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1.科学精神:把握思维的作用、含义、方法、差异、特征、形态,明确思维与实践的关系。
2.公共参与:积极在实践中探索、运用正确思维。
核心素养
第一框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论力气,人比不上野牛和大象;论奔跑,人比不上羚羊和斑马;论攀爬,人比不上猿猴和壁虎,那么为什么人可以成为万物之灵呢?
由于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
有这样一道推理能力测试题。一位想招聘助手的商人,将前来应聘的A、B两人带进办公室,向他们展示了两顶红色、三顶黑色的帽子。然后,他关掉灯,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要求A和B各摸一顶帽子戴上,他自己也戴了一顶,并将其余两顶藏了起来。开灯后,商人要A、B尽快说出各自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A、B看到商人戴的是红色帽子。过了一会儿,A喊道:“我戴的是黑色帽子。”商人询问了A的推理后,决定录用A。
探究与分享
思考:A是如何得出他的结论的?在相同的条件下,A为什么表现得比B好?
想一想:A是如何推理的?
议一议:在相同的条件下,A为什么比B聪明?
商人
如果A自己戴的是 ,B可以快速判断出自己带了
但是B沉默了,所以A戴上的不是红帽子,那就是黑帽子!
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超越感性认识的局限
1.思维的含义
(1)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既包括感性认识也包括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别 内容 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是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
形式 以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事物,感觉、知觉、表象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概念、判断、推理
阶段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特点 直接性和形象性 间接性和抽象性
联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起点,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坚持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中来;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因为只有理性认识才对事物更深刻、更全面、更可靠的反映,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指导人们按规律办事,有效地改造世界。
注意: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②不存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哪个更重要。
人类思维方式的主要类型
2.思维的特征
把握共同本质
概括性
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
能动性
透过现象看本质
间接性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树,或高或矮,或直或曲,或粗或细,或阔叶或针叶,或乔木或灌木,或落叶或常绿……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树”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树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木本植物。
探究与分享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1)思维具有间接性
2.思维的特征
(2)思维具有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探究与分享
思考:同为因“寒露”节令而发的古诗,白居易引人愁思,而李世民却勾勒出壮丽辉煌的秋日景象。不同诗人有不同的感受,体现出思维的什么特征?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秋日 爽气澄兰沼》
(唐)李世民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1)思维具有间接性
2.思维的特征
(2)思维具有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3)思维具有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不是机械反映)
3.思维与实践的关系
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中国早期有很多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劳动密切相关,来源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如《击壤歌》中的“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具体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内容。“凿井”和“耕田”具有代表性,表明“饮”和“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体现了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特点。这表明( )
①思维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②思维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
③思维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
④思维能够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B
第二框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向不同方向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
发散思维
是指从已知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向同一方向收敛的思维方式。
选择最佳答案; 最佳方案;公安人员破案时,要从各种迹象、各类被怀疑人员中发现作案人和作案事实
(1)从思维的方向看,分为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1.思维的基本形态
“一题多解”
“一事多写”
“一物多用”
头脑风暴法
聚合思维
(2)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分为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
1.思维的基本形态
指把事物各个部分或属性按一定关系或联系结合成整体,整体地认识对象的思维方式
综合思维
指把事物整体分解程各个部分或属性,分别地认识对象的思维方式。
分析思维
中医:将人体看作一个整体,运用身体脏器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从全局着眼。
西医:把人体的生理结构分为几大系统,从而解释病理现象。
“运筹帷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分为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
1.思维的基本形态
唯物辩证法
联系的观点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结合《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回忆唯物辩证法包含什么内容?
发展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思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思考: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属于哪一种思维的基本形态,
谈谈你对两种形态的理解。
材料二: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的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
材料一: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画面是一从牡丹,牡丹花下还卧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猫。宰相吴正肃看后说:“这是一只正午的猫。”他是这样解释的“一是花瓣分披,色泽浓艳而干燥,正是中午时候牡丹的样子:二是猫的眼睛细长如线,正是中午的猫眼形象。如果是清晨的牡丹花瓣应是收缩而湿润,猫的眼睛就是圆的了。
判断一:清晨的猫的眼睛是圆的,正午的猫的眼睛细长如线。
判断二:画中的猫的眼睛细长如线。
判断三:画中的猫是一只正午的猫。
概念
概念
概念
概念
概念
概念
概念
概念
结论:新判断
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推 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中间舞动线条代表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倒和节日飘舞的丝带
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
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
想象为
想象为
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想象为
(4)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1.思维的基本形态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含义: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词语巩固并形成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含义: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思维的基本形态
两者的联系: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虽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区别 含义 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抽象思维。 如果人的思维抽象、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基本单元,属于形象思维
基本单元 概念 感性形象
思维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感觉、知觉、表象
联想、想象、幻想
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联系 ①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功能各有不同但相辅相成,且都来源于实践。 ②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依赖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有待于上升到抽象思维。
牛刀小试
思考: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从“看得见”的现象引发思考,这属于什么思维形态?
提示:牛顿从“看得见”的苹果落地的现象引发思考,在感觉、直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属于形象思维。
牛刀小试
思考:牛顿通过力学分析,最后发现了“看不见”的万有引力,这属于什么思维形态?
提示:牛顿通过力学分析,最后发现了“看不见”的万有引力,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属于抽象思维。
1.在《和平是一棵树》这首诗中,诗人写道:“和平是白天鹅的翅膀,是翅膀掠过宁静的湖水,是水底映出的云影;和平是开向四方的门,是门里圆桌上斟满的红酒,是酒上照耀的灯……”从思维的基本形态的角度上述材料体现的思维是( )
A.综合思维 B.分析思维
C.抽象思维 D.形象思维
D
课堂练习
2022年7月30日,2022年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赛事会徽(下图)正式对外亮相。据介绍,会徽标识整体以乒乓球拍、乒乓球为主造型,乒乓球拍击球板,凸显了赛事乒乓球运动的主题、赛事国际最高水平的性质。以杜甫名句“花重锦官城”为理念,融合了成都地标建筑金融城双塔、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等元素,既突出了成都古老悠久的城市底蕴,同时借助更有科技感的呈现,让世界感受到天府之国的创新与活力。从思维形态角度看,该设计( )
①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
②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注重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③有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特征
④属于抽象和概括事物共同属性的形象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在辽沈战役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说:“辽沈战役胜利是东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来的,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由此观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这段话( )
①体现思维具有概括性和能动性
②抽象思维比形象思维更重要
③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来反映认识对象
④从实际出发,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B
龙是炎黄子孙的图腾,是先民对自然力量崇拜的产物。《广雅》记载,有鳞的叫蛟龙,有翅膀的叫应龙,有角的叫虬龙,无角的叫螭龙。《尔雅翼》则称“龙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上述对龙的形象的认识,从思维形态上看( )
①《广雅》运用了发散思维
②《广雅》运用了抽象思维
③《尔雅翼》运用了综合思维
④《尔雅翼》运用了形象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练习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