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湾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末普通高中二年级联合考试生物学本卷共10页,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载体蛋白 B.呼吸酶 C.血糖 D.淀粉酶2.脑脊液是包围着脑和脊髓的无色透明液体。研究发现在血液和脑脊液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屏障: 血-脑屏障,使得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较容易通过,而非脂溶性物质不易通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脑脊液是脑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脑脊液与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C.脑脊液与组织液的化学组成差别较大D.脑脊液是脑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内细胞只能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B.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吸收回血浆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的物质交换过程D.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②④⑤4.洄游鱼类(如大马哈鱼)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高盐度的海水中, 在生殖时期会进入淡水水域产卵。从海水进入淡水后, 它们饮水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增大, 并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环境中吸收钠离子和氯离子增多,经鳃排出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减少,从而维持体内较高的渗透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马哈鱼进入淡水后渗透压会明显下降B.洄游鱼类在淡水中时, 是排水、保盐的状态C.在淡水中, 洄游鱼类摄入盐分需要消耗能量D.洄游鱼类维持水盐平衡是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结果5.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C.它们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D.运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加强, 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加快6.跳水运动员从十米台上跳下并做出复杂的动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复杂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复杂动作的神经中枢是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C.动作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D.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7.雪卡毒素是从毒鱼体中(如珊瑚鱼内脏、肌肉)发现的,不溶于水,耐高温,不会被胃液破坏,毒性非常强。它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乙酰胆碱酯酶会分解乙酰胆碱;它还是一种很强的钠通道激活毒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不利于稳态的调节B.雪卡毒素对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起促进作用C.雪卡毒素会使神经肌肉突触间乙酰胆碱的量减少D.人类食用高温煮熟后的珊瑚鱼不会中毒,因为毒素会被破坏8.研究表明,老年期Hc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是导致睡眠“碎片化”的关键。以小鼠为材料的研究可知,与年轻小鼠相比,年老小鼠Hcrt神经元的KCNQ2/3(钾离子通道)的表达量下降,导致觉醒持续时间延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Hcrt 神经元由树突、胞体、轴突及神经髓鞘构成B. Hcrt 神经元轴突末端的多个分支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C. Hcrt 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可能与其对K—的通透性下降有关D. 促进KCNQ2/3相关的基因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睡眠质量9.科学研究发现,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后,囊泡膜既可以完全坍塌(full collapse)方式融入突触前膜,也可以触-弹(kiss-and-run)方式迅速脱离突触前膜回到轴浆(膜所包围的轴突内含物),并装载神经递质成为新的突触小泡。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B.触-弹方式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后囊泡可循环利用C.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均能使下一神经元兴奋D.通过检测突触前膜的膜面积变化,可以区分神经递质的两种释放方式10.海蜗牛在接触几次电击后,能学会利用长时间蜷缩的方式保护自己;没有经过电击刺激的海蜗牛则没有类似的防御行为。研究者提取前者腹部神经元的RNA注射到后者颈部。发现原本没有经过电击的海蜗牛也“学会”了防御,而对照组则没有此现象。以下叙述不符合该实验的是( )A.有助于我们对动物记忆形成机制的研究B.不能说明RNA直接决定了动物记忆的形成C.本实验对照组的海蜗牛不需要注射RNAD.说明特定的RNA可以使海蜗牛“获得”记忆11.渐冻人(症)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也叫运动神经元病。它是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下图是渐冻人的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以针刺S,渐冻人无法感觉到疼痛B.若刺激Ⅲ处,在③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释放C.若刺激Ⅰ处, 渐冻人的M发生轻微收缩,则该过程可以称为反射D.若刺激Ⅰ处, 则在Ⅲ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12.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大脑皮层的代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小B.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受损,会使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D.机体的运动在大脑皮层及其他中枢的分级调节下变得更加精准13.下图是促胰液素产生和发挥作用过程的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器官X为小肠,器官Y为胰腺B.促胰液素是外分泌腺分泌的激素C.促胰液素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D.胃酸直接刺激器官Y不能促进胰液分泌14.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5%葡萄糖溶液, 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升高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增加B.输入大量的5%葡萄糖溶液后,小鼠的尿量会增加C.血浆中的葡萄糖被细胞不断利用导致血糖浓度持续下降D.5%葡萄糖溶液进入血浆中会影响细胞内液的渗透压15.X和Y是两种激素,X刺激Y的分泌,Y能够抑制分泌X的细胞的分泌活性。如果Y的水平下降,那么接下来最可能发生的是( )A.X的分泌减少 B.X的分泌增多 C.X的分泌停止 D.Y的分泌停止16.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血液中相关激素的变化情况是( )A.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B.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C.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 醛固酮浓度降低D.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1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在治疗时,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离子浓度和酸碱平衡等各项指标, 还需要将药物溶解到等渗的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等溶液中,再进行静脉滴注给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重症患者肺部的血管通透性增大可能导致肺水肿B.肺水肿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和酸碱平衡失调C.滴注氯化钠溶液会导致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下降D.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可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18.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 错误的是( )A.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 并进行第一次计数B.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C.取1ml酵母菌培养液加入到9ml清水中可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倍D.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 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19.夏季,消防员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在执行灭火任务时,身体要受到高温、脱水的挑战。下列有关其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炎热时血管舒张, 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B.脱水会引起垂体合成和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C.大量流汗不利于体温的维持和体内水盐的平衡D.消防员心率加速、 警觉性提高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有关20.斯坦曼因发现树突状细胞(DC)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树突状细胞因其表面具有树枝状突起而得名,广泛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能够吞噬、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树突状细胞属于淋巴细胞B.树突状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C.树突状细胞可参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树突状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21.人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Te)依赖于细胞膜表面具有的糖蛋白(CD8)的识别,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e是在胸腺中成熟的淋巴细胞B.Te的活化需要靶细胞的参与C.Te编码CD8的基因在浆细胞内正常表达产生抗体D.Te清除体内衰老的细胞体现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22.“细胞因子风暴”是指机体受到感染后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引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造成对机体自身损害的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因子是指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B.特异性免疫过程中需要细胞因子来加强免疫反应C.病毒感染者可能因“细胞因子风暴”而发生自身免疫病D.体液免疫中细胞因子可以直接与病原体结合抑制其增殖23.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注射过A的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C.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24.失温一般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 从而造成人体大脑、心、肺等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顿、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失温主要是由于内环境产热减少而导致的B.环境温度过低等原因会加快蒸发散热速率C.人体体温过低会影响组织细胞的代谢速率D.下丘脑可以产生冷觉促使人主动增加衣物25.宋·叶绍酱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包含了生物学相关的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杏出墙”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B.“红杏出墙”与外界环境的影响无关C.“红杏出墙”主要发生在植物的成熟部分D.“红杏出墙”与生长素的调节作用有关26.如图中曲线C表示某植物茎的生长反应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施用于侧芽,能反应侧芽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A.A B.B C.C D.D27.植物自身合成的油菜素内酯在植物体内虽然含量很低,但生理活性却很高。研究表明它可以提高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酶的稳定性,进而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而细胞分裂素又可以增强此效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只在植物的果实中合成,促进果实成熟和脱落B.油菜素内酯还具有促进花粉管生长、 抑制种子萌发等作用C.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显著影响D.在乙烯的生物合成的过程中,油菜素内酯与细胞分裂素起协同作用28.高等植物的向光性主要受蓝光调节。向光素是一种自磷酸化蛋白激酶,在蓝光刺激下,发生自磷酸化而被激活。激活的向光素调节生长素运输载体的定位,进而引起生长素的侧向运输,最终使得植物器官不对称生长。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向光素是感受蓝光的受体蛋白B.植物生长发育受激素和环境的影响C.向光素激活后催化生长素基因的表达D.生长素的侧向运输与向光素的自磷酸化有关29.短日照植物在日照时数小于一定值时才能开花。已知某短日照植物在光照10小时/天的条件下连续处理6天能开花(人工控光控温)。为了给某地(日照时数最长为16小时/天)引种该植物提供理论参考,探究诱导该植物在该地区开花的光照时数X(小时/天)的最大值,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 )30.下列叙述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A.某地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为1.07:1B.近年来,某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C.由于薇甘菊的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D.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31.科技人员为了检验某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猪殃殃的防治效果,随机选3块麦田,在每块麦田中做对照实验,施药60天后调查猪殃殃密度。取样方法为每个处理随机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为1m 。调查结果为对照组411.75株/m ,实验组35.00株/ m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样方面积过小,每个样方面积应10m 以上才合理B.选取的3块麦田麦苗数、施肥、水土状况等需相同C.对照组调查结果计算平均值后需四舍五入取整数D.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防治效果显著32.濒危动植物保护、害虫的监测和预报等都需要调查种群密度,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濒危动植物的种群密度,只能采用估算的方法B.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对差距大的样方内数值应舍弃C.一些农业害虫具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结果越准确33.科研人员用模型建构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绘制出下图,图中的λ=某一年种群数量/一年前种群数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11~2013年, λ保持不变,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B.2013~2018年,种群数量先增多,后减少C.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最大容纳量D.该图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概念模型34.细胞中由于膜泡运输等原因使膜性结构成分发生相互移位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过程中不存在“膜流”现象的是( )A.抗体的合成和分泌B.神经纤维兴奋时 Na+内流C.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D.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35.为治理蝗灾,我国古代人们总结出很多方法: 五代时期“……等县蝗,……寻为鸲鸽食之皆尽,赦禁罗弋鸲鸽”,意思是引入鸲鸽能防治蝗虫,禁止捕捉鸲鸽;明代时期“然蝗虫之所至,……独不食榆桑与水中菱芡,宜广种此”,意思是蝗虫经过的地方,唯独不啃食榆桑和水中菱芡,因此可以大量种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引入并保护鸲鸽的目的是增加蝗虫的天敌数量B.广种榆桑与菱芡目的是减少蝗虫的食物来源C.引入鸲鸽控制蝗虫的数量属于生物防治措施D.生物种间关系是影响蝗虫种群数量的最主要因素36.大树杜鹃因其树体高大、花大而美丽、量少而珍稀。为保护和繁育大树杜鹃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人员对大树杜鹃所在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层次结构等特征进行了研究,部分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树杜鹏与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生物群落B.对群落中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调查时样方面积应有所不同C.8个样地中物种分布的差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乔木层郁闭度的大小会影响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37.塞罕坝曾经是“皇家猎苑”,后来由于过度砍伐而沦为荒原。塞罕坝人研究并确定了适合该地区的樟子松、云杉、兴安落叶松等树种,并将这些树种进行合理的搭配和混交,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经过半个世纪的时间,塞罕坝又恢复为林海。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塞罕坝的变迁说明人类的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林海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问题C.落叶松、樟子松等占据的生态位不同,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D.多树种合理搭配和混交可以有效降低林海中植物病虫害的发生38.科研人员发现,具有同种食物来源的两种捕食者之间,存在相互捕食对方的现象,称之为集团内双向捕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天敌1和天敌2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B.集团内捕食情况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C.天敌种类减少, 植食性昆虫数量一定增加D.通过调查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39. 为验证“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某课外实践活动小组选用窗纱制成等大的小笼子若干,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不做处理,乙组小笼子里投放一定浓度的性外激素,丙组与丁组小笼子里各放2~3只未交尾的雌蛾,丁组小笼子再用可透气的遮光布包裹。将上述4组小笼子等距离放在农田的空地上,结果发现甲组没有吸引雄蛾, 其他三组都吸引到了雄蛾。请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雌蛾与雄蛾属于同一个物种B.实验中,与丙、丁组相比,甲组是空白对照组C.乙、丁组实验结果说明雄蛾被吸引与雄蛾是否看见雌蛾有关D.对比甲、乙两组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性外激素可以吸引雄蛾40.生态位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环境最小阙值,下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的位置及资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位的分化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B.荒漠群落物种少、结构简单,因此各物种之间没有生态位重叠C.生态系统遭到严重地破坏后,更容易存活下来的是乙物种D.若甲物种与乙物种资源重叠部分减少,其种间竞争会减弱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5个小题,共4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41. (9分)人们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以了解身体各器官或生理功能等是否正常。下表为某男子的血液检验单,请回答下列问题:(1)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检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男子__________(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严重情况下可进一步引起__________平衡的失调。(2)人体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血浆蛋白含量约为6.9%, 若患者营养不良则其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会导致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血浆中无机盐含量虽然不足1%,但相对于血浆蛋白来说,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原因是__________。(3)丙氨酸氨基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属于__________ (体液类型)的成分。检验单显示丙氨酸氨基转氨酶浓度明显高于参考范围,说明患者的__________受损。(4) 检验单显示血液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是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稳态是一种__________,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42. (7分)2022年2月23月,央视播出纪录片《种子种子》,该片记录中国种业振兴攻艰克难的时光足迹,揭密种质资源战略高地的创新博弈。科研人员研究了外源生长素(IAA)、 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对某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研究显示植物种子的萌发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实验结果显示, _______对种子发芽促进作用最显著。(3)为进一步研究赤霉素(GA3)可以解除脱落酸(ABA)对玉米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设计实验探究赤霉素解除脱落酸抑制作用的最适浓度,步骤如下:①将玉米种子均分为若干组,用等量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浓度的ABA溶液处理各组种子相同的时间。②用等量_______的赤霉素(GA3)分别喷洒各组玉米种子。③将各组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玉米的_______。(4)结果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 (7分)为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和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海洋生态学家发展了新的渔业生产方式——海洋牧场。海洋牧场采用人工方法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虾、贝、藻等水生生物的幼体(或卵等)以实现增殖放流,还会在海底投放多个人工鱼礁,为鱼类“建造房子”。 礁体进入水中3个月后就会生长出海藻和浮游生物,鱼、虾、蟹、贝等生物也很快入住,慢慢地就形成了“水下森林”。请分析回答问题:(1)长期的高频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增殖放流的主要目的是使种群的年龄结构恢复为_______,有利于一定时间后提高种群密度。增殖放流前应明确目标水域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和_______以确定每种生物合理的放流数量。(2)从群落的重要特征分析,与传统网箱养鱼相比,海洋牧场_______。 海洋牧场中浮游藻类与大型藻类之间存在_______关系,从群落演替的类型分析,“水下森林”的形成属于_______。(3)海洋牧场中的藻类因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分布在不同的海水深度,形成了_______结构,从而能为鱼虾等动物提供更多的_______,使水产资源越来越丰富,最终达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44.(8分)人乳头瘤病毒(HPV)可导致子宫颈癌,广东省自2022年9月起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适龄女生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请回答下列有关HPV疫苗与预防子宫颈癌的相关问题。(1)当人体接种HPV疫苗后,该疫苗作为_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和记忆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它除了能够传递信息激活B细胞,还能_____。(2)研究表明,受HPV 侵染的细胞表面的HLA(抗原)分子表达水平下降,会导致形成的癌细胞无法有效地向_____细胞呈递抗原信息,则该癌细胞就有可能逃避_____ (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患宫颈癌的概率。(3)我国研制的HPV 二价疫苗主要成分是HPV的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安全性高,原因是_____。 该疫苗注入人体后一般不会引起细胞免疫,其原因是: _____。45. (9分)孕前高脂饮食会增加母体和子代患代谢疾病的风险。科学家用小鼠进行相关实验,从受孕前4周开始, 实验组雌鼠给行高脂饮食,对照组雌鼠给予正常饮食。测定妊娠第20天两组孕鼠相关代谢指标,结果如下表(注: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胰岛素的作用效率降低)。请回答下列问题:(1)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促进脂肪转化为葡萄糖,则瘦素与胰岛素相互关系是_____。(2)正常情况下,体重增加使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增多,瘦素经_____运输作用于下丘脑饱中枢, 抑制食欲, 减少脂肪合成, 该机制为_____调节。(3)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能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根据脂联素的作用和实验结果推测, 实验组孕鼠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可能原因是_____ 。实验组孕鼠瘦素含量升高, 但瘦素没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这种现象称为“瘦素抵抗”可能原因是_____。结合表格分析,若探究“瘦素抵抗”是否会导致“胰岛素抵抗” 需将_____ (激素)补充至正常水平。(4)根据该项研究结果,对备孕或孕期女性提出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 。大湾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末普通高中二年级联合考试生物学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CCBAC DBACC BDBBB DCBDACDBCD ADCCD DCCBD ABACBCCBAC DBACC BDBBB DCBDACDBCD ADCCD DCCBD ABACB二、非选择题41. (9分)(1)肾脏 水盐(2)下降 渗透压取决于溶质微粒数目的多少,单位体积溶液中蛋白质微粒数目较无机盐少。(2分)(3)细胞内液 肝细胞受损(4)动态平衡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2. (7分)(1)外源激素种类和药物浓度(2)赤霉素(3)①相同 ②一系列等浓度梯度 ③发芽率(4)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赤霉素浓度即约为最适浓度(2分)43. (7分)(1)增长型 K值(或环境容纳量)(2)物种丰富度更大 种间竞争 次生演替(3)垂直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44.(8分)(1)抗原 浆细胞 释放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2分)(2)T 免疫监视(3)疫苗中不包含病毒的核酸,无法在人体内进行复制增殖,对人体安全衣壳蛋白不能侵入到细胞内,没有靶细胞所以不会引起细胞免疫45. (9分)(1)抗衡(2)体液 负反馈(3)实验组小鼠脂联素含量低,降低了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分)瘦素信号的传递受阻(或瘦素的特异性受体减少)(2分) 脂联素(4)避免高脂饮食、控制体重,维持正常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