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口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题 人口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o教学内容分析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阐述我国众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国策。其中,叙述式课文阐释了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增长趋势及计划生育国策;活动式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东多西少"阐述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其中,叙述式课文阐述了我国的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活动式课文让学生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学情分析 在世界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对世界的人口增长特点和分布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中国人口,只知道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对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人口政策和人口分布特点还不是很了解。学生具备了本节的地理知识为以后分析中国的产业分布奠定基础。学习目标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能分析其形成原因。重难点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能分析其形成原因。评价任务 (1)通过读图,说出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调整人口政策。(达成目标1)。 (2)通过读图,总结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原因(达成目标2)。教学评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环节一:看数据,识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增长特点。教师活动 1、教师出示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2、教师调查:家庭成员各自的兄弟姐妹数量。 爷 爷奶奶爸爸妈妈自己兄弟姐妹数3.教师:出示“中国人口增长过程示意图”,思考如下问题:(1) 我国从何时人口增长迅速?为什么? (2)我国从何时人口增长有所缓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教师播放视频,了解计划生育政策。 学生活动 学生看资料,说一说人口众多的优势。 学生参与抢板凳游戏,联想人口总多的劣势。 填写表格,5位同学举手展示。 学生读图,思考回答问题。设计意图 通过资料和游戏,让学生说出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通过读图说出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完成目标一。环节二:知政策,探根源:通过读图,让学生感受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理解我国调整人口政策的初衷。教师活动 1.教师出示资料。 2.教师出示“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的变化”图 3. 教师出示“中国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 学生活动 1.学生看资料,说说“认识少生的作用”。 2.学生读“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的变化”图,描述变化趋势,并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3.学生读“中国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谈谈你对我国调整人口政策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读图,让学生感受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理解我国调整人口政策的初衷,培养学生看图读图能力,通过提问,完成目标一。环节三:谋发展,提素质:通过读图,总结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师出示“中国人口的分布”图 1.教师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 2.教师提问:我国人口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不均匀状况,有人建议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让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你认为可行吗? 1.学生读“中国人口的分布”图,画一画:人口分布界线;看一看;胡焕庸线;说一说: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2.学生小组合作,从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方面,归纳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3.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中国人口的分布图,总结出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匀,并分析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培养学生看图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完成目标二。环节四:课堂小结:环节五:课堂练习:完成基础训练第9页,综合题,预计完成5分钟,设计意图: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板书设计: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情景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清晰流畅。本课有两个目标,在教学设计时通过三个环节“看数据”“知政策””谋发展”完成两个目标。整个课堂推进环环相扣,节奏紧凑,深入浅出地把学生地理思维带到了一个新高度。这节课也有不完善的地方。1、导入可以再优化,激发学生兴趣。要设计大问题引领教学,给学生思维的空间。2、重心下移的不够,老师还是有牵着学生走的感觉。3、善于追问,善于收集课堂形成的新资源,找到学生困难的本质,时刻关注学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