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宏达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宏达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1月高一期中考试卷
思想政治
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为75分钟, 满分100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选自白居易的《观刈麦》)。下列对诗歌中所描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①封建专制国家通过暴力统治,导致农民起义频频爆发
②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可比较自主地进行生产劳动
③封建社会的农民只有少量的土地,不得不依附于地主
④地主以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的劳动成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特征,如下表:
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
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成为商品是它的产品的占统治地位的、决定的性质……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 本身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 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资本本质上是生产资本的, 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 它才生产资本……这种劳动社会生产力是作为与工人相对立的资本的独立力量, 因而直接与工人本身的发展相对立。
这表明
①资本从属于雇佣劳动,雇佣劳动也离不开资本
②生产力不断提高具体表现为资本生产力的提高
③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取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 “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以下对此做出正确诠释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②马克思主义为改造世界提供了现成的教条和具体行动纲领
③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④《共产党宣言》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油画《五四运动》以五四运动为表现对象而创作。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以青年学生为先导、社会民众广泛参与并席卷全国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一般爆发。作为伟大开端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直接推动了新型现代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契合的是
①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②中国共产党是适应近代革命发展需要产生的
③五四运动使人们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取得上述成就的秘诀有
①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②中国人民进行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有了主心骨
③毛泽东思想的创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④土地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2024年9月 3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上述变化,以下属于改革开放之前的是
①“一五”计划期间,我国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
②我国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
③逐步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 ”报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些指导思想和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和发展。可见,《论十大关系》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
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准备
③其根本思想体现了必须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道路
④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取得系列成就奠定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讨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时,提出最重要的教益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可见, “第二次结合”
①是基于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
②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结合当时国内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④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典型实践地。下图为1979—2023年深圳生产总值 (GDP) 情况:
据此,下列观点论证正确的是
①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不能动摇的基本国策
②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③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各国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
④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时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家住河北唐山的一位居民,1979年开始把家庭收支点滴记录在账本里,此后40多年未曾间断:
·1982年购买第一件家用电器“蝙蝠牌” 电风扇。
·1993年购置了电风扇、洗衣机、床被和一个樟木箱。
·时间向后推移,增加了液晶电视、移动电话、iPad、 电动车、汽车等项目支出。
小账本记录大时代,账本记录内容的变化
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见证
②体现了中国已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④说明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史为鉴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历史任务的成果,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以全新的视野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立足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②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③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
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三次伟大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某校高三开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为主题的板报评选活动,下图为某同学板报的摘抄部分 (摘自《人民日报》)。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造福了中国,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借鉴……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根植于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也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
——柬埔寨
人民党中央外委会第一副主席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在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同时,持续为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注入更多正能量。
——吉尔吉斯斯坦
和平基金会主席
以下观点对材料的评论正确的是
①中国式现代的道路和模式完全可以复制到其他国家
②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具体发展方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道路上,各方是平等的参与者、 贡献者、 受益者, 中国愿与各方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沿着历史的方向继续前进,更好地融通中国梦和世界梦,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贡献更多中国智慧。这说明
①中国梦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③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奉献世界的梦
④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了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根本总结,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总框架、总坐标、总抓手。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要以改革开放精神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四个伟大”
①是中国共产党一心为国为民的政治本色的体现
②展示了党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④能确保党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始终领导时代潮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从一个人的出征到中国军团的强大,从来没有什么天佑华夏,有的是我们永不屈服的抗争。巴黎奥运会中国军团掀起“青春风暴”,在场上他们以实力和信念为国争光,在场下他们以率真和自信刷新世界对中国青年的看法,他们以行动践行“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的铮铮誓言。这启示中国青年要
①热爱伟大祖国,立足社会实践,担当时代责任
②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蹲厉奋发
③加强理论学习,抓住历史机遇,放飞青春梦想
④发扬斗争精神,推进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的相关重要论述中,大量引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并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下列经典名句与其蕴含的思想前后对应正确的是
①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
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④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前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是中国连续发掘时间最长、清理遗迹最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古遗址。
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千米。殷墟遗迹主要包括城墙基址、大灰沟、道路、夯土建筑基址、地穴和半地穴居住址、灰坑窖穴、水井、祭祀遗存、手工业作坊遗址、王陵区、 家族墓地和车马坑等。殷墟王陵的突出特点是盛行人牲人殉制度。殷墟甲骨文有大量的杀祭文字记载,伴随着一次战争胜利,就是一次大规模人祭,宰杀俘虏以供奉祖先和天神。根据有关资料记载,王陵前一次祭祀人数达400多人。祭祀坑分三种,方坑集中人头,长坑集中身体,还有少数不规则坑。上世纪八十年代,王陵区即发现人殉和人牲近3 000 多人。
(1)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分析殷墟遗迹所处时代生产关系的特点。(6分)
(2) 有人认为,残暴血腥的奴隶社会代替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是历史的退步。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加以评析。(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2024年10 月1日,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各族人民共同欢庆伟大祖国生日。此时此刻,爱国主义热情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澎湃,万众一心的豪情在山河间升腾,激荡起向着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砥砺奋进的铿锵足音。
【历史见证壮阔征程】
7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从新中国的成立,到三大改造的完成,再到改革开放……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为恢宏的史诗。
【时间镌刻奋斗足迹】
反贫困、建小康,战疫情、斗洪峰,稳经济、促发展,化危机、应变局……75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我们再创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要清醒看到,新征程上仍有许多“险滩”要涉、“难关”要闯。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必须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激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汇聚起共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75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人认为,其原因之一是75年前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结合材料,并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4年9月19—20日,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聚焦落实《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这项重点任务,抓紧推进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产业链集成创新、深化新兴领域制度创新等各项工作。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从2013年9月29日全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运行,到如今全国已建设运行22个自贸试验区,扎实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十多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从上海起步,布局逐步完善,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新格局。推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证照分离”等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措施,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349项、地方自主推广3 2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精心耕耘好改革试验田,倾力打造开放新高地,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说明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合理性。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2024年9月27 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352个模范集体、368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这一表彰,在党和国家历史上这是第一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林场考察时叮嘱我们,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为走好“二次创业”路,塞罕坝人正在向着经营好、守护好森林,再动员、再聚焦、再发力。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7年以来,塞罕坝林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二次创业”迈出了坚实步伐,林场森林面积达到115.1万亩,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 155.9亿元,拉动民族地区每年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1)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塞罕坝机械林场在“二次创业”中是如何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12分)
(2) 学校团委拟发起“弘扬塞罕坝精神,建设美丽中国,河北青年在行动”志愿活动,请你帮助团委制定一个活动方案,要求围绕主题,说明活动的意图并列举两种活动形式。(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