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精准教学2024年12月高三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东北三省精准教学2024年12月高三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东北三省精准教学2024年12月高三联考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年龄效应是劳动者在生命周期的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的不同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在城乡中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是造成城镇与农村劳动力空间错配的主要因素。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推动劳动力合理、畅通、有序流动以及改善劳动力空间错配就成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破局”之机。图1示意2023年工资收入年龄效应的城乡差异,图2示意2023年工作满意度年龄效应的城乡差异。据此完成1~2题。
1.通过对比劳动者年龄效应的城乡差异可发现( )
A.农村劳动者工作满意度较低,工资收入较高
B.城镇劳动者工资收入曲线随年龄变化更平缓
C.收入高、工作满意度低的劳动者年龄段约为32~48岁
D.70、80后劳动者年龄效应的城乡差异最小
2.改善劳动力空间错配可以依靠( )
①提高城镇劳动力高等教育水平②大力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
③上调乡村劳动力最低工资标准④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我国研发的牧草集装箱植物工厂(图3)是利用集装箱建立的一个高效多层牧草生产空间,利用智能控制系统,达到温、光、湿、气、水、肥的精准控制,实现牧草周年快速生产。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研发和应用牧草集装箱植物工厂的首要目的是( )
A.满足大规模养殖需求 B.提升草产品市场竞争力
C.节约劳动力生产成本 D.提高废弃集装箱利用率
4.与传统牧草生产相比,牧草集装箱植物工厂的优势是 ( )
A.提高土壤肥力 B.降低投入成本 C.高产高效 D.零污染
平流雾是因空气平流作用在水面或陆面上生成的雾,因平流空气性质不同分为冷、暖平流雾。2018年2月14—15 日位于贵州省仁怀市境内的茅台机场经历了一场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的大雾过程。本次大雾过程分为前期和后期(15日0时—8时)。图4示意2018年2月13日12时—15日12时茅台机场地面风场及相对湿度时间演变。风向0°表示正北方向,随着度数增大,风向顺时针变化。据此完成5~7题。
5.推测茅台机场前期平流雾最可能出现在 ( )
A.13 日16-18时 B.14日3-5 时 C.14日15-17时 D.14日19-21时
6.茅台机场前、后期平流雾的类型分别是 ( )
A.暖平流雾、冷平流雾 B.暖平流雾、暖平流雾
C.冷平流雾、暖平流雾 D.冷平流雾、冷平流雾
7.后期平流雾期间,茅台机场风速较大时,平流雾仍能维持的主要原因有 ( )
①有锋面逆温层的存在②冷空气产生下沉气流
③机场周边建筑物十分密集④锋面降水带来足够的水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热盐环流是由于海洋表层受热冷却不均、蒸发降水不均所产生的温度和盐度变化,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形成的海洋环流系统。位于北冰洋和大西洋交接地带的北欧海中、深层海水以“深海瀑布”的形式进入北大西洋,影响着北美与西欧的气候,是全球热盐环流的主要驱动力。图5示意某年不同季节北欧海3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 (单位:kg/m ) 分布。据此完成8~9题。
8.北欧海300米深海水形成“深海瀑布”最显著的季节是( )
A, 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北欧海300 米深海水平均密度减小,会使西欧和北美地区( )
A.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B.气温下降,降水增多
C.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D.气温下降,降水减少
2024年8月5日,我国援建的柬埔寨“德崇—扶南”运河(图6) 正式开工,该运河北起金边东南方向的甲地,南至白马港,陆海联通。运河全长180千米,深度只有5.4米,未来可以满足3000吨级轮船通航需求,预计2028年建成通航。据此完成10~12题。
10.与乙地相比,“德崇—扶南”运河入水口选择在甲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支流的调节作用强 B.靠近首都,技术水平高
C.更有利于河水自流 D.地势更低平,利于施工
11. “德崇一扶南”运河挖掘深度较浅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减少对湄公河的影响 B.科学技术水平有限
C.当地的货运需求量小 D.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12. “德崇—扶南”运河开通后,湄公河口海域 ( )
A.海水温度下降 B.海水盐度上升 C.海水密度下降 D.生物数量增多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是指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提纯,继而将其投入新的生产过程进行再利用或注入地层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2020年英国确认支持在4个工业集群中部署CCUS,预计在2025年左右投入运营,并通过管道或者运输船将二氧化碳运输至北海南部的海底进行封存。据此完成13~14题。
13.推测英国部署CCUS 项目的主要工业集群类型是 ( )
A.高科技产业集群 B.新能源产业集群 C.高耗能产业集群 D.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
14.与二氧化碳就近封存于地下相比,英国将二氧化碳封存于海底的主要优势是( )
A.开发成本低 B.生态影响小 C.技术难度低 D.存储空间大
我国天山某山地的坡地与谷地植被存在着较大差异。该山地山坡风化作用强烈,森林带以上有永久冰雪带,山地表层以砂岩层(不透水层) 为主,受地形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谷地较少有人类活动干扰。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山地的植被正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图7示意该山地地形剖面, Ⅰ、 Ⅱ、Ⅲ为该山地的三个草甸区。据此完成15~16题。
15.与Ⅱ、Ⅲ草甸区相比, Ⅰ草甸区植被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条件较差 B.土壤的含水量小 C.昼夜温差更小 D.位于冰川消融区
16.Ⅱ草甸区与Ⅲ草甸区之间的坡地没有植被生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干扰强 B.砂岩层厚,地下水深
C.地质结构不稳定 D.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素有“绿色米业基地”和“黑龙江省肉牛大县”的龙江县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图8)。2012年龙江县Y公司从新西兰引进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的纯种和牛,并与当地政府、农户合作,大力推广繁育改良和牛。牛犊由当地农户养到6个月后,由公司进行达标采购,采购价格高于普通肉牛5000元以上。图9示意龙江县和牛经营模式。
(1) 说明龙江县成功引进新西兰和牛的自然原因。(6分)
(2) 分析农户由养殖肉牛转为养殖和牛的原因。(6分)
(3) 若该地扩大和牛的养殖规模,推测当地政府为避免出现草场退化所采取的具体措施。(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我国某专家团队在闽江口水下三角洲前缘采集沉积物柱状样研究其地貌演化过程(图10) 中发现该柱状样上下不同时期的沉积物特征具有显著差异,且闽江口附近柱状样的黏土矿物组合也明显不同于长江口和台湾岛西部,因此可以通过黏土矿物组合特征进行物源分析。专家分析,粗颗粒沉积物主要来自闽江近源物质的输入,细颗粒沉积物来源较多,除闽江外,还可能来自长江或台湾岛河流。当浙闽沿岸流增强时,长江中的细颗粒物质可被带到台湾海峡。图11示意闽江口及周边河流沉积物的主要黏土矿物组成。
(1) 据图11分析闽江口附近柱状样沉积物中三类黏土矿物的主要来源地点。(6分)
(2) 描述中、晚全新世时期期间闽江口附近柱状样沉积物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其原因。(8分)
(3) 说明中、晚全新世时期水下三角洲的变化特征。(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赛里木湖的湖冰之美具有独到和丰富之处。每年的12月中旬和4月中旬正是赛里木湖“冰推”现象的最佳观赏期。随着湖面涌动,湖面冰层陆续破碎,出现湖岸“冰推”景象 (图12),湖水一浪接着一浪将破碎的冰碴推向岸边,在岸边形成一条长达数百米的隆起冰堆。图13示意赛里木湖地理位置。
(1) 指出赛里木湖“冰推”景象的形成条件。(6分)
(2) 在12月中旬和4月中旬中任选一个时期,说明风对冰堆形成的作用。(4分)
(3) 分析赛里木湖的湖冰之美具有独到和丰富之处的自然原因。(6分)
东北三省精准教学2024年12月高三联考
地理
1. C2. D3. A4. C5. B6. A7. B8. C9. D10. C11. A12. B13. C14. D15. D16. B
17.(1) 黑龙江省龙江县与新西兰纬度数相当,具有适宜新西兰和牛生存的气温; (2分) 龙江县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生长优质牧草; (2分) 龙江县地处农牧交错地带,草场面积较大,饲料充足。(2分)
(2)牛犊养殖周期短,能较快获得收益; 和牛质量好,获利高; 有政府、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收入稳定; 市场前景广阔。(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承载力,适度扩大和牛的养殖规模,科学控制农副产品与草料用量,减少对草场的过度开发; 推行人工种草和划定轮牧区域; 制定草场保护政策; 严格控制放牧数量。(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评分细则】
17.(1)答出要点即可给分:①适宜和牛生存的气温; ②适合牧草生长的降水等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③草场面积大。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17.(2) 答出要点即可给分; ①养殖周期短; ②销售利润高; ③政策、企业支持; ④市场广阔。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17.(3)答出要点即可给分:①适度扩大和牛养殖规模,避免过度开发; ②人工种草、划区轮牧; ③政策保护; ④控制放牧数量。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18.(1) 闽江口附近柱状样、闽江流域、长江四和台湾岛西部沉积物中均含有伊利石和绿泥石,且柱状样该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闽江流域,低于长江口和台湾岛西部,说明柱状样沉积物中的伊利石和绿泥石可能来自闽江流域、长江口和台湾岛西部;(2分)长江口沉积物中含有少量的高岭石,台湾岛西部沉积物几乎不含高岭石,而闽江流域沉积物所含高岭石较多,说明柱状样沉积物中的高岭石主要来自闽江流域;(2分)闽江流域和台湾岛西部的沉积物中没有蒙脱石,长江口沉积物中含一定量的蒙脱石,说明柱状样沉积物中的蒙脱石可能来自长江口。(2分)
(2)变化特点:柱状样沉积物粒径变小; (2分)伊利石和绿泥石占比变化不大,高岭石占比明显增多,蒙脱石占比减少。(2分)
原因:中、晚全新世期间,柱状样沉积物粒径变小,可能是因为闽江水的动力变小,从闽江流域被搬运来的粗颗粒沉积物减少;(2分)来自闽江流域的高岭石占比增多,从长江口搬运来的蒙脱石占比减少,是因为浙闽沿岸流逐渐减弱。(2分)
(3) 闽江口水动力减弱,沉积物粒径变小; 沉积物分选性增大; 水下三角洲面积减小。(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评分细则】
18.(1)共三个结论:①伊利石和绿泥石可能来自闽江流域、长江口和台湾岛西部; ②高岭石来自闽江流域;③蒙脱石来自长江口。需要有分析思路和结论,只有分析思路无结论或结论错误不给分,只有结论只给一半分,分析思路与结论完整才可得满分。每点2分,共6分。
18.(2) 变化特点共两点:①粒径变小; ②伊利石和绿泥石占比变化不大,高岭石占比增多,蒙脱石占比减少。每点2分,共4分。
原因共两点:①闽江流域水动力变小; ②淅阈沿岸流逐渐减弱。需要有推测依据,只有依据无原因或原因错误不给分,只有原因只给一半分,依据与原因完整才可得满分。每点2分,共4分。
18.(3)答出要点即可给分:①沉积物粒径变小; ②沉积物分选性增大;③水下三角洲面积减小。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19.(1) 在冻融季节(或者初春、秋末的季节/刚结冰和刚融化的时间段);(2分)有大块浮冰;(2分)风力较大。(2分)
(2) 12月中旬气温较低,大风加速冰面降温,冻结速度加快,形成薄冰; (2分) 大风将薄冰破坏并吹到岸边。(2分)
或4月中旬气温回升,暖风使封冻湖面温度迅速升高,使封冻湖面冰块破碎;(2分) 大风驱动破碎的冰运动、爬坡、堆叠。(2分)
(3)有大风口,风加速湖冰冻结,并把附着于冰上的雪吹走;(2分)气温日较差大,利于湖冰的形成和变化; (2分) 冰期长,冬季气温极低。(2分)
【评分细则】
19.(1) 答出要点即可给分: ①冻融季节; ②浮冰; ③大风。每点2分, 共6分。
19.(2)两个角度任选其一作答即可,答出要点即可给分:①风加速湖冰冻结或融化; ②风将湖冰吹至岸边堆叠。每点2分,共4分。
19.(3)答出要点即可给分:①风加速湖冰冻结并吹走冰上覆雪; ②气温日较差大导致湖冰的日变化大;③冬季气温低导致冰期长。每点2分,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