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考试地理试题[第I卷 单选题][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10月18日,日本鹿儿岛市樱岛南岳山顶火山口发生爆炸性喷发,喷发的火山灰高度达到4000米处,日本气象厅发布了鹿儿岛和宫崎县地区火山灰降落预报。樱岛火山自公元708年以来较大规模喷发已达60多次。1.关于火山喷发描述正确的是( )A.喷发的岩浆来自下地幔 B.地处消亡边界导致该地区火山活动频繁C.喷发的岩浆冷凝后形成花岗岩 D.喷发的火山灰进入到了平流层2.火山喷发给鹿儿岛和宫崎县可能带来的影响( )A.大气反射作用增加,地面辐射增加 B.大气削弱作用增加,近地面温度降低C.火山灰沉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D.吸收紫外线,减少皮肤病几率中国载人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中国载人空间站运行轨道所在的高层大气不正确的表述是( )A.有流星现象 B.有淡淡的云 C.有极光 D.有电离层4.对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主要因为(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B.对流层地表山地多,起伏大C.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5.下列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一定降低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③低纬地区厚度大于高纬地区④天气现象较为单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2024年11月初某时的气压分布形势图,此时图中虚线表示的天气系统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未来1~2日内甲地的天气变化状况为( )A.东南风转为西北风B.气温先降低后升高C.风力先增强后减弱 D.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完成下面小题。8.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平流层 B.对流层 C.高层大气 D.无法判断9.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 )A.距离太阳较远 B.距离地面较远 C.距臭氧层较远 D.距电离层较远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在太平洋生成,于9月28日04时在惠安登陆。受台风“鲇鱼”影响,福建各地受灾严重。下图示意中国东南沿海局部地区9月27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下列四地中,9月27日20时风力最小的是( )A.惠安 B.德化 C.金门 D.台东11.下列四地中,9月27日20时和28日02时的风向差异最大的是( )A.惠安 B.德化 C.金门 D.台东火山大规模喷发后,将大量火山灰输送进平流层引起的大气冷却效应称为“火山冬天”。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天空中出现晚霞,与该现象密切相关是( )A.大气反射 B.大气吸收 C.大气散射 D.保温作用13.“火山冬天”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①减弱,④减弱 B.③减弱,②增强 C.①增强,④减弱 D.③增强,②增强下图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风带名称( )A.甲图是东北信风带B.乙图是极地东风带C.丙图是中纬西风带 D.丁图是低纬信风带15.推测丁图所示季节时,下列现象可信约是( )A.北京的白昼一定变长 B.天津某中学举办秋季运动会C.广州(约22°N)正午日影最短 D.天津处在多雨期16.受丙图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第II卷 综合题 52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某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时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的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1为我国四川省某山区坐北朝南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图2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1)简析图2中“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以及屋前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2)与空调冷风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穿堂风”,试分析其原因。(3)该同学研究发现,晴天白天时“穿堂风”的风力比阴天大得多,简析其原因。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示意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1)绘出南京附近的锋面天气剖面示意图(要求标出气团性质和气流方向)。(2)分析与大风速区相比,M地区风速较小的主要原因。(3)判断与重庆上方同高度的大气相比,此时拉萨气温的高低,并分析原因。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下图为“亚欧大陆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1)写出图中气候Ⅱ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2)分析右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3)据图说出N地一年中昼长变化规律。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B D B A D B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C A D B D17.(1)由北向南。增大了白天房屋前后温差,从而增大了房屋前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了“穿堂风”的风力。(2)空调冷风不是自然风,长期吹空调冷风很容易导致人体出现不适,而“穿堂风”是自然风,因此人们更喜欢“穿堂风”。(3)晴天白天屋前石质地面比阴天白天增温更快,气温更高,和屋后山林的温差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更大,故风力更大(或者阴天白天屋前石质地面比晴天白天增温慢,气温较晴天白天偏低,和屋后山林的温差较小,水平气压梯度力也较小,故风力较小)。18.(1)(2)M地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秦岭山区南侧,地势起伏大,地形崎岖,地面摩擦力大,风速较小。(3)气温高。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为地面辐射。拉萨大气比重庆上方同高度的大气距离地面更近,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多,气温高。(重庆上方同高度的大气距离地面更远,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19.(1)类型:苔原气候原因:该地为南北向(乌拉尔)山脉;海拔高,气温比同纬度两侧低。(2)靠近海洋,水汽在极地东风吹送下,受地形抬升,降雪多;纬度高,气温低,积雪消融少,积累多,冰川冰多;山谷发育,积雪易留存,冰川冰数量多。山谷坡度较大,冰川冰受重力作用滑动,易形成冰川。(3)N地位于北极圈上,夏至日为极昼,冬至日为极夜;从夏至日到冬至日,昼逐渐变短;冬至日到次年夏至日,昼逐渐变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