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阜城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阜城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月考思想政治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正确对应辩证唯物论哲理逻辑顺序的是( )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① D. ③-①-④-②
2.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
①反对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③任何否定主观能动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④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七十年的风雨兼程,七十年的努力奋进,七十年的不断创新,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7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表明( )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的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4.对物理学家来说,暗物质是一个巨大的未解之谜:尽管它构成了宇宙中85%的物质,但却无法被观测到。这是因为暗物质无法和光发生作用,而构成星球和我们身体的正常物质却很容易在光线下被观测到。暗物质只能根据引力的变化,或者对普通物质的影响来推断其是否存在。下列有关暗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暗物质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暗物质不能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
③“暗物质”的概念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其出现是一个渐进的、不显著的量变过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老字号”焕发新活力,60多岁的“国民奶糖”品牌大白兔携手光明乳业推出大白兔雪糕发力全国市场。近年来,“大白兔”在坚守经典的同时,迎合当下新零售的“跨界”玩法,实现了华丽转身。这表明辩证的否定( )
①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 ②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③是对旧事物的否定和对新事物的肯定 ④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这表明( )
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③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④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2年4月21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这是因为( )
①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②处于支配地位的部分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各部分彼此关联,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的相加
④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2年11月29日23时神舟十五号发射成功,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出差”6个月,这意味着我国将实现航天员首次在轨轮换。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4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更是一场充满勇气的探索,一场携着梦想的远征。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体现了( )
①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事物发展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人类探索永无止境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不断积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2022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经济运行在3月下旬到5月中旬出现波动。随着稳经济政策效应逐步释放,6月份经济实现较快企稳回升。对此,我们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 )
①要看到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②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认识经济发展的基础
③坚信我国经济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
④要认识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2年10月1日,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七十三载岁月峥嵘、凯歌前行,多少筚路蓝缕的艰辛、多少披荆斩棘的付出、多少迎难而上的勇毅、多少风雨无阻的坚定,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绘就出气壮山河的壮丽画卷。上述材料表明(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④新出现的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危中有机,危可转机,要善于化危为机。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为应对新冠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困境中逆势而上,闯出了一片发展新天地。这体现了( )
①坚持对立统一观点,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
②推动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推动事物前进发展
③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使矛盾双方朝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方向转化
④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促进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转危为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画不仅形成了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而且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画法独特,博大精深,在世界艺术之林堪称一枝独秀。因此,绘画大师毕加索说“真正的艺术在东方”。毕加索的说法意在强调( )
①中国画具有区别于其他绘画艺术的特殊本质
②认识中国画的特殊本质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③要在绘画艺术审美原则下分析中国画的独特意境
④东方的艺术寓于西方的艺术之中并通过其表现出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不得不先解决看起来并不直接相关的问题。如要促进作物的生长,先要铲除作物周围的杂草;在象棋博弈中,为了吃掉对方的主帅,先要吃掉对方的卒等。这主要是因为( )
①次要矛盾解决好了,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②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④想问题、办事情往往要先解决次要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4.《厦门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于2024年6月11日印发,4大方面25条举措将为厦门高质量发展构筑持久强大的“引力场”,从2015年的1.0方案到2024年的7.0方案,厦门优化营商环境共实施了数百项任务举措,不断擦亮厦门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从1.0方案到7.0方案的演变体现了(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②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由于受到地球深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的制约,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知始终存在局限。自2009年起,吉林大学便开始了“地壳一号”的艰辛研发历程。历经十余载的磨砺与实战,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与突破,“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最终闪耀在了历史的舞台。这表明( )
①借助先进工具,人们能够穷尽对世界的认识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事物的发展始于量变,重视量的积累就能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该成果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可见( )
①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
③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同是长江,几度遭贬的苏轼铁板铜琶高歌“大江东去”,而李煜则多愁怨叹“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是明月,张九龄吟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触发了思亲的无限情愫,而张若虚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引出的是深邃的哲理思考。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材料表明( )
①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根源于主体独特的内心感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习近平主席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为过去一年各行各业挥洒汗水、作出贡献的人们点赞。无数人的芳华,汇成了新时代的精彩,我们正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毅力和决心,在奋斗中成就出彩人生,用实干把梦想变为美好现实。“奋斗成就辉煌,劳动创造未来”,这体现了( )
①劳动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实践 ②劳动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③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劳动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这10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和实践推进而不断丰富,对持续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起到了积极作用,由此可见,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的丰富发展( )
①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完全同步
③其影响体现了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④说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密不可分,相互依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长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新时代再出发,长征永远在路上。这反映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物质生活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人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近年来,人工智能新技术不断突破,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伴生诸多风险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也远未真正从中受益,智能鸿沟和数字鸿沟叠加,进一步加剧各国间发展不平等。
2024年9月25日,“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中方在会上提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该计划强调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发展合作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围绕各方尤其是全球南方期待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产业赋能等领域合作提出“五大愿景”,明确中方将采取“十项行动”,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共享最佳实践。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人工智能大国的胸怀与担当,彰显了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引领作用,将促进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工智能能力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方提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的原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大漠深处,是敦煌人痴痴的坚守,让敦煌莫高窟重现丝路文明的华彩。残破的洞窟有了她的守护者们。寒暑易节,敦煌人与风沙为伴,初心不改。
敦煌气候干燥,渺无人烟,自然环境破坏、洞窟本体老化与游客蜂拥而至的三重威胁成为保护莫高窟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樊锦诗带领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数字敦煌馆工程”等十三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方案,并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他们研发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装备、材料和工艺,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持续推进“数字敦煌”工程建设,让敦煌文化遗产更好地弘扬与传播;在保护工作者共同努力下,以工程阻沙、化学治沙、生物固沙为主的综合治沙防护系统已成一定规模,沙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地缓解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物和大遗址保护传承与利用作出突出贡献。
结合材料,说明莫高石窟保护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