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认识生命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认识生命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老师问学生:“假设你来到了一个峡谷,发现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个提包,里面装着一沓钞票。你有可能拿到这笔意财富,也有有可能因此而摔断脖子,请问:你会选择离开还是靠近? ”
  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离开,毕竟,再多的财富也比不上可贵的生命。
  老师没有发表意见,继续问:“如果那个装钱的提包换成一个失足落下的小男孩,他此时发出求救的呼唤——你又会怎么选择呢? ”
  学生们全部选择了靠近。老师:“面对相同的环境,相同的危机,相同的后果,你们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是为什么呢? ”
  
“因为目标不同,生命比财富重要。”一个学生说。
第一框 认识生命
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
第八课生命可贵

地球初期,一些无机物经过复杂变化,形成了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经过复杂变化后组合到了一起,形成了地球上的第一个生物。
从距今4500万年前的古猿开始,经过漫长的进化,到距今380万年,古猿的一个分支进化为猿人。再次经历100万年,猿人演化成为了能人。之后,就是能人进化为直立人再到智人。
谈谈你从生命诞生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感悟?
认识1: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
我为自己画像——“我”是谁
姓名———,性别——,身高——-,体重——-,
鞋码-----,指纹------,视力-----兴趣爱好------
优点--------,缺点--------,意志--------
耐挫力--------,进取心-------,记忆力-------
通过填写自我画像你发现了什么?
认识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罗曼·罗兰。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
——朱熹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陶潜。
这些名言诗词说明我们的生命有什么特点?对此你有何感悟?
认识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2023年中国人均寿命是77岁,其中上海80.26岁,北京80.18岁。假如你能活82.4岁(约3万天),算算,自己现在已用去了多少天?你父母已用多少天?
2024年12月12日14周岁的你生命已用去5300天左右。而你父母已用去15000左右天了。
计算后,你有什么感受
认识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 无穷匮矣!
——《愚公移山》
思考:依据上图判断人的生命有什么特点。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认识4: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潜。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青少年,再到中年和老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限的生命
实现人生价值
思考:人最终面对的是死亡,面对有限的生命,我们应该怎么做?
★2、如何让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P62)
我们应感恩生命的获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让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变得精彩和有意义。
笔记区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既然人必须走向死亡,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活着?
绘制家庭族谱
我(兄弟姐妹)
父亲
外祖父母
祖父母
外曾祖父母
曾祖父母
母亲
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但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生命的接续中,每个人的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
①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②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新知探究
  ◎生命的接续就是肉体生命的接续吗?
新知探究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
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具有世界
性的文化意义。
  马克思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
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
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
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
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
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探究与分享
新知探究
  (1)上述人物的思想、精神为什么会流传至今?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你怎么
理解这句话?
新知探究
  5. 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伟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等都是精神生命的体现。在
生命的传承中,人类的精神在不断积淀和丰富。
课堂小结
最珍贵的财富
独特的
不可逆的
有限的
生命代代接续
精神生命不断传承
认识生命
本课小测
2. 孔子的学生向孔子请教“死”是什么。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其意思是指:“你还没有理解生,怎么能够理解死呢?”下列对“生”与“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认真对待生命,让它变得丰富、充实
②死亡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③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
④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A
3.小诗《短》写道:“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得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这首小诗启发我们(  )
①懂得生命的短暂,活出生命的精彩
②延长生命的时间,追求生命的永恒
③生命虽然短暂, 探索创新可获伟大
④感悟生命的宝贵,探索生命的意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
本课小测
4. 2023年3月30日,塔西·热孜克同志(抓捕犯罪嫌疑人时,不幸被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连捅数刀,壮烈牺牲)的儿子塔依尔·塔西继承了父亲的警号,161992警号重启。警号的重启主要说明(  )
A.生命有时尽 B.承担自己选择的责任
C.生命有接续 D.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C
本课小测
5.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在一代代的中国人身上不断传承创新。这启示我们在生命的接续中要(  )
A.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B.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C.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
D.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D
本课小测
同学们
课下做好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