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秋季学期学生综合素养阶段性评价
七年级地理 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36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A. A
B. B
C. C
D. D
2.太空探索中属于中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A.1957年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B.1969年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船
C.1971年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
D.2022年“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进驻空间站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排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遗陨石袭击,其原因
A.火星公转速度快
B.火星大气密度小
C.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
D.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
4.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且有氧气
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太空因宇宙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环境因素,能快速培育出植株高大、果形增大、抗虫害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的“太空蔬菜”。它既可现摘现吃、新鲜美味,又能对密闭仓内的物质循环及环境改善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已在海南、新疆等地建立了多个模拟太空环境的育种基地,太空育种的数量和应用范围处于世界第一位。下图示意神舟十七号航天员采摘的“太空蔬菜”。完成下面5-7小题。
5. “太空蔬菜”能为航天员创造的有利条件有
①净化空气,制造氧气 ②提供新鲜蔬菜
③增加经济收入 ④荧化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 “太空蔬菜”的种植主要得益于
A.特殊的太空环境 B.航天员数量的增加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蔬菜的市场需求大
7.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太空种子的优势是
①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 ②降低育种成本
③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④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份方式。完成下面8-9小题。
8.下列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离太阳最近 B.地球属于太阳系
C.地球不属银河系 D.地球不适合生存
9.我国对太空探索的任务主要有
①探月工程 ②火星探测 ③天宫空间站 ④访问小行星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以上均是
微信开机画面是一张真实的照片——“蓝色弹珠”,拍摄于1972年12月7日,当时宇航员在阿波罗17号飞船上,拍下了完整的地球照片。读图,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从图中可见,地球的形状是
A.球体 B.天圆地方 C.圆形 D.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11.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的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要的面料大约是
A.6371平方千米 B.5.1亿平方千米 C.4万平方千米 D.960万平方千米
2024年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右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经纬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据图推测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为
A.(36°N,116°E) B.(37.5S,112.6°E)
C.(40°N,100°W) D.(37.5°N,112.6°E)
13.在一天当中最早迎来日出和最晚送走黄昏的卫星发射中心分别是
A.酒泉西昌 B.文昌太原 C.西昌文昌 D.太原酒泉
用打开的手屯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关于演示效果,叙述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
B.地球上任何地点,白天和黑夜始终等长
C.此时,光线直射赤道
D.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
15.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A.四季变化 B.五带的形成 C.昼夜交替 D.影子长短的变化
2023年9月21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全国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首次在我国頦济纳旗设立地面课堂,为神舟家园的青少年撒下科学种子,点亮星空梦想。据此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本次“天宫课堂”在太空和地面进行同步授课的主要目的是
A.完成空间站必须要授课的任务
B.展现我国是第一个建立空间站的国家
C.展现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
D.激发广大青少年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17.中国空间站与地球自转方向同向绕地球飞行。下图示意中国空间站正确飞行方向的是
城市中“智能化路灯”(如下图)能够根据当地昼夜长短变化自行调节路灯开关时间,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结合材料,完成下面18-19小题。
18.通常情况下,北京市的路灯照明时间最长的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9.影响城市路灯照明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状
学会阅读地图是学习地理最基本的技能。结合所学完成下面20-21小题。
20.魏晋时期的裴秀编制了《地形方丈图》,图中“一寸折百里”是指地图要素中的
A.图例 B.注记 C.方向 D.比例尺
21.我们推测《地形方丈图》中表示沙漠时可能使用的图例是
通常,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读图“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22-23小题。
22.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3.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仅指地球表层的所有动物 B.占有大气圈的全部
C.占有水圈的全部 D.占有岩石圈的全部
读下列两幅图,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某外卖员要去该小区2号楼送餐,当骑行至图1中位置时,与2号楼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若他保持100米/分钟的速度步行,大约需要步行几分钟
A.3分钟 B.6分钟 C.9分钟 D.10分钟
25.图1中甲乙丙丁为四块面向最近大门的小区楼号指示牌、另一位外卖员进入小区后首先看到了图2所示的指示牌,由此推测该外卖员是从哪个大门进入小区的
A.北门 B.西门 C.南门 D、东门
导航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付必不可少的一大帮子。为由行提供极大便利。读图、完成下面26-27小题。
26.图中车辆在前方右转后的行驶方向是
A.东 B、西 C.南 D、北
27.该图反映的手机导航地图的功能有
①实时定位 ②规划路线
③确定海拔高度 ④显示天气信息
A.①② B.③④ C.①⑧ D.②④
北京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周末时间攀登长城,并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长城城墙 段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28-30小题。
28.长城城墙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A.山顶 B.山谷 C.山脊 D.陡崖
29.①④敌楼之间的相对高度约是
A.45米 B.125米 C.267米 D.312米
30.同学们在攀登长城的过程中发现
A.烽火台位于鞍部.易防守
B.③地海拔高,视野广
C.关城四面环山、易远观
D.①地位于平原,地势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6分)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23年6月4日成功返回。在此过程中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材料二:人类进行宇宙空间探索,既可以探索宇宙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又可以带动航天技术的综合发展。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
A.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B.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C.太阳系 总星系 银河系 地月系 D.总星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地月系
(2)从图3可以看出,地球的天然卫星是_________。
(3)小行显带位于_________轨道和_________轨道之间(填名称)。
(4)下列能够正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的是_________。
A.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气条件和液态水
B.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C.只有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利于生命形成、发展
D.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卫星绕转的大行星
(5)请你例举1点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
32.(7分)自制简易地球仪。
材料及工具:乒乓球、粗铁丝、记号笔、橡皮泥等。
制作步骤:
(1)在乒乓球的中部画一个最大的圆①。在乒乓球的两个顶点各钻一个小孔a和b,使a和b到①各点的距离相等。将铁丝弯成如图乙形状,将②从乒乓球 ab处穿过并固定好,底座包上橡皮泥使地球仪不会倾倒。如下图所示。①表示_________、a表示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倾斜的铁丝②表示_________、②与水平面成_________角(如图乙)
(2)绘制经纬线。请你在图丁中绘制出南、北回归线。(1分)
(3)自制地球仪时,乒乓球_________(可以/不可以)用透明球代替。
33.(7分)下图为局部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D点的纬度是_________;A点的经度是_________,与其所在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_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三块阴影区域,跨东西半球的是_________区域,实际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区域。
(3)图示A、B、C、D四点中、能够“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_________点;假如从该点出发,一直向北行,且不改变方向,_________(能/不能)回到起点。
34.(7分)读下列材料及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 每年的6月22日为夏至。在古时民间是“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备受重视。民间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资料二 图为全年太阳光线进入教室情况
资料三
(1)根据资料三判断地球从A点转一周回到A点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自然现象有_________(举出1例)。
(2)在我国许多地区有“冬大过年”的说法,其中的“冬”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我们过冬至时,地球运行在_________点(填字母),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和黑夜的长短情况为_________。
(3)夏至也是民间很重视的节日,在夏至日那天,太阳光照射到教室的情况如 _________图(甲、乙、丙)所示,夏至日中国南极科考队能在驻地能看到_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那时正_________是南极洲正处于_________季。
35.(7分)阅读下面某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图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图例和注记;阅读本图应用 辨别方向。
(2)图中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应为_________。
(3)图中箭头所标示的小河的流向大致为:自_________流。
(4)水电站位于农机站的_________方向,医院位于水电站的_________方向。
36.(6分)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我国某地区实地考察。根据该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主要的地形是_________。
A.丘陵 B.高原 C.山地 D.平原
(2)考察队员测得甲村到乙村的图上距离约为2.5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_千米。
(3)考察期间同学们途经了下图中玻璃栈道景观,该景观出现在上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处。
(4)考察途中同学们发现了警示标志“雨季有山洪,途经须谨慎”,此标志有可能设立在E、F两地的_________处。
(5)该地区计划建设水库大坝,A、B、C、D四地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_地,大坝建成后,需搬迁的城镇是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