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级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小练习地理答案1-5. DBCCA. 6-10. BDADD. 11-15.AACCB. 16-20. ADBAB21(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中维度),小部分位于热带(低纬度),没有寒带(高纬度)。(2)1.我国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陆地面积广,国家多,利于对外贸易,距离近。 2.我国大部分位于温带,气候温和,利于人类居住,跨文化纬度广,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3.我国海陆兼备,既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又有利于与陆上邻国贸易交流。22.(1)1.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地形平坦。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地,不利于城市建设。 2.东部地区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利于生活生产的发展。西部地区距海远,气候干燥。 3.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条件好就业机会多,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2)人口老龄化(3)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重;国防兵力不足。(4)国家颁布鼓励生育的政策;青少年个人努力学习提高个人素质23.(1)地形特征:我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2)地形的影响:1.山区面积广大,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和农业的多种经营。2.不利于交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地势的影响:1.有利于东部太平洋水汽的深入,带来丰富的降水。2.使我国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部水上交通。3.在阶梯交汇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3)1.河湖密布,利于发展水产养殖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水稻生长。(4)注意事项1.防寒。 2.防晒。 3.高原反应。24.(1)时间分布特征: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空间分布特征: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1.水热条件好。 2.土壤肥沃。 3.物产富饶。4.人口众多23级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小练习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方志敏同志在他的作品《可爱的中国》是这样描写祖国母亲的: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的地理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东临太平洋,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B.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C.中国跨中纬度和低纬度,没有高纬度D.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寒带2. “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是对王先生在外出差一周时间内拍下的三张景观照片的描写。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A.我国跨经度广 B.我国跨纬度广C.我国地形复杂 D.距海远近不同3. 当前,网购已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李莎在淘宝网上买了一套运动服,收件地址为“云南省安宁市太平镇XX路12号”,地址中的“安宁市”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中的( )A. 省 B. 地区级 C. 县级 D. 乡(镇)级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的动态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1980年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计划生有政策是为了( )A.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B.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C.遏制人口增长过快势头 D.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5.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②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③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④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众展示体育文化、增进团结友谊的民族盛会。下图示意举办过该赛事的城市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东南、西南D.汉族遍布全国各地,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7.下列有关举办城市所在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汉族人居住 B.都只举办过一次C.只有四个自治区举办过 D.大多是少数民族集中区8.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可以( )①弘扬民族文化 ②培养优秀体育人才③促进民族团结 ④统一民族风俗习惯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某电视台播出的《民族大家庭》栏目,有“是真是假”的竞猜游戏,请根据四个“真假”少数民族同胞的叙述,判断“真”的是( )A.朝鲜族同胞说:“我们在那达慕节上表演赛马。”B.壮族同胞说:“月色下,草原上,我们弹起了马头琴,跳起了孔雀舞。”C.满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D.藏族同胞说:“我们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藏袍是我们民族的主要服装款式。”10.下面的地形剖面图,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A. B. C. D.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其最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我国东部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C.我国东部受季风影响,降水年际变大D.我国东部人口密集,用水量大中国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地形多样,山脉纵横交织。读中国地势阶梯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D山脉的名称和走向分别是( )A.大兴安岭 东北——西南走向 B.阴山东西走向C.雪峰山 西北——东南走向 D.贺兰山南北走向13.图中字母A、B、C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其中阶梯C为我国____级阶梯。(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电视台旅游栏目《远方的家》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摄制组所经地区的风土人情,如图中箭头表示两条拍摄线路。完成下面小题。14.《远方的家﹣边疆行》从广西的防城港市按顺时针方向经9个省区至辽宁的丹东市沿途拍摄,其中五集的标题分别是;①《沙漠边的绿洲》②《寻幽访玉走腾冲》③《最北之旅漠河》④《塞上江南》⑤《醉美长白山》。该摄制组拍摄行程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④①⑤C.②①④③⑤ D.④②③⑤①15.以下关于我国地形区的描述,搭配正确的是( )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黄土高原B.“一望无际,辽阔坦荡”——内蒙古高原C.“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16.如图,豆豆和丫丫是一对网上好友,读他们在微信上的一段对话,豆豆生活在(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读我国东部部分地区杏花开放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7.图示区域杏花开放日期最早和最晚的城市分别是( )A.武汉和沈阳 B.杭州和北京C.杭州和沈阳 D.武汉和呼和浩特18.从图中杏花开放日期曲线可以看出,此时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南向北递减C.从西向东递减 D.东西部气温相同19.图示地区杏花开放日期由南向北推迟,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20.凉茶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在广东省非常普及的自然原因是( )A.多山的地形 B.多湿热的天气 C.密布的河流 D.饮食习惯二,简答题(共60分)21.“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读我国的疆域及邻国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据上图,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6分)(2)读图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6分)22.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材料二: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历史性转变。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如图2为1998——2014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变化趋势图。材料三,如下图图1中A、B连线被称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该线以东密集该线以西稀疏,请分析这种分布特点呈现的原因。(6分)根据材料三,总结反映出我国人口的什么问题?(2分)由材料二可知,说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6分)。(4)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对此国家或个人可以采取什么积极的措施?(4分)23.读“我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地形复杂多样,请结合上述材料描述我国地形地势特征。 (4分)(2)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影响(有利或不利,分别至少答两点)?(6分)(3)以上材料,四位同学分别领略了我国四大地形区的独特风光,小红同学徜徉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青山碧水,有“鱼米之乡”之称,现分析长江中下游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4)小云同学参观了青藏高原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特别吸引了一大波同学的关注,纷纷计划着去青藏高原旅行,现让你为即将去旅行的同学们提几点注意事项。(6分)24. 读“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和“中国干湿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据上图,描述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4分)(2)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也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以四川盆地为例,分析四川盆地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原因可能有哪些?(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级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小练习地理答案.docx 23级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小练习地理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