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公正司法(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公正司法(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课时3 公正司法
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搜集材料,阐述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 1.理解公正司法的内涵、意义、要求。(重点) 2.通过学习,培养守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3.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参与案件的审理过程,监督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1.含义:要在司法活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2.重要性: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____________防线。
3.要求:具体就人民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______和正当,也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________。
议一议:司法活动的结果体现公平正义是否就意味着公正司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容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____________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____________、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二、推进公正司法
1.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依法独立行使。
连一连:
2.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________为根据、以________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想一想:如何理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____________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4.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__________。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____________。
1.就人民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平等和正当。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进司法公正必须做到办案结果符合程序公正,办案过程符合实体公正。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公民司法为公民,依靠公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公民权益。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推进司法公开要依法及时进行政务公开,杜绝暗箱操作。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推进公正司法,要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有、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题1:“死刑不死”谜何解——探寻公正司法的内涵
[情境]
孙小果案关键时间轴(一)
1995年,孙小果因犯强奸罪被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判决生效后,孙小果父母通过伪造病历帮助孙小果非法保外就医,导致孙小果被判刑后未被收监执行。
1998年,孙小果因强奸罪、强制侮辱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死刑。上诉后维持原判。
1999—2008年,在其母亲与继父的多方活动下获得多次改判和减刑。
任务1 小组讨论:在孙小果案中的司法活动存在哪些不合理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 小组协商:孙小果案给我们的警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的关系
(1)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
(2)程序公正是结果公正的前提和基础、手段和保障。
(3)结果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结果和最终目的。
(4)程序公正与结果公正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议题2:正义永远不会缺席——推进公正司法
[情境1]
孙小果案关键时间轴(二)
2010年,出狱,实际服刑时间不到十三年。并以“李林宸”之名开始做生意。
2019年,昆明公布打掉孙小果等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涉黑涉恶团伙。
2020年2月20日,孙小果被执行死刑。
[情境2]
张玉环:被冤勒死幼童入狱27年,获496万赔偿
1993年10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凰岭乡张家村,年仅6岁的张磊和4岁的张翔忽然失踪。次日,二人被发现死在附近的下马塘水库内。几天后,时年26岁的同村人张玉环被警方锁定为嫌凶。1995年1月26日,南昌中院一审判处张玉环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经过25年的不断申诉,2018年6月20日,江西高院对张玉环杀害2名幼童案立案复查,2020年7月9日上午,该案在江西省高院开庭再审,人民法院最终以“原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张玉环无罪。10月30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向赔偿请求人张玉环送达了国家赔偿决定书,依法决定向赔偿请求人张玉环支付赔偿金496万余元。张玉环被冤枉了27年,在接受回访的时候表示“自己当年被刑讯逼供,只能屈打成招”。
任务1 独立思考:孙小果案与张玉环案两个案件不合理之处一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 小组讨论:从两个案件不合理之处反思我国应如何有效推进司法的公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1.区分审判权与检察权
审判权 是指人民法院或司法机构对诉讼进行聆讯和审判的权力 审判权通常指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和裁决刑事、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地区,不同人民法院的审判权是不同的,通常以区域和类别划分
检察权 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对国家的宪法、法制的统一、正确地执行进行监督的权力,是国家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检察权是检察机关对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监督和引导的权力
2.正确理解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1)依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
(2)但是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要受到国家权力机关和同级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
(3)人民法院必须接受、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民主党派、新闻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也有权对人民法院工作进行监督。
(4)从公民的政治权利看,公民对人民法院依法行使监督权。
3.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
(1)罪刑法定: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2)疑罪从无:这是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旨在实现司法公平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制度,指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须依据确定、充分的证据。对于缺乏充分证据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不起诉或判处被告人无罪。
(3)非法证据排除: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使用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凡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均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
考向一 公正司法的内涵[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例1 (2024·海南高二期中)援法断罪是指判断罪行的有无、轻重及对罪行的处罚应当依照法律进行。周公曾言“用其义刑义杀,毋庸以次汝封”,提醒康叔(卫国始祖)不要以国君身份干涉司法活动,反对决断刑罚时掺杂个人感情或徇私枉法,以维护法律的公正。这给现代司法工作的启示是(  )
①尊重和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②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依法执政
③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司法结果公正
④司法活动要杜绝道德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二 推进公正司法[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2 (2024上·武汉华中师大附中高二校考期末)一次周到的服务可能消除起诉人的懵懂徘徊;一次文明的执行可化解激烈抗争的尴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众工作。”对于人民法院而言,承担的职能不仅仅是依法公正审理,更要在定分止争中传递司法善意、展现司法担当。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应当(  )
①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②树立善意司法理念,彰显司法关怀,强化人权司法保障
③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提高人民法院审判效率和质量
④健全、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帮助困难当事人争取更多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精析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一、
1.过程 结果
2.最后一道
3.平等 正义
议一议 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4.(1)诉讼地位 (2)事实清楚
二、
1.审判权 检察权
连一连
2.事实 法律
想一想 通俗地讲,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就是执法、司法机关在办案时,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结合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保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要求。
3.人民司法
4.司法保障 制度保障
易错矫正
1.就人民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2.我们要做到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
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4.推进司法公开要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5.推进公正司法,要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议题1 任务1 存在司法腐败问题,司法机关领导滥用职权,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违背司法公正;审判和减刑过程多次暗箱操作;司法活动的过程不公平,程序不正当,司法活动的结果不公平,司法机关没有做到公正司法。
任务2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既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议题2 任务1 不一样。孙小果案不合理之处:存在司法腐败问题,司法机关领导滥用职权,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违背司法公正;审判和减刑过程多次暗箱操作。
张玉环案合理之处:口供是刑讯逼供的结果,属于非法证据,最后在证据不足情况下依然定罪。
任务2 孙小果案警示我们: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要推进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杜绝暗箱操作。
张玉环案警示我们:推进公正司法,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要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包括强化当事人辩护辩论权等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例1 B [依法执政的主体是党,②错误。法治的实现离不开道德的支撑,④错误。]
例2 A [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并且材料不强调人民法院审判的原则、效率和质量,③不选;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主张能否得到支持是由法律事实决定的,司法救助制度不能帮助当事人争取更多的权益,故④表述错误。](共36张PPT)
公正司法
课时3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课标要求:
搜集材料,阐述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
1.理解公正司法的内涵、意义、要求。(重点)
2.通过学习,培养守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3.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参与案件的审理过程,监督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
学习目标
内容索引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1.含义:要在司法活动的_____和_____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2.重要性: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_________防线。
3.要求:具体就人民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_____和正当,也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_____。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过程
结果
最后一道
平等
正义
议一议
司法活动的结果体现公平正义是否就意味着公正司法?
提示 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4.内容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_________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________、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事实清楚
诉讼地位
1.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_______和_______依法独立行使。
二、推进公正司法
审判权
检察权
连一连
2.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_____为根据、以_____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法律
事实
想一想
如何理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提示 通俗地讲,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就是执法、司法机关在办案时,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结合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保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要求。
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_________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4.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_________。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_________。
司法保障
人民司法
制度保障
1.就人民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平等和正当。
纠正:就人民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2.推进司法公正必须做到办案结果符合程序公正,办案过程符合实体公正。
纠正:我们要做到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
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公民司法为公民,依靠公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公民权益。
纠正: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4.推进司法公开要依法及时进行政务公开,杜绝暗箱操作。
纠正:推进司法公开要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5.推进公正司法,要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有、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纠正:推进公正司法,要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返回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孙小果案关键时间轴(一)
1995年,孙小果因犯强奸罪被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判决生效后,孙小果父母通过伪造病历帮助孙小果非法保外就医,导致孙小果被判刑后未被收监执行。
1998年,孙小果因强奸罪、强制侮辱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死刑。上诉后维持原判。
1999—2008年,在其母亲与继父的多方活动下获得多次改判和减刑。
议题1:“死刑不死”谜何解——探寻公正司法的内涵
情境
任务1 小组讨论:在孙小果案中的司法活动存在哪些不合理之处?
提示 存在司法腐败问题,司法机关领导滥用职权,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违背司法公正;审判和减刑过程多次暗箱操作;司法活动的过程不公平,程序不正当,司法活动的结果不公平,司法机关没有做到公正司法。
任务2 小组协商:孙小果案给我们的警示是什么?
提示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既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的关系
(1)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
(2)程序公正是结果公正的前提和基础、手段和保障。
(3)结果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结果和最终目的。
(4)程序公正与结果公正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孙小果案关键时间轴(二)
2010年,出狱,实际服刑时间不到十三年。并以“李林宸”之名开始做生意。
2019年,昆明公布打掉孙小果等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涉黑涉恶团伙。
2020年2月20日,孙小果被执行死刑。
议题2:正义永远不会缺席——推进公正司法
情境1
 张玉环:被冤勒死幼童入狱27年,获496万赔偿
1993年10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凰岭乡张家村,年仅6岁的张磊和4岁的张翔忽然失踪。次日,二人被发现死在附近的下马塘水库内。几天后,时年26岁的同村人张玉环被警方锁定为嫌凶。1995年1月26日,南昌中院一审判处张玉环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经过25年的不断申诉,2018年6月20日,江西高院对张玉环杀害2名幼童案立案复查,2020年7月9日上午,该案在江西省高院开庭再审,人民法院最终以“原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张玉环无罪。10月30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向赔偿请求人张玉环送达了国家赔偿决定书,依法决定向赔偿请求人张玉环支付赔偿金496万余元。张玉环被冤枉了27年,在接受回访的时候表示“自己当年被刑讯逼供,只能屈打成招”。
情境2
任务1 独立思考:孙小果案与张玉环案两个案件不合理之处一样吗?
提示 不一样。孙小果案不合理之处:存在司法腐败问题,司法机关领导滥用职权,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违背司法公正;审判和减刑过程多次暗箱操作。
张玉环案合理之处:口供是刑讯逼供的结果,属于非法证据,最后在证据不足情况下依然定罪。
任务2 小组讨论:从两个案件不合理之处反思我国应如何有效推进司法的公正?
提示 孙小果案警示我们: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要推进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杜绝暗箱操作。
张玉环案警示我们:推进公正司法,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要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包括强化当事人辩护辩论权等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1.区分审判权与检察权
审判权 是指人民法院或司法机构对诉讼进行聆讯和审判的权力 审判权通常指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和裁决刑事、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地区,不同人民法院的审判权是不同的,通常以区域和类别划分
检察权 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对国家的宪法、法制的统一、正确地执行进行监督的权力,是国家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检察权是检察机关对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监督和引导的权力
2.正确理解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1)依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
(2)但是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要受到国家权力机关和同级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
(3)人民法院必须接受、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民主党派、新闻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也有权对人民法院工作进行监督。
(4)从公民的政治权利看,公民对人民法院依法行使监督权。
3.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
(1)罪刑法定: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2)疑罪从无:这是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旨在实现司法公平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制度,指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须依据确定、充分的证据。对于缺乏充分证据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不起诉或判处被告人无罪。
(3)非法证据排除: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使用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凡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均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
返回
知识小结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例1 (2024·海南高二期中)援法断罪是指判断罪行的有无、轻重及对罪行的处罚应当依照法律进行。周公曾言“用其义刑义杀,毋庸以次汝封”,提醒康叔(卫国始祖)不要以国君身份干涉司法活动,反对决断刑罚时掺杂个人感情或徇私枉法,以维护法律的公正。这给现代司法工作的启示是
①尊重和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②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依法执政
③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司法结果公正
④司法活动要杜绝道德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一 公正司法的内涵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依法执政的主体是党,②错误。
法治的实现离不开道德的支撑,④错误。
考向二 推进公正司法
[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2 (2024上·武汉华中师大附中高二校考期末)一次周到的服务可能消除起诉人的懵懂徘徊;一次文明的执行可化解激烈抗争的尴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众工作。”对于人民法院而言,承担的职能不仅仅是依法公正审理,更要在定分止争中传递司法善意、展现司法担当。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应当
①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②树立善意司法理念,彰显司法关怀,强化人权司法保障
③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提高人民法院审判效率和质量
④健全、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帮助困难当事人争取更多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并且材料不强调人民法院审判的原则、效率和质量,③不选;
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主张能否得到支持是由法律事实决定的,司法救助制度不能帮助当事人争取更多的权益,故④表述错误。
返回达标检测3 公正司法
(分值:50分)
选择题1~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3·十堰高二校考)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采取“上门听证”模式,在司法救助申请人周某所在村委会会议室就周某是否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召开公开听证会。会议邀请人民监督员、街道干部、律师、司法救助申请人所在居住地村干部参与听证。该听证会(  )
A.是基层自治的一种形式,维护了人民权益
B.利于提高工作透明度,提升审判结果公信力
C.听取各方意见,保证各方诉权和证据确凿
D.彰显公正司法,利于提高办案质量与效果
2.看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每次司法判决都能看到“孔方兄”的身影,每一份判决书里都能听到银子响。其消极影响在于(  )
①影响审判程序的公正
②使审判过程体现平等和正当
③使审判不当失信于民
④促进案件纠纷尽快解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西方有法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官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增强裁判的程序公正,实现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对司法公正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用结果的公正实现程序的公正
②要做到平等和正当、公平和正义
③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④审判以道德为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重庆沙坪坝高一期中)12368司法服务热线的服务功能不断扩展,从原来的诉讼咨询、案件查询等单一服务,扩展为涵盖立案、阅卷、保全、鉴定、送达、执行、信访、律师服务、满意度评价等20多项内容。该热线(  )
①通过创新服务机制,畅通民意沟通渠道
②有利于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
③有助于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④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审判权和知情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衡阳高三期末)在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的过程中,某法庭联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印发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方案,围绕打击侵权行为、加强非诉解纷等方面出台了10项举措,构建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技术调查官机制;和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促进基层治理从“化诉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该法庭的做法(  )
①完善内外协同治理机制,凝聚治理合力
②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③能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
④紧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攀枝花高二期末)为切实解决社区“小纠纷、小事件”,2023年2月,金盏派出所与7公里外的朝阳区人民法院温榆河法庭共同尝试探索新的治理机制:对调解有难度的警情,可经派出所案管组协调,由民庭法官前置调解,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增加调解权威性。下列最符合该新闻的标题是(  )
A.依法行政,构建和谐幸福社区
B.警法携手,联动纾解家长里短
C.公正司法,提高审判质量效率
D.基层自治,推动协商民主建设
7.(2024·阜阳高二期末)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坚持“应听证,尽听证”的工作原则,主动接受听证员监督,把检察听证工作作为全院性的重点工作推进。截至2022年8月,近三年来区人民检察院共开展检察听证会128场,邀请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人民参评员、廉政监督员和律师等听证员269人次,涉及各类案件306件。举办检察听证会有利于(  )
①推动阳光司法,以公平促公正赢公信
②体现公平正义,保障公民诉讼权利
③保障司法独立,最大化实现程序公正
④促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恩施高二期末)智慧法院是依托现代人工智能,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司法规律、体制改革与技术变革相融合,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审判、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人民法院组织、建设、运行和管理形态。打造智慧法院需要(  )
①整合民生服务事项以及基础数据资源,提高群众满意度
②深化在线诉讼模式和规则创新,缩短案件判决诉讼时效
③建立健全政府与人民法院互通共享机制,共同行使审判权
④依托“互联网+”,规范司法行为,提升审判工作质量效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司法公正既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遵循平等和正当的原则,也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的精神。这说明公正司法要(  )
①实现司法的程序公正 ②做到司法的根据公正
③做到司法的准绳公正 ④实现司法的结果公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4上·河北高三校联考期末)漫画《公正司法》告诉我们(  )
①必须牢牢守住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只有司法程序公正才能实现司法结果的公正
③各党政机关必须支持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公正司法
④实现司法公正必须拒绝司法中的温度与情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4·山东高一下期末)某市人民法院成立法律志愿服务队,设立法律咨询点和法律服务点,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认真解答群众提出的涉及婚姻家庭、用工合同、电信诈骗等方面的问题,为生活困难以及其他符合法定条件的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矛盾纠纷化解。该市人民法院的做法能够(  )
①简化司法诉讼程序,完善司法服务体系
②提高文明执法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聚焦人民法治需求,实现人民司法为人民
④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2024上·青岛高二期末)近年来,我国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和队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仲裁委员会、人民调解组织等机构达到85.3万个,各类法律服务人员达到420万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全面建成、运行良好,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实现“马上办”“随时办”“一次办”。我国公共法律服务的发展(  )
①使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②让群众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
③使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能免受侵害
④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矛盾与纠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汕头一模)广东某地检察机关就两宗拟不起诉案件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了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等相关人员担任听证员。检察官阐述了案件事实、证据情况、法律适用以及拟作不起诉的理由。检察听证(  )
①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
②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一环
③可以使我国检察机关更好履行监察职责
④有助于引导社会成员尊重法律和信仰法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11分)(2024·山东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电影《第二十条》改编自真实案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社会现实,让人们思考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它不仅是一部检察题材的电影,它更是一部属于每个人的生活片。该电影之所以让人反复回味,不仅是因为正当防卫本身,而是因为它背后一个更抽象更宏观又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主题——法与正义。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体现在司法裁判中,使人感受到判决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裁判必须是依法的,正义的实现必须有在法律上“说得出”的理由。只有司法者发自内心尊重和信仰法律,不畏千难万险秉公执法,才会让公众信仰法律、相信法治的精神能够确定性地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以“守护好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为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答案精析
1.D [听证会不是基层自治的形式,基层自治的形式有村委会、居委会等,A错误。人民检察院是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不是审判机关,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B错误。题干中听证会就周某是否符合司法救助条件而召开,未涉及其他诉权,且人民检察院召开听证会,征求各方意见,不能保证各方证据确凿,C错误。听证会彰显了公正司法,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与效果,D符合题意。]
2.A [不公正的审判过程会影响审判公正、失信于民,①③符合题意,排除②;材料强调的是不公正的审判的消极影响,④不符合题意。]
3.C [①颠倒了程序与结果的关系;审判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④错误。]
4.B [该热线能够畅通民意沟通渠道,更好地为民服务,但与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无关,排除②。审判权属于人民法院,人民群众没有审判权,排除④。①③正确。]
5.A [材料强调的是法庭联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印发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方案,并且“能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夸大了该法庭做法的作用,③不选。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④不选。①②符合题意。]
6.B [人民法院不是行政机关,不能依法行政,A不符合题意。对调解有难度的警情,经派出所案管组协调,由民庭法官前置调解,不属于审判权的行使,C不符合题意。派出所与人民法院共同尝试探索新的治理机制,体现警法携手联动问题,不是基层自治,D不符合题意。]
7.B [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不是审判机关,材料不涉及保障公民诉讼权利,②排除。并不是通过举办检察听证会保障司法独立,我国司法机关本来就独立行使职权,③排除。①④符合题意。]
8.C [①属于政府的职责和功能,不是人民法院的职能,排除。审判权是人民法院行使的,政府没有这个权力,③错误。②④正确。]
9.B [司法的根据是事实,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②错误;司法的准绳是法律,要坚持以法律为准绳,③错误。故选B。]
10.B [漫画体现不了司法程序公正,②不符合题意。实现司法公正并不排斥司法中的温度与情感,要实现情理法的统一,④错误。]
11.D [材料不涉及简化司法诉讼程序,①不符合题意。司法机关公正司法,行政机关文明执法,而且材料也不涉及提高文明执法水平,②排除。③④符合题意。]
12.C [材料强调的是公共法律服务,没有涉及公正司法,①不符合题意。法律服务的发展并不能使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能免受侵害,③排除。]
13.B [检察听证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但不是关键一环,②排除。检察机关不履行监察职责,监察机关履行监察职责,③表述错误。]
14.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推进公正司法,既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也要准确把握社会心态、群众情绪,加强司法裁判的法律认同、社会认同和情理认同,真正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持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治队伍,以公平正义的职业追求、司法为民的职业良知、专业娴熟的职业能力,切实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坚持司法为民,构建开放、便民、动态、透明的阳光司法机制,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裁判的满意度,以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