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单元提升(三)(课件 学案,共2份打包)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单元提升(三)(课件 学案,共2份打包)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单元提升(三)
1.比较普通法系、大陆法系和中华法系
法系 普通法系 大陆法系 中华法系
含义 普通法系即英美法系,是以英国中世纪的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大陆法系即民法法系,是以古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
特点 传统的法律形式为判例法 法律的主要形式为成文的法典 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
代表国家 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主要有法国、德国、葡萄牙、荷兰等 中国,代表性法典为《唐律疏议》
2.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明确内涵 是指在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在公民守法和国家司法上的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
不是平均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
反对特权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公民
现实表现 由于种种原因,男女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要消灭这种不平等,需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努力
树立观念 公民民主法治理念的养成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必须培育民主精神、规则意识,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3.不同法律规范的差异
(1)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地方性法规,顾名思义就是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规,只能在本辖区内实施,如《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山东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
(2)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主要区别是制定的主体不同,因此导致了其效力的不同。从效力来看,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前两者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后者在本行政区内有效。
4.实体公正
(1)是指国家司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行政民事和刑事等实体法的规定处理各种类型的案件。实体公正的实现具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体现个别正义。
(2)程序公正的实现是通过制定法律制度,规定实体公正的维护机关的工作程序,以程序公正最终促进实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的要求主要包括:依法办事,不偏私;平等对待相对人,不歧视;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
施行40余年的国务院组织法完成首次修改
热点素材
施行40余年的国务院组织法完成首次修改。2024年3月11日下午,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为何要修改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日报3月6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②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必要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修改国务院组织法,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重要内容载入国务院组织法,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和成果通过法律规定予以体现,进一步健全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2023年10月、12月,④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对修订草案曾进行了两次审议,并决定将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期间,常委会有关部门将修订草案印发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征求意见,组织部署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知识链接
信息点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
信息点② 科学立法的内涵;推进科学立法;建设法治政府
信息点③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依法行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信息点④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创新演练
1.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等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调整和设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国务院组成部门以外的国务院所属机构的调整和设置,将由新组成的国务院审查批准。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②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要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③政府部门之间关系配置必须科学合理,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法定化
④建设法治中国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更好行使权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年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该法是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本次修订的内容包括:明确立法目的、国务院的性质地位和工作的指导思想,完善国务院组成人员相关规定,健全国务院会议制度,完善国务院机构及其职权相关规定。对国务院组织法作上述修订有助于(  )
①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加强最高权力机关对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③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治职能向社会职能转变
④促进中央政府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建设法治政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连云港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修改完善国务院组织法。在修改过程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对修订草案曾进行了两次审议,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2024年3月9日上午,各代表团认真审议了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修改稿;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修订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提出了修订草案表决稿,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施行40余年的国务院组织法完成首次修改。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总结吸收国务院工作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实现在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总体框架内与时俱进完善国务院相关制度的目标任务。
材料二 根据宪法对国务院性质和地位的规定,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明确,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务院应当自觉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还规定,国务院组成人员应当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履行职责,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民务实,严守纪律,勤勉廉洁。
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同时增加了国务院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的制度措施,提出“国务院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国务院健全行政监督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备案审查、行政执法监督、政府督查等工作,坚持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等内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解读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务院组织法修订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创新演练
1.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①错误。本题强调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没有涉及依法立法,②不选。③④正确。]
2.B [党中央领导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②错误。政府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都很重要,不能把政治职能转变成社会职能,③错误。①④正确。]
3.(1)①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修改完善国务院组织法,坚持了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②修改过程中,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坚持了民主立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③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征求意见直至通过国务院组织法修订案,修订过程遵循了法定程序,做到了依法立法。④整个修订过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①凸显宪法法律权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以宪法和法律的方式规定了国务院的性质。②有利于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彰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促进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③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④有利于政府依法履行职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总之,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有利于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共24张PPT)
单元提升(三)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
内容索引
构建知识体系
拓展核心知识
链接热点素材
构建知识体系
返回
拓展核心知识
1.比较普通法系、大陆法系和中华法系
法系 普通法系 大陆法系 中华法系
含义 普通法系即英美法系,是以英国中世纪的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大陆法系即民法法系,是以古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
特点 传统的法律形式为判例法 法律的主要形式为成文的法典 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
代表国家 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主要有法国、德国、葡萄牙、荷兰等 中国,代表性法典为《唐律疏议》
2.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明确内涵 是指在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在公民守法和国家司法上的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
不是平均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
反对特权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公民
现实表现 由于种种原因,男女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要消灭这种不平等,需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努力
树立观念 公民民主法治理念的养成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必须培育民主精神、规则意识,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3.不同法律规范的差异
(1)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地方性法规,顾名思义就是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规,只能在本辖区内实施,如《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山东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
(2)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主要区别是制定的主体不同,因此导致了其效力的不同。从效力来看,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前两者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后者在本行政区内有效。
4.实体公正
(1)是指国家司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行政民事和刑事等实体法的规定处理各种类型的案件。实体公正的实现具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体现个别正义。
(2)程序公正的实现是通过制定法律制度,规定实体公正的维护机关的工作程序,以程序公正最终促进实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的要求主要包括:依法办事,不偏私;平等对待相对人,不歧视;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
返回
链接热点素材
施行40余年的国务院组织法完成首次修改。2024年3月11日下午,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为何要修改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日报3月6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②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必要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修改国务院组织法,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重要内容载入国务院组织法,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和成果通过法律规定予以体现,进一步健全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施行40余年的国务院组织法完成首次修改
热点素材
2023年10月、12月,④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对修订草案曾进行了两次审议,并决定将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期间,常委会有关部门将修订草案印发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征求意见,组织部署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知识链接
信息点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
信息点② 科学立法的内涵;推进科学立法;建设法治政府
信息点③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依法行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信息点④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1.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等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调整和设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国务院组成部门以外的国务院所属机构的调整和设置,将由新组成的国务院审查批准。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②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要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③政府部门之间关系配置必须科学合理,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法定化
④建设法治中国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更好行使权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创新演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①错误。
本题强调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没有涉及依法立法,②不选。
③④正确。
2.2024年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该法是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本次修订的内容包括:明确立法目的、国务院的性质地位和工作的指导思想,完善国务院组成人员相关规定,健全国务院会议制度,完善国务院机构及其职权相关规定。对国务院组织法作上述修订有助于
①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加强最高权力机关对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③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治职能向社会职能转变
④促进中央政府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建设法治政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党中央领导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②错误。
政府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都很重要,不能把政治职能转变成社会职能,③错误。
①④正确。
3.(2024·连云港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修改完善国务院组织法。在修改过程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对修订草案曾进行了两次审议,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2024年3月9日上午,各代表团认真审议了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修改稿;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修订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提出了修订草案表决稿,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施行40余年的国务院组织法完成首次修改。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总结吸收国务院工作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实现在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总体框架内与时俱进完善国务院相关制度的目标任务。
材料二 根据宪法对国务院性质和地位的规定,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明确,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务院应当自觉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还规定,国务院组成人员应当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履行职责,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民务实,严守纪律,勤勉廉洁。
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同时增加了国务院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的制度措施,提出“国务院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国务院健全行政监督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备案审查、行政执法监督、政府督查等工作,坚持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等内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解读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过程。
答案 ①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修改完善国务院组织法,坚持了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②修改过程中,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坚持了民主立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③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征求意见直至通过国务院组织法修订案,修订过程遵循了法定程序,做到了依法立法。④整个修订过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务院组织法修订的意义。
答案 ①凸显宪法法律权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以宪法和法律的方式规定了国务院的性质。②有利于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彰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促进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③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④有利于政府依法履行职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总之,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有利于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