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一单元第三课《龙的故事》说课稿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一单元第三课《龙的故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龙的故事》是一节“欣赏·评述”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单元以“有趣的玩具”为主题,而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形象,在这一课中不仅能让学生了解龙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内涵,还能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为后续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欣赏与龙相关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民间工艺等,了解龙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过程,感受龙的形态美、色彩美和寓意美。通过讲述龙的故事,让学生深入理解龙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龙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还比较有限。在知识储备方面,他们对龙有一定的初步印象,可能在生活中通过动画片、故事书、节日庆典等接触过龙的形象,但对龙的文化内涵了解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逐步深入了解龙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龙的造型特点,如身体细长、有角、有鳞、有爪等。 2. 认识不同艺术形式中龙的表现,如绘画、剪纸、雕塑等。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龙的形象和自己对龙的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欣赏各种龙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以小组讨论、故事讲述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了解龙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内涵,感受龙的艺术魅力。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龙的形象和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理解龙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过程及其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意表达,如绘画或手工制作龙的形象。 五、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龙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造型特点、文化内涵等,让学生对龙有初步的理性认识。 (二)欣赏法 展示大量丰富多样的龙的艺术作品,如古代绘画、现代雕塑、民间剪纸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龙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讨论龙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差异、龙的故事所传达的寓意等,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演示法 在学生进行创意表达环节,教师进行简单的绘画或手工制作演示,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创作方法和步骤,降低创作难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3 分钟) 1. 播放歌曲《龙的传人》,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与歌曲相关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跟唱,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 2. 提问学生:“歌曲中唱到龙,那你们在生活中哪里见过龙呢?”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龙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新授(12 分钟) 1. 龙的起源与传说 (1)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讲述龙的起源传说,如黄帝时期的“应龙助战”等故事,让学生了解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古老渊源。 (2)简单介绍龙在古代神话中的地位和作用,如象征祥瑞、掌管风雨等,使学生对龙的文化内涵有初步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传说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龙的起源,激发学生对龙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龙的造型特点 (1)展示不同艺术形式中龙的图片,包括古代绘画《九龙图》、现代雕塑《九龙壁》、民间剪纸龙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龙的身体结构,如头、角、身、鳞、爪、尾等部分的形状和特征。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图片中龙的造型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龙的形象特点。例如:“龙的身体长长的,像蛇一样弯曲。”“龙的角很尖,像鹿角。”等。 (3)教师总结龙的基本造型特点:身体细长,有蜿蜒曲折之美;头部似驼、似马、似牛等,具有多种动物的特征;角如鹿角,刚劲有力;鳞如鱼鳞,排列整齐;爪如鹰爪,尖锐锋利;尾如鱼尾,灵活飘逸。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龙的造型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龙的文化内涵 (1)继续展示龙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龙在这些作品中所代表的意义。例如,在古代皇家建筑装饰中,龙象征着皇权、尊贵;在民间传统节日中,舞龙表演寓意着吉祥、欢乐、团圆等。 (2)讲述一些与龙相关的成语故事,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龙在中国人心中的美好寓意和象征。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分析和故事讲述,深入挖掘龙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欣赏与评述(10 分钟) 1. 再次展示一系列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龙的艺术作品,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欣赏。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作品以及喜欢的理由。例如:“我喜欢这幅画里的龙,因为它的颜色很鲜艳,看起来很威风。”“我喜欢这个剪纸龙,它的图案很精致,剪得特别好。”等。 3.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汇报,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艺术作品,如造型、色彩、构图、寓意等方面。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与评述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 (四)创意实践(8 分钟) 1.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如果自己是一名小艺术家,会设计出一条怎样的龙。可以从龙的外形、颜色、动态等方面进行创意构思。 2. 为学生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龙的形象。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简单的手工制作,如用彩纸折龙、用黏土捏龙等。 3.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鼓励,发现学生的创意闪光点并进行展示和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创意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龙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展示与评价(5 分钟) 1.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或展示台上。 2. 请学生自评,介绍自己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手法,如:“我画的龙是一条会飞的彩虹龙,它的翅膀很大,可以带着我去天上玩。” 3. 其他学生进行互评,从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如:“他画的龙颜色很漂亮,但是龙的身体比例不太协调。” 4.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期望。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与评价活动,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六)课堂总结(2 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龙的起源、造型特点、文化内涵以及同学们的创意作品等。 2. 再次强调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记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更系统、更完整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文化传承意识。]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龙的故事,感受龙的艺术魅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欣赏、讨论、实践等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强的创造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龙的文化内涵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我进一步简化语言、深入引导。在创意实践环节,个别学生由于动手能力较弱,在作品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我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