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保密★考试结束前)六校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2024.11)高一生物试题卷考生须知: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可能会导致头晕等症状,建议出现该症状时可以补充A.Fe2+ B.Mg2+ C.Na+ D.I-涌泉蜜桔肉质细嫩,甜多酸少,涌泉蜜桔的果肉细胞中不含下列哪种细胞器A.内质网 B.叶绿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需将不同种的植物细胞融合,融合之前需先去除细胞壁。在不损伤细胞其它结构的条件下去除细胞壁,最好选用A.盐酸 B.淀粉酶 C.纤维素酶 D.蔗糖酶阅读材料,回答第4-6题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2024年的临床研究表明,橘红胶囊联合阿奇霉素对其引起的患儿痰热闭肺证具有明显的疗效。橘红胶囊的主药可从化橘红(柑橘属)中提取,化橘红中的“柚皮苷”(C27H32O14)等成分具有理气宽中、燥湿消痰的功效,从而促进患儿好转。下列与肺炎支原体一样,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变形虫 B.衣藻 C.流感病毒 D.乳酸菌5.下列化橘红细胞中的物质,与柚皮苷元素组成相同的是A.葡萄糖、叶绿素 B.ATP、载体蛋白 C.纤维素、蔗糖 D.脱氧核糖、酶6.下列关于肺炎支原体及其预防、治疗手段等叙述正确的是肺炎支原体没有线粒体,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肺炎支原体细胞中无膜包被的细胞器,且无生物膜系统阿奇霉素主要通过抑制肺炎支原体细胞壁的形成达到治疗效果D.戴口罩不能减少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PET-CT是一种使用示踪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所用示踪剂由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改造而 来,进入细胞后不易被代谢,可以反映细胞摄取能源物质的量。由此推测,这种示踪剂是一种改造过的A.维生素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无机盐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图中的A(10×物镜)转为B(40×物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A中视野范围中看到64个细胞,换成B后看到4个细胞B.换成B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进行调节若在A中看到模糊的物像,换成B后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若B中的细胞是A中箭头所指细胞,则应是将A的玻片往右下方移动后观察到的水晶杨梅是白杨梅中的稀有品种,成熟后通体乳白,不含花青素,具有甜度足、味道好、外形美等优点。欲检测水晶杨梅果肉的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鉴定是否含蛋白质可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加入双缩脲试剂B B.若样液经检测后出现红黄色沉淀,说明水晶杨梅含有葡萄糖水晶杨梅比西瓜更适合作为“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鉴定”实验的生物材料为检测是否含有淀粉,可将杨梅研磨并过滤或静置后取上清液再加入碘-碘化钾溶液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料染色动物细胞,以鉴别动物细胞的生活力。其染色机理如下:FDA 本身不产生荧光,也无极性,能自由出入完整的细胞膜。当FDA进入活细胞后,被细胞内的脂酶分解,生成有极性的、能产生绿色荧光的物质——荧光素,该物质不能自由透过活的细胞膜,积累在细胞膜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DA的染色机理最主要是利用了死活细胞细胞膜通透性的差异B.若细胞壁有损伤,FDA则会从细胞中流失,观察不到荧光死细胞产生绿色荧光,因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活细胞产生绿色荧光,因其能使FDA分解产生荧光素糖类常常与脂质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脂和糖蛋白。近期科研人员在多种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糖基化分子:RNA上连接糖分子的“糖RNA”,它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细胞膜上,并很可能在自身免疫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NA彻底水解后生成4种核糖核苷酸糖RNA的分布说明RNA可参与细胞结构的构成糖RNA分布于细胞膜外侧,可能与细胞识别功能有关D.除细胞膜上,RNA在细胞质和细胞核部位也有分布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两层膜的叶绿体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该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度无关黑藻叶肉细胞中的液泡是无色的,故不适合用来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叶绿体会随光照强度变化发生运动,常以叶绿体作为标志来观察胞质环流13.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性激素、维生素D、抗体都属于脂质②非常肥胖的人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肪③冬季时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增大,细胞代谢减弱,抗逆性增强④静脉注射时,要用0.9%的NaCl溶液溶解药物,目的是为机体补充钠盐⑤鸡蛋的卵清蛋白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C元素⑥血Ca2+高会引起肌肉抽搐,血Na+缺乏会引发肌肉酸痛、无力A.1 B.2 C.3 D.4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几层磷脂分子层A.4 B.6 C.8 D.12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有关模型建构说法错误的是模型对认识对象的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物理模型可以以实物或者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C.酶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示意图是一种物理模型D.在设计并制作模型时,科学性是首要的,其次也需要考虑美观与否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蛋白质外壳外存在一层病毒包膜,该包膜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膜上的糖蛋白S 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ACE2结合是其侵入细胞的基础,研究还发现吸烟会引起肺部细胞ACE2含量 显著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包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其结构符合流动镶嵌模型病毒包膜上的糖蛋白S与受体ACE2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如果设计一种蛋白药物,识别并紧密结合糖蛋白S,则可能干扰新冠病毒的感染D.与不抽烟的人群相比,抽烟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更高伞藻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组成,细胞核位于假根中,科学家利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 种伞藻进行了下图的嫁接实验。根据图示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伞柄和假根中都有细胞质,但细胞质中没有遗传物质DNA伞藻是单细胞生物,切下的“帽”可在适宜条件下长时间存活C.该实验说明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D.若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研究表明心房颤动与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蛋白质、RNA、小分子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且核孔对物质进出也具有选择性B.心房颤动的成因可能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C.核孔数量随细胞种类以及细胞代谢状况不同而改变D.心房颤动时细胞供能减少,可能与线粒体有关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时,可选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进行实验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可用新鲜肝脏研磨液、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C.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时,先将胃蛋白酶置于中性环境中保存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选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设置不同温度进行实验在研究物质运输时,有科学家发现了下列四种曲线关系,以下哪种物质的运输与曲线②、④均相符是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B.消化酶的分泌C.甘油、乙醇等物质进出细胞 D.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2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几乎不含细胞质的精子寿命很短,体现了“核质互依”的关系叶绿体和线粒体以不同的方式增大膜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的高效进行唾液腺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较发达,有利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为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小组展开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试管号 1 2 3 4 5 61%淀粉溶液 3 3 32%蔗糖溶液 3 3 3稀释的人新鲜唾液 1 1蔗糖酶溶液 1 1本尼迪特试剂 2 2 2 2 2 2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试管1号和2号是本实验的实验组根据试管4和5的结果可以得出酶具有专一性 C.若试管5出现轻度阳性,可能是淀粉溶液被污染D.试管3-6需在沸水浴中保温2-3min以利于酶的催化作用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实验中细胞始终处于活性状态,显微镜下观察到某时期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该状态细胞B区域颜色将逐渐变深与实验前相比,该状态细胞吸水能力增强实验过程中,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D.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液浓度与初始浓度不相等下图是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3种细胞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 乙 丙A.附着在乙上的结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B.乙向内连接细胞核的核膜,向外连接细胞膜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含有上述三种细胞器 D.上述细胞器中,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只有图丙下图1为酶的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多酚氧化酶(PPO)催化酚形成黑色素是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引起果蔬褐变的主要原因。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PPO活性的大小, 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并对各组酚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由图1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不改变酶的空间结构由图1推测,可通过增加酶浓度来降低非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效应C.由图2推测,实验四个温度处理中40℃时果蔬褐变最严重D.由图2可知,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酶A的活性高于酶B研究水稻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P1~P4表示沉淀物,S1~S4表示上清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中存在中心体和线粒体 B.S2中含有蛋白质和RNAC.DNA仅存在于P1、P2和P3中 D.S1、S2、S3和P4中均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下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乙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图甲中合成的分泌蛋白可能是呼吸酶图甲中的b结构在植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壁的构建图乙中膜面积没发生变化的结构对应的是图甲中的c图甲的a、b、c均能产生囊泡,且囊泡的定向运输需要信号分子等参与28.2024年,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上获得网球女子单打金牌。比赛过程中,ATP为肌细胞提供了大量能 量,其结构示意图和ATP-ADP转化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c被称为高能磷酸键,运动过程中可通过断裂c供能C.肌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化学能和光能D.激烈的比赛过程中,体内ATP的分解速率远远大于合成速率麦胚富含营养,但由于含有高活性脂肪酶与不饱和脂肪酸,极易酸败变质。为了延长麦胚贮藏期, 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无机盐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无机盐种类和浓度图中不同浓度的CaCl2均可以提高脂肪酶的活性一定浓度范围内,NaCl对脂肪酶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D.KCl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最小,可用于延长麦胚贮藏期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30小题10分,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10分,第33小题12分; 共42分)30.(10分)胶原蛋白是动物体中的一种结构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皮肤、骨骼和血管壁等组织器官, 可保护皮肤黏膜、增加组织弹性和韧性。研究人员提取了一种主要含图1中三种氨基酸的胶原蛋白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图1据氨基酸分子式可知,不同氨基酸的区别是 ▲ 。上述三种氨基酸分子可通过 ▲ 反应,形成一条包含“-甘-赖-脯-”序列重复200次的肽链, 其中连接相邻氨基酸的化学键是 ▲ ,产物水中的氧原子来自氨基酸的 ▲ (写中文名称)。此肽链所含游离的氨基(—NH2)至少为 ▲ 个。上述三条同样的肽链螺旋缠绕在一起形成三螺旋结构(图2所示),称为原胶原蛋白。其中,甘氨酸的R基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赖氨酸和脯氨酸的R基被修饰而具有较强的亲水性。由此推测, 机体内原胶原蛋白的结构俯视示意图为图3中的 ▲ (填选项前字母),原胶原蛋白可进一步聚合,形成胶原蛋白。作为手术缝合线的胶原蛋白能被人体组织吸收,其原因是胶原蛋白可被 ▲ 。在生产上常用NaCl从动物组织中盐析并分离出所需胶原蛋白,获得的胶原蛋白仍有活性,这说明 ▲ 。若在获得的胶原蛋白中加入蛋白酶,再加入双缩脲试剂 ▲ (填“能”或“不能”)出现紫色。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赖氨酸和脯氨酸的R基无法发生亲水性修饰,造成胶原蛋白易被降解。结合生活常识,提出预防措施 ▲ 。31.(10分)下图1是某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动物细胞内某些蛋白质的加工、分拣和运输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细胞结构,COPI和COPⅡ代表两种囊泡。据图回答:在细胞核内呈细长丝状,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复合结构称为 ▲ ,主要由 ▲ 组成。蓝细菌 ▲ (填“有”或“无”)结构⑤,图1中与⑨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图1中与图2的溶酶体作用相似的是 ▲ (填序号)。图2中的 ▲ 可以帮助实现乙中的蛋白质往丙中运输,其运输过程是沿 ▲ 移动的,与丙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 。进入丙后,能被丙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的蛋白质经膜包裹形成囊泡,转化为溶酶体。若M6P受体合成受限,会使溶酶体水解酶在 ▲ 内积累,从溶酶体功能的角度分析,最终可能会导致 ▲ (答出一点)在细胞内积累。32.(10分)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催化完成的。请回答下列有关酶的问题: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 ▲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在适宜条件下降低化学反应 ▲ 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酶活性可用单位质量的酶在单位时间内 ▲ 来表示。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兴趣小组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展开测定,结果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淀粉酶活性相对于淀粉酶最高活性时的百分比,即相对酶活性。曲线B是将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 ,无关变量有 ▲ (写出一点即可)。②曲线A表明,温度约为 ▲ ℃时,酶活性最大。为获得曲线B中每个点的数据,测试各组酶活性时的温度应 ▲ (填“保持不变”或“都不相同”)。③综合分析图中两条曲线,该酶的储存温度应 ▲ (高于/低于)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X酶的储存温度超过 ▲ ,将不能恢复到最高酶活性。33.(12分)小肠上皮细胞能从肠腔吸收多种营养物质并跨膜运输到组织液(一种体液)中,相关物质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图1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I~IV表示细胞膜上的相关结构或物质,a~e表示不同的跨膜运输。请回答下列问题。科研人员为了研究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需先获取纯净的细胞膜。下列细胞中,提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是 ▲A.猪的成熟红细胞 B.猪的肝细胞 C.蛙的成熟红细胞 D.鸡的成熟红细胞选择该细胞提取细胞膜的理由是 ▲ ,从而减少了干扰。。据图2可知,肠腔内的葡萄糖以 ▲ 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该方式相比,③运输葡萄糖的特点是 ▲ 。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分别对应图1中的 ▲ (填字母) 所示的运输。小肠上皮细胞通过②同时运输Na+和K+,可以维持细胞内Na+ ▲ (填“高浓度”或“低浓度”)状态,以保障小肠上皮细胞正常吸收葡萄糖。若机体短暂供氧不足,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将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分子除了图2所示的运输方式之外,主要是以图1中的 ▲ (填字母)方式进行运输。图2 中多肽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中,多肽穿过 ▲ 层磷脂分子。(2)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该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 18O,则(2)H 18O的生成部位是 ▲ 。(保密★考试结束前)六校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2024.11)高一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C D C B B A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A D C B D A B D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答案 C C A B D B C B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30小题10分,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10分,第33小题12分; 共42分)30.(10分)(1)R基团不同 (1分)(2)脱水缩合 (1分), 肽键 (1分), 羧基 (1分), 201 (1分) (3)C (1分)分解为可以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 (1分), 在盐析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没有改变 (1分), 能 (1分)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富含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1分)31.(10分)(1)染色质 (1分), DNA和蛋白质 (1分,答对给分,多答、少答不给分) (2)无 (1分), 核仁 (1分), ⑦ (1分)(3)COPⅡ (1 分), 微管 (1分), 一定的流动性 (1分), 高尔基体 (1分), 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吞噬的病毒和细菌 (1分,答到一点即可给分)32.(10分)(1)蛋白质 (1分), 活化能 (1分), 反应物的减少量/产物的生成量 (1分) (2)①相对酶活性、残余酶活性 (2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全2分,答错不给分),pH/加入淀粉酶的量和浓度/淀粉溶液的量和浓度 (1分)②80℃ (1 分), 保持不变 (1分)③低于 (1分), 30℃ (1分)33.(12分)A (1分), 猪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膜,因此没有细胞核膜和细胞器膜,提取的成分较为单一 (1分)主动转运 (1分), 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 (2分,答全2分,答到一点给1分,答错不给分), a、d (2分,答全答对给2分,顺序上答对的一点给1分)低浓度 (1分), 减小 (1分)(4)c (1 分), 0/零 (1分) (5)核糖体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