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正确运用复合判断——联言判断和选言判断(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正确运用复合判断——联言判断和选言判断(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课时2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联言判断和选言判断
[分值:50分]
选择题1~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4·汕头金山中学高二期末)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宣传片《CPC》火爆网络,勾画了一个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大党形象。宣传片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概括属于(  )
A.联言判断 B.选言判断
C.假言判断 D.性质判断
2.(2024·河北高三期末)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个判断(  )
①是联言判断 ②是性质判断
③省略了联结项 ④是相容选言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上海合作组织是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最为辽阔的地区合作组织。这一判断(  )
①是关系判断 ②是联言判断
③是单称肯定判断 ④主项不周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浙江高三期末)某校通过将“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这一校训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最终营造出良好的学风校风。针对该校校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校训“不比阔气比志气”,这是一句简单的性质判断
②校训“不比基础比进步”,这句话符合联言判断的特征
③校训“不比聪明比勤奋”这一判断若为真,则各支判断都为真
④校训“不比阔气比志气”中的“阔气”与“志气”是反传递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24·天津高三期中)雷锋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土壤之中,蕴含于人民群众广泛认同、高度认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在顺应时代、符合民意的历史逻辑中蓬勃发展。上述判断(  )
①只有组成它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判断才是真的
②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③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可以断定属于真判断
④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断定认识对象的性质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6.(2024·黑龙江高三期末)“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与这句判断类型不一致的是(  )
A.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他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C.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革命家
D.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或是学习方法不对
7.(2024·辽阳高二期末)某复合判断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或者P,或者Q。若该复合判断为真,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P与Q可以同真
②P与Q可以同假
③P与Q至少一项为假
④P与Q至少一项为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商丘高二期末)虽然概念能反映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但人们要进行思想交流,需要将概念结合起来,形成判断。下面关于判断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性质判断有利于我们弄清对象之间的关系
②只有判断才能表达某种确定的思想,仅凭概念不能
③选言判断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④选言判断有助于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4·黑龙江三模)2024年,河北京车(制造基地设在保定,研发工作保留在北京)制造的北京地铁3号、12号线等列车将在北京开跑。“北京研发+保定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既符合首都战略定位,发挥了首都创新优势,同时抓住了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带动了环京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材料中对该产业发展模式的判断形式(  )
①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其联结项不能省略
②有助于人们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
③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与实际相符合,才为真
④如果有一个支判断是真的,这一判断就是真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4·贵州模拟预测)云南省地理位置独特,气候多样,自然资源丰富,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可以说“云南省既是旅游大省,又是民族文化大省”。以引文中的判断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
A.云南省既不是旅游大省,又不是民族文化大省
B.云南省虽然是旅游大省,但不是民族文化大省
C.云南省要么是旅游大省,要么是民族文化大省
D.云南省或者是旅游大省,或者是民族文化大省
11.(2024·南平一模)哺乳动物不但是恒温动物,而且是脊椎动物。由此可知,对下列判断的真假理解正确的是(  )
①哺乳动物既不是恒温动物,也不是脊椎动物——真判断
②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但不是脊椎动物——假判断
③哺乳动物不是恒温动物,而是脊椎动物——真判断
④哺乳动物既是恒温动物,又是脊椎动物——真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黄冈高三统考期末)李明、张宁和刘宇三位男同学各有一位妹妹。周末六人约好一起进行羽毛球混合双打比赛(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组队参赛),并且兄妹二人不许组队。第一局由李明和小华对阵刘宇和小红,第二局由刘宇和小林对阵李明和张宁的妹妹。由此可知(  )
①李明的妹妹是小红,张宁的妹妹是小林
②张宁的妹妹或者是小红,或者是小华
③张宁的妹妹一定是小红,不会是小华
④若李明的妹妹是小红,则张宁的妹妹是小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4·抚顺高三期末)小王、小钱、小邓和小赵四人在小区内踢球,其中一人不小心踢碎了邻居黄大爷家的玻璃门,黄大爷发现后,上前质问,四人回答如下(见下表)。
小王 我没有踢碎玻璃门
小钱 是小赵踢碎了玻璃门
小邓 小钱把玻璃门踢碎了
小赵 踢碎玻璃门的要么是小王,要么是小邓
四人所言中只有一人所言属实,踢碎玻璃门的是(  )
A.小王 B.小钱 C.小邓 D.小赵
14.(11分)(2024·广东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强去考汽车驾驶执照。
主考官:“开车时前面有人和狗,你是轧狗还是轧人?”
阿强:“当然轧狗啦!”
主考官:“欢迎你下次再来。”
阿强:“难道叫我轧人?”
主考官:“你应该刹车!”
(1)材料中主考官的话属于哪种复合判断?这种判断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有哪些类型?(5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强的选择为什么是错误的。(6分)
答案精析
1.A [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B不符合题意。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C不符合题意。性质判断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2.B [材料中的表述“2024年是……是……”,断定了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属于联言判断,两个联言支之间省略了联结项,故①③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判断是联言判断,而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可能情况可以同时存在,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C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上海合作组织是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地区合作组织”并未断定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单称肯定判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4.B [(学生)虽然不比阔气,但是比志气,属于联言判断,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选项中的联言判断若为真,则各支判断都为真,③说法正确。“不比阔气比志气”属于联言判断,不是关系判断,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5.A [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但是不能说其一定为真,③说法错误。材料中的判断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不是简单判断,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6.D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联言判断。A、B、C都是断定对象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联言判断,排除。“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或是学习方法不对”是断定对象可能情况的相容选言判断,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7.B [“或者P,或者Q”是相容选言判断,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说法错误。]
8.C [性质判断有利于我们弄清认识对象的性质,关系判断有利于我们弄清对象之间的关系,①说法错误。联言判断有助于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④说法错误。]
9.C [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①说法错误。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不能断定联言判断的真假,④错误。故本题选C。]
10.D [若“云南省既是旅游大省,又是民族文化大省”这一联言判断为真,则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云南省是旅游大省,云南省是民族文化大省。显然A、B两个联言判断为假,不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不选。“云南省要么是旅游大省,要么是民族文化大省”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若为真,要求它的选言支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因此不能同时满足“云南省是旅游大省”“云南省是民族文化大省”这两个条件,C不符合题意。]
11.C [哺乳动物不但是恒温动物,而且是脊椎动物。这一判断是联言判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这说明哺乳动物既不是恒温动物,也不是脊椎动物为假判断;哺乳动物不是恒温动物,而是脊椎动物为假判断,①③错误。故本题选C。]
12.C [逻辑推理中由真前提才能推出真结论,结论与前提不得相互矛盾。由于兄妹二人不能组队,刘宇在两局中分别与小红和小林组队,可以推断出刘宇的妹妹不是小红,也不是小林,而一定是小华,因此,张宁的妹妹、李明的妹妹都不是小华;再根据第二局中张宁的妹妹与小林同时出场,可以推断出张宁的妹妹不是小林,而是小红,则李明的妹妹是小林,①错误,③正确。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②正确。题肢内容与前提(第二局)相矛盾,不可能为真,④排除。故本题选C。]
13.A [根据材料信息,小赵的话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因四人所言中只有一人所言属实,如果是小邓踢碎玻璃门,则小王的话也是真的,不符合题意;故踢碎玻璃门的是小王,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14.(1)①“开车时前面有人和狗,你是轧狗还是轧人”属于选言判断。②选言判断是由选言支和联结项组成的。③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2)①在运用选言判断的形式表达具体思维内容时,不能遗漏应有的选言支。因为无论是相容选言判断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都要求“有一真”,如果选言支没有一真,则整个选言判断为假。②“开车时前面有人和狗,你是轧狗还是轧人”属于选言判断,主考官故意遗漏了应有的选言支“刹车”,阿强就以为他要在“轧狗还是轧人”中选择,考虑不周,导致没有通过考试。课时2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联言判断和选言判断
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2.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 1.理解复合判断及其种类,掌握联言判断、选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要求和意义。(重点) 2.通过分析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种类,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一、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复合判断的含义与种类
(1)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_________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2)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_________等多个种类。
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_________的判断。
(2)构成:联言判断由联言支和联结项两部分组成。
联言支 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_________联言支
联结项 ①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②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想一想:有哪些词项可以作为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3)联言判断的真假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_________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4)意义: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_________,判断更为_________。
想一想:下列判断是否属于联言判断?
①毛泽东同志不仅是思想家、军事家,还是伟大的革命家。
②这个苹果非常好吃。
③小红既聪明又能干。
④小王和小明是同学。
二、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1.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_________的判断。
2.构成:选言判断由选言支和联结项两部分组成。
选言支 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_________。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
联结项 常常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_________。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能_________
想一想:有哪些词项可以作为选言判断的联结项?
3.种类: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_________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种类 特征 联结项
相容选言判断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_________ “或者……或者……”
不相容选言判断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 “要么……要么……”
4.选言判断的真假判断
(1)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_________,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2)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_________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5.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_________和途径。
6.要求
(1)要根据认识对象的_________,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
(2)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_________的可能情况。
想一想:有一名学生上学迟到,老师问:“你为什么迟到,是生病了,还是早上闹钟没响?”学生不语。老师又问:“你怎么不说话,是不舒服,还是找不到理由?”学生仍旧不语。末了,学生跟另一学生说,今天上学的路上家长的车坏了。
上述事件中,老师的问话为什么得不到学生的回复?
1.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联言判断中,各个联言支都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假的。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可以省略。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连接词“或者……或者……”表达的一定是相容选言判断。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题1: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情境]
小华读了一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是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任务1 独立思考:“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请你指出该判断的类型,并说明其为真的条件。
任务2 小组讨论: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逻辑,并简要说明原因。
归纳提升
1.联言判断的真假判定
(1)当且仅当,联言支全真时,联言判断为真;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2)联言判断的逻辑形式:p并且q。联言判断与联言支之间的真假关系如下:
联言判断真值表
p q p并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3)判定联言判断的真假,口诀为: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2.区分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
(1)当联言判断用单句表达时,在形式上与关系判断很容易混淆。
例如:①小刘和小赵是球迷。
②小刘和小赵是同乡。
(2)区别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的方法,是将单句变成复句看其是否成立。联言判断变成复句后,每个分句都成立;关系判断变成复句后,两个分句都不成立。下列如例①变成“小刘是球迷,小赵也是球迷”,句子成立。
例②变成“小刘是同乡,小赵也是同乡”,句子不成立。
因此,例①是联言判断,例②为关系判断。
议题2:准确运用选言判断
[情境]
面对美债违约风险,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丙:到6月5日,美国或者违约,或者不违约。
丁:你这样说不对。应该是到6月5日,美国要么违约,要么不违约。
丙反驳说:这有什么区别呀,不是一回事吗?
任务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丙丁两人所说的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归纳提升
1.选言判断的真假判定
(1)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判断
①至少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相容选言判断为真。
②逻辑形式:p或者q。相容选言判断与选言支之间的真假关系如下:
p q p或者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③判定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口诀为:一真即真,全假则假。
(2)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判断
①有而且只能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该不相容选言判断为真,否则为假。
②逻辑形式:p要么q。不相容选言判断与选言支之间的真假关系如下:
p q p要么q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③判定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口诀为:仅有一真为真,全真全假皆为假。
2.选言判断的运用
(1)选言判断的运用,首先要注意不要遗漏真实的选言支。如果遗漏了真实的选言支,也就是选言支均假,无论是相容选言判断,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就都是假的。
(2)选言判断的运用还要注意与联言判断的区别。例如,“高等学校既要多出人才,又要出高水平的人才”,如果把这个联言判断改成选言判断“高等学校或者要多出人才,或者要出高水平的人才”,那就等于降低了对高等学校的要求。
(3)选言判断的运用,特别要注意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的区别。应当运用不相容选言判断的事物情况,用相容选言判断表达,相容选言判断仍真。应当运用相容选言判断的事物情况,若运用不相容选言判断表达,不相容选言判断则假。
考向一 联言判断[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1 (2023·重庆高考)明代思想家顾宪成在东林书院留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该对联(  )
A.以直言判断形式描述当时复杂的学习环境
B.以选言判断形式呼吁要认真读书学习知识
C.以假言判断形式揭示了读书爱国的条件关系
D.以联言判断的形式倡导将读书与爱国相结合
考向二 相容选言判断[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2 (2023上·晋中高三校考期末)选言判断根据选言联结项的不同,可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几个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p或者q。据此判断,如果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它的选言支(  )
①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②没有一个是真的
③可以都是真的
④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考向三 不相容选言判断[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3 (2024·绍兴二模)“要么小王当选为代表,要么小李当选代表。”与这一命题相矛盾的命题为(  )
①小王当选,小李同样也当选
②小王当选,但小李没有当选
③小王没当选,当选的是小李
④小王没当选,小李也没当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精析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一、
1.(1)联结词 (2)假言判断 
2.(1)同时存在 (2)两个
想一想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不是……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尚且……何况……”“尽管……可能……”“然后”“于是便”“接着”“然而”等等。
(3)联言支 (4)周密 恰当 
想一想 ①③是联言判断。②④是简单判断。
二、
1.可能情况 
2.选言支 联结项 省略 
想一想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
3.相容选言判断 并存 
4.(1)真的 (2)有而且只能有 
5.范围 
6.(1)实际情况 (2)选择价值
想一想 老师运用了相容选言判断,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复在于老师没有尽量把可能的情况都提出来,遗漏了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易错矫正
1.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2.在联言判断中,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3.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能省略。
4.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5.一般情况下,“或者……或者……”表达的一定是相容选言判断,但如果两个选言支是矛盾关系,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议题1 任务1 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任务2 小华反驳的话不符合逻辑。小华的评论是一个联言判断,如果联言判断是假的,那么,既可能是由构成联言判断的所有联言支都是假的导致的,也可能是由其中某个或者某些支判断是假的导致的。小浩否认了它是富有哲理的。在小浩看来,小华所评“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这个判断是假的。所以,小浩不同意小华的观点并不是自相矛盾,因此,小华反驳的话不符合逻辑。
议题2 不是一回事。丙的观点是相容选言判断,联结词为“或者……或者……”。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选言判断就是假的。丁的观点是不相容选言判断,联结词为“要么……要么……”。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违约”与“不违约”不能同真,同不相容选言判断更确切。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例1 D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思是,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要使它们进入我们的耳朵 ,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事,都要关心。以联言判断的形式倡导将读书与爱国相结合,D正确。]
例2 B [没有一个是真的,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不符合相容选言判断的要求,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例3 D [“小王当选,但小李没有当选”和“小王没当选,当选的是小李”,只有一个是真的,符合命题要求,不与命题矛盾,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共41张PPT)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联言判断和选言判断
课时2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
课标要求:
1.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2.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
1.理解复合判断及其种类,掌握联言判断、选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要求和意义。(重点)
2.通过分析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种类,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学习目标
内容索引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1.复合判断的含义与种类
(1)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_______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2)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_________等多个种类。
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_________的判断。
一、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联结词
假言判断
同时存在
(2)构成:联言判断由联言支和联结项两部分组成。
联言支 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_____联言支
联结项 ①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②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两个
想一想
有哪些词项可以作为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提示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不是……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尚且……何况……”“尽管……可能……”“然后”“于是便”“接着”“然而”等等。
(3)联言判断的真假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_______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4)意义: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_____,判断更为_____。
联言支
周密
恰当
想一想
下列判断是否属于联言判断?
①毛泽东同志不仅是思想家、军事家,还是伟大的革命家。
②这个苹果非常好吃。
③小红既聪明又能干。
④小王和小明是同学。
提示 ①③是联言判断。②④是简单判断。
1.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_________的判断。
2.构成:选言判断由选言支和联结项两部分组成。
二、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选言支 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_______。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
联结项 常常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_______。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能_____
可能情况
选言支
联结项
省略
想一想
有哪些词项可以作为选言判断的联结项?
提示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
3.种类: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_____________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种类 特征 联结项
相容选言判断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_____ “或者……或者……”
不相容选言判断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 “要么……要么……”
相容选言判断
并存
4.选言判断的真假判断
(1)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_____,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2)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_____________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5.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_____和途径。
真的
有而且只能有
范围
6.要求
(1)要根据认识对象的_________,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
(2)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_________的可能情况。
实际情况
选择价值
想一想
有一名学生上学迟到,老师问:“你为什么迟到,是生病了,还是早上闹钟没响?”学生不语。老师又问:“你怎么不说话,是不舒服,还是找不到理由?”学生仍旧不语。末了,学生跟另一学生说,今天上学的路上家长的车坏了。
上述事件中,老师的问话为什么得不到学生的回复?
提示 老师运用了相容选言判断,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复在于老师没有尽量把可能的情况都提出来,遗漏了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1.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2.在联言判断中,各个联言支都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假的。
纠正: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纠正:在联言判断中,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3.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可以省略。
4.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纠正: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能省略。
纠正: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5.连接词“或者……或者……”表达的一定是相容选言判断。
纠正:一般情况下,“或者……或者……”表达的一定是相容选言判断,但如果两个选言支是矛盾关系,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
返回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小华读了一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是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议题1: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情境
任务1 独立思考:“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请你指出该判断的类型,并说明其为真的条件。
提示 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任务2 小组讨论: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逻辑,并简要说明原因。
提示 小华反驳的话不符合逻辑。小华的评论是一个联言判断,如果联言判断是假的,那么,既可能是由构成联言判断的所有联言支都是假的导致的,也可能是由其中某个或者某些支判断是假的导致的。小浩否认了它是富有哲理的。在小浩看来,小华所评“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这个判断是假的。所以,小浩不同意小华的观点并不是自相矛盾,因此,小华反驳的话不符合逻辑。
1.联言判断的真假判定
(1)当且仅当,联言支全真时,联言判断为真;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2)联言判断的逻辑形式:p并且q。联言判断与联言支之间的真假关系如下:
联言判断真值表
p q p并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3)判定联言判断的真假,口诀为: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2.区分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
(1)当联言判断用单句表达时,在形式上与关系判断很容易混淆。
例如:①小刘和小赵是球迷。
②小刘和小赵是同乡。
(2)区别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的方法,是将单句变成复句看其是否成立。联言判断变成复句后,每个分句都成立;关系判断变成复句后,两个分句都不成立。下列如例①变成“小刘是球迷,小赵也是球迷”,句子成立。
例②变成“小刘是同乡,小赵也是同乡”,句子不成立。
因此,例①是联言判断,例②为关系判断。
  面对美债违约风险,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丙:到6月5日,美国或者违约,或者不违约。
丁:你这样说不对。应该是到6月5日,美国要么违约,要么不违约。
丙反驳说:这有什么区别呀,不是一回事吗?
议题2:准确运用选言判断
情境
任务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丙丁两人所说的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提示 不是一回事。丙的观点是相容选言判断,联结词为“或者……或者……”。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选言判断就是假的。丁的观点是不相容选言判断,联结词为“要么……要么……”。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违约”与“不违约”不能同真,同不相容选言判断更确切。
1.选言判断的真假判定
(1)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判断
①至少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相容选言判断为真。
②逻辑形式:p或者q。相容选言判断与选言支之间的真假关系如下:
p q p或者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③判定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口诀为:一真即真,全假则假。
(2)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判断
①有而且只能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该不相容选言判断为真,否则为假。
②逻辑形式:p要么q。不相容选言判断与选言支之间的真假关系如下:
p q p要么q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③判定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口诀为:仅有一真为真,全真全假皆为假。
2.选言判断的运用
(1)选言判断的运用,首先要注意不要遗漏真实的选言支。如果遗漏了真实的选言支,也就是选言支均假,无论是相容选言判断,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就都是假的。
(2)选言判断的运用还要注意与联言判断的区别。例如,“高等学校既要多出人才,又要出高水平的人才”,如果把这个联言判断改成选言判断“高等学校或者要多出人才,或者要出高水平的人才”,那就等于降低了对高等学校的要求。
(3)选言判断的运用,特别要注意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的区别。应当运用不相容选言判断的事物情况,用相容选言判断表达,相容选言判断仍真。应当运用相容选言判断的事物情况,若运用不相容选言判断表达,不相容选言判断则假。
返回
知识小结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考向一 联言判断
[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1 (2023·重庆高考)明代思想家顾宪成在东林书院留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该对联
A.以直言判断形式描述当时复杂的学习环境
B.以选言判断形式呼吁要认真读书学习知识
C.以假言判断形式揭示了读书爱国的条件关系
D.以联言判断的形式倡导将读书与爱国相结合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思是,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要使它们进入我们的耳朵 ,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事,都要关心。以联言判断的形式倡导将读书与爱国相结合,D正确。
考向二 相容选言判断
[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2 (2023上·晋中高三校考期末)选言判断根据选言联结项的不同,可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几个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p或者q。据此判断,如果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它的选言支
①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②没有一个是真的
③可以都是真的
④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几个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如果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它的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①③说法正确。
没有一个是真的,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不符合相容选言判断的要求,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考向三 不相容选言判断
[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3 (2024·绍兴二模)“要么小王当选为代表,要么小李当选代表。”与这一命题相矛盾的命题为
①小王当选,小李同样也当选
②小王当选,但小李没有当选
③小王没当选,当选的是小李
④小王没当选,小李也没当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要么小王当选为代表,要么小李当选代表”,属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选言支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就是假的。“小王当选,小李同样也当选”,两个都真,与命题相矛盾,①符合题意。
“小王当选,但小李没有当选”和“小王没当选,当选的是小李”,只有一个是真的,符合命题要求,不与命题矛盾,②③不符合题意。
“小王没当选,小李也没当选”,没有选言支是真的,与命题相矛盾,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