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二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读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处地质构造及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位于向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被侵蚀成谷地
B.②处位于背斜槽部,岩层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C.①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D.②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2.若在该地区修建一条隧道,则应选择的隧道位置与走向正确的是( )
A.M处-东西方向 B.M处-南北方向 C.N处-南北方向 D.N处-东西方向
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于法国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晚7点30分在巴黎的塞纳河上开幕,并于8月11日顺利闭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法国巴黎法定时区属于东1时区,夏季采用夏令时(时间调快1小时),在中国观看开幕式的时间是( )
A.7月27日1:30 B.7月26日1:30
C.7月27日13:30 D.7月26日13:30
4.开幕式时全球划分为2个日期,多少小时后全球共处同一日期( )
A.15个 B.18.5个 C.17个 D.12.5个
5.巴黎奥运会召开期间( )
A.正午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影子逐渐变短 B.悉尼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C.黄赤交角逐渐缩小 D.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变小
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下图示意某地7月7°C等温线近百年来空间分布变化情况。据此完成。
6.图示地区,1月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温和多雨 C.寒冷干燥 D.低温少雨
7.全球变暖对①地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制冷能耗减少 B.草原变成荒漠
C.作物熟制改变 D.海岸线向东移
下图为枣庄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日落位置年内变化示意图。α为该地观测到的年内日落位置变化最大角。
8.计算甲地P、Q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 )
A.23.5° B.34.5° C.47° D.66.5°
9.比较这两日日出地方时数值的大小,并指出Q日晨线过该地的走向( )
A.PC.P>Q、西北—东南走向 D.P>Q、东北—西南走向
10.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
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形分别是( )
A.生长边界 海岭 B.消亡边界 海沟
C.消亡边界 海岭 D.生长边界 海沟
华西秋雨是我国典型的地方性气候。9至10月,多股气流共同作用,降水集中于川渝、云贵及周边区域,表现为降水时间长、降雨日数多、夜雨显著等特点。右图为华西秋雨时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对于华西秋雨的形成描述正确的是( )
①受昆明准静止锋长期影响②强副高推动暖湿气流北上③高原挡冷空气使夏季风易深入④冷暖气流易受地形滞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2.华西秋雨对当地农业活动的不利影响是( )
A.光照弱影响早稻的灌浆 B.作物无法晾晒而霉变
C.加快土壤有机质的消耗 D.秋作物生长周期变短
海温距平是指某海域一定时间内的海温与同期多年平均海温的差值。一般认为当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距平连续3个月达到或超过0.5℃,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达到或低于-0.5℃出现拉尼娜现象。图为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月平均海温距平变化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8年该海域月平均海温的变幅较大
B.2019年该海域的海温总体较常年偏高
C.2020年以来以拉尼娜现象为主
D.2022年拉尼娜的强度较往年大幅减弱
14.2021年初,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大气环流形式正确的是( )
A.B.C. D.
15.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有可能导致( )
A.秘鲁渔场的渔业减产 B.南美洲西海岸降水减少
C.印度洋西海岸的非洲东部发生水灾 D.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非(见图)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西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南非渔业很发达,以海洋捕捞业为主,鱼类及其制成品的出口值居非洲前列。
(1)用箭头标出图中①、②、③洋流的方向。
(2)结合图示信息,指出南非渔场的位置,并选其一简述其成因。
(3)说出渔产品加工的工业导向型,并分析南非发展渔产品加工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17.读南亚地区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亚地区气压、风向图:
材料二:2023年6月21日印度北部持续遭受极端高温热浪侵袭,多地最高气温突破44℃。人口最多的比哈尔邦和北方邦近170人死于高温酷暑。在2022年3月,印度的平均气温达到了气象记录中122年来的最高值!4月底印度西北部多地的地表温度高达55℃,局部地区超过60℃。在全球气温普遍升高之前,印度境内这样的热浪大概是每50年出现一次;而随着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如今这样的极端天气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1)简述材料一图中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
(2)结合材料二归纳2022—2023年印度极端高温天气产生的原因。
(3)为了防避极端高温天气,请你给印度人民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盐湖通常指湖水含盐量大于海水平均盐度的湖泊。盐湖中富含各类矿物元素以及盐生生物,湖泊颜色一般呈现无色、粉红色、红色、绿色等多种颜色,其中粉红色或红色湖泊被称为“玫瑰湖”。中国的玫瑰湖主要分布于西北内陆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杜氏藻最初被认为是造成盐湖变粉的原因,杜氏藻可在体内积累较多的β-胡萝卜素,最高可达细胞干重的16%,因此细胞呈现粉红色。
材料二巴丹吉林沙漠作为中国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此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0—80mm,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超过100mm,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巴丹吉林沙漠以世界上最高大的沙山与沙山间的众多湖泊闻名,这些湖泊多为盐湖。达格图湖位于沙漠东南部,是巴丹吉林沙漠最为著名的粉色湖泊。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达格图盐湖地理位置。
(1)分析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高大沙山的形成过程。
(2)从气候和补给的角度,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盐湖盐度高的原因。
(3)推测达格图盐湖湖水变成粉红色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心滩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河道中部沉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后堆积体出露水面成成的江心小岛。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与湖南省岳阳市交界处的长江段心滩将长江分为左右两个河道(下图),心滩东南侧地势较高,常年位于水面以上,部分土地已开发为耕地,西北侧地势较低,只在枯水期露出水面。
(1)说明该心滩的形成过程。
(2)推测该心滩未来的变化趋势。
1.D 2.B
3.A 4.B 5.D
6.A 7.D
8.C 9.C
10.A
11.B 12.B
13.D 14.B 15.A
16.(1)
(2)渔场分布:南部沿海;西部沿海
南部沿海由于西风漂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扰动,把海底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了大批鱼群;
西部沿海盛行离岸风, 出现上升补偿流,即本格拉寒流,从海底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为鱼 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 (选其一简述其成因即可)
(3)原料导向型;市场广阔;海运交通方便;南非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17.(1)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印度地处热带,气温本来就较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3)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提前做好防暑准备;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暑意识;推广使用防暑降温设备和技术。
18.(1)巴丹吉林沙漠地区盛行西北风,在西北风的作用下,风力挟带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尘产生搬运,遇到东南部地形的阻挡,产生堆积,形成高大的沙山。
(2)巴丹吉林沙漠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夏季气温高,湖水蒸发旺盛;湖泊周边无河流淡水的汇入;大多数湖泊为内流湖,无盐分的排泄通道。
(3)夏季。理由:夏季气温较高,导致达格图盐湖湖水温度高,水中营养物质丰富;造成嗜盐的杜氏藻等有色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湖水呈现粉红色。
19.(1)河流上游侵蚀产生的泥沙,被河流搬运到下游;(山丘处)河道突然变窄。(水流受阻)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在此沉积;水下堆积体的出现导致河道变窄,堆积体两侧水流速度加快;河道下蚀使河道加深,水面下降。堆积体出露水面成为心滩。
(2)心滩出现后,两侧河道水量与流速存在差异;西北侧流速慢,泥沙不断堆积,导致西北侧河道不断变窄;西北侧堆积物不断延伸,最终与荆州市一侧河岸连接,心滩变成边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