同城“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公平、正义的政治支持环境。
(4)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大力推行“五减”行动,拓宽线上审批渠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的政治服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