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书林漫步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表上课班级 - 讲授内容 书林漫步上课日期 - 主讲教师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书籍设计的发展历程及其美学价值。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书籍从古至今的多种设计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简册、卷轴、蝴蝶装、线装等中国传统书籍设计形式,以及欧洲早期的华丽书籍装帧和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书籍设计案例。此外,课程还探讨了书籍设计的实用价值和艺术美,以及如何通过书籍设计来增强书籍本身的吸引力和文化价值。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书籍设计的历史演变和各种形式,还能够学会欣赏和评价书籍设计的美学价值。学生们将通过对不同书籍设计实例的分析,培养自己对书籍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价值观,同时激发他们对阅读和收藏书籍的兴趣。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从知识角度,重点掌握不同的书籍设计形式及其特点。 (2)从学生角度,学会将自己的书籍对应相应的书籍设计形式。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书籍设计的历史变迁及其对文化价值的影响。 (2)指导学生准确识别和欣赏不同书籍设计形式的特征与美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书籍设计的结构、概念、不同形式等知识,能够准确识别不同书籍设计形式的特点并欣赏相关作品。(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讲解、分析、讨论书籍设计相关知识,提升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书籍设计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对书籍设计美学的热爱之情,树立保护与传承书籍文化的意识。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学生PPT演示文件和书籍设计图片或实物。 (2)书籍设计资料:收集并整理各类书籍设计的图片或实物,包括中国古籍设计、国外书籍设计和近现代书籍设计。 (3)世界最美的书标准:准备“世界最美的书”标准的展示资料,用于课堂总结评价环节。教学过程设计师生互动过程 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兴趣)教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当你逛书店时,什么样的书会吸引你的注意力并让你有购买的欲望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生:精美的封面设计、独特的标题、有趣的插图等) 2. 引出主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指出出版界有这样一句话:“读者买书,一看名,二看皮,三看内容。”由此引入今天的主题——书籍的装帧设计。通过书籍设计的例子,介绍书籍的结构和设计概念。 3. 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直观感知)播放一段关于书籍装帧设计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不同风格的书籍封面和内页设计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书籍的设计多样性。(如展示《乔叟著作集》的封面设计、俄罗斯构成主义书籍设计的内页等) 二、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籍设计 1. 介绍简册、叶子、梵夹装三类书籍设计形式教师向学生介绍古代中国的书籍设计,特别是简册、叶子、梵夹装三种形式。展示这些书籍的实物或图片,讲解每种形式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简册:简是用竹片制成的长条,上面刻写文字,然后用绳子串起来成册。简是最原始的书籍形态之一,适合记录较短的文字。(展示简册的图片)叶子:将竹简改为纸张,裁切成一定尺寸,折叠后装订成册,称为“叶子”。这是从简到纸的过渡形式。(展示叶子的图片)梵夹装:这是一种特殊的卷轴形式,主要用于佛教经文的记录。其特点是便于携带,方便阅读。(展示梵夹装的图片)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这三种形式的特点和优缺点,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形式进行详细介绍。例如,小组A可以详细讲解简册的历史背景和使用场景,小组B可以分析叶子的制作工艺,小组C可以说明梵夹装的便携性及其在佛教中的重要性) 2. 介绍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三类书籍设计形式接着,教师继续介绍其他几种中国古代书籍的设计形式。 卷轴装:将书写材料卷成一卷的形式。这种形式适合较长的文字记载,但阅读不便。(展示卷轴装的图片)经折装:将一张长纸折成多个相连的小页,再装订在一起。这种形式适合大量文字的记录,可以展开阅读。(展示经折装的图片)旋风装:也是一种折叠形式,但在折叠方式上更加灵活,更适合携带和阅读。(展示旋风装的图片) (各组同学分别展示他们带来的独特书籍,讨论并分析书籍的设计特点。教师提问,各组同学回答。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卷轴装适合记录长篇文学作品吗?为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不太适合,因为卷轴装阅读不方便,每次需要展平整个卷轴) 3. 介绍包背装、蝴蝶装、线装、书函及书盒四类书籍设计形式最后,教师介绍更为复杂的书籍设计形式。 包背装:将书页背面包上硬质材料,保护书页,并便于翻阅。(展示包背装的图片)蝴蝶装:将书页对折后装订,展开时类似蝴蝶翅膀。(展示蝴蝶装的图片)线装:用线将书页穿订在一起,简洁大方,是传统中国书籍的主要装帧方式。(展示线装的图片)书函及书盒:用于存放书籍的外包装,增加书籍的美观性和保护性。(展示书函和书盒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些设计形式,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并解答。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觉得哪种装帧形式最实用?为什么?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可能认为线装最实用,因为它简洁大方;有的可能认为书函和书盒最实用,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保护性) (二)国外书籍设计 1. 介绍纸莎草纸书、卷轴羊皮书、《拜占庭圣经》三类书籍设计形式接下来,教师介绍国外的一些书籍设计形式。 纸莎草纸书:古埃及使用的一种由纸莎草压制而成的纸张。通常将多张纸莎草片粘连成长卷轴,用于书写重要文献。(展示纸莎草纸书的图片)卷轴羊皮书:将羊皮鞣制后制成卷轴形式的书籍。适合记录大量的文字,质地柔软且耐用。(展示卷轴羊皮书的图片)《拜占庭圣经》:一本精美的手工装帧书籍,采用了华丽的金箔装饰和精细的手绘插图。(展示《拜占庭圣经》的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并讨论这些书籍设计的特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于这些书籍的感受。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看到这些古老的书籍设计,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会说:感觉非常震撼,古人真的很聪明,能够创造出这么精美的书籍) 2. 介绍《乔叟著作集》、俄罗斯构成主义书籍设计、德国包豪斯杂志设计三类书籍设计教师继续介绍近现代的一些著名书籍设计。 《乔叟著作集》:一本经典的文学作品集,采用了独特的装帧设计,封面和内页的排版都非常考究。(展示《乔叟著作集》的图片)俄罗斯构成主义书籍设计:20世纪初期,俄罗斯构成主义设计师们以几何图形和强烈的线条感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书籍设计。(展示俄罗斯构成主义书籍设计的图片)德国包豪斯杂志设计:包豪斯学院的出版物以其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而闻名,影响了整个现代设计领域。(展示德国包豪斯杂志设计的图片) (各小组轮流上台展示他们准备的PPT,介绍自己所选书籍的设计特点。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觉得《乔叟著作集》的封面设计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会回答:简约而不失文化气息,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深度) 3. 介绍《呐喊》《中国记忆》两套书籍设计教师介绍我国现代书籍设计中的代表作。 《呐喊》:鲁迅的作品集,《呐喊》的装帧设计简约而不失文化气息,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深度。(展示《呐喊》的图片)《中国记忆》:这本书获得了“世界最美的书”的荣誉,其设计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中国的美学观念。(展示《中国记忆》的图片)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这些书籍设计中的美学元素,如色彩搭配、图案设计、排版布局等。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觉得《中国记忆》的颜色搭配怎么样?学生可能会回答:颜色搭配非常和谐,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三、总结与拓展 1. 总结评价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书籍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实用,更是为了创造美,增添书籍本身的价值。同时,再次回顾各种书籍设计形式的特点,并感谢各个小组的精彩展示。(生:我们了解了许多不同的书籍设计形式,觉得非常有意思) 2. 展示“世界最美的书”标准教师向学生展示“世界最美的书”的标准,详细解释评选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包括视觉效果、创新性、印刷质量等。(生:原来书籍设计还有这么多的标准啊!) 3. 拓展活动教师组织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手中的书籍根据不同的设计形式进行分类放置。(生: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认真辨别书籍的设计形式,并正确摆放) (教师巡查并检查学生的分类情况,给予反馈。例如,教师可以表扬学生:大家的分类做得很好,可以看出你们已经掌握了各种书籍设计形式的特点) 4. 布置任务最后,教师布置一项任务:课后查找一些独特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书籍进行欣赏和分析,并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发现。此外,再去书店的时候,可以用专业的眼光关注书店里的书籍设计,并记录下来。(生:好的,我们会认真完成这项任务)课后作业(1)选择一本你喜欢的书籍,分析其装帧设计形式,并简要介绍其设计特点。 (2)以“世界最美的书”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并撰写一篇短文分享你的发现和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