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上19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古诗二首》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重组课文后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收录了两首古诗。《夜宿山寺》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丰富的风光,抒发了敕勒人对生活的热爱。课后设计了两道思考题,第一题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积累的同时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第二题是想象画面,说诗句意思,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能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诗文中感受观察与想象。本文插图与古诗的诗意和意境相连,可以成为学生想象、体会的抓手。本课需要独立识读12个生字,正确工整书写8个生字。需要书写的生字中有5个左右结构,3个上下结构。其中“危”是学生书写的难点。链接我爱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则进一步体会观察与想象的重要性。这篇课文在单元整合中主要承担从诗文中感受观察与想象的任务,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细腻感受。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2个生字。(2)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结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书写提示,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上下结构的生字书写,重点指导“危”。(3)练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4)链接《语文园地七》的【我爱阅读】,开启观察与想象主题单元。教学重点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2个生字。2.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结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书写提示,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上下结构的生字书写,重点指导“危”。3.练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4.感受诗人的观察,古诗中的想象,感受夸张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在读诗句、想画面的过程中培养想象思维,通过说一说的方式输出想象,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第1课时环节一:看一看,猜一猜1.看图片,猜诗题,背古诗。2.小结:李白笔下都是大江大河,很宏大的景象,诗中都有着李白特别丰富的想象。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直入主题,关注李白。环节二:说一说,想一想1.理解诗题。出示:宝盖头的字都和房屋有关系。我们来看看宿这个字,人在房内床铺上睡觉,由此产生睡觉的含义。引申为过夜。2.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是你们的想象,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写的,怎么想的。猜测:建在山上的寺庙有什么特点?夜里住在山上的寺庙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想象或者联想?【设计意图】破题,直入想象。环节三:读一读,背一背1.自己读诗,看看诗人想的和你想的是否一致。2.自己读诗句,圈出不认识的字或者不懂的词语。同桌读一读。(把不理解的问题说一说)3.再读古诗,想想诗中讲的是什么事?把你读懂的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愿意来说说。(对主要内容,古诗大意的理解。)4.指名读,这个楼有什么特点,诗中有一个字,明确地告诉我们,你能找到吗?(1)古诗哪一句直接写了楼高?(高)(2)这个楼有多高?(百尺)(3)真的有一百尺那么高吗?(4)拓展诗句,感受夸张的写法。 小结:这是夸张的写法,李白的很多诗句中都带有这种用数字夸张的写法,来达到表达效果。5. “危”是不是危险的意思?这么危险的楼,李白还会去住吗?那这个“危”是什么意思啊? 6.全诗都围绕着楼“高”来写,从哪儿看出高? 发现两个字的特点(都与心情有关,书写位置不同)。在上下结构中,心就是原来的样子,在左右结构中,心就变成了竖心旁。汉字的形态就是这么美。如果你感兴趣,下课可以翻一翻后面的字表里有没有这样的字。7.拓展想象:(1)人称诗仙的李白,喜欢望月,因为月亮能带给他无限的遐想。(2)出示《古朗月行》李白小时候他看到月亮,曾经这样以为……他想对月中的仙人说,他看见了……【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并在诵读想象中感受李白的夸张。环节四:认一认,写一写1.检测本课生字:字卡2.指导书写:危 敢 惊重点指导“敢”“危”敢:左右结构,左右宽窄应该差不多,左半部分横画短斜,提画是最左点,要左伸,竖画直;右部分要穿插到左半部分,“攵”横要短,两个撇穿插到左部,捺画右伸。危:包围结构,撇短直,左斜,横撇横短,撇短直,厂:横不可过长,撇向左斜,横折钩横短,竖钩短略向左斜,竖弯钩弯钩长向有伸展与左部撇相呼应。【设计意图】检测本课生字的掌握。书写生字。课后作业背诵古诗、积累李白的古诗。第2课时环节一:初读古诗,初识美景上节课我们领略了夜晚李白夜宿山寺观察到的美景和丰富的想象,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敕勒。板书课题。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指名读反馈。3.再读诗,说说这首诗里写了哪些景色。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眼中敕勒川这个草原也是这样的吗?【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环节二:反复诵读,感受美景指名逐句诵读,随文识字。指名读,想一想敕勒在哪儿,哪里什么样?穹庐是什么样子的?诗人从天写到地,写出了敕勒川的广阔辽远。 苍苍茫茫给人什么感觉? 风吹草低见牛羊,可见草有多高,草原水草丰茂才能养活这么多牛羊,更看出草原之辽阔,也更看出“野茫茫”的浩大。这首诗一共二十七个字,描写的虽是景,可我们却能看到景外敕勒族人的生活,看不到丰富的颜色词,我们却能想象不同的色彩。诗人就这样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北国草原的风光。【设计意图】在反复诵读中,随文识字,借助自己的想象,感受北国风光,体会诗歌的音韵美。环节三:学习检测1.检测本课生字:字卡。2.指导书写“似”“野”“苍”“茫”。重点指导“野”。野:左边“里”的笔顺及最后一画的变形。【设计意图】检测本课生字的掌握。书写生字。环节四:链接园地出示《语文园地(七)》中的【我爱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天空飘着一片霞,水上游来一群鸭。霞是五彩霞,鸭是麻花鸭。麻花鸭游进五彩霞,五彩霞网住麻花鸭。乐坏了鸭,拍碎了霞,分不清是鸭还是霞。【设计意图】感受观察和想象的重要性。课后作业积累描写草原的古诗。板书设计敕勒歌穹庐 笼盖苍苍 茫茫吹 低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